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正负图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飞思维、点燃孩子的艺术花火
——《正负图形》教学反思
思考问题
1.如何做到美术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怎样增加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尝试何种教学方式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已有经验大胆创新?
案例描述
背景:
《正负图形》原本是浙美版11册第13课的内容,属于六年级教材。

因为新教材改版,现在放到了四年级的教材上面,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大的改变。

当第一次拿到新教材看到这课的时候我就很感兴趣,因为在以往四年级教材中没有出现过这个内容,不大接触和研究,比较陌生,也是自己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乘这一契机,给自己一个展现的机会,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计划和方法,希望能够上一堂有趣的美术课。

因此我设计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正形和负形图底转换、形的重复、多形组合等构成方式的设计原理,能画出简单的正负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导入、欣赏、体验结合的教学方法,了解正负形设计的创意手法,并尝试设计有一定关联的正负图形。

3、情感态度:使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大师作品,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

难点:学生能够尝试运用正负形创意手法设计出有一定关联的图形。

教学方法: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内容,分辨正负形游戏,快速寻找边缘线等,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欣赏和认识这类的美术作品,并且能够善于发现身边的一些事物进行创作,设计出有趣的正负图形,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设计内容
教学环节教师学生设计意图

1、了解正负形的概念
2、观察《鲁宾杯》,比较分析,认识正负图形1、说一说,你的感受。

(教师演示鲁宾杯)
2、概念:正形与负形的
指的是一个图形一般有
图案部分及衬托图案的
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一
般称为“图”,也叫“正
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
两张对视的黑脸和
白色的花瓶
正形是脸,负形是
瓶子
1、正形和负形的概念在
学生的认识中都比较模
糊。

而明确正形和负形是
学习正负图形的第一步
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称为“地”,也就是“负形”。

在图形创意中,往往把两部分形有机的结合起来。

黑色的是正形,白
色的是负形
2、通过鲁宾杯的分析,
自然地引出正形和负形,
学生明白正负形概念和
关系。


分析正负图形共生的原因想一想:鲁宾杯的正负形
是如何形成的?
因为在它们两者图形之
间有一条共同的线,这条
线既是正形的轮廓线也
是负形的轮廓线。

由此得
出结论:正负图形都有一
条共同的轮廓线。

这是一
条非常关键的线,它们是
共生的关系。

两个脸的轮廓线组
成的
游戏环节:欣赏各
种不同的正负图
形,找出图中的共
同轮廓线。

1、通过对鲁宾杯的分析,
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
轮廓线,使学生了解正负
图形共用一条轮廓线,通
过互相借用一条线来体
现它具有的双关意义。

2、通过寻找线条游戏,
让学生在愉悦中巩固对
共同轮廓线的理解。


小小设计师:实践正负图形设计练习一
我们以“苹果”作正形,
以联想的事物作负形,
设计一个奇特的正负图
形。

(示范创作,乔布斯
与苹果——苹果与人脸
的结合。

通过思考负形,
改变共同边线,让它具有
双重意义这就是创作正
负图形的基本方法。


设计练习二
任选一件物品作正形,联
想与它相关的事物作负
形,设计一个奇特的正负
图形。

(比如钥匙和房子,明确
哪个是正形,哪个是负
形。


1、围绕“苹果”
图形进行创意联
想,用绘画的形式,
设计、制作一个正
负图形。

由“苹果”联想到
的相关事物:苹果
树、虫子、乔布斯、
牛顿……
由“苹果”所想到
的象征意义:平安、
高科技(手机)……
2、任选生活中的某
一事物进行创意联
想,用绘画的形式,
设计、制作一个的
正负图形。

1、通过练习,让学生有
意识的观察图形中正形
和负形彼此之间的关联
以及所表达的含义。

这样
能够有效地巩固教学内
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
维,开拓新的思路。

2、练习应该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这节课主要是
让学生改变正负图形之
间的共同边缘线,让它具
有双重意义。

