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自我整理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重点(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重点(个人整理)

绪论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2.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人物: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昂立圣西门,沙尔傅里叶,罗伯特欧文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科学品质——与时俱进的科学性4.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本质属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实践性5.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第一章7.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9.哲学的基本问题(2个方面):(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10.对哲学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1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管映像13.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3)人类的意识1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2)坚持了能动的可知论和反映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15.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16.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使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7.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实现性18.为什么实践是人的实践方式?(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3)实践队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19.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3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20.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2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2.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2)新事物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23.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是对立统一规律,其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24.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25.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过渡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心得马克思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欧洲产生的一种以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科学学说。

它是一种自觉的无产阶级思想,指导着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革命,这是它与其他思想不同的地方。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思想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考验,但它始终坚定地指引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步思想,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奋斗和创新,再到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的规律,要关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关注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要关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对于我们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智慧运用于实践中,为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魅力的思想体系,它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我们要继续学习和传承好马克思主义的光荣传统,不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神,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努力奋斗。

愿我们共同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不息!。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整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整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整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整理专题⼀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形成及主要内容马克思提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是⽣产⼒与⽣产关系的⽭盾,《共的。

2两个“必然”不是两个“⾃然”,那如何实现两个“必然”,唯⼀途径就是暴⼒⾰命。

那么⽃争需要动⼒和⽃志,19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很难维持统治,“三⼤⼯⼈起义”便可见,⽆产阶级如此有⾰命⽃志,⽆产阶级处境、待遇⾮常不好,没有保障,因此马恩断⾔⽆产阶级将不断⾰命,提出两个“必然”的理论。

但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新的情况。

起义与⾰命越来越少,⽆产阶级待遇改善,资本家⼤幅提⾼⼯⼈待遇,实⾏⼋⼩时⼯作制,劳动环境改善,注重⼯⼈培训、发展的要求,注重⼯⼈在企业管理中的民主性,保障提⾼。

所以19世纪80年代,⾰命⼤量减少,如何看待⼯⼈阶级的历史地位与史命,迫使恩格斯第⼀,资本主义经济进⼊垄断发展阶段,但不会很快崩溃。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步伐。

“资产阶级社会将于1898年崩溃,这是⼀个误会。

资本主义⼤厦即使倾覆,也需要数⼗年时间。

”这⾥的误会,是马恩误会了资本主义的⼒量,低估了资本主义的能⼒。

第⼆,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进⼀步发展,为⽆产阶级的和平合法⽃争准备了条件。

这是关于看待⽆产阶级⽃争⽅式的观点。

马恩起初认为,只有暴⼒⾰命才能获取⾰命的胜利。

但再19世纪80、90年代,⽆产阶级不愿⾰命,资产阶级也不再武⼒镇压,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

⾛本国社会主义道路第三,恩格斯晚年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A.从⽆产阶级夺取政权到社会主义建⽴要经历⼀个过渡时期。

B.重视发挥知识分⼦的作⽤(脑⼒劳动⽆产阶级体⼒劳动⽆产阶级)C.防⽌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蜕变(异化)恩格斯承认这种可能,提出三个设想(1)批判对国家的崇拜(2)加强民主选举和监督衍。

的⽀配。

”恩格斯正确理解两种⽣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者是不可割裂的⼈⼝⽣产影响物质⽣产3.历史合⼒论是多个⼒量形成⼀个合⼒推动历史发展,经济、⼈⽂、政治、⽂化、宗教、哲学、法律都是重要的⼒量。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1. 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理论到今天的多样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适应和应对社会变革的需求。

2. 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他们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探讨了资本主义及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概念,并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3. 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分化。

其中最重要的是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兴起。

这些思想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斯大林则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多样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多种派系和流派,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

其中包括托洛茨基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

这些派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和拓展,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面对全球化、经济危机和社会不平等等挑战,马克思主义仍然提供了一个解释这些问题的框架。

同时,一些新的理论流派如后马克思主义和文化马克思主义也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6. 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和争议尽管马克思主义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批评和争议。

其中一些批评主要针对其经济理论的局限性,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此外,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于理论化,无法与当今世界的复杂性相适应。

7. 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虽然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它仍然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自用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自用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6-1848)问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1)时代背景(2)思想背景(1)时代背景(实践条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背景(理论条件)1.马克思主义的德国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2.马克思主义的英国理论来源:英国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的法国理论来源:法国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利叶等人的思想的影响问题2: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哲学史意义?(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1)基本内容:1.论述人与现实环境的关系时,强调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人的自由。

