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本句紧承第一句继续运用比喻论证手法从反面推理,连 用四个“不”字,用后一个“不”否定前三个“不”,否定之否定, 加强了对“积其德义”的肯定。 “不可”既是自己的判断,也是 代人君作出的判断。 “虽„„(犹)„„而况„„乎”的句式,巧妙 地把人君拉到作者的立场上来,使人君不能有别的观点选择。先肯 定人君“明哲”,必能分辨是非,既是对人君的尊重,也促其乐于 从谏,而且使谏诤不显得突兀。
赏析: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 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原文: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 其可忽乎?
注释: 唯:只有。 覆:使…颠覆。 宜:应该。 深:深切。 慎:警惕。 语出《荀子》:“君者舟业,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翻译: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众人;老百姓就像水一样,既 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否则)国君 就如同用腐朽的绳子 驾车狂奔,难道可以忽视吗? 赏析:这一句是对段首“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这一问题的 总结性的回答。在前文分析了 “竭诚以待下”和“纵情以傲物” 的不同结果后,在此郑重地警告:“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严肃 地告诫:“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说明人君生死存亡在于人心向 背,人君必须竭诚待下,才能使群众怀念其仁德,并从内心产生恭 顺之心。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确实切中要害,无怪 乎唐太宗读后,说它“言穷切至”,使自己“披览忘倦,每达宵 分”,不但取消了当年耗费民脂的封禅“盛举”,而且常用“载舟 覆舟”的比喻来告诫太子,并以此作为临终遗训。此句言简意深, 语重心长,能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总结:反复说明人君 要得到国安,必须厚 积德义。
原文: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 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 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注释:凡百:指所有的。 元首:指帝王。 承:承受,秉承。 景:大。 殷忧:深忧。 善始者:开头做得好的。 繁:多。 克:能够。 盖:语气副词,大概。 终:坚持到底。 翻译: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没有谁不是深深忧 虑而道德显著,一旦取得成功,道德就衰退了。开头作得 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 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过去取得天下就还有余力,现在 守住天下却能力不足,为什么呢? 赏析:抽象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 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注释: 求:要求,需求。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cháng):高大。 固:使动,使„„牢固。根本:树根。 本:本义是树 的根部。 浚(jùn)疏通。 德义:恩德,恩义。 义:适宜的道德行为。 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 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 它的德义。 赏析:用排比句和比喻,从正面说明”积德义”的重要性——十 思的出发点。
翻译: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 将要达到天一样高的功绩,永远保持着国家无边的美好景 象。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道德 培养不够深厚,感情不能战胜物语,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 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赏析: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 从 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居安思危, 戒奢以简)
原文: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 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注释: 夫:发语词, 无义。 殷忧:深重的灾难。 下:指臣民。 得志:达到目的,实现愿望。 傲:轻视。 物:指自己以外的人。 一 体:整体。 行路:陌生的路人。 虽:即使。 董:监督。 以:介词, 用。 振:通”震”威吓。 这两句是状语后置。 苟:苟且。 免: 免于罪罚。 怀:怀念,感激。 貌:表面上,名词作状语。 恭:恭顺。 而:转折连词。 翻译: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 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也能结 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 人。 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 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

劝谏
太宗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 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 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十思 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 况 疏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 见的奏疏。
魏征(繁写体为“徵”),(580—643) 。
正,使动用法 弘,使动用法 劳、苦,使动用法
7.则思虚心以纳下
8.则思正身以黜恶 9.想谗邪 10.当神器之重 11.居域中之大
虚,使动用法 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2.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貌,名词做状语 下,名词活用做动词 乐,意动用法
19
谏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 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 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 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 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 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 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 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 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 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 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 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
居安思危 一、 固本思源
比喻论证
戒奢以俭 善始实繁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总结历史
对比论证 克终盖寡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二、
引出警告 三、 提出十思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反面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正面
词类活用
1.必固其根本 固,使动用法
2.载舟覆舟 3.则思知止而安人 4.则思正身以黜恶
5.弘兹九德 6.何必劳神苦思
覆,使动用法 安,使动用法
翻译: 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 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 担心有 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施加恩 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动用惩罚,就要 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
赏析: 六思慎重不懈怠, 七思兼听不妄行, 八思正身不近恶, 九思施恩不谬赏, 十思加罚不滥刑。
总结:从历史教训入手,进 一步说明君王厚积德义的 重要性。
原文: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 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 思三驱以为度。
注释: 诚:假设连词,如果。 可欲: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 以: 来,目的连词。 戒:通”诫”,告诫。 作:建造,兴建,指大兴土木建 筑宫殿一类的事情。 安:使动,使„„安定。 危:高。 冲:谦虚。 牧:约束。满溢:比喻骄傲自大,听不进批评。 下:居„之下,名词作 动词。 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 三驱:围打禽兽时,只合三 面,留一面,以示人君的好生之德。 以:介词,把。 翻译:作为国君,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 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 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高在上,就要不忘谦虚并约束自己; 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 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网开一面”田猎为限 度 赏析:提出“十思”的内容:前五思: 一思知足不纵欲, 二思知 止不扰民, 三思谦冲不傲物, 四思居下不自高, 五思三驱不纵猎。
原文: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 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注释:总:归纳。 弘:使动,使„„光大。 兹:这,此。 简:选拔。 而:顺连。 择:分辨选用。 播:扩大。 效:贡献。 惠:惠泽。 信者: 诚信的人。 松乔:传说中的仙人。 垂拱:垂衣拱手,比喻很轻易。 而:结果连词。 司:掌管,主管。 无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其自 然 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 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 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智谋,勇敢的 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 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竞相效力,君臣之间没有争斗,(皇上) 可以享受游玩之乐,颐养仙人之寿,弹弹琴,垂衣拱手,不用多说 话,天下就治理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劳神苦思,代替百官的职务, 劳费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使无为而治的大道理受到损亏呢? 赏析:做到“十思”的好处:人尽其能,可以达到“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
原文: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 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注释 而:前三个是转折连词,却;第四个是递进,连词。 望: 求。思:同义,指望。 厚:丰厚。 下愚:最愚笨无知,自谦。 况:何 况。 明哲:明智,贤能的人;哲:聪明,有才能。于:介词,对。 翻译: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 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 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原文: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 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 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注释 当:通“掌”主持,掌管。 神器:帝位。 重:形作名,重权,重 势。 域中:天地间. 大:形作名,重大的地位。峻:形作名,功绩。 休形作名,美好景象。 居安思危:在安定的时候预见到隐藏的危险, 早做准备。 念:考虑。 戒:戒除。 以:第一个是介词,用;第二个是 同”而”转折连词。 塞 sāi
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魏征是我国初唐伟 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隋 末,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 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 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 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 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 《贞观政要》中。著有《类礼》20卷,辅佐 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 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 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13.貌恭而不心服
14.则思江海下百川 15.乐盘游
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无通毋
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今,尽情
古今异义
根本 纵情 树根 放纵情感,即骄傲, 使心虚, 以之为,
虚心
以为
今,谦虚的美德 今,认为
特殊句式
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判断句 判断句
原文: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 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 而滥刑。 注释: 敬:慎重。 雍:堵塞。 雍蔽:被蒙蔽。 谗:说坏话 污蔑别人。 正:使动,使„„端正。 黜:排斥,罢免。 加:施 加。谬赏:不恰当的奖赏。 及:施加。 而:以致。 滥刑:不加节 制地滥用刑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