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实验力学3新(答案续课件)_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28.简述确定等差线条纹级次的方法。

一、确定整数级条纹级次

(1)确定零级条纹。

具体方法有:

①采用白光光源,在双正交圆偏振光暗场中的黑色条纹就是零级条纹;

②利用模型自由方角,自由方角处的条纹必然是零级条纹;

③利用应力分布的连续性,在拉、压应力的分界处为零级条纹。

(2)确定其它整级数条纹的级次。

第一步,确定条纹级数的递增方向;在白光双正交圆偏振光暗场中,颜色变化的色序为黄、红、蓝、绿的方向为级次升高的方向。

第二步,根据条纹级数的递增方向和应力分布的连续性判断其它条纹的级数。由零级起,沿条纹级次升高的方向,条纹的级数依次是1级、2级、3级……。

对没有零级的等差线条纹图,可以用连续加载法确定条纹级数。

二、确定半级次条纹。

利用在平行圆偏振光明场中得到的半级次等差线条纹图,并与整级次相比较,就可以确定半级次条纹的级数。

三、确定非整非半级次的条纹的级数。

利用Tardy 补偿法。

29.提高等倾线测量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1)减小载荷;(2)利用光学敏感性低的材料(如有机玻璃)制作一个同样尺寸的模型,加相同的载荷,用来单独绘制等倾线。

30.图11和图12为对径受压圆环的等倾线图和等差线图(等倾线的间隔为10°,选水平方向为基准方向)。(1)试标出图中每条等倾线的度数。(2)标出图中10级以下(包括10级)的等差线条纹的级数。内边界奇点周围的条纹只需标出4级以上(包括4级)条纹的级数即可。

11 对径受压圆环等差线图

14 图12 对径受压圆环等倾线

15

31.图13和图14为对径受压圆盘的等倾线图和等差线图,等倾线的间隔为10°,选水平方向为基准方向。(1)试标出图中每条等倾线的度数。(2)标出图中10级以下(包括10级)的等差线条纹的级数。

图13 对径受压圆环等差线

16

图14 对径受压圆盘等倾线

32.图15为纯弯曲梁的等差线图,标出图中各等差线条纹的级数。

图15

17 33.对图15所示的纯弯曲梁的等差线,简述如何用Tardy 补偿法(旋转检偏镜法)确定其上、下

边缘的非整数条纹级数。

答:(1)确定主方向。显然上边缘的切向力为压应力,法向力为0,所以切向力为σ2方向。

(2)采用单色光双正交圆偏振光暗场,同步转动起偏镜、检偏镜和两个1/4波片,使起偏镜、检偏镜的光轴分别与被测点的σ2、σ1方向重合。

(3)单独转动检偏镜,使最靠近测点的4级等差线条纹通过被测点,测出转过的角度θ2,然后利用公式

180420θ+=N ,就可以算出被测点的等差线条纹级次。

34.一平面模型边界某点处受法向压力的作用,其法向压应力的大小为

q=10MPa,材料条纹值f=12000N/m,厚度h=3mm,经测定该点的切向应力为

σ1,条纹级次为6级。则该点的σ1=(),σ2=()。

解:根据公式⎪⎪⎩⎪⎪⎨⎧-=--=-=-==q q h Nf q q h Nf t 1221, , σσσσσ

现已知切向应力为σ1,因此,应该用上面的公式。

, (10 (241010312000

6231MPa MPa -==-⨯⨯=-σσ 35.平面模型一点处正射时的条纹级次为2级,入射方向绕σ2转30°后斜射时的条纹级次为0.9

级,已知材料条纹值f =12000N/m,厚度h=3mm,求该点的两个主应力。

解:采用斜射法(一次正射加上一次斜射),

18

利用公式:

σσσϕσ

ϕϕ1

2

1

2

12

1

1

-=

-=

⎧⎨⎪⎪⎩

⎪⎪N f h

N

f

h

co s

co s

得:

⎪⎪⎩

⎪⎪⎨⎧⨯⨯⨯= -⨯⨯=---

30

cos 10

3

12000

9. 030

cos

10

3

12000

23

2

2

1

3

2

1

σ

σσσ

整理后得:

⎪⎩⎪⎨⎧⨯=-=-2

36. 34

3

82121σσσσ

联立求解得:σ1=19.53(MPa ),σ2=11.53(MPa )

36.用剪应力差法求平面模型内部应力的步骤。

1.在等差线和等倾线图上画出计算截面OK 并等分,分点间距为Δx ,然后做辅助线AB 和CD ,距OK 均为Δy /2,取Δx=Δy 。

2.利用等差线和等倾线及图解内插法(或者逐点测量)求出AB 、CD 和OK 上所有分点的条纹级次(NOKi、(NABi、(NCDi和主应力σ1与x 轴的夹角(θOKi 、(θABi 、(θCDi ,并列表(i =1,2,……k )。

19

3.计算AB 、CD 和OK 上所有分点的τyx ,并列表。

4.计算OK 上所有分点的剪应力差值Δτyx ,并列表,再计算任意两分点之间差值的平均值。

5.y x

∆∆正负号的选取与坐标系的选取有关。当OK 与OX 轴同向时,Δx 为正;反之为负。

当AB →CD 与OY 轴同向时,Δy 为正;反之为负。

6.求σx 的初始值(σx0,点o 应取在自由边界或只有法向载荷且载荷分布已知的边界上。 7.计算OK 上各分点的σx ,并列表。 8.计算OK 上各分点的σy 。并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