2.把自我意识看作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强调哲学在改造现实世界中的作用。

(同青年黑格尔派一样)3.反对黑格尔调和哲学和宗教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4.马克思十分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高度赞扬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揭露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及其根源。

2)哲学史意义: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的思想,不仅同黑格尔哲学有重大差别,而且也开始越过青年黑格尔派。

问题3:名词解释物质利益难题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问题4:简答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参见:教材22页到23页)回答:黑格尔把国家看作自在自为的现实的理念,他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在国家之前只是现象和经验关系,本质的关系则是家庭和市民社会从属于国家。

问题5: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在莱茵报时期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回答: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的基本倾向仍然属于辩证唯心主义,但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对国家、法和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的发展上。

在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期间,恩格斯在思想趋向上和马克思一致,同急剧转向主观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日益深刻的分歧。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1. 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主要思想和理论、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

2.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欧洲。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试图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

3.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和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和理论包括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等。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

剩余价值理论解释了剥削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思维方式,强调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4.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4.1 早期马克思主义早期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等。

他们主要从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4.2 二国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二国革命时期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列宁、斯大林等。

他们根据各自国家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将其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3 全球化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期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毛泽东、邓小平等。

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新的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考研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体系,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作用。

在考研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归纳考研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

当时,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许多社会学家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与思想交流,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他们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主要集中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著作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纲领和目标,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

《资本论》则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法持久的发展趋势。

三、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与发展在俄国,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列宁是俄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影响不断扩大,成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基石。

四、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逐渐走向世界各地,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发展形态。

例如,在中国,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在其他国家,亦有人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土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

五、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全球化、经济危机、社会变革等问题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仍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

例如,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自我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自我整理版

有▲标识为08资料(zīliào)版,后附上第几题为08版资料标有“粗线”为老师(lǎoshī)复习提及的双层线的为出现在多于一份复习资料,比较(bǐjiào)重要▲名词解释:(1-5)第一(dìyī)部分1、欧洲(ōu zhōu)1848年革命:是指1848~1849年主要发生在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摧毁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它锻炼了法、德等国的无产阶级以及革命群众,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普列汉诺夫:(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①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了深刻的思考。

他以哲学知识和社会历史经验,论证了马克思辩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②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的经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作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③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必须依靠暴力来实行阶级统治。

3、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1871年3月18日到5月28日。

导致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

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还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主要内容: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历程和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③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任务;④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思想观念;⑤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⑥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和政治斗争的策略。

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整理版

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整理版

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方能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需要相结合,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

其重要标志就是先后形成了既适应特定的时空条件,又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是在这些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符合时代特征要求、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才走向了胜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理论反映。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作为接受体,当时的中国显然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天壤之别。

所以,当中国共产党接受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那一刻起,便同时领受了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这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又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需要加以灵活掌握与运用。

简言之,即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率先垂范,首开先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毛泽东思想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这一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深入开展,面对中国革命大起大落的复杂形势,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许多共产党人纷纷开始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新途径的苦苦探索。

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理论勇气和惊人的求索能力。

他利用并创造一切机会对中国的过去及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井冈山的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等亲身体会,理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发现并提出中国革命迥异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特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而不是像西方主要解决阶级问题;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了它是一支中间力量,可以争取为革命的同盟军,而不能像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时将其视为革命对象;中国革命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广大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而不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把城市无产阶级作为主要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首先是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而不是像十月革命那样,首先举行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等等。

马原自己整理版

马原自己整理版

绪论1.定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多选/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1)《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上的伟大变革。

(2)《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3)《资本论》系统阐释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4)《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4.两大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5.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

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1.物质与意识(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科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它源于19世纪中期的德国,并在20世纪异军突起,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和创作,同时也需要考察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理论的贡献和扩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开始,逐步探讨其不同阶段的发展。

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1848年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于1848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概述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革命的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剖析及无产阶级革命的呼吁,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1848年-1894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马克思主义面临新的挑战和质疑。

社会民主主义的兴起,以及列宁的贡献,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指导理论。

在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和思想框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3.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1894年-1924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地位。

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观念,使马克思主义得以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同时,列宁对于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贡献,如《帝国主义论》和《国家与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传播(1924年-今)列宁逝世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

斯大林的兴起和苏联的崛起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政治运动。

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全球传播也伴随着对其理论合法性和实践效果的质疑。

尽管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演变和扩展,但其核心原则和方法论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争议和讨论的焦点。

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被归类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传播。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笔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一、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欧洲的社会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

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迅速传播开来,很快成为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在马克思逝世后的一段时间里,恩格斯继续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的理论,将其系统化地整理成了《资本论》等重要著作。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学习。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20世纪初,随着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高潮,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俄国革命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使其成为世界革命的理论基础。

