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波利比阿
(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思想:
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
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
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
2.格老秀斯:
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

主要思想:
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

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3.《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

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

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

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4.《上帝之城》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

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

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

借助于他的声望,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论美国的民主》
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

全书分六大部分,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社会学的思想。

6.《论法的精神》
是孟德斯鸠于1784年写成的学术巨著,他在书中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指出法与各种事物综合就是“法的精神”表达了孟德斯鸠对影响改制和法律性质的规律性的理解。

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波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7.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有重要影响。

主要思想:
他最早提出思想自由、无神论,系统阐释自然权利,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了社会契约论和政体主张。

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重释《圣经》、无神论
8.边沁
19世纪英国法学家、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

主要思想:
他的主要理论有功利原则、政府理论、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和改革主张。

开启了十九世纪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先河,他根据功利主义提出的政治原则和改革建议也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

主要著作:《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理》、《赏罚原理》、《司法证据原理》、《宪法典》、《新逻辑体系》
二、简答与论述
1、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特征
古代希腊政治思想以城邦为题为中心的特征: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

在政治秩序的建立和城邦起源上,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持有一种自然政治观,他们认为城邦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起源于社会契约。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希腊人以对待事务的理性态度著称,他们也以这种态度对政治现象进行了对于科学的考察和思考。

3)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

希腊人的思想有着特定的研究主题。

希腊政治学的主题是对政体的研究。

四项主要限于公民内部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协调公民内部关系,如何分配权利义务,从而实现公民内部的和谐,使大家过上一种优良的公民生活。

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古希腊政治学家都是站在公民的视角认识政治现象,站在公民的立场上阐述政治见解的。

希腊城邦公民所享受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是政治学繁荣的重要原因。

2、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的内容其意义
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

哲学家执政的根据:
(1)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纠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
(2)知识是美德的基础。

它是对“理念”的人士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

只有哲学家才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

(3)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
(4)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

(5)消灭私有财产和家庭的思想。

强制性公民教育思想
3.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和历史贡献
1、生平和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一322年),政治学创始人,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

主要政治学著作有《雅典政制》、《政治学》。

2、政治思想:
一、创立政治学学科
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并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二、城邦思想
1、在探讨城邦的起源时,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题:“人类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他说,人按本性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如此,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

2、他提出,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结果在与家庭与村社的比较中,城邦的本质显现出来。

3、他论述了城邦的本质和性质。

他把城邦比成有机的政体,个人是城邦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

4、他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

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三、政体思想
他为完整的政体理论奠定了基础。

他继承了柏拉图的政体理论,提出了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

其一是政府的标准,其二是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人数的多寡。

他具体分析了政体变革的原因及其防止的办法。

同时,他认为,理想的政体形式应体现最基本的民主原则。

在他看来,城邦是平等的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它在本性上就是民主的。

他提出,理想的政体是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

四、对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扬弃
(1)温和的整体主义
承认整体主义,但保留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因素
(2)批判柏拉图
●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
●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
(3)近代个人主义的源头
●有限度承认个人利益、权利与价值
●冲淡和稀释整体主义总之,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政治思想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城邦高度的政治文明,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亚里士多德的贡献
1、塑造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主流倾向
2、为整体主义结构植入了个人主义基因
3、民主法治和自由平等的坚实捍卫者
4、奠定公民文化的基础和精神
5、开创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最早地从体系上区分了政治学和伦理学,从而使政
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开创性的贡献。

6、创立了用归纳法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
四、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他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称为“政治学之父”。

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内容如下:
一、权利政治观
1、他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利的角度理解政治,从而为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斗争,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利为目的。

3、他对西方政治思想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研究现实政治问题,这也是他权力政治观的基础。

4、他注重从历史和实践经验中寻找政治统治的规律,其历史主义的方法和现实主义的出发
点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为其权力政治观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

5、在权力政治观的指导下,他又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

第一,主张国家至上论。

主张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制止封建割据和内讧,抵御外辱和驱逐外国侵略者。

第二,他反对教皇和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

二、共和制理想
1、马基雅维利将政体分为六种。

三种好的政体,即君主制、贵族制和平民制。

他持一种政体循环论的认识。

2、在他看来,共和国制度最符合平等、自由的要求,能够极大地增进公共福利,保证公民财富的安全和增长。

3、同时,他又主张君主制,这也是出于其共和主义的理想。

在他看来,共和政体必须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才能实行。

实质上,他拥护君主制度,实质上要借助王权的形式,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建立近代的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三、政治统治方法
1、他提出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君主统治之道,被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他认为,为了夺取和维持政权,有良种方法可以利用,一是法律,一是暴力。