可以先从简
单的图案入手,比如苹
果、树叶、生活用品等,
进行正负图形的练习,让
学生掌握创作正负图形
的方法。

要求:构思巧妙、
有创意。


课堂延伸,感悟艺术真谛1、介绍荷兰画家埃舍尔,
欣赏埃舍尔的正负形画
作《骑士》。

2、欣赏被称作“天下第
一图”的太极图。

欣赏图片,表达感
受。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
欣赏埃舍尔的作品,感受
艺术大师所描绘的幻想
异次元空间。

太极图运用了正负图形
原理设计,图形对比强烈
却又融汇合一,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标志。

两幅图的欣赏让学生巩
固了对正负图形的了解。

教学片段一
和平时一样铃声响起,师生相互问好之后,就有学生七嘴八舌地问今天美术课上什么内容。

我神秘一笑,说:“今天我们要上一堂很有趣的美术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张有趣的图形,它可以给人以幻觉,使人产生两种感觉。

”学生整整齐齐地坐好,一个个满怀期待地看这我。

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我拿出了一张4开的白色卡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再拿出一张事先剪好的黑色图案卡纸贴在白卡纸上,问:“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下,发现这幅图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吗?”课堂上一下子火热起来了,学生纷纷举手抢答。

学生一:“我看到两张对视的人脸,
而且还一模一样。

”学生二:“我看
到中间贴上去的黑色卡纸好像是个杯
子。

”学生三:“不对,我觉得是个
大奖杯。

”学生能一下子认出图形所
包含的内容,我很开心,直接揭示课
题。

“这种有趣的图形叫做正负图形,
指的是一个图形一般有图案部分及衬
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一般
称为“图”,也叫“正形”;而衬托
图案的部分称为“地”,也就是“负
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课正负图
形。

”(板书)
(评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个人观察尤为重要。

导入环节,我通过直观教学向学生展示正负图形,正因为这种直观感受,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让学生亲眼体会真切感受。


教学片段二
怎么判断图形中哪个是正形,哪个是负形,这是个难点。

课件展示其它几张正负图形的时候,学生都能够发现图形上两种不同图案的内容,但是让他们判断哪个是正形,哪个是负形,有些学生就一筹莫展,找不到头绪。

我就把图形简单化,以简练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

于是,我首先给学生分析正负图形的典型代表鲁宾杯,点明两张黑色的人脸是正形,是“图”,白色杯子是负形,是“底”。

为了防止学生有歧义,和学生约定在接下来的图片判断上我们可以认为深色(黑)的是正形,浅色(白)的是负形。

“接下来我们玩个竞猜小游戏,看哪位同学能够快速分辨图上的正负图形。

”“这幅图上的黑色手掌是正形,而五根手指之间像腿的白色图案是负形。

”“两个奔跑动作的黑色人形是正形,两手之间白的的蝴蝶图案是负形。

”……学生能够正确的判断让我心理很高兴。

本课的另一个难点是正负形是如何共生?因为他们有一条共同的线,这条线既是正形的边缘线也是负形的边缘线。

让学生找出这条轮廓线,也是这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再次仔细观察刚才这幅鲁宾杯图形,发现了什么?”生:“这杯子和两张人脸之间有两条红色的线。

”师:“嗯,观察的很仔细,这两条标注的红线叫做边缘线,是正形和负形之间共用的一条轮廓线,非常的有意思。

接下来我们找找看其它图形的边缘线在哪里?”我设计通过游戏,让学生找出共同边缘线,欣赏正负图形,找图6、图7、图8中的共同边缘线,孩子通过上面的理解很快就找出了那条线。

(评析:要让学生理解正负图形是正形和负形相互借用的关系,我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正负形训练游戏来引导学生。

在欣赏鲁宾杯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分析正负形,找出它们之间所隐含的共同线,全班进行交流反馈。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所以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使全班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迸发出火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教学片段三
在作业创作环节上,我布置了两个作业内容,一是围绕“苹果”图形进行创意联想,用绘画的形式,设计、制作一个正负图形。

