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休闲_回归人类本性需求的休闲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4卷第2期2010年2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44No.2Feb.2010

收稿日期:2009211216;修回日期:2009211225

第一作者简介:卢锋(19542),男,湖南汩罗人,教授,研究方向:休闲体育。

运动性休闲:回归人类本性需求的休闲方式

卢 锋,张馥郁

(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系,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作为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之一,运动性休闲一直贯穿于中国休闲发展的始终。因为运动乃人类及

一切动物的本能,这种本能的需求一定会在其生命过程中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本能的需求满足方式按照人类社会的文明进化被彻底地社会化了,并且慢慢地掩盖了原始需求本身。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城市人对城市环境和生活的厌烦和无奈已经驱使人们向自然回归,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重新思考自己的本性需求。关键词:运动性休闲;本能需求;休闲方式;自然回归

中图分类号:G 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0X (2010)022*******

Sports leisure ,a w ay of leisure based on human ’s needs

L U Feng ,ZHAN G Fu 2yu

(Art Dept.,Chengdu Inst.of P.E.,hengdu610041,China )

Abstract :As a way of taking leisure ,sport s leisure has been existing in t he develop ment of leisure in

China.Sport s are t he basic needs for t he human beings and all t he animals.And t he needs are to be demonst rated in t he process of t heir lives.Wit h t he develop ment of t he society ,t he needs are social 2ized according to t he civilization of t he human society.People begin to look at t hemselves f rom a new perspective and to consider t he basic needs of t hemselves.

K ey w ords :sport s leisure ;basic need ;way of taking leisure ;ret urn to nat ure

在关于休闲方式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人的休闲方式历来主静,注重内心的深省和收敛的行为方式。因此,说到中国传统的休闲方式,人们往往列举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文化形态以及听书看戏、喝茶聊天、打牌下棋、栽花种草、养鸟喂鱼等相对静止的行为方式。然而,无论是通过对史料的诠释,还是对各历史时期人们生活状况的解析,我们都可以发现,运动性休闲方式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和演化全过程中,始终是人们打发空闲时间的最重要的活动方式。1 运动性休闲概述

运动性休闲是指以身体活动(按照体育学术语称

之为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以健身、娱乐、消遣、放松和探寻刺激等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休闲活动。运动性休闲活动所作用的客体往往是活动者自身的身体,即活动主体的有机体[1]。

运动性休闲的典型表现形态通常是由一些体育类

和文化艺术类活动构成。体育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从最简单的散步到使用各种高科技器材的运动项目,建构了体育类休闲活动体系。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甚至到了未来,体育类的休闲活动都会因为其本身的特性以及对人产生的特殊作用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罗歇・苏认为:体育类休闲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

体育运动”或者竞技体育(当然也包括那些带有强制性和规定性的体育活动)是有区别的,“它既不是以通过比赛追求成绩,也不是以崇拜力量为目的;它既不要求遵守刻板的规则,也不要求有规律的强烈训练,而是通过非形式的、自发的体育活动,追求身体放松和舒

服。”[2]当然,运动性休闲活动并非只是“追求身体放松

和舒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身体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因此,塑造优美的身体线条,培养健美的身体形态和姿态,成为运动性休闲活动的目的之一。

据有关研究统计,在众多的运动性休闲活动形式中,除了舞蹈类占有一定的比例外,具有体育性质的休闲活动形式至少占了80%以上。由此可以说明,在现代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44卷

社会中,体育类休闲活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看,都在人类的休闲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和替代的地位。

文化艺术类的休闲活动内容历来十分丰富,且历来被认为是休闲创造的最好形式,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戏曲舞蹈等等,但真正能够归属于运动性休闲范畴的活动形式主要还是舞蹈性活动。各种类型和风格的舞蹈,成为一些休闲聚会和仪式活动中主要形式。艾伦・哈里森认为:几乎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人们都发现,对于原始仪式而言,重要的并不是祈祷、膜拜和献祭,而是模仿性的舞蹈[3]。可见,舞蹈性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着许多种特殊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最富有运动性休闲活动特征的就是那种大众性舞蹈,如交谊舞、广场健身舞蹈等等。

运动性休闲活动的舞蹈,可能不再强调表演性舞蹈所具有的叙事性和抒情性,或者也不再要求动作的精准和完美,而更多的是追求随心所欲、顺意而为的状态,充分享受韵律的舞动带来的各种精神感受。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以体育和舞蹈建构的运动性休闲活动始终是我国大众百姓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方式,并且以不同的形式显现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发展而发展。

2 作为本性需求的休闲方式

上古时期,人类何以用运动性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宣泄剩余精力呢?《诗经,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在言语贫乏的时代,情感及剩余精力的宣泄方式之极致乃运动性的手舞足蹈式!

