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扩张带来的问题_城市过快扩张的问题与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扩张带来的问题_城市过快扩张的问题与控制》
摘要:一、城市过快扩张带来的问题在城市的规模迅速膨胀,经济处于跨越式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此外,盲目采用大城市的建设标准,超标建设大马路、大广场、大公园、大学城……也是常州市土地使用效率低,浪费土地
资源的重要原因之一,(二)运用城市土地价格机制,引导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
价来调节土地需求,可使大城市既具凝聚力,又具排斥力
一、城市过快扩张带来的问题在城市的规模迅速膨胀,经济处于跨越式飞速发展的同时
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是大城市发展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常州市过快扩张显露出来的问题可归结为两点:(一)指导思想上缺乏全局观,忽视了东西的发展在常州市委市政府“向南向北发展”的思路指导下,要素配置、政策
导向、人才流动、产业发展等都向南北两翼倾斜,使南北部地区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东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因受其吸引也向这两翼转移、集聚,从而造成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明显下降。随着主城区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建设成本的提升,城市发展已呈现加速向周边地区扩张的势头。从加快城市现代化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统筹谋划东西部接壤乡镇的建设与主城区的发展,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城市的有序发展。加快市区东西部的发展是正确进行城市功能分工、有力助推城市现代化和特大城市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常州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并实施了“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离开了东西部的支撑和发展,单纯依靠“南北两翼”,就很难实现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东部戚墅堰区的制造业优势非常明显,轨道交通、汽车配件等产业已初步形成气候;横林、横山桥、芙蓉、焦溪、郑陆等镇的新型冶金、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已有一定基础。西部钟楼经济开发区具有快速崛起的态势,奔牛、邹区、卜弋等镇的线缆、机电和旅游用品等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还有奔牛的空港优势和凌家塘地区的物流基础。(二)城市拉大架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在“做大”的思想指导下,常州市从招商引资入手,在所辖的每个区都设立了“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每个开发区分别占地数平方公里甚至更多,使城市空间和用地规模骤然膨胀;钟楼区和戚墅堰区还采用行政中心搬家的办法,建设新区或再造一个新城,导致城区迅速向外扩张,这都是近年普遍流行的外延式的开发模式。此外,盲目采用大城市的建设标准,超标建设大马路、大广场、大公园、大学城……也是常州市土地使用效率低,浪费土地资源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州目前人均建设用地已超过100�,这对于土地本身就稀缺的常州来说无疑是一种大大的浪费。另外,土地配置不合理,内部比例失调。主要表现为工业用地、行政用地所占比例过大,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用地所占比例过低,而且非经营性单位多占地、占好地。甚至一些
污染重、占地多、土地产业效益低、不该进入大城市的工厂也进入了大城市,有的甚至是级差效益很好的市中心。这不仅使常州的城市布局混乱,而且造成土地资源的隐形浪费,土地创造的价值收益率明显小于苏南其他发达地区。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也不利,而且还加重了大城市的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的严重性。二、有效控制城市
过快扩张的对策(一)加强区域规划的调控作用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较大的区
域范围内合理部署生产力,对资源的利用、人口的发展、产业的布局以及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统筹安排。全面协调,引导社会经济走上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其作用在于扬长避短,发挥每个片区所长,避免区域之间的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建议在《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充分考虑未来工商业发展用地的前提下,编制东部、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使东西部的都市农业各扬所长。在服务业发展上,目前东西部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上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建议结合东西部的经济、文化、人文等特点,把编制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放在突出位置。一是立足东西部地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并进。二是开发东部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依托我市东部横山、舜山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建成具有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功能的森林公园;依托凤凰山、麒麟山等公墓群,开发“扫墓经济”;依托焦溪这个具有上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开发江南古镇旅游等。西部的邹区、卜弋要与夏溪共同建设以花卉苗木为特色的观赏旅游基地。(二)运用城市土地价格机制,引导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对城市土地实行有
偿使用,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可使大城市既具凝聚力,又具排斥力。这是因为大城市投入土地的资金多,基础设施条件好,操作条件好,土地利用价值大,其地租、地价也应高于中小城市,从而可从两方面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其一,使用价值高的土地排挤使用价值低的土地,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自发进行,并使土地保持最优的使用状态。其二,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矛盾,使城市经济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减少盲目向外扩展。(三)
借鉴国外经验,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为了有效遏制城市漫无边际地向外延展,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精明增长”“紧缩城市”的理念;在规划管理方面,
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则采取了增长边界的管理措施,在保护农田和绿色空间、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增长边界就是根据未来人口的发展规模预测和各类
用地的需求,在城市周边划定一条控制城市增长的边界。规定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活动必须在增长边界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边界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地方政府投入,同时还规定了公共设施的密度和最少数量标准。鉴于增长边界之外既无基础设施,又无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此的开发项目须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自然无人问津,从而抑制了城市
的扩张。结合我国的城市规划体制,今后可以考虑将常州中心城区的规划用地边界视为一定时期的城市增长边界。它对城市规模的控制具有以下作用:(1)可以作为城市管理和建设用地选址的重要依据。在审批新的建设用地时,凡在增长边界以外的城市开发项目如各类开发区、大学园区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等,不能获得“两证一书”,否则按违章用地和违章建设处理;(2)可以引导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除必要的区域基础设施外,今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服务设施建设应在增长边界之内进行,既可节约有限的城市建设费用,同时又可引导各项开发活动在用地增长边界内进行;(3)城市增长边界以外的区域可视为城市的郊区农业和生态用地,结合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用途管制,可采取各种措施,对耕地、森林、河湖水系进行最严格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