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流行原因的探讨控制策略。

方法:对1999~2007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结果: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591例,确诊3033例,年均发病率为3.17/10万。

病例呈散发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3~5月份病例占全年的68.13%,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年龄有向大年龄和未到免疫年龄人群转移的趋势,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24.58%、38.15%、37.27%。

结论: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的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

应在加强mv初免和复种的同时,在重点地区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提高接种质量,高免疫接种率和高质量的监测是控制麻疹的关键策略。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预防接种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255-01
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涌入。

保定市麻疹发病率有所回升,为了解保定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流行趋势,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现将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麻疹监测资料来源于保定市麻疹监测报告系统
和实验室检验结果;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资料来自所辖25个县(市、区)接种率报表。

1.2 实验室检测方法麻疹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由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供,保定市cdc检测。

1.3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1999~2007年全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疹疑似病例4591例,其中,确诊麻疹病例303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2457例,临床确诊4例,临床诊断572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7/10万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保定市所辖25个县(市、区),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市区。

1999~2007年有麻疹病例报告的县(市、区)占总县(市、区)数的构成比分别是44.0%、52.0%、64.0%、68.0%、88.0%、56.0%、92.0%、100%、96.0%。

2.2.2 季节分布全年每月均有麻疹病例报告,但呈明显的季节性高峰, 3~5月份病例数占全年发病数的68.13%。

2.2.3 年龄与性别分布 1999~2002、2003~2007年1~14岁人群麻疹病例构成比分别为:75.90%、45.95%,呈减少趋势。

其中1~6岁人群构成比分别为:20.08%、24.33%,7~14岁人群构成比分别为:55.82%、22.62%。

<1岁人群构成比1999~2002、2003~
2007年分别为:0.92%、22.33%,呈增加趋势。

<8月龄麻疹病例分别占总病例的:4.02%、11.35%,构成比增加。

≥15岁麻疹病例分别占总病例的:14.86%、30.72%。

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4:1。

2.3 免疫史 3033确诊的麻疹病例中,有mv免疫史、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麻疹病例总数的24.58%、38.15%、
37.27%。

未到免疫起始月龄而接种麻疹疫苗的占已免疫儿童数的10.66%。

无免疫史的8月龄~15岁儿童占未免疫儿童病例数的20.24%。

2.4 实验室监测 1999~2007年共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血清标本采集率为87.45%,经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61.20%。

2.5 临床症状 3033确诊的麻疹病例中,有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症状的分别占:92.95%、65.20%、66.81%。

3 讨论
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保定市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99~2002年,麻疹发病率均在1/10万以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从2003我市麻疹发病率开始回升, 2006年发病率达到11.7/10万,2007又开始回落。

2000年和2007年,保定市分别开展了8个月14岁儿童的mv强化免疫活动,1~14岁儿童发病率明显下降,说明我市实施的麻疹强化免疫效果明显,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是控制麻疹最有效措施。

经分析发现我市麻疹病例的发病年龄有了较大的变化,突出的是麻疹发病出现向小年龄组和大年龄组移位现象,<1岁儿童构成比由1999~2002年的0.92%增加到2003~2007年的22.33%,<1岁儿童麻疹发病率由1999~2002年的3.83/10万增加到2003~2007年的83.89/10万,1岁组儿童群麻疹发病率由5.16/10万增加到51.67/10万,上升明显。

≥15岁人群由14.86%增加到30.72%。

另外<8月龄婴儿构成比明显上升,由1999~2002年的4.02%上升到2003~2007年的11.35%,需要引起注意。

由于我国麻疹疫苗初免在8月龄,需要对其他人群进行麻疹疫苗接种,还需要对麻疹患者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尽量减少<8月龄婴儿暴露于传染源的机会[1]。

《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任务非常艰巨。

根据麻疹发病的特征变化,要达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最关键的是做好8月龄儿童的初免和1.5-2岁儿童的复种工作,保证较高的接种率和接种的及时率,同时保证冷链正常运转和规范化操作,避免免疫失败。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加,要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力度,制定免疫策略,采取多项免疫接种形式,保证其与本地儿童享有同等的免疫服务[2]。

针对大年龄组人群,做好新生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及时发现漏种儿童,及时补种[3]。

对大中专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加强免疫水平监测,及时做好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

在日常工作中进一步提
高麻疹监测系统的及时性、灵敏性和完整性,完善麻疹实验室网络。

及时发现麻疹病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