2、他十分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以法律来治理国家,实行法治。

3、他又重视在统治的过程中争取民心。

1.洛克的政治学说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

他的著作是《政府论》。

1.自然状态和国家的起源
从自然状态出发探讨国家权力的起源。

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和和平的状态。

但有缺陷。

政府源于人们的契约。

契约的特点:立约者没有交出生命、自由、财产的权利。

立约者交出的只是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

被授予权力的人是契约的参加者,必须受契约的限制。

个人将权力交给了社会共同体。

2.个人的天赋权利,家权力的性质、范围和目的
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属于自然权利。

人民没有交给国家。

它们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

政府权力的有限的,不是绝对的。

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个人的自然权利,尤其是于保护人民的财产。

3.民主、分权、法治思想
代议制民主思想。

国家必须依据正式颁布的法律进行统治。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对权力的制约,政府要依法治理。

政府只有依法治理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法律是自由的保障,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自由必须以守法为前提。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执行权和对外权应由君主掌握;立法权应由代表人民的国会行使。

立法权与执行权必须分开。

立法权高于执行权。

执行权应服从议会。

五、霍布斯的政治学说
一、生平和著作
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

被誉为“现代人之父”。

哲学政治观为机械唯物主义,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

将几何学的演绎方法系统地运用于国家理论,霍布斯是第一人。

主要政治著作有《论公民》、《利维坦》。

二、政治思想
(一)、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他从抽象的人性原则出发,从人的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神出发来解释国家的产生和基础。

1、第一,他假设了一个自然状态。

他认为国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中。

人们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都是自由的。

第二,人们通过自然法的规诫来作为行动的指南。

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的第一共同欲望就是对权力不断、无休止的欲求。

为了保存自己,维护和平,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大于一切人的公共权力,使人们的安全得到保障,国家因此产生。

《利维坦》
国家是由契约产生的,为了摆脱“自然状态”,彼此间共同约定,放弃自己全部权力交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会议,这样公共权力或国家就建立起来了。

2、第二,他认为国家的本质就在国家本身,也就是主权,即“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叫做国家。

“主权者”,“人格”不过是公共权力的抽象体现。

他通过对自然法和国家起源的论证,他不但从自然法中得出了自然权利的观念,同时创造性地将马基雅维利和布丹的国家和主权观念同自然权利的概念联起来,以社会契约论的形式论证了权力产生的过程,以自然法的方式论证个人权利的合理性,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观的基础。

二、主权学说和专制主张(反对权力制约学说)
霍布斯进一步发挥了布丹的主权理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本质,并指出了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性质。

1、他认为,主权者的权力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权力限制,也不受法律的限制。

他否认任何对主权者的约束。

2、他认为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

构成主权的各项权力都是统一不可分的。

3、他批评了民主制的种种弊端,认为君主制是所有国家类型中最佳的。

三、民众的权利与主权者的义务
1、霍布斯是从公民的自由出发来论证臣民的权利的。

他认为,作为一个臣民,有两种自由,一种是即使有主权者的命令,人们仍然可以拒绝不做的自由,即国家侵犯人民自由权利。

另一种是在主权者未以条令规定的地方,臣民有自由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或不采取行动。

提倡经济自由,第一次把国家权力限制在政治活动领域内。

2、根据人们在国家中的权利,霍布斯又规定了主权者的义务。

他认为主权者的根本义务是保卫人民的安全。

他将服从自然法作为君主的主要义务。

除此之外,他还为主权者规定了一些具体的义务,具体如下:主权者必须保护好主权;教育人民;根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即符合自然法的法律。

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

3.洛克和霍布斯的比较:
1.在《政府论》上篇中,在肯定和吸取霍布斯理论的积极因素的同时,洛克也批判了他的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理论。

洛克坚持人的理性对于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改造了霍布斯的自然法和契约论。

2.在《政府论》下篇中,与霍布斯不同,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

在自然状态中,人人都是自由的,人人都可以用自己人为合适的方法,决定自己的行动。

同时人人有事平等的,任何人都不享有多于他人的权力,一切权利和管辖都是相互的。

3.洛克和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洛克认为不仅保全自己生命的权利,而且自由和财产的权利都是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不可放弃、不可转让的权利;第二:洛克认为人们交出的权力只是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而不是任意伤害他人的权利;第三:洛克认为被授予权利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必须受契约内容的限制,按照社会全体成员的委托行使他们的权利。

4.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及其历史影响
社会契约论
契约论的宗旨是在不丧失个人自由的前提下,寻找一种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保障个人安全和财产的社会结合方式。

契约是社会共同体各成员之间的共同约定。

个人的权利和权力的转让是毫无保留的。

权利和权力转让给整个集体,而不是转让给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个人从社会共同体获得所丧失的一切的等价物。

人民主权学说
人民主权是人民和主权者的统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全体。

人民主权是公意的体现与运用。

公意是人民整体的共同意志,以公共利益为目标。

主权不可转让。

主权不可分割。

主权的绝对性和至上性。

政府是主权者为自身利益建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权构,其权力是主权者的委托。

政府官吏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委托给官吏的权力。

历史影响
卢梭的政治思想在法国历史的进程中发挥过巨大的影响。

影响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法国革命中诞生的《人权宣言》就可以看见他的思想痕迹。