在人类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远古时期,即狩猎———采集时代,为了生存,人们的一切活动围绕着如何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而进行。寻找和猎取食物的活动占据了古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当人们的食物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便将其活动的注意力转向了休闲和娱乐。而在语言贫乏的年代,人们只能以最本能和原始的身体运动(如相互追逐、攀缘、拉扯)及与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运动方式(如狩猎游戏等)作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原始的人类社会中,人类的娱乐性质及其方式,与其它的灵长类动物并无多大的差别。在那个时期,参与娱乐者大都是青年以下的人,因为他们正是精力充沛、生命旺盛的时候,他们不仅存在着精力发散的需要,同时,他们还需要提高自己生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参与各种运动性的游戏活动成为他们休闲的主要方式。而进入中老年的人们在这个时候则成了各种游戏活动的参观者,他们观看下一代的活动,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和教育,并从下一代的娱乐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感。在这个时期,人类的娱乐活动与生存活动密切相关,或者可以说,娱乐活动是狩猎、采摘等等生存活动的练习方式[4]。

溯源寻踪,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以体育类和舞蹈类为主体的运动性的休闲活动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有人对狩猎民族的舞蹈进行了研究,依据舞蹈的特点和性质把狩猎民族的舞蹈分成了摹拟式和操练式两种[5]。摹拟式舞蹈是对于动物和人类动作节奏的摹仿,而操练式舞蹈的动作却并不服从任何自然界的范式,而带有更多的想象和意念。操练式舞蹈通常出现在重大事件发生后或者某种仪式举行之中,如祭祀仪式中的那些群体性舞蹈。今天看来,前者更接近今天的艺术舞蹈表演,后者则相当于今天大型活动中的团体操表演。

表现人们以操练式舞蹈进行休闲活动的另一个重要证据就是:1973年考古人员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址里发掘的绘舞蹈纹彩陶盆。这件舞蹈纹彩陶盆属距今5000至4000年的著名的马家窑文化类型。盆内腹壁以剪影手法绘有三组舞蹈人物纹,每组5人,相互手拉手,动作面向一致,每人脑后有垂辫,胯部斜刺出一条似为兽皮服装的“尾饰”,令人想起上古“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情景。其实,这种连臂的集体舞至今仍为羌、彝、藏、苗族等民族在节日聚会或者举行某种仪式时所采用,载歌载舞的方式渲染着人们愉悦的心情,表达了人们心无旁骛的闲适自在。

沧源崖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据研究认为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现崖画地点11处,分布于云南省沧源县的勐来乡、丁来乡等多个乡镇的山崖上。灰色的石灰岩石壁上画有赭红色的画图,佤族人称为“染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崖画的画幅面积大小不等,画幅小者为数个零散图形组成,大者图像数以百个。图形中有人物、动物、房屋、道路、树木、舟船、太阳、云朵、山峦、大地等,另外还有多种表意符号。人物图形的描绘,均以单色、单线加平涂,省却五官等细部剪影式手法绘制,通过变化多端的四肢的状态来表现人物正在从事各种活动。内容有狩猎、放牧、采摘、舞蹈、娱乐等,主要反映和记录佤族的先民们从事生产劳动、宗教祭祀、日常生活的各种场面。从崖画所反映的内容来看,一种徒手的、有不少队形变化的集体舞在当时的一定区域内颇为流行。另外还有一些狩猎、打仗游戏和鸟兽装扮的表演,由此看来,在语言贫乏的新石器时代,运动性的活动乃是远古先民打发余暇时间的主要活动方式[6]。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