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导论三详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六腑和奇恒之腑的区别 《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 胆、胞宫,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 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夫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此五者, 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 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 留输泻者也。”
三、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4)对胆的影响
胆汁来源于肝,为肝之余气所化。若肝失 疏泄,则胆汁量少而稠,排泄不畅,易出 现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黄疸等症。
(二)肝的连属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肝开窍于目 3.肝在志为怒
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1)肝之气血可以养筋 “爪为筋之余”“食气入胃,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 (2)肝病及筋引起诸筋病变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则筋及而挛,发为筋痿。” (3)筋病及肝
(三)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 胆和胞宫。“奇”异也,“恒”为常之意。 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不同于一般的 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
二、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区别
(一)五脏和六腑的区别 《素问》“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 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 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 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三、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膈 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腐熟 之。而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 其上。”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 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足太阴 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 于脾胃,脾与胃相表里
第二节 五脏
一、肝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肝,左三叶,右 四叶,凡七叶。胆在肝之短叶间。”主要 功能是:主藏血和主输泄。
1.肝藏血
肝藏血: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 血的功能。 (1)肝贮藏血液 “血之府库”。 (2)调节血量《素问》“人卧血归于肝” “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 静则血归于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3)收摄血液
亦名膻中,是包在心脏外 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 的作用。 心居包络之中,包络在心 之外,所以《内经》比之 为心之宫城。“膻中者, 心主之宫城也。”
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络经和手少阳 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亦被称为脏。 在藏象学说中,心包络乃心之外围,有保 护心脏的作用,故当外邪侵犯心脏时,首 先使包络受病。“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 精神之所舍,其脏坚固,邪弗能容。容之 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 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肝疏泄功能异常,影响到胃,胃气不降, 反而上逆则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胃气 不通则脘腹胀痛。称为“肝胃不和”。 “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 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论肝之清阳 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 在所不免。”
(3)对精神活动的影响 肝的疏泄功能,可以通过调控气血,进而 调理心神的生理功能。
2.心在窍为舌
《灵枢》“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 矣。”而且,心的疾病常影响到舌,“舌主 心,脏热则应舌生疮裂破。”故脏腑之病皆 可显现于舌,这是中医舌诊的理论基础。
3.心在液为汗
心主宰精神情志活动, 故因精神情志而引起的 出汗皆与心相关,故称 汗为心之液。“惊而夺 精,汗出于心”。
附:心包络,简称心包,
2.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 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 疏泄的功能,反映了肝脏主升、主动、 主散的生理特点。气机是机体脏腑功能 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
肝主疏泄的功能体现在: (1)疏通全身气机,维持血津正常运行 (2)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 (3)对精神活动的影响 (4)对胆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一、脏腑的概念
脏腑,是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机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
(一)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 脏;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具有 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二)腑即胆、胃、小肠、大肠、三焦和 膀胱,合称六腑;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 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1)疏通全身气机,维持血津正常运行 肝主疏泄,肝的生理特性是升、动、散。 其疏,可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 其泄,可使气散而不郁。
(2)对脾胃运化 功能的影响 肝的疏泄功能可以 调控脾的升清和胃 的降浊,从而消化 食物。“木得土而 达”。
肝疏泄功能异常,影响于脾,脾气不 升,则泻泄,脾气不通则腹痛,而成 为痛泄之证;称为“肝脾不和”。
2.心藏神
心藏神主要指心具有 主宰五脏六腑、形体 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 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的功能。
(二)心的连属功能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3.在液为汗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面部的色泽变化 反映了心的生理功能。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二、心
“君主之官”,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起着主宰生命活
动的作用。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和藏神。
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心推动血液在 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 营养和滋润作用。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 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 色不泽,故面黑如漆柴者, 血先死。”
2.肝开窍于目
肝藏血,眼赖肝血濡养才能发挥视觉功 能。 “肝受血而能视”。 在病理情况下 肝阴不足,则两眼干涩。 肝血不足,则夜盲或视物不清。 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 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 肝风内动,则两目斜视。
3.肝在志为怒
“怒伤肝”,分暴怒和郁怒。 暴怒,“怒则气上”,可使肝气上逆。 郁怒,可致气郁,气滞,使肝失疏泄,则出 现肝气郁结或肝气犯胃“因郁致病”。
☺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以藏为主。
☺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
☺奇恒之腑:贮藏精气同于五脏,不传化 水谷异于六腑。
四、藏象与藏象学说
¤ 藏象 内脏的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 象。
¤ 藏象学说 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 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 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