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旧改造经验总结与制度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8期Municipal Construction 市政建设
佛山市“三旧”改造的经验总结与制度创新
李志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290)
摘 要: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三旧”改造政策研究试点城市,佛山市当前正面临着产业发展转型、城市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佛山市政府在探索创新方面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改造模式以顺利推进“三旧”改造,走出了一条以改造促调整、促转变的特色之路,总结其改造工作经验的四个方面,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一步统筹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力争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为全国探索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三旧改造;佛山市;改造经验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08-0135-03
2003年以来,国家采取土地紧缩政策以调控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紧缩“地根”和“银根”,抑制地方政府“过度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控制土地出让价格,从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
同时,国家又着手推动农村集体用地的流转使用,以充分体现土地的价值,让农民享受到城市化、工业化所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
广东省政府选择佛山等城市进行“三旧”改造政策研究试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对佛山市来说,当前正面临着产业发展转型、城市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有限正成为新一轮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土地利用率低、产值不高,经济的持续增长得不到保证,这直接影响到佛山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为了整合土地资源,推动城市走上紧凑经营、集约化、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化解土地资源紧缺矛盾,创造产业发展新空间,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城市竞争力。
佛山市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改造模式以顺利推进“三旧”改造,走出了一条以改造促调整、促转变的特色之路。
在旧厂房改造方面,通过实施“优二进三”,淘汰落后产能,就地提升企业层次,促进二产向三产转型,腾出空间引进新兴产业,成功实现了“筑巢引凤”、“腾笼换鸟”。
在旧城镇改造方面,通过政府引导连片开发,改变过去自主开发、零星开发的格局,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零星的土地,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主题功能改造片区和改造项目,成功打造了“岭南天地”等一批新型产业街区和都市型产业基地。
在旧村居改造方面,通过以环境整治改造打造城市标志性生态景观带,以村集体经济投入改造促进都市型经济发展,以土地入股或BOT模式引入开发商联合改造开发,既实现了“拆除旧村居,建设新社区,发展新产业”的目标,又保障了农民长期稳定的收益。
佛山市“三旧”改造工作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铺开“三旧”改造工作
在推进“三旧”改造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改造进度较快、效果明显的先进典型,创造出了旧城镇改造区、旧村居改造区、工矿厂企改造区、生态环境改造区、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主题文化公园建设区六种改造类型和多种改造模式。
如旧城镇改造方面,佛山最大的旧城镇改造项目——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工程引入瑞安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改造模式;在旧村居方面,以环境整治改造为主的三水西南涌整治;有由村集体经济投入、改造后的产出效益归村组集体的“夏西村模式”;有以土地入股、引入开发商联合改造开发的“石头村模式”;有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建成后开发商拥有5年租赁经营权,“以地引资、以租抵建”的大沥镇“凤池村BOT模式”;有自筹资金改造,获取租金收益的“澜石金属交易市场”模式;有政府先行征收,再引入社会资本的“天富来工业城”模式等等。
二、研究制订扶持政策,破解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佛山市政府分别针对旧村居、旧城镇和旧厂房制订了规划、建设、土地、财政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在土地管理方面,明确了权属确认、土地登记、土地出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政策。
如,把旧城镇范围的工业用地调整、引导到工业园区;将已纳入旧城镇改造规划范围内的集体土地,统一经合法程序征收为国有土地;涉及建筑物或不同产权人地块之间的通道、边角地、间隙,属原用地批文范围的经公示后确权;无用地批文或在批文范围之外,无法证实权属的公共通道、空地、间隙,视实际情况或公告后确权,或由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出让或划拨;旧村居用地经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并经批准转为国有土地后,土地的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等仍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
– 135 –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8期市政建设 Municipal Construction
