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货膨胀概述

一、含义: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动型

指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上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造成物价总水平上涨。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是造成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四个具体因素。

①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而形成财政赤字,并主要依靠财政透支来弥补;

②国内投资总需求超过国内总储蓄和国外资本流入之和,形成所谓“投资膨胀”;

③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形成所谓的“消费膨胀”。

上述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都会导致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

2成本推动型:

包括工资的提高,国内的或进口的原材料、能源、设备等价格的上涨,导致成本增加,而使制成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3供求混合推动型:

4结构失调型:

由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或比例结构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组成部分发生结构性变化,需求增加的部门或地区的物价和工资上涨,需求减少的部门和地区的工资和物价由于刚性而没有相应下跌,从而造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

5输入型:

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开放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开放的程度越大,发生的概率越大.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三个:1、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该途径的传导机制是: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该国对外商品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该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由此,一增一减,最终引起整个社会总需求的增加。2、货币供给途径该途径的传导机制是:当国外存在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时,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使得该国的对外贸易将出现大量顺差,而大量的贸易顺差存在,又会使该国的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在固定汇率制下,大量的外汇储备将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大大增加,从而引起国内利率降低、投资增加,并最终导致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3、成本传导途径该途径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6预期型通货膨胀

是指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预计将要发生通货膨胀,为避免经济损失,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

预期心理引致或加快通货膨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当人们产生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后,会尽快地购买实物资产,而不愿意持有货币,因此货币流通速度被加快,相当于增加了货币流通数量,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二是提高名义利率。

当储蓄者有了通货膨胀预期时,为了保证实际利息收入不变,会要求按照其预期通货膨胀的幅度提高名义利率,而商家和企业经营者则会提高商品价格,以转嫁曲于名义利率提高而增大的生产成本或维持利润水平,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三是提高对货币工资的要求。

在通货膨胀预期心理的作用下,工人或企业经营者会要求提高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

通货膨胀的治理

其主要对策有: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通过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

2需求政策。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的。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在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通常用“双紧”政策减少总需求,对控制通货膨胀有明显的效果。

3收入政策,即工资和物价管制政策。

针对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当工资一物价螺旋式上升出现时,冻结工资和物价,能用较小的代价遏制通货膨胀,又不造成大规模失业,其效果取决于劳资双方与政府的合作。同时,强制性收入政策会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价格策划的同时没有采取相应的紧缩需求的政策,将使公开的通货膨胀转为隐蔽型的通货膨胀。

4供给政策。

针对有效供给不足、需求相对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着力增加生产性供给。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政府开支和限制货币增长率,稳定物价。其优点是,强调了一向被人们忽视的供给方面的因素,从供给入手,缺点是过分夸大了减税的作用。

5针对结构性通胀的主要措施有:一是不变动税收总量,而只调节各种税率及其施行的范围;不变动支出总量,而调节支出项目;二是调整利率结构和信贷结构。

6其他政策,包括限价和指数化等措施。

指数化政策是指主要经济变量(如收入、利率等)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政策。物价指数上涨,各经济变量相应增加,从而消除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的不良影响,防止继续发生通货膨胀。指数化政策中最重要的是收入指数化。通过指数化,可以抵销或缓解物价波动对收入的影响,缓解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而且可以暂时避免抢购商品、贮物保值等推动物价上涨加剧的行为。问题是没有解决引起通货膨胀的隐患,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往往会引起工资与物价轮番提高的恶性循环,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现状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逐月攀升,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超过此前市场预期,创下32个月来新高。通胀预期明显上升,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加大,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首要关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