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制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奶制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正在不断扩大,牛奶制品走入千家万户,自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国产奶质量问题便层出不穷,内地民众一时间对国产奶信心骤减。而这时乳品的质量问题一再出现,危害群众的人体健康,影响乳品企业发展和生存,波及到广大农户及消费者的利益问题,所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奶制品质量管理安全问题

前言:自2008年牛奶行业出现三聚氰胺丑闻以来,中国当局指出国内20余家牛奶生产商销售三聚氰胺掺假牛奶,此后,中国乳制品行业_直处于严格监管中。正因为将水掺入原奶中增加体积的同时会降低蛋白质浓度,而三聚氰胺的加

入保证了牛奶厂家获得可接受的蛋白质和氮含量浓度,因此隐藏了牛奶被稀释的事实。由于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恐慌,并导致6名婴死亡,超过50万婴儿患病。在此之后,超过400个奶牛养殖场由于违反卫生标准和认证标准,被相

关监管机构关闭。此后一系列的奶制品问题被曝光,引发了广大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抵制,所以奶制品行业的整顿改善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食品安全本身的信息不对称性和公共物品特征.仅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显然是不够的,需要使用公共手段干预,而政府在保障公民的食品供给安全、营养、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监管的必要性

1.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性

食品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情况下买卖双方都缺乏对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的把握。消费者在购买前只可以识别腐烂的水果。食品又是一种经验品.其鲜嫩程度、香味、口感如何等方面的特征.通过购买食用后的经验可以确定食品更是一种信用品,是否含有抗生素、重金属、有害化学品及其含量等方面的特征,普通消费者即使购买食用后也很难判定,消费者只能基于对生产者的信任而购买。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征决定了食品品质的验证具有滞后性,从而也导致了交易双方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1]。

信息不对称还存在于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从食品流通过程的角度,只要存在买卖的交易。存在各方利益的冲突,就会出现信息的不对称,如生产者与加工商、加工商与经销商、经销商与购买者、政府与各环节主体之间等。各个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会隐瞒或虚假提供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食品市场上就会出现生产者道德风险问题,“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即是典型的例子。消费者不能获得食品安全性的真实信息,只能依靠对其品牌的信任进行选择和购买,因此,当所谓的“名牌产品”、“免检产品”也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消费者还能* 相信谁?政府部门、检测机构、科研机构还是企业[2]?

2.公共产品特性

监管还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首先,食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对食品安全实施有效监管可以提高社会每个成员的利益。其次,任何一个消费者购买到优质食品并享受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带来的好处时,并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享受同样的益处。最后,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即使他不为政府、企业或任意机构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管理支付任何费用,他也能免费享受并从中获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谁应该承担其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呢?政府的介入就成为必然,食品安

全监管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责任[3]。

3。体制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三次调整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希望通过调整政府监管机构职能以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由多部门分散监管向集中监管的发展趋势。但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和过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集中效果在短期内还很难达到。

1.

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协调职能已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划分给了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归卫生部管理。但卫生部也是一个与农业、工商、质检等平行的行政部门.其在协调这些同级部门时面临不小的闲难,无法真正有

效地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2.

中国的这种多部门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人人都在管,人人都管不好”的食品安全监管局面虽然原则上各部门应按照流通环节实施分段管理.但面对13益复杂的食品供应体系.有些环节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因而各部门之间的具体职责区分不清楚,因此会造成在一些方面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在另一些方面可能出现“监管真空”.大家谁都不去管。从而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4]此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垂直管理.很容易造成中央和地方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地方监管机构可能迫于保护地方利益,成为不法企业和不法分子的“保护伞”。在此次“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中,如果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召回问题产品,可能就不会造成现在这么恶劣的影响和这么多儿童受害以及整个奶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5]。

3.

“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举措中国也于2003年提出了“全程监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然而。由于中国食品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多、政府本身的监管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资源的有限性等原因。对不安全食品的“全程监管”缺乏力度。管理混乱,多头执法,又处处缺位,从而导致全程监管的低效率。“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已被证实是不法分子在收奶过程加入了“三聚氰胺”。那么,收奶过程是生产环节还是加工环节?是哪个部门的监管责任?不是很明确

大厂家生产出的问题奶粉打着“国家免检”产品的牌子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直到大量婴幼儿患病后,政府才介入进行调查。[6]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提及并实施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前控制”,但从这次的事件不难看出。目前的事前控制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各主体利益如何保障此次“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暴发后,政府能够及时地安抚消费者,对其实施免费检查和诊治,对问题奶粉的购买者无条件全价退货,消费者利益得到了一定保障。但对生产者和加工企业来说,一方面他们应对此次事件负责.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的利益谁来保障.如何保障?现阶段已经出现了奶农大量倒鲜奶,涉嫌问题奶粉的企业销售困难等情况[7].

对策:

1.进一步改进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