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
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

认知方面指的是
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

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

龚亚夫还认为,
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
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1]。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
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

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
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
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定的课程目标,笔
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
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

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

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
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一)三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话题、功能等,它是语言能力的基石,没有语言知
识的铺垫,就无法实现语言技能的培养。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它是语言能
力的载体,是形成语言理解(听、读、译)和语言表达(说、写、译)的途径。

语言各技能
相互依托、共同促进。

语言理解是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一种内化,而语言表达则是在语
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基础上的最终输出。

2.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主要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上的差异,是
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英语思维模式在语法、语义、语篇、语用等方面与汉
语言思维模式有差异。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之间的异同、联系、转换、互补会给学习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维想象空间,帮助学习者拓宽视野,为形成良好的文
化意识打下坚实基础[3]。

3.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上的突破。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
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

任何语言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在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
与认识的基础上培养世界意识,最终具备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

(二)两个关键
1.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学习能力就是有效运用学习方法与技巧的能力。

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同时学会运
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中,学习能力是其他素
养的“催化剂”。

2.情感态度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中,情感态度是其他素养的“润滑剂”。

人的发展是自我发展,它不是靠教育直接发生,特别是在语言学习中,学生的成长发展靠的是来自于与情感态度紧
密相连的动机。

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生才有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师
生间的“情感态度”达到和谐共鸣,才能创造出课堂活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策略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
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
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4]。

语言能力是一个整体,不能碎片化,培养语言能力要建立在
一个整体性的语言学习活动中。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紧密联
系真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英语教学情境,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桥梁。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下同)Module 3 Unit 1的阅读部分“Fog”的第二课时教学中,首先呈现课文中的情境来回忆和巩固上一课的内容,而后以与课文相关的雾天发生的个人真
实经历为整体情境,巧妙地将重点词汇进行串联,具体如下(加下划线的为重点词汇或短语):Last Fridaywhen I was on the way to my schoolI was knocked down by a young man who was to be seen soon.The pain in my leg .People gathered around mesome me and walked awaysome just me without offering any help...通过对这个经历(情境)的呈现,既让学生在整体的情境中
学到了语言知识(重点词汇),又让学生在情境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

通过语言技
能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语言表达。

(二)问题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智力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在个
体身上的表现,因此它又叫思维的智力品质或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五个方面[5]。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
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Module 6 Unit 3阅读部分“Cultural difference”的教学中,通过OK手势的图片呈现,以“What does the gesture mean?”的问题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进入
课文学习后,提出“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dialogue? What does Waled say when he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difference s between English speake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等
两个问题,通过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的适当总结,引出本课的阅读策略——Understanding the use of examples。

随后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examples in the text? Can you find some other examples in the text? Why are they used to do?”学生通过阅读Reading strategy能很快地发现答案,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对阅读细节处理后,结
合课题“Cultural difference”提出“As is known to us allit's important to act while in Romedo as
Romans docan you use different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styles to explain or confirm it in groups?”这个问题。

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创新思维,以创新活动从更高层次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层挖掘。


中有小组以小剧本的方式,以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的聚会为背景,巧妙地将自己的观点融入
其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阐明“入乡随俗”。

在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和发表不同见解中,学
生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都得到了训练。

(三)加强交际,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只有通过交际才能习得,而文化意识的培养更需要交际来
实现。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利用教材以外的网络信息资源来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触
英语国家各方面的信息很方便,因此本文所指的交际是突破了以往的仅仅是“面对面的真实”
的交流,而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与国外的“面对面的虚拟”交流。

例如,在Module 1 Unit 1 School life的Reading板块,题目是“School life in the UK”,文
章主要介绍了英国和中国学校在上课时间、授课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同。

在该课的教
学中,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些有关国外学校教育的网址让学生查阅资料,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而后借助学校的国外合作学校资源,让学生和国外的学生直接进行视频交流互动,更好地了
解对方的学校生活。

这样与真实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的交流才更具有冲击力。

借助这样的网
络资源,让交际转变成定期“主题式”,每月确定一个交流主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登陆国外相
关的官方网站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生活习惯等,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
国外文化等确定主题,跟国外学生互动,拉近他们与英语文化的距离,通过对自己祖国和家
乡等文化的介绍,在国际交流中树立民族自豪感。

每次交流后,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出交流
的过程中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及文化。

这样“线上”和“线下”的联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
思维品质,又能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

(四)以融合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
1.以合作融合催化学习能力
合作融合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
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它需要学生的分工与合作,也需要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用合作
作为催化剂,使学生在共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时候,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随着学习
能力的增强,又反过来对其他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助推作用,让其他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更
好的发展。

总之,合作实现了学生间智慧的互换、心灵的接纳,是培养文化领域中语言沟通
素养的有效途径。

2.以知情融合润滑情感态度
知情融合即认知和情感的融合。

现代教学把课堂视为一个由认知和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
世界,一方面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性基础,另一方面情感对认知活动又具有动力、强化和调节作用,情感和认知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知情之间有层次的递进循环,最终实现融合[6]。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环
境等潜在知情因素,启动、维护、强化学生的认识活动,使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训练的过程,
又是情感陶冶和提升的过程。

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准确找到教与学和谐一致的
结合点,让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打动学生,引发情绪与心灵共鸣,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情感
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和分类、
学者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观点以及英语学科的课程特点,来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解读
和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有些观点还不成熟,还有待商榷和补充。

但不管怎样,一线教师要以征求意见稿为指导,在实际教学中思考和探索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英语的学习及应对全球化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