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言意之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
魏晋时期,一方面是经学统治式微,旧秩序旧礼教崩溃;另一方面则是政治黑暗。
仕途险恶,士人们朝不保夕、寝食难安,常怀“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的危机感。
为避不测之祸,他们聚会析理,品评任务。
谈论才性,辨析形神,观赏山水,洞察宇宙人生,无不以谈玄赏远为高标。
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在客观上使得魏晋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富于形而上玄想的时代之一。
其中言意之辨等一直是士人们具说纷纭,也最能表现各自哲学观点的重要论题。
事实上,言意之辨并非肇始于魏晋,它有两个历史源头。
其一,是出自先秦道家典籍。
《老子》四十九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粗精焉。
”有形的粗精可以言论意致,无形的“道”则不能言传,言传者是不知“道”者。
《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语言智能描摹物象,物象的本质及其变迁难以言传。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语言知识传达思想的工具和手段,若要领会意就不得滞留于言。
概言之,就传达者而言,语言是有限的,不能完全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就接受者而言,语言只不过是梯子,登上梯子之后便需将其搬掉。
其二是出自儒家经典《周易》。
《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言。
“《系辞》认为语言虽不能尽意,但圣人可以通过立象来尽意,而解释卦爻象的挂爻辞也可以尽圣人之意。
《易传》在言意之间提出“象”作为中介,一方面言可以通过象来达意,另一方面意又可以通过象来言论。
言、象、意在整个语言层面看、言可以指语言,意可以指意思,象可以指图象语,魏晋时期言意之辨有三派不同的理论.
首先是言不尽意派:代表人物是荀粲。
言不尽意论是当时魏晋言意之辨中最流行的一派,亦是魏晋以前,传统道家对语言与思想关系的看法。
这派观点认为言与象都属语言层面的东西,都会受语言规则的限制,对于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是不能完全表达.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非物之象所举也”.尤其是圣人之意,是象外之意,更是不能通过通俗的语言和物象表达出来。
其次是言尽意派:代表人物为欧阳建。
欧阳建的论证可分二部分:首先他认为无论用基么语言去描述客观世界,都不会影响客观世界的存在;其次他认为语言是不可废弃的,因其可以将我们面对外物时引起的不同情志,有一不同表示.。
王弼提出认识对象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精神性本体——“无”。
欧阳建认为,客观形色是第一性的,而主观名称是第二性的。
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主观的名称与言语也必然随着变化。
在肯定“物理”决定“名言”的基础上,肯定了“名言”有反映“物理”的作用。
概念在认识中的功能是“辨物”、“畅志”。
作为认识工具的“名言”,和认识对象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那么“言”与“意”是一致的。
所以语言是完全能够表达人们的思想的。
他的结论是“言无不尽”。
再者就是得意忘言派,代表人物为王弼。
王弼的言意之辨实包含著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形的现象世界,即“共相的言象意”是可以用“言”和“象”来尽“意”;一是无形的本体,即所谓“殊相的言象意”.是不可用“言”和“象”尽意,只能用“微言”来启发,用意会进行内心体验. 王弼认为在无形的本体界中,借助具体事物或是形象语言的描述,或借助某些有确定含义的概念是无法把握世界的本质.道和宇宙全是不能用名言和概念来把握的,要真正把
握无限的本体就必须用超理智的直觉,即超出概念和逻辑的分析.所谓“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就是用思辨的方法,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采取步步分析的方法接近本体,由于本体
不能完全用理智来把握,所以“得象在忘言,得意在忘象”是用超理智的直觉来把握无限的本体.既然得意在于忘象忘言,所以要能够得到本体的“无”就必须不停留在“有”这些现象上,而必须超越於“有”之外,不停留在言语表达上,而必须超越於“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