变,并依法核发土地证和房产证;旧村居改造中涉及多个村集体的边角地、插花地,可通过村集体自愿申请,采取土地置换方式调换使用;村集体使用的集体性质留用地和有合法手续的非农建设用地,农民集体自行出资开发且不转移权属的,可按照城镇规划用途使用,不收土地出让金或按《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流转等。
并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多次召开“三旧”改造现场会,在媒体上开辟“三旧”改造专栏,解读政策,宣传“三旧”改造前后的巨大变化和效益,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村集体对“三旧”改造工作的认识。
三、完善工作机构和领导机制,统筹推进“三旧”改造工作
为进一步保障“三旧”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完善工作机构和领导机制,2008年10月初,佛山市政府决定调整佛山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城乡建设的副市长任组长,成员由各区分管城乡建设的副区长以及市级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
同时,在市政府办公室设立市“三旧”改造办公室,作为专职工作机构,由一名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市级有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
另外,为了加强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基层的工作积极性,佛山市明确整个“三旧”改造工作,市、区主要负责指导、审查和监督,以镇(街)为主推进实施,充分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开展督办考核和领导挂钩,推动各地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竞争局面。
佛山市出台了《“三旧”改造考核暂行办法》,对区、镇政府“三旧”改造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为对“三旧”改造的任务落实、办事效率、工作进度、规范管理等进行督查和考核;建立了领导挂钩“三旧”改造项目制度。
市、区相关领导都要挂钩至少一个“三旧”改造项目,市、区各有关部门也要以部门为单位建立一个“三旧”改造挂钩联系点。
联系点由市、区三旧办分配确定。
并深入挂钩点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在项目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直到改造项目竣工为止。
四、坚持政府引导思路,遵循依法依规及和谐原则
佛山市“三旧”改造的主要做法是坚持了“政府引导、规划引领、属地实施、市场运作、分步推进、各方受益”六方面思路,遵循了依法依规、实事求是,规划先行、统筹发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多方结合、系统推进,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六大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充分考虑所在地发展的历史事实,科学合理地制订改造方案和配套政策。
高水平制订“三旧”改造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改造、建设与历史名镇、名村、文物保护同步实施,注意坚持环保、生态、节能的原则。
政府主要负责制订政策、规划并组织推动,具体改造项目尽可能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谁投资谁收益,政府各职能部门做好主动服务。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正确处理好国家、投资者和产权人的利益关系,让改造惠及群众,调动主动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将“三旧”改造与佛山市实施“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和调整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结合,与改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结合,抓好重大、优质项目的引进,抓好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升。
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讲究实效,一事一策,做到先易后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不搞“齐步走”,不片面追求进度。
五、严格“三旧”改造制度建设,规范改造管理
佛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求全市“三旧”改造工作要十分重视规范问题,既要放得开,更要管得住,做到“两个严格”、“四个绝不能”:即严格执行省、市政府文件,严格执行改造规划和计划,该走的程序一步不能缺、规定的资料一份不能少、审批的内容一个不能漏;绝不能弄虚作假,绝不能因小失大,绝不能因“三旧”改造制度不完善而让一批干部出问题,绝不能因利益分配问题而引发不稳定因素。
为此,佛山市和各区继续根据上级政策文件,重新完善原有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还利于民,如南海区规定“三旧”改造土地出让收入中,区级20%的留成全部拨给镇街作为产业发展基金,南海区还建立农村资产交易平台,凡改造为商住并捆绑其他产业的,均要规范土地出让起始价和相关资金使用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顺德区规定,对于连片的旧厂房改造后,容积率达到1.5倍以上,区政府也将对实施改造的企业给予奖励;禅城区还专门编制《“三旧”改造法律政策问题汇编》,进一步做好政策学习宣传和释疑工作。
“三旧”改造是广东省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拓展建设空间、保障发展用地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的重要任务。
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有效破解“三旧”改造的难题,在未来建设用地总规模及新增建设用地有限的条件下,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进一步统筹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切实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力争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为全国探索出一条新路。
佛山市“三旧”改造实践表明,推进“三旧”改造,必须规划引领,政府主导,利益共赢,实现科学改造、和谐改造。