其对中国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也有影响梁启超曾介绍过卢梭的民约学派。

6.马基雅维里
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政治学的奠基者.他抛弃了宗教神学, 从人性出发,以历史事实和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他对国家的产生,政体和统治
权术,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
1,主要政治思想
他的国家学说以性恶论为基础.国家是人性邪恶的产物.在政体上,他赞美共和政体,但在当时的意大利,人性堕落,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使国家统一繁荣的唯一出路是,建立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
他提出的为君之道,即统治权术主要有:要建立强大的国民军队和良好的法律,要坚决镇压与其对抗的贵族,要采取开拓疆土的政策来保持国家的强盛.君主不应受道德的束缚,只需考虑效果是否有利.
2,历史贡献
1)他的理论是对意大利现实的总结,是为意大利统一服务的.他所以提出以上政治思想,与意大利当时的历史和他个人的政治经历有密切关系.意大利的战争.宗教改革家萨沃纳罗拉发动起义,建立共和政府.在共和国担任公职,负责外交和军事.萨沃纳罗拉以道德力量治国失败.出使法国被法国人称为"乌有先生".与瓦伦丁诺(位于佛罗伦萨附近)公爵谈判.所以,他首先是一个爱国者,其次才是一个政治权术的推崇者.
2)他提出的政治技巧和策略是为统治者提供的权术,主要涉及民族,国防和安全,很少涉及经济和文化,不是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
3)他的思想割断了政治与宗教和道德的关系,最早用人的眼光考察国家.
4)他提出了近代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即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俾斯麦,梅特涅.
9.美国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1.北美大陆是一个移民社会:殖民者、黑奴白奴、自由移民、印第安人
2.资本主义经济嫁接在奴隶制之上
3.经济上南北发展不平衡
4.政治上分立与自治
5.缺乏封建传统
6.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独立、平等、自由、多元、包容、开放
特点:
1.极具务实性,很少抽象论证
2.两大主题:论证美国独立和联邦制共和国的必要
3.自然权利的核心内容:追求幸福
4.政治目标:建立权力平衡的联邦政府
10.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提出了一个消除战争、保障各国人民永久和平的计划和方案。

六项预备条款是:1。

任何和平条约在签订是不应有引发战争的隐蔽性的可能性,否则这一条约就不应被认为是和平条约;2。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继承、交换、买卖或让与等手段侵吞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不论这个独立的国家是大还是小;3。

以自由公民自己组织的民兵取代常备军,已达到逐渐完全废止常备军的目的;4。

国债不得用于国家对外事务;5。

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都不应受到他国的强项干预;6。

相互交战的国家不得采用诸如雇用暗杀投毒者、违反投降条件、煽动帝国叛乱等敌对行为,这些行为会是在未来和平条件下建立相互信任成为泡影。

三项正式条款是:1。

每个国家都应该是共和政体;2。

这自由国家的联盟是国际法的基础;3。

任何来到其他国土的陌生人都应受到尊重,这是世界公民法所保证的。

●永久和平是政治的最高目标和道德善
●永久和平是人类的目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对战争,追求和平
●和平的实现不能靠弱肉强食,而是各国平等携手建立国家联盟
11.黑格尔是怎样论述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
◆市民社会含三环节:需要体系、司法、警察和公会
◆市民社会是特殊性的集合,无力解决社会矛盾
◆市民社会是伦理精神发展的中介,国家是发展必然
◆国家是最高阶段,高于且优于市民社会
◆国家本质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目的在于普遍利益,其中包含特殊利益,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个人和社会
◆个人须服从国家,个人价值只有在国家中才能实现
关系:
黑格尔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

国家是一种独立的力量,个别人只是一些环节。

因此,国家对单个人具有最高权利,而成为国家成员是单个人的最高义务。

为了抬高国家地位和作用,他甚至认为国家是客观精神,个人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这是个人必须从属于国家和服从国家的根本原因。

但是作为国家成员的个人不是没有自由、利益和权利的,只是没有从单一的自我意识处罚的、脱离国家的自由和权利,而有着服从国家法律的自由和权利。

12.孔斯坦论述古代的自由与现代的自由有何区别
他认为古代共和国的公民虽然在政治上享有自由,但他们在私人生活方面却没有自由,国家级规定了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信奉的宗教,同时又可以干预公民的财产。

所以古代国家公民虽享有政治自由,却没有个人自由。

现在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与古代、甚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大不一致,人们主要的已不是要求参加行使政权或者像卢梭所说的使政权掌握在人民手里,而是个人对国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在孔斯坦看来,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政治自由既不可能也毫无意义,而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乃是个人的主动创造精神。

自由就是个人独立性的胜利。

今天人们所需要的真正的自由就是个人的财产、经营、贸易等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