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地质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背景
鲁西南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靠江苏、安徽,西邻河南,北邻河北,其大地构造处于靠近郯庐断裂的华北板块一级构造单元东南缘,南以韩台断裂为界,北东向以聊考断裂为界,区内中新生代断层较发育,断层相互改造与切割,形成了多个煤田,其中现今开采的主要煤田有:充州煤田、济宁煤田、巨野煤田、济东煤田、黄河北煤田、新汉煤田和滕县煤田等。
1.2构造背景
从大地构造角度看,山东省鲁西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其东以郯庐断裂为界(山东境内称为沂沐断裂)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和胶辽隆起相接。鲁西地区的北部属华北坳陷,西部为济宁坳陷,中部-东南部为鲁中隆起。
鲁西南地区在区域上隶属于华北板块中的鲁西块体,总体上是一个以大型
隆起为背景的地质构造单元。大致以聊城-兰考断裂为界,其东部主体属于华北板块、鲁西地块、鲁西南潜隆起区、菏泽—充州隆起,其西属于华北板块华北
拗陷、临清拗陷区、临清拗陷、东明凹陷。其东部以峰山断裂与泅水凹陷、尼
山凸起分开,南以丰沛断裂与南华北盆地相隔,西界与临清凹陷和河南省东淮
凹陷毗邻,北界由广饶一齐河断裂与济阳凹陷相隔。区内分布着众多大小不
等、形态各异、沉积差异较大的中新生代断陷、凹陷盆地。
鲁西南地区断裂构造非常发育,以隐伏的SN向、EW向、NE向和NW向四组断裂为主,近SN向的聊城-兰考断裂是鲁西地块与华北拗陷的分化性深大断裂。SN向和EW向两组断裂是区内的主要构造,是鲁西南地区构造格架的主体,其落差大、延伸长,这些断裂将该地区分割成多个凹陷或凸起,形成了北部凹陷区,中部凹陷、凸起相间分布区,以及南部凹陷、凸起复杂区。凹陷区迅速沉降,凸起区抬升遭剥蚀,而且多期构造活动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现今比较复杂的构造格局。
1.3沉积背景
早古生代特征是全域同步缓慢沉降,鲁西以台地相及潮坪、泻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中、晚奥陶世之后,受板块汇聚俯冲影响,鲁西地区整体抬升剥蚀,缺失晚奥陶世一泥盆纪沉积。
晚生代的海西构造运动,地壳以垂直升降为主,由北向南地壳逐渐抬升,海水逐渐向南撤出,从而沉积了一套海陆交互相-滨海平原相-内陆湖泊相含煤沉积。这些沉积物具有东西成带、南北分异的特征。到三叠纪印支期由于南北向挤压,横贯东西的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进一步发展,受其影响本区发育了轴向北东东西向的宽缓褶曲及东西向的正断层组。晚三叠世至早、中侏罗世地壳不断抬升,背斜的轴部遭剥蚀,至晚侏罗世在本区的向斜部位由东向西开始沉积了上侏罗统蒙阴组地层。早白垩世燕山运动第三幕由于受环太平洋构造带的影响,本区断裂活动剧烈,除早期已形成的东西向断层继续活动外,又发育了一组近南北向的区域性断层组,并伴有基性酸性岩浆岩侵入。喜山期构造运动,使早期已形成的近南北向断层继续活动,部分断层活动更为剧烈,在断陷盆地中从西向东沉积了巨厚的新生界地层。总之,在整个鲁西南地区早期以北东、东西向褶曲为主,并伴有东
西向正断层,晚期以近南北向断层为主,形成鲁西南地区“棋盘格”式构造形态。晚古生代特征是结束了的单一海相沉积史,完成了海陆交互相向纯陆相沉积的重大
古地理转变,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沉积了一套准碳酸盐台地和三角洲一潮坪泻湖相的暗色砂泥岩、灰岩和煤层;从中二叠世开始,出现典型的河湖相沉积建造。
1.4岩浆岩
区域资料显示,岩浆是在煤系地层沉积之后的构造活动期中,沿构造断裂带上升,遇到煤层及其它软弱地层时顺层侵入,在岩基附近(断裂两侧)呈枕状及串珠状,远离岩基则呈层状,距岩基越近越厚,反之则薄。据邻区的辉长岩中黑云母进行辉氢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其年龄值为73.47Ma,属燕山晚期,地质时代相当于中生代末期晚白垩世。岩性主要属橄榄玄武岩、粗玄武岩,而脉岩则以闪长纷岩、辉石闪长纷岩、闪斜煌斑岩、云母煌斑岩等岩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