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一氧化碳》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题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的内容,教材中分析本课教学内容的篇幅较少,首先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的物理性质入手,紧接着转入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通过煤炉中一氧化碳的燃烧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然后介绍了一氧化碳的毒性和使人中毒的原因,并以讨论的形式提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等一些实际问题。最后重点介绍了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及其用途。

2.本节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

3.本节内容上承单质碳、二氧化碳的结构、性质、用途等知识,下跟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对前面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为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其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的介绍也为高中阶段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分析能力,并且通过前面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碳的还原性的学习,

掌握了利用物质的性质来判断其用途的规律

方法。知道了碳燃烧的两种不同产物,对于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现象也经常看到,所以学习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对于家庭生活中燃气的一些使用常识缺乏全面细致的了解。对于一氧化碳的毒性在以前的生物的学习中已经,但是一氧化碳中毒后应采取什么措施还不是很清楚。对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现象学生通过视频中的实验再现能做简单分析,但是不能认清一氧化碳还原性的本质。

(三)教学环境

由于教材中对于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没有安排特定的演示和探究实验,使学生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缺乏感性认识。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而实验室中由于通风条件所限存在实验安全问题,因此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我选择了在多媒体教师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CO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一氧化碳中毒机理的微观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剧毒性。

3.通过对一氧化碳用途的判断,初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4.通过燃气使用须知和燃气泄漏的检验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正确使用燃气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氧化碳性质及用途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观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微观过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对一氧化碳的全面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全面地认识事物,养成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

2.通过如何检查煤气泄漏以及煤气泄漏后应采取措施的讨论,对学生进行环保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作为未来公民的素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难点: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多媒体辅助、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教学阶段教学内容

注:流程图所用标记的含义:

教学环节媒体运用学生活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陕西榆林市一起因一氧化碳中毒造成十二名学生死亡的新闻报道视频,引出本课主题。

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观看校园煤气中毒事件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们心灵的震撼,激发了求知欲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探究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分析结构、初步探究

展示二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分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上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讨论交流、得出结果。

意图:通过展示分子结构,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更直观地知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通过对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归纳对比、形成认识

教师大屏幕展示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比较表格,学生通过回忆旧知,并通过阅读对二者物理性质进行对比

意图:通过对比二氧化碳物理性质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3)运用新识、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三种气体的收集方法,学生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收集一氧化碳的方法。

意图:通过本环节的设置,进一步巩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为学生判断“放水盆防煤气中毒”做铺垫。

探究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1)观看一氧化碳燃烧模拟实验动画,认真观察现象并记录

整合点一: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氧化碳燃烧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对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加深感性认识。

(2)讨论交流实验现象,分析反应并判断其用途。

意图: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由现象得出结论,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

(3)观看混有煤气的房间爆炸的动画,分析爆炸的原因,

意图:让学生在爆炸声中体验到可燃性气体验纯的必要性,感受安全的重要性

探究三: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1)观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视频,认真观察现象并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讨论交流实验现象,分析燃烧产物并完成化学方程式。

(3)观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微观动画

整合二:播放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微观过程

探究四:一氧化碳的毒性

(1)播放一氧化碳中毒的机理,从微观角度分析一氧化碳中毒原因。

意图:与开始的新闻报道相呼应,通过对一氧化碳中毒机理的分析,养成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

(2)讨论交流:如何抢救一氧化碳中毒者?

(3)知识拓展:香烟的危害

播放“世界无烟日”的新闻报道视频

意图:通过吸烟的危害性的介绍,进一步认识一氧化碳的毒性。教育学生要远离

香烟的危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

整合三:播放中央电视台“世界无烟日”的新闻报道视频

3.关注生活、拓展延伸

结合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教师进行小结,并提供资源网站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安全知识。

(1)如何正确使用燃气?

(2)如何检验燃气泄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