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杨修之死》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第5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注意古代不同类型白话小说的特点,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语言、叙述语言的精妙,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美。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名著有一定的了解,但缺少较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可根据班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在设计问题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如有关文学常识的问题是针对阅读面大的学生设计的;针对整体感知课文的部分交给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针对评论部分交给写作能力强的学生等。力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在合作探究中将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②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法学法

1、阅读导读法:抓住题目“杨修之死”的“死”字提问,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

2、创境激情:创设民主和谐互动的氛围,师生情感沟通交流。

3、质疑释疑:激发学生质疑,探索杨修死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展示课题、目标)

作者作品简介: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抨击,提出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了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的倾向。

写作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

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庖官夏侯惇恃才放旷高阜谮害心恶之曹丕麾军绰刀

2、解释“恃才放旷”:依仗自己的才能,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3、文中哪两个主要人物?(杨修、曹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杨修之死”,那么杨修是怎么死的?

明确:因鸡肋事件被曹操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杀之。

2、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板书)(请用文中一句话概括)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3、课文写了杨修数犯曹操之忌哪几件事?(板书)(请用小标题分别概括)在这些事件中,事件曹操反应

改建园门虽称美,心甚忌之

分食一盒酥虽喜笑,心恶之

揭发“梦中杀人”操闻而愈恶之

告发曹丕愈恶之

教植斩吏大怒。因此不喜植

代作答教大怒,有杀修之心

4.数犯曹操之忌这几件事按什么顺序在写?(操杀修之情由浅如深)

它在文中记叙的顺序应是生么顺序?(插叙)

四、细读课文,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请从以上事件或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分析。)

学生以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并总结:

杨修:恃才放旷、轻率狂妄目中无人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奸诈、阴险残忍妒贤嫉能老谋深算

五、研读课文,探究杨修死因。

关于杨修的死因,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过于杨修自己,还有人认为另有它因,你持哪种观点呢?

请以“杨修之死,过在于__,因为__”的句式谈谈你的看法.

对杨修的死因看法大概有以下三点:

其一,认为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其二,认为杨修之死,罪在曹操。

其三,认为杨修之死,缘于政治斗争。

六、拓展思考:

杨修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从杨修之死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呢?

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如做人要学会谦逊,不可恃才放旷,不可狂妄自大等。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今天,有心理学家总结,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有关,只是当时的人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去考虑罢了。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卖弄聪明,狂妄自大、孤傲自负…..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七、总结。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杨修的死因,分析了人物形象,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韩非子说:“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杨修之死不仅在于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更在于个人不拘小节,缺乏自知之明。一个人要明于知人,暗于知己。希望学习这篇课文能激发同学们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进一步学习做人的道理。

八、作业布置:(任选其一)

1、以《从杨修之死想到》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自己的认识。

2、历史上的曹操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结合你的所学,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段话。200字左右。(提示: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向唯才是举,胸襟广阔。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起到一定的作用。他领导的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用多的战役。后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文本中的曹操是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典型,不能与历史相提并论。因此,我们看历史人物要学会辩证地去看待,不能片面去理解。)

[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罗贯中

矛盾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