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部关于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调研报告

为大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规范实施、加快落地,确保PPP改革取得更大成效,2016年底我们对河北、江苏、山东、安徽、河南、湖南、贵州、云南、内蒙古、甘肃10个省(区)PPP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一、相关省(区)推进PPP工作的主要做法从调研情况看,各地区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多措并举,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一)注重观念转变。很多地区高度重视PPP工作,不再将PPP模式作为单一的融资工具,而是从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充分认识PPP模式对于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作为本地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许多地区都是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自上而下、高位推动PPP工作。比如,河南开封市表示,做好PPP工作要分“想明白、弄明白、干明白”三步走,结合本地区发展实际提前谋划、统筹推进;云南大理州将推广PPP 模式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围绕洱海环境治理,打造PPP示范项目群,发挥区域整合和规模效应,仅2016年完成的投资就与整个“十二五”时期持平,把过去“有想法、没办法”的事变成了现实。(二)注重组织保障。针对PPP项目覆盖领域广、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的客观

情况,很多地区都建立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建立专门机构。河北、河南、云南、内蒙古、甘肃等地,建立PPP中心或PPP办公室等专门管理机构,明确主体责任,加强上下联动,促进工作落实。二是建立协调机制。江苏、河南、湖南、贵州、云南、内蒙古等地,在省、市、县三级政府成立PPP工作领导小组,或者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领导挂帅,明确牵头部门和部门分工,确保形成合力。三是建立督查机制。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将推广PPP模式列为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并定期督查任务进展情况。(三)注重建章立制。各地区在及时转发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区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为PPP项目规范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比如,贵州省建立了以省政府实施意见为统领,以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方案、市县实施办法、项目库管理办法、PPP基金、奖补政策为配套的“1+N”制度框架;甘肃省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明确了推广PPP模式的部门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云南省制定了PPP项目支出事项统计办法,监测项目对今后财政支出的影响,建立分级预警机制,切实防范财政风险。(四)注重政策扶持。一是施行奖补政策。很多地区对财政部和省级示范项目,给予费用奖补、贷款贴息等支持。比如,江苏省对规范实施、按期落地的示范项目,按社会资本出资的1%-5%给予奖励,2016年度共拨付资金1亿元,支持项目

23个。二是试行强制识别。比如,河北省要求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的省级项目,都进行PPP模式强制识别论证,促进PPP 模式推广应用。三是加强融资支持。江苏、山东、河南、贵州、内蒙古等地,建立了省级PPP基金,并带动各地市设立子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PPP项目;江苏、河南、湖南、贵州、云南、内蒙古、甘肃等地,与中国PPP基金积极对接项目,争取融资支持。此外,安徽省还鼓励省担保集团开展“担保+PPP”业务,为政府履约提供担保。(五)注重项目落地。一是做好项目储备。河北、山东、河南、湖南等地,依托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加强项目库、咨询机构库、专家库和信息平台“三库一平台”建设,严格筛选项目,做好项目储备。二是强化项目管理。各地区按照财政部统一要求,建立了跟踪指导、对口联系和动态管理机制,强化PPP项目的监督管理。湖南长沙县还建立了PPP领导小组联审会、县长办公会、县委常委会三级决策机制,要求重大PPP项目经三级决策后方可实施。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各地区通过项目打包、“肥瘦搭配”等方式,提升项目吸引力。山东、湖南、云南、内蒙古等地,还积极争取世界银行、全球基础设施基金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资金支持。四是加强正面引导。各地区注重经验总结,涌现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的安徽池州模式、“市政道路按效付费”的河南洛阳模式、“小县城办大事”的山东宁阳模式等典型,对本地区乃至全国PPP

工作,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一)推进PPP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随着PPP 项目逐步落地,PPP模式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各地区推进PPP工作的信心和主动性不断增强。一是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发挥稳增长作用。截至2016年底,10省(区)纳入财政部全国PPP 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共计6677个,总投资规模约8.2万亿元,覆盖能源、交通、市政、水利、农林、环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等全部公共服务领域。其中,已有711个项目落地,总投资规模1.3万亿元,当年完成投资超过4000亿元,与年初110个项目落地、总投资规模1508亿元相比,落地速度明显加快,稳增长作用逐渐显现。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现惠民生目标。PPP模式能够“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发挥社会资本的技术、管理优势,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河北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项目引入民营资本后,优化管理方式,推行节能降耗,当年实现扭亏为盈,并且室内平均温度提高了2.1摄氏度,居民每年还可免费享受延长半个月供暖期的福利,投诉率减少了80%;河北唐山市大剧院项目,借助北京保利剧院的市场化管理手段和演出资源优势,推出了多种类、高质量的国内外优秀剧目,受到了市民的广泛欢迎。三是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在公共服务领

域推进PPP改革,可以打破市场准入限制,拓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发展空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潜力,使企业从“微笑曲线”低端向高端发展。比如,在河南洛阳市古城改造项目中,原先从事建筑行业的民营企业作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合作,从单一施工企业转型为集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供应商,实现了企业发展的华丽转身,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负责人感慨PPP模式赋予了企业“第二次生命”。四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在PPP模式下,政府由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监督者,会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参与,腾出更多精力去加强监督、优化服务。政府管理方式也从粗放式的“被动买单”,变为精细化的“主动服务”,会带动管理手段的升级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比如,安徽池州市将PPP业务能力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鼓励干部转变观念、主动作为,积极推进PPP项目,从实施效果看,群众对公共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对政府管理能力更为认可;内蒙古赤峰市通过环城水系治理PPP项目,整合了农业、水利、环保等多个专项资金,打破了部门条块分割管理的“痼疾”,提高了公共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二)推进PPP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实施不规范。一些地区观念转变不到位,缺乏市场观念和平等合作意识,仍然按照招商引资或政府投资的思路推进项目,把PPP单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