从盈余管理看企业操纵盈余的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盈余管理看企业操纵盈余的动机

作者:冯明生

来源:《智富时代》2016年第03期

【摘要】为了达到公司管理当局自身效用最大化和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的,使契约成本降低,上市公司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盈余管理。从企业操纵盈余的动机来看,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监管水平,加强盈余管理的管控水平以及落实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盈余;盈余管理;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政治成本动机

盈余又称收益,收益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中。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般从效用的角度来对收益进行界定。收益作为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信息,它能够反应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状况。盈余管理即为企业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在其进行盈余报告时对某些项目进行故意操控来实现其特定动机。

表面上,盈余管理是个会计问题,从更深层次来讲,涉及到的是公司治理的问题。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通过运用一定的手段造成信息不对称,来谋取个人私利。由于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会一直存续下去,因此盈余管理问题也是一个长期问题。所以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般认为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

(一)资本市场动机

资本市场动机指的是企业为了完成企业融资、企业之间的收购以及进一步美化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调整企业业绩从而达到稳定企业股价的目的而进行的盈余管理的动机。

1.再融资进行的盈余管理

Shivakumar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在股票发行前后两年存在盈余管理,这也造成了发行后的股票收益与发行前的盈余管理呈现负相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理性的投资者对于企业管理层增发股票并进行企业盈余管理的这种行为是有预期的,因此,增发之后,企业的投资者在以后的行为选择中会调整他们对企业股票的估值和预期。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个结论。陈龙水(2002)通过研究发现国内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股票的前后年度同样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也受增发政策的影响,也就是说严格的增发政策能够加剧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

2.避免退市进行的盈余管理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有着严格的退市规定。证监会最新出台的退市标准规定:A股公司因业绩因素的退市标准是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暂时保留代码和资格),如果之后6个月内仍继续亏损就要面临退市处理。所以,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避免股票退市可能存在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这也促使上市公司如果出现亏损极大的情况,就可能会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盈余管理。

(二)契约动机

契约指企业管理层与相关者在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交易事项做出的承诺和限制。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把企业视为各种契约的集合体,在企业中各个方面都有可能涉及到契约,比如债务契约动机,企业人员的薪酬契约动机等。

这些契约通常要用到会计数据,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通常会采取某种盈余管理来达到契约中的约定条件。目前所做的研究表明,基于契约动机方面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在债务契约和企业职工尤其是管理层报酬契约方面。

(三)政治成本动机

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层出于政治动机的原因将会选择相关会计程序和会计政策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避免不了和有关政府部门打交道,如果企业与政府部门有着良好的关系,那么它们就会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得到更多的筹码,同时也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政府扶持和发展机会。同样,政府为了当地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政绩的需要,也希望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也可以缴纳更多的税金。此外,政府的行业监管、收费管制政策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等都会使得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现有的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利用资产重组、利用虚拟资产和股权投资等。

(一)利用减值准备进行调节

依据谨慎性原则,公司为了确保相关资产的安全,应对所属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也促使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收款、无形资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等一些数额比较大的公司有较大的利润调整空间。具体表现为,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并以此按照高管的意愿来调节利润。

实践表明,实务中的财务人员也确实使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方法来调节利润。一些上市公司在报告亏损年度多计提准备,做大亏损,以便在以后年度扭亏为盈。

(二)利用资产重组进行调节

资产重组是指企业通过转让股权或者置换资产等方式以达到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产结构进而实现战略转移为目的的行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股份转让、资产置换、对外转让资产、对外收购兼并等。

一般情况下,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所产生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利用其他渠道进行融资的成本,面临经营压力的公司可以选择釆用资产重组的方式快速实现扭亏为盈或者大幅度增加利润。同时,为了确保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高管也有动机进行资产重组。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刻意夸大重组费用以达到隐藏公司利润的目的,如果在未来的经营期间,公司盈利不足时,高管就会把这些夸大的重组费用冲回,转换成重组公司的盈利。

尽管调节利润的手段多种多样,但经过深入的研究不难发现,形式多样的资产重组手段的经济行为的本质无非是把企业巨额的外部利润注入到企业的内部,或者把公司巨额的亏损输出到公司外部,以实现转移利润的目的。

(三)利用虚拟资产和股权投资进行调节

会计上采用权责发生制来确定损益,运用该会计原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虚拟资产。例如将业务中已经发生的损失或者相关费用临时挂账处理,计入到固定资产损失、待处理流动资产、待摊费用等科目。这些科目作为资产的抵减项,可以调节资产的账面价值。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是在未来期间内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但是这些列报的虚拟资产未来给企业带来的是亏损而非利润,可以利用其调节盈余数量。基于虚拟资产的这种特性,公司高管往往通过将当期发生的巨额亏损列入到虚拟资产的方式,通过摊销的形式在以后的经营期间分期消化掉,以实现调节利润的目的。

现在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子公司出现亏损,则母公司应该在合并会计报表时按照其持股比例计算出相应的调整亏损额,为了避免长期股权投资对母公司报表中盈余的影响,高管通过处置亏损长期股权投资的方式,既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又可以利用溢价转让来调节利润,美化报表盈余。

依据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分别从资本市场,契约,政治成本的角度寻求抑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从资本市场动机抑制盈余管理

要全面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相关监管机构要对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补充和完善,不能单纯使用比较僵硬的数据作为企业上市的主要指标,正确建立一个多方位的参考体系,实现对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的科学、合理,杜绝各种非法操纵盈余管理的现象。因此,要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就必须加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集团对有关公司管理当局盈余管理动机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资本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具体而言,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抑制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