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人类文明的引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4、成就: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①19世纪80年代前期,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各自 独立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②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③19世纪末,汽车诞生了,汽车工业也随之建立 起来; ④此后,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远洋轮船、飞机也 陆续出现。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2、英国科学史家德萨格利斯在其著作《实 验哲学》中认为:他们(蒸汽机的发明者) 既不像哲学家那样能够了解原因和理由, 也不像数学家那样能够算出各部分的比例 ,他们十分幸运地能够碰巧找到了他所索 求的东西。这说明蒸汽机的发明( ) A.基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B.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C.借鉴自然科学新成果 D.凸显发明者的哲学思辨
场。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5、成就:
(1)棉纺织业: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第一次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②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在曼彻
斯特建立了水力纺纱厂(工厂取代工场的标志); ④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③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纺纱机);
3、(2016·天津高考·5)1899年初,中国进 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 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 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 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 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②中国在 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 段 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5、成就:
(2)动力——“万能的原动机”(蒸汽机) (3)交通运输业: ①1803年,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②1814年,史蒂芬孙研制出蒸汽机车(火车); (4)其他:1797年,莫兹利发明了机床。 6、意义: (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 (2)工业体系逐渐确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汽船
火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2、发源地: 3、特点: 4、成就:
5、历史影响: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866年—20世纪初 2、发源地:美国、德国 3、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研究走在应用 的前面。 4、成就: (1)电的发明和应用: ①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 基础); 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第二 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③随后,直流电动机、电灯、电话等不断涌现。
1、蒸汽机刚出现时工艺水平很差,制造和 维修存在很大问题,到处找不到合格的机 械师,就连瓦特也不是每次都能修好机器 。因此到1830年,1/3的棉纺织厂还以水为 动力,直到机械学科出现,这一状况才有 所缓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瓦特蒸汽机的效率较低 B.科技理论发展较为滞后 C.工人阶级对机器的抵制 D.科学研究缺乏社会认同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③④
4、(2014·广东高考·20)欧美国家率先 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
,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
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牛顿经典力学
C.蒸汽机
B.达尔文进化论
D.计算机
5、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 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 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 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 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 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4、成就: (3)其他: ①1867年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②炼钢技术有了新的突破(精钢铸造成功)。 5、历史影响: (1)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2)石油和电力成为新能源; (3)学科分工进一步细化,垄断组织出现。
奔驰一号车
戴姆勒一号车
莱 特 兄 弟
第 一 次 可 操 纵 的 动 力 飞 机 的 飞 行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第三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
(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
2、发源地:
3、开始部门: 4、含义:
5、成就:
6、意义: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765年—1850年前后
2、发源地:英国 3、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原因: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4、含义: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