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学法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构时空观念探寻历史之真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部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之下的高中历史不再是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更不是考死记硬背时间、事件去答题的“死科目”,而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的“鲜活的历史史实与你的思考”。

通过分析新教材必修的《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以及选择性必须一、二(试教)四本教材,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大概念重新建构学习内容的框架,围绕大概念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设定单元目标专题和学习任务,整合教材内容与结构,从学生历史认知能力的角度,结合章节课程的不同特点,以专题讲授和专题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整体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认识不是停留在分散的、碎片化的知识的表层上,促进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认识框架,也为学生在新情境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它不再是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历史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获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的历史时序、史料实证、求真、求证等都是一种历史意识。但仅有这种意识,还不能视为具有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还必须在形成历史意识基础上,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要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如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等),更要具有凭其形成的历史意识解决其他社会问题的能力(如能用历史的眼光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等)。

第二,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家国情怀和人文修养。这包括通过历史学习形成的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包括通过历史学习养成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高一推荐书

中国通史

钱穆:《国史大纲》

傅乐成:《中国通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世界通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