在这个时期,俄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列宁的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并得到了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领导了中国的革命斗争,并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影响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

尽管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世界的各个国家,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的重要工具。

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政党仍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推动社会的公平与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尽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社会形态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主题演讲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主题演讲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主题演讲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产生的一种思想体系,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演变。

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本文将重点介绍其历史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主题进行探讨。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萌芽期(19世纪40年代-5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萌芽期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中。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主要主题包括资本主义剥削和无产阶级解放。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19世纪60年代-70年代)在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欧洲和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中扩展影响力。

此时,社会主义的政治运动在欧洲各地兴起,马克思的著作开始在国际上广泛传播。

主要主题包括阶级斗争、资本主义危机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第二国际”时期(19世纪80年代-20世纪10年代)20世纪初,“第二国际”时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扩展和发展。

在这一时期,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派别和学术争议。

主要主题包括无产阶级组织与策略、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和平与战争的理论和实践。

第四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十月革命”时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阶段之一是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时期。

这一阶段以苏联的建立为标志,马克思主义开始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

与此同时,解放运动在各个殖民地国家中崛起,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逐渐与当地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主要主题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全球共产主义事业和国际无产阶级团结。

第五阶段:马克思主义的“斯大林时代”(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的“斯大林时代”,苏联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并对世界各国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得到了系统的理论化,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小文章.doc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小文章.doc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小传第一部分本人根据查阅相关资料,自行整理编辑了一下马克思主义前期的两张关于马克6月弗雷德里克出生1852 法兰西第二帝国开始4月弗兰西斯卡出生、死去;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解散为《纽约先驱论坛报》撰写一些文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流亡中的大人物》1853 《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帕麦斯顿:高尚意识的骑士》1854 克里米亚战争《帕麦斯顿和俄国》1855 1月三女儿爱琳娜出生;4月儿子埃德加尔死去为《新莱茵报》撰写约100篇文章1856 冯·威斯特华论男爵夫人去世;移居格拉弗顿坊《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为《人民报》和《自由新闻》撰写文章1857 印度起义《<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1857/1858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8 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文章1859 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穆勒《论自由》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人民报》撰写文章1860 意大利王国建立《福格特先生》1861 美国内战爆发2月至4月到荷兰和德国看望拉萨尔为《新闻报》撰写15篇文章1862 俄国废除农奴制;俾斯麦出任德国首相兼外交大臣7月拉萨尔到伦敦1862/1863 《剩余价值理论》为《新闻报》撰写约30篇文章《论波兰问题》手稿1863 拉萨尔社会主义党建立1月玛丽·白恩士去世;11月马克思母亲去世;12月马克思去特利尔《资本论》第二卷(至1877年)1864 第一国际建立3月移入莫丹那别墅;5月沃尔弗去世;8月拉萨尔去世第一国际成立宣言《资本论》第三卷1865 《价值、价格和利润》《论蒲鲁东》1866 普奥战争爆发国际工人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章程1867 4月至5月马克思为《资本论》出版事宜到汉堡《资本论》第一卷1868 格莱斯顿首次出任首相劳拉结婚1869 社会民主党在德国成立恩格斯隐退;9月至10月马克思拜访库格曼1870 普法战争爆发9月恩格斯前往伦敦关于普法战争的两篇宣言1871 巴黎公社成立德意志帝国建立《法兰西内战》历史时间恩格斯个人履历恩格斯著作1820 出生1834 上中学《海盗的故事》1837 离校经商1837-1841 在不莱梅一家贸易公司实习经商,业余刻苦自学,1839年底研究黑格尔著作《乌培河谷来信》(批判宗教)《时代的倒退征兆》《为德国<贵族报>作的追思弥撒》《恩斯特·莫里茨·阿伦特》1841 3月回巴门;9月在柏林入伍;大学旁听1842 11月在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当办事员春起为《莱茵报》撰文;11月16日在科隆第一次会见马克思《谢林论黑格尔》《谢林论启示》《谢林――基督教的哲学家》《评亚历山大·荣克的<德国现代文学讲义>》(公开与“青年德意志”一刀两断)1843 5月在曼切斯特研究英国无产阶级的生活;与女工玛丽·白恩士相爱《伦敦来信》《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1844 为《北极星报》撰稿;8月在巴黎会见马克思;为《德法年鉴》撰文四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9-1845.3)《英国状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学说,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思想的演变。

本文将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 创始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19世纪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国等地从事革命和思想研究,逐渐形成了他们的共产主义理论。