有了苹果做“图”,学生比较容易通过其它联想到的图形做“底”,创作出正负图形,比如苹果和虫子、树、人脸……
第二个作业是任选一件物品作正形,联想与它相关的事物作负形,设计一个奇特的正负图形。

由于没有正形的参照物,有些学生就显得无从下手,苦思冥想。

这时一学生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你让我们任选一件物品作正形,联想与它相关的事物作负形,而且要有创意,我一时想不出了,那我可不可先画出一个正形图案,但是负形图案的设计和这个正形图案之间不是有很大的关联,可不可以呢?”我一听蛮有趣,笑着说:“那你试试看,老师很期待最后的效果如何。

”该生就埋着头自我创作去了,最后我注意到这学生作业以蝴蝶图形为正形,两边的翅膀轮廓线是两张人脸。

(评析:在以往的作业布置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教师往往预先设计好作业要求,把题材限制在某一点上,这的却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课程的目标,也降低了作业难度,但有时也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独立性,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或许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反思与研究
上完这堂课之后,我认为有值得肯定的,同样也有很多需有改进的地方,不仅使自己深有体验,而且也能让学生有所获。

一.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一堂美术课引导好的话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他们的探索能力。

《正负图形》这课本身就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甚少接触,当我出示类似鲁宾杯的图形时,学生的视线就被吸引了,因为这种画面所呈现的图底反转效果,刺激学生的眼球,激发那种从心底想要创作这样作品的欲望。

而后通过课件展示多种多样,充满趣味的正负图形,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

要知道,美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欣赏,在其基础上,才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最后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创作中。

学生在之后的作业创作过程中表现恰好反映了这点。

当然我觉得在图片的选择上我应该选得更加合理点,更有代
表性些,这也是我以后需多加注意的方面。

二、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是无穷无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可以在幻想的世界里自由徜徉。

孩子们创作的一幅幅作品,就是对一个个未知世界的探索结果,里面有他(她)们的信仰和理想,作为教师就得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

给学生布置作业的要求是任选一件物品作正形,联想与它相关的事物作负形,设计一个奇特的正负图形。

这范围很广,一些学生构图的内容显得很平庸,好比树叶和虫子、锁和钥匙或者直接抄袭课文上的图形,没有深思熟虑,缺乏创新和创造力,作品效果一般。

于是,我不直接画图形给学生参照而是建议学生从教室里或者身边的一些事物找找灵感,鼓励学生不要单纯模仿要独立思考有创造力,最后也出来几幅新颖的作品,比如衣服和头像、猫和鱼骨头、两条鱼组成的太极图等等。

这样的作品所体现的奇特想象力,大胆的构思也是最动人、最精彩、最有价值的。

三、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样包涵美术课程。

很多学生觉得自己画画画的不好,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怕其他同学嘲笑,害怕上美术课,从而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

其实孩子的天性都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教师就得给他们(她)这样一种展示的舞台,增强他们(她)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才能对美术课堂充满信心。

我发现不单单只是这节课,班里有那么几个孩子绘画能力比较差点,因此对布置的作业也就随便画了点放在一旁不管。

看到这点,我想到让这些孩子尝试着去模仿书本上的图形,我再帮助他们作一些修改,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有了信心他们也就会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四、记得听过这么一句话,美术教学评价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需以商榷的态度、鼓励的言语,来激发他们进一步的理解和表达。

在观看一些学生的作品中会发现,有的内容单调但色彩搭配协调;有的构图合理但上色不理想;还有的造型能力强但缺乏想象力等。

这些都反映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自我,教师不能打压这种个性,应该加以保护,促进其良性发展。

因此,在这节课的评价阶段我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作品风格,采用全员参与、各抒己见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我看到学生对美术作业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能够说出:这张想象奇特,那张色彩协调;这张富有创新,
那张稍显单调等等。

由此看出,给学生留出评价的空间,通过互相交流启发,组织言语来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美术作品,可以激发他们更独特的思考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

或许,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该如此,在茫然中寻找答案,在矛盾中迈步前行,但我相信,教学永远是从学生出发,放飞思维、点燃孩子的艺术花火,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