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动机和自我知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社会动机和自我知觉

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李峰

第一节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概述

(一)概念:直接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

(二)功能:

激发

导向

促进

(三)动机理论

1.佛洛依德的性欲力学说

性本能:力比多

不同行为是性冲动的一种变式与升华。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

1.概念:是指由内在需要引起的的动机。

2.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引起:

(1)好奇:即认知内驱力

(2)好胜:即自我提高内驱力

(3)互惠:即附属内驱力

(二)外在动机

个体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

如:外在的奖励与压力

(三)两者的关系

1.两种动机缺一不可

2.两种动机对行为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加

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就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三、成就动机与亲和动机

(一)成就动机

1.概念:是人们希望从事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麦克兰德认为:成就需要是指人们要尽快而且尽可能的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欲望或倾向。成就动机使人们在做事时与自己所持都有的良好或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或期望。

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

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承担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做出决策。

2.影响因素:

宏观层面: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微观层面: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以及个体对自身水平能力、失败概率、承担风险等的认知评价。

台湾学者观点:

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个体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倾向。

个人取向成就动机:个体超越某种内在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倾向。

(二)亲和动机

1.概念:是指个人害怕孤独而愿意和他人在一起,或者希望加入某个群体的需要。

2.心理基础:

麦独孤:本能论,结群是生物自然选择的结果。

沙赫特:后天说,由于焦虑导致的恐惧是促使人们结群的原因。

第二节人格

一、什么是人格

1.概念:

人格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现代心理学沿用persona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

一是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的要求而戴的面具,反应出一个人外在表现。

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在人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态度、价值和动机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品质。

2.结构:

(1)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认知风格:个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场独立型:分化水平高;内在参照物依赖性强;很少体察入微

场依存型:分化水平低;外在参照物依赖性强;易从别人方面考虑

冲动型-沉思型

冲动型:反应快,精确性差,整体性策略

沉思型:反应慢,精确性高,细节性策略

同时型-继时型

同时型:发散式,兼顾各种假设和可能

继时型:按部就班,线性关系

3.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口唇期(0-18个月)

肛欲期(18个月-3岁)

性器期(3-5岁)

潜伏期(5-12岁)

青春期(12-18岁)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0-1.5)婴儿前期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

(1.5-3)婴儿后期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

(3-6)幼儿期获得主动感(初创性),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

(6-12)童年期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

(12-20)青少年期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

(20-40)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

(40-65)成年中期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

(65以后)成年后期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

第三节自我知觉

一、自我研究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自我观

1.弗洛伊德的自我观

自我的任务是协调本我和外部世界或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关系。

超我监督自我,自我又为本我所驱动

2.阿德勒的自我观

自卑感和对优越的追求是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

人类还有追求优越与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追求优越的最终目标。追求优越也是双重性的,适度追求,促进个人发展,对社会有益。过分追求,走极端,则产生优越情绪,自我中心、自负、忽视别人和社会习俗、缺乏社会兴趣。

个体如何追求优越,取决于自己独特的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

人有自由选择生活风格和追求生活目标的自由。

3.沙文的自我观

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基础。早期母婴交往中的体验和感知决定着自我的发展。回避焦虑是婴儿最主要的动机。

因奖励与惩罚而区分出:

善我:导致奖励和人际关系安全感的。

恶我:导致轻微的或重度焦虑的

非我:与重度焦虑相结合的

自我系统是社会道德规范和文化的产物,其功能在于减轻焦虑,认识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并加以应对和适应。

他强调只有将人放到社会人际关系背景中才能进行考察和解释,认为人格是个体与他人关系的产物,而不是一个孤立实体,“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其本质的人际的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