1848年,他们合著了《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重要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打下了理论基础。

2. 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迅速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为其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化和拓展,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带领俄国进行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此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了其他国家,不断发展和演变。

3.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在20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进入了全球范围,成为各国左翼、工人运动和反殖民主义斗争的思想武器。

在亚非拉等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尤为迅速。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等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像古巴和越南等国的革命运动也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成功。

4. 当代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当代马克思主义注重于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拓展到政治、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同样丰富多彩。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文档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文档

第一讲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战友和继承者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

它是现代资本主义开启的世界历史时代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科学结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解放运动经验的理论总结。

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通过回顾和研究它走过的历史道路和历史经验,懂得这个理论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发展有哪些规律,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推力,理解这个理论的实质和精髓,以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胜利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曲折前进的一个多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当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参加革命实践、研究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和批判继承人类思想发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时代,即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和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在每一个时代里,马克思主义都是沿着曲折的道路波浪式地发展的。

我们可以大致地把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在一百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1848年到1871年的第一次高潮,1872年到1904年的第一次低潮;1905年到1956年的第二次高潮,1957年到现在的第二次低潮。

从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1871年巴黎公社,是欧洲革命风暴时期。

马克思主义经受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检验,被证明是科学的革命真理。

而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都在实践中破了产。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他们共同制定的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他们共同创立和领导了第一国际,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各国工人运动中开始传播,并和他们的实际斗争结合起来。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像一场伟大的旅程,一场将来自遥远西方的智慧种子,播撒在中国这片广袤而独特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奇妙之旅。

马克思主义最初来到中国,就像是一个陌生的客人。

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各种救国的思潮像乱麻一样交织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带着它对社会公平、人类解放的伟大理想,就这么闯进了中国人的视野。

刚开始啊,大家对它的认识还很模糊,就像雾里看花。

但有一些有识之士,像是李大钊、陈独秀等,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个思想里蕴含的巨大力量,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呢,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慢慢扎根。

毛泽东等革命家就像一群聪明的农夫,他们知道不能直接把马克思主义这个“良种”原封不动地种下去,得根据中国这片土地的“土壤”“气候”来调整种植方法。

于是,毛泽东思想诞生了。

这就好比是根据中国的地形、气候等条件,培育出了适合中国生长的新作物品种。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如果把革命比作一场战争,那这就是根据中国独特的战场形势制定出的独特战略。

当时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就像坚固的堡垒,硬攻可不行。

而广大的农村呢,就像一片广阔的后方,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基础,在这里发展力量,就像在后方悄悄地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然后逐步包围城市这个“堡垒”,最终夺取胜利。

这一理论的形成,真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摆在面前。

马克思主义继续在中国发展变化。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经济、社会变革中。

就像是按照一份设计蓝图来建造房子,不过这份蓝图可不是照搬外国的,而是根据中国自己的材料、自己的工匠手艺(也就是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的需求)进行调整的。

虽然中间也经历过曲折,但是每一次的探索都是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丰富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 个阶段: 1、1848年欧洲革命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运用、检验和发展的阶段
1848年欧洲革命使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经受了检 验,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写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 主义者同盟书》、《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 的革命和反革命》等著作,科学地总结了这次革命的经验教训,系统 地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等问题。 从50年代开始,马克思致力于研究经济学,写出了一系列重要著 作。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性 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
下面请观看视频
谢谢!
1886年,恩格斯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 时代》上 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 终结》(1888年出版单行本),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原理。这本著作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的进一步深化和展开。 恩格斯晚年在一系列著作与书信中,阐述了关于无产 阶级革命斗争方法和策略等许多方面的新见解,批驳了资 产阶级学者和德国党内的“青年派”把历史唯物主义庸俗 化的错误作法,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根本性质,指出历史唯 物主义是研究社会的科学方法论,捍卫和发展的历史唯物 主义。
从1873年开始,恩格斯前后又用了20多年时 间,研究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撰写了《自然辩 证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是恩格斯捍 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段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为宣传、捍卫和发展马 克思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恩格斯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整理和出版马克思的遗著《资本论》。1885年7月,《资 本论》第2卷出版,1894年11月,《资本论》第3卷出版。 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马克思对摩尔根《古 代社会》一书的摘要。他以此为基础,用了两个半月写出 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并于1884年出版。这部 著作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 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标识为08资料版,后附上第几题为08版资料标有“粗线”为老师复习提及的双层线的为出现在多于一份复习资料,比较重要▲名词解释:(1-5)第一部分1、欧洲1848年革命:是指1848~1849年主要发生在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摧毁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它锻炼了法、德等国的无产阶级以及革命群众,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普列汉诺夫:(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①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了深刻的思考。

