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导学案(教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道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反复诵读,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

2.探讨《蜀道难》的基本内容及行文脉络。

【知识导学】

一.作者及其作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二.文体介绍

诗歌,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出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1.诗歌的特点:(1)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像。(3)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形象的,音调和谐,节奏鲜明。(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2.诗歌的分类:按照内容有无较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抒情诗又分为直接抒情诗、间接抒情等。按照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民歌等。我国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

三.背景介绍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的。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又据孟《本事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称李白为“谪仙”。故知其创作时间不迟于天宝三年,为“安史之乱”前的作品。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这以他同时期的作品《剑阁赋》和《送友人入蜀》为证(见附录),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其实“君”指谁并不重要,诗的写作目的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足见作者英明的政治预见。

四.标题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预习

1.识记字音:《金版学案》P23

2.解析字义:《金版学案》P23

【合作探究】

1.文章三个自然段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蜀道之难的?(提示:可以要学生找出每一小节中叙述的句子、描写的句子。它叙述了什么内容?又描写了什么内容?并按这个行文脉络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第一段蜀道之高。(蜀道的来历和高俊)

第二段蜀道之险。(景物的凄清和山水的险恶)

第三段蜀地之祸。(剑阁的险恶和战乱的惨烈)

2.诗中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反复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从内容上看,一唱三叹,反复强调,层层深入,以主旨句贯穿始终,突出表达了诗人感叹蜀道之难,为友人入蜀深感忧虑的主题。

从形式上看,开头一句,为全文奠定雄放的咏叹基调, 并从结构上统摄全篇;中间一句,强调主旋律,勾连上下,把诗歌推向高峰;最后一句,照应题目、开头,造成强烈的感叹。

3.关于蜀道难的主旨,有人说是对友人的劝慰,也有人说是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甚至还有人认为是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你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本诗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之情;揭示出当时太平景象后潜在的危机,透露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为友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到忧虑,其中寄寓了含蓄而执著的惜别之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知识导学】

1.李白诗风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像,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热烈的情感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世骇俗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与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是的,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

2.夸张

①定义:夸张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②分类

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强等)处说,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弱等)处说,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或同时出现的,如“看见这浓绿的禾苗,就嗅出面包的香味来了”。

③作用(表达效果)恰当运用夸张,能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情感和态度,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形象的渲染,可丰富读者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夸张还能增强幽默感和趣味性。

在本诗中,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写蜀道的艰难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山的高峻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写急流瀑布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无论是写山写水写情写事,都运用了艺术的夸张。这些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了山水形象的本质特征,使其以一种高于形象原状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

【课前热身】

1.名句填空。

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