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喻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讽喻诗中,除了使用叙事的手法来反映社 会现实之外,人们也善用一些比喻的手法来表达 心志。 《诗经•魏风•硕鼠》公然将当政者比喻成人 人唾骂的大老鼠,形象贴切,入木三分,以简短 的文字将人们对当政者重敛盘剥的怨恨和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其诗讽刺之深、激 愤之极在中国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几乎是空 前绝后的。
官吏们横行霸道
面对此情此景,作者由第三人称客观描绘改为 第一人称控诉,感情色彩有何不同?
愤怒指责, 剥我身上帛, 揭露控诉。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 语气更加强烈,写出了诗人难抑愤怒之情, 。痛 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 极为精练地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 和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不屈反抗精神。
1.隋家宫阙:特指汴水边的炀帝行宫。 【前言】: 这是一首怀古诗。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 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还 在汴水之滨建造了豪华的行宫。这条汴河,是隋炀帝穷奢 极欲、耗尽民膏,最终自取灭亡的历史见证。诗人的吊古 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就是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来的。
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 人心的把戏而已)。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十公 里少陵原上,秦代为杜县之地,汉代宣帝葬于此 处,故称杜陵。
画面一:千里灾情。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 苗不秀多黄死:九月 降霜秋早寒,禾穗未 熟皆青干。
从三月写到九月全年适合长庄 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 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
其三,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具体 地反映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 灾难和人民对战争的反对,体现了诗 人"不赏边功防黩武"的思想。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解: 1、九重:指皇帝所居。 2、障泥:马鞯。 3、隋宫:指隋炀帝杨广为游乐而修建的江都宫等,故址在今 江苏扬州市西北。此外尚有隋苑。 4、南游:隋炀帝为满足其荒淫享乐的欲望,曾多次巡游江都 。不戒严:古代皇帝外出,要实行戒严,隋炀帝南游,为显 示天下太平了自己的华贵气派,不加戒严。 5、九重:皇帝所居的深宫,这里指隋炀帝。省(xing醒): 省察。谏书函:函封的谏书。大业十二年(616)七月,隋 炀帝三游江都,当时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奉信郎崔民象,王 爱仁先后上书劝谏,都被杀。 6、举国:全国。宫锦:按照宫廷规定的格式织成的锦缎。 7、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侧以挡泥土。
当灾荒严重的时候,由皇帝下诏免除租税,由 地方官加紧勒索,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乃是历 代统治阶级上演的双簧戏。 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
范成大《后催租行》 淡黄竹纸说蠲逋,白纸仍科不稼租。
朱继芳《家桑》
白居易是最早,最有力揭穿这种双簧戏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用极其悲愤的情感,写出了农夫 之苦,揭露和控诉和统治者玩弄权术,剥削 人民。极为精练的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 民的悲惨处境和体现在他们身上不屈的反抗 精神。尤其是对 “双簧戏”的揭露,增加了 诗的讽刺力度。
一、概念
讽喻诗是作者对世态、人 生等进行真知灼见的探索,或 从正面作出评判,或从侧面发 出讽刺而撰写的诗篇。 鲁迅先生指出:“讽刺的 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 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二、艺术特色
Fra Baidu bibliotek
白居易是“讽喻诗”概念的最早提出 者,也是讽喻诗创的积极践行者。 他的讽喻诗在思想成就方面,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富有强烈现实性和批判性。他描 述了这个时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 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 惨状况,注意到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万 百姓无辜丧生,等等。 在艺术成就方面,诗人因事起意,一吟悲 一事;长于叙事状物;通过外貌和心理描写, 塑造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相反相成 ,在对比中见爱憎;用常得奇,平易中见精粹
语气强 烈
在封建社会中,百姓遇到饥荒时,通常由帝王下 诏免除租税,而由地方官加紧勒索,这一直都是统治 阶级惯用的诡计,说说你对本诗“双簧戏”的认识?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白麻书上书德音 昨日里胥方到门
典桑卖地纳官租。
十家租税九家毕。
君恩虚伪
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 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长吏”明知天灾却不奏报, 仍然强征暴敛;一个小小的“里胥”一直等到“十家 租税九家毕”才慢腾腾地宣布“免税”的“德音”, 背后明显有官府的支持;皇帝一直等到有人奏报后才 下诏“免税”,此前却一直不闻不问,装作不知,虚 假伪善。 “帝心恻隐”是虚伪的,而用考课的办法鼓 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却是真正的目的。对 封建统治者用“双簧戏”方式剥削农民暴行的深刻揭 露。
三、思想内容
讽喻诗有自己的特色,它们的风 格相对活泼、犀利。 讽喻诗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两 大类: 一类是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 象, 另一类则是通过品评历史事件达到 借古讽今的目的。
首先,反映国事民生,具有政治 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 统,能够“为民请命”。 如《轻肥》《卖炭翁》
其次,讽喻诗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 的苦难生活。 象《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旦惜夏日 长”的辛勤农夫,“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的贫妇人,《村居苦寒》中"布絮不蔽身 " ,"愁坐夜待晨"的无衣民,都具体、真实 地表现了农民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
四.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①—③题。(6 分) 新 沙(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①对《新沙》一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 知道了。 B.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 来栽种紫芝。 C.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 征税的路。 D. 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 征税。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 年衣食将何如?
百姓被逼卖田卖地,生 活无着落。
写出灾情之严重,农民之痛苦。
画面二:官吏之恶
毫无同 情之心 不顾百 姓死活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贪婪 凶残 目的:升官,博取 皇帝开心。
官吏们为了“考 课”,不仅不奏 报朝廷,反而变 本加厉地加紧搜 刮,农民在死亡 线上挣扎。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 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 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 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 虚受吾君蠲免恩。
此诗属于《新乐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 农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 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 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 惠及人”。
答案】①D ②C ③用夸张、讽刺、诙谐、幽默、虚拟等艺术 手法明确并深化了诗的主题。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8分)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1)上面两首诗的题材与内容都较相近,说说这两首诗 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慨。(4分) (2)分析两首诗在写法上的不同(4分)
[答案] (1)这两首诗都寄寓了作者对隋王朝灭亡的深 沉感慨,(2分)希望晚唐统治者能从中吸取教训。(2 分)(意思对即可)
(2)《隋宫》通过事例表现隋朝奢淫以致亡国的教训; (2分)《汴河曲》通过汴水的春色与隋宫的荒凉对比映 衬来寄寓昔盛今衰的感慨亦可。(2分)若答举例和对比 只得2分。)
杜陵叟,杜陵居, 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 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②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最接近的一句是[ B.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A.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聂夷中《田家》) C.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 D.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皮日休《橡媪叹》)
③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有些诗人还选择运用议论的方式来抒发对统 治者的不满与愤懑,如我们所熟知的这首宋诗 :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歌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一隅,深溺 于纸醉金迷之中,一如在汴州沦陷前的情景, 早已忘记了亡国之痛。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此诗打破了诗歌创作时温柔敦厚的传统,直抒 胸臆指摘时政,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