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穷人》备课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解释
【寒风呼啸】寒冷的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常形容天气很冷。
【汹涌澎湃】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
【干干净净】没有尘土、杂质等,也形容说话、动作不拖泥带水或者是比喻一点儿不剩。
【闪闪发亮】形容物体会发光,光亮忽明忽暗,光彩耀眼;也指因反射阳光而像在发出光芒一样。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勉强】是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不是心甘情愿的、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将就或凑合、不充足等。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忐忑不安】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胆怯,对事情没有把握,又比喻那些人云亦云的人。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魁梧黧黑】形容人的强壮高大,面容焦黑。
【湿淋淋】形容物体湿得往下滴水。
【缝缝补补】指用针和线把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的东西连上。
写作背景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创作的一部的短篇小说,出版1905年。
《穷人》集中描写了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亲人归来时,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渔夫归来,正和她的想法一致,作品精细地剖析了
渔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发展过程,表现出渔人夫妇宁可自已吃苦,克服困难,也要帮助邻居的高尚品质。《穷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描写细腻,入情入理,真切感人。现已编入各版小学教材。
创作背景:
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贵族生活糜烂,道德沦丧,广大底层劳动者虽挣扎在贫困边缘,但依然保持着俄罗斯的高贵气质。一次偶然的机会,列夫·托尔斯泰读到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激发了创作灵感。
列夫·托尔斯泰对这个译文作大量修改之后,收入自己一个故事集里于1905年出版;这个集子1908年再版时,他对译文又进行了一番校正工作,力求使它忠于原著。
作品鉴赏
人物介绍
桑娜
渔夫的妻子,桑娜是个勤快而能干的人,她从早到晚地干活,悉心照料孩子,操劳家务,把简陋的渔家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安排得温暖而舒适。更可贵的是她纯朴善良,十分体贴关心别人。她主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当发现西蒙病死后,她毫不犹豫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了家。回家后,尽管她想到了这样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因为事先未征得丈夫的同意而感到忐忑不安,但她宁可加倍受苦,宁可遭受丈夫的责罚也不改悔。
渔夫
桑娜的丈夫,性格纯朴直爽,他终年奔波劳碌,挑起了瞻养一家七口的重担,贫穷和劳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使他变得有点粗鲁暴躁,但他的心地同样正直善良,把关心帮助与自己命运相同的穷苦人当作自己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他听说邻居西蒙死了的情况后,经过一番思索,立即要柔娜去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收养,宁可自己更穷更累,也要帮助别人解除危难。
主题思想
歌颂人性之美
《穷人》中的主人公桑娜和她丈夫都靠打鱼勉强维生的“穷人”,但他们高尚的精神并没有因物质生活的贫寒而改变。作者通过他们毅然抱养邻居寡妇死后留下的两个孤儿这一举动的描写,歌颂了他们高贵、无私、仁慈的“富人”精神。小说真切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道主义理想,对“穷人”深沉而宽厚的爱心进行了真诚的赞美。
赞美母爱本能
《穷人》是写活了两个妇女的母性爱。寡妇西蒙拉扯着两个小不点儿孩子,“一个刚会爬”,“一个还不会说话”;她无依无靠,什么事全靠她一个人操心,还生着病,病危临死前,还挣扎起来,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给孩子盖上,用自己的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让他们“睡得又甜又香”,她自个儿已经用尽了力气,“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桑娜不但把亲生的五个孩子喂养得很健康,而且出于同情心、母性爱,从女邻居尸体旁“用头巾裏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把孩子带回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这样做。”这两个妇女对孩子的爱护备至,与其说是凭理智办事,不如说更多的是出于母性的本能。
列夫•托尔斯泰经典语录/名句(精选)
1.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2.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3.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4.随便什么都比虚伪和欺骗好。
5.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6.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
7.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8.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9.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
10.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11.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12.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13.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
14.脱离劳动就是犯罪。
15.快乐是在寻找真理,而不在发现真理。
16.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个谦虚的人的时候,你马上就已经不是个谦虚的人了。
1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18.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19.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20.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作者名片
列夫·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创造了大量的小说、童话。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价他的文字,1907年译价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译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译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