“三旧”改造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必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共赢,民赢优先”的工作机制。
首先,要合理规划各种类型的土地发展布局,突出产业转型的用地发展空间,使城乡环境改造与产业发展提升同步推进,避免因改造过度房地产化
– 136 –
– 137 –
李志:佛山市“三旧”改造的经验总结与制度创新
而造成产业空心化。
其次,要用足用好政策,有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严把政策界线,确保“三旧”改造依法依规、平稳有序,不发生新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再次,做好就地改造提升,在招商引资中提高项目引进的门槛,瞄准科技型、创新型、高附加型项目,以典型示范引领改造提升,推动产业发展方式从制造向创造转变。
最后,通过
2012年8月18日上午,天气阴沉,虽然是周末,但度假区红塔西路依然车水马龙。
由于道路的施工改造,沿路立起了蓝色的围挡,在这围挡后却隐藏着一个以中国山水诗意手法创作设计的小项目,前不久刚刚完成主体工程。
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命名为“和韵休闲中心”。
虽然是一个小项目,但至今已有近千位不同国籍的建筑学者来这里造访。
它的主导设计者就是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奖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
在这天,王澍再次来到项目现场,对项目最后的深化设计方案进行局部调整。
身着标志性的黑色服装,采用手绘的方式把每个调整细节全部绘制于纸上,一丝不苟地帮助指导工匠完成作品。
未来,这个小院将成为昆明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之一。
“业余”才能有开阔的眼界
王澍,在业内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建筑设计师。
早在1997年,王澍和妻子创建“业余建筑工作室”。
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是,在历史中,民间的普通人都能建出美丽的建筑;但有趣的是,我们的新城市、新建筑却很糟糕。
如果这是专业建筑师干的,那么我甘于业余。
所以我把我的工作室命名为业余工作室。
在这个时代,我选择站在不知名的人民大众行列中。
2012年,49岁的王澍荣获了普利兹克奖。
这个自称业余的建筑师,已从“业余”走向了更高的层次。
对于今天的“业余”,他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所认为的业余,不是一般所讲的专业及业余的关系,在中国做建筑这种业余的态度是必需的。
”王澍说,传统的建筑专业,其眼光是过于狭窄的,他所倡导的这种业余实际上是比专业的眼光要开阔的多。
中国民间的文化和传统,目前只存在业余的阶层和业余的状态中,这个业余也是必需的。
正是对于“业余”执着,在多年孤独地坚持之后,一个在获奖之前没有出版过作品集的建筑师、一个只在中国做建筑的建筑师、一个自称为业余的建筑师,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该奖的评审辞称,“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王澍,是因为其作品的杰出特性与品质,同时,也出于他始终致力于建筑的坚定与责任,那份坚定与责任出自于一种特定文化及区域的归属感。
”
为昆明创造建筑历史
折桂普利兹克建筑奖,意味着王澍与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约翰・伍重、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者贝聿铭等,一同载入了世界建筑史。
而他设计的作品以及正式建设中的作品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正在昆明建设的作品“和韵休闲中心”,于2008年开始规划
春城“和韵”密码何在
设计,经过反复调整及深化修改,于今年6月完成主体工程。
沿着一个不起眼的门廊进入,很难想象外面是车水马龙的道路,而通过建筑的巧妙处理,里面却是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蜿蜒的长廊、曲线,古朴的青石板、白墙造型,一切都显得自然和谐。
项目采用建筑与园林景观立体混合,尤其将园林的围墙打开,以类似剖面方式向街道打开,人们看到的不是寻常建筑立面,而是建筑、山石、参天大树与密集花木的自然状态。
尽管它没有中国特色的牌坊、大屋顶,但在他的建筑里,还是融入了大量中国的元素及云南本土元素。
既有江南园林的精致小巧,也有借鉴石林形态全新设计的小孤峰建筑点景。
这种尺度的孤峰比江南园林的太湖石,更显雄浑。
大量云南本土建筑材料的使用,采用竹坯板制作的栏杆,对混凝土材料的原始美化加工,选择具有大地艺术力量的梯田作为语言,单纯的直线梯田石坎,大量“粗糙”的手工材料和手工建造的方法,显得既古朴又有当代建筑的感觉。
这种本土性与当代性的深度结合,使这组建筑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欧美样式不等于现代化
近年来,中国土地上的建筑“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创作思维和手法也被中国本土设计师借鉴,而城市建筑的设计也大量引入了“洋设计、洋理念”,似乎不“洋”也就不潮,也就不是现代化。
王澍认为,中国建筑现在有一个误区,包括对现代化、国际化潮流的追求。
现代化和西方样式不是一个等号,我们以前不注意这个问题,以为只要科学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就可以了。
没有想过科学与技术现代化的背后是有文化因素的。
所以当你引进他的科学与技术,其文化语言也就跟着科学技术进来。
过去没有做过讨论,简单地因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就把中国传统文化放弃了。
以为这是必须放弃,否则就没办法实现现代化。
现在专业设计所用的方法,包括所套用的工程规范,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兼容的方式出现,中国传统的消失是必然的。
因此中国设计行业的作业方法,从城市规划法到建筑法规,到建造法规,都需要一系列的深入探讨和变革,否则中国传统文化除了样式的模仿,无法继承发扬。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设计在法规里找不到,它不是简单地继承。
要想继承传统和文化,就必须进行创新性探索”,王澍表
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益清
“三旧”改造抢占新一轮发展机遇,打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注重调整和平衡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土地原使用权人及相关权利人、投资方及群众利益的关系,特别是鼓励农民用自己的土地参与城市化进程并充分享受土地收益,努力做到利益共享、多方共赢、民赢为先,努力实现科学和谐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