他以哲学知识和社会历史经验,论证了马克思辩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②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的经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作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③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必须依靠暴力来实行阶级统治。

3、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1871年3月18日到5月28日。

导致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

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还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主要内容: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历程和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③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任务;④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思想观念;⑤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⑥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和政治斗争的策略。

5、考茨基1、市民社会答:马克思、恩格斯将交往关系(生产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沿袭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其称为“市民社会”,即社会的经济基础。

3、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起义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武装斗争。

革命后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武装起义虽然仅进行了72天,但它却以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第一次演习,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

4、十月革命(下面有作为简答的)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向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对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斯密教条他们把积累仅仅看成是资本转化为工资的过程,仅仅看成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能力的增长过程,把剩余价值当做是利润,地租,工资。

6、马赫主义又名“经验批判主义”。

本质上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马赫主义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看作是认识的界限和世界的基础,认为作为世界第一性的东西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感觉经验。

从这一立场出发,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作业假说,它们只有方便与否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

马赫主义曾吸引了不少哲学家和科学家,其思想直接影响了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并在当时的工人运动中有一定的反映。

这种哲学抛弃了康德经验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把毫无客观内容的“纯粹经验”或感觉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进一步发挥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休漠的不可知论。

7、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

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或转化等理论。

8、帝国主义泛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倾向。

具有这种倾向的国家称为帝国主义国家。

制订和执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主要*军事首脑称为帝国主义者。

2.特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9、异化劳动又称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

其具体内容是:①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②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③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

④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

马克思借助这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10、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最旱是马克思在1859年自己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其唯物史观进行概括时提出的。

马克思明确指出,他以前的人类社会已经依次更替地经历了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四种社会形态。

现在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效率偏低的传统农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代表。

11、卡夫丁峡谷关于马克思所引用的“卡夫丁峡谷”一词的含义,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认识。

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过程。

所谓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就是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

另一种认为“卡夫丁峡谷”意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

12、民粹主义(可译为平民主义)是在19世纪的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

民粹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意识形态,民粹主义者往往认为精英阶级所代表的统治团体,既腐化又堕落,因此宁愿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愿相信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质就是对政府的怨恨。

他们力图用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来代替工人革命运动。

13、沙文主义是指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好战情绪。

14、新经济政策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15、合法的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末俄国政治舞台上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思想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别尔加也父,他们竭力设法控制工人运动,利用马克思主义为自己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服务,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16、拉萨尔主义19世纪德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潮。

以拉萨尔为主要代表。

认为无产阶级只要通过和平的合法的斗争,争得普选权,就可以把君主专制国家变为自由的人民国家;否认无产阶级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

17、巴枯宁主义巴枯宁主义,是19世纪中叶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以巴枯宁为主要代表。

宣扬绝对的个人自由,否认任何权威,反对一切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

▲填空题:(1-15)1、《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写的三篇文章,即《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塞尔记者的辩护》,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三个环节。

2、恩格斯以问答的形式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的基础。

后来,恩格斯对《信条》作了修改,形成了新的《共产主义原理》,最后取名为《共产党宣言》。

3、1899年1月,伯恩斯坦完成的题为《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成为他与马克思主义公开决裂的宣言书。

4、针对当时各种唯心主义理论,以及针对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攻击和歪曲,列宁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笔记》等重要著述。

5、针对当时各种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革命学说的歪曲和篡改,列宁撰写了《国家与革命》这一重要著作。

6、列宁撰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得出了“垄断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最新成就”等科学结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

7、恩格斯连续写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和《谢林——基督的哲学家》,回击谢林对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攻击,捍卫黑格尔的辩证法。

8、《国内危机》一文,是恩格斯思想开始转变的重要标志。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共产主义)9、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表明他们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

10、《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最初成果,《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第二次合作成果。

1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标志。

12、1864年9月28日,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后人所称的“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13、马克思为第一国际的纲领和章程起草完成了两个重要文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14、《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是恩格斯一生中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

15、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笔记》成为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的标志性著作。

另一资料:猜可以考填空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世界观的首次理论探索;《神圣家族》:唯物史观的形成的前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初步的系统阐述;《哲学的贫困》:科学世界观的第一次公开阐述;《共产主义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唯物史观是其基本思想。

▲辨析题1、运动就是一切: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全面修正的时候提出来的。

修正主义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最终目的所抱的态度,是它的经济倾向和政治倾向的自然补充。

“运动就是一切,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伯恩施坦的这句风行一时的话,要比许多长篇大论更能表明修正主义的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