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中3个阶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质量检验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管理范围为生产现场;管理对象为产品质量;管理特点是事后把关,管结果;管理依据为符合规格;管理方法为运用技术检验方法;管理标准化只重视技术标准;管理经济性为忽视质量经济性;参与人员是依靠检验部门和检验人员。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抽样检验的概念,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统计学家休哈特以及他的同事道奇和罗米格提出的。管理范围为生产过程+设计过程;管理对象为产品质量+工序质量;管理特点是从把关向预防发展;管理依据为按既定质量标准控制;管理方法是技术检验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管理标准化从技术标准发展为质量控制标准;管理经济性体现在重视质量的经济性;参与人员依靠技术和质量检验部门。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概念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费根堡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被世界各国接受,我国企业在实践中将其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管理,意味着在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中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管理范围为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管理对象为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管理特点是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管理依据以用户为中心,重在产品适用性;管理方法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提高工作质量,以保证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现为技术标准、控制标准和管理标准并重;管理经济性讲求质量的经济性;参与人员为全体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