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语文参赛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雎》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阅读教学何为?文学作品的教学何为?古代诗词教学何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了如下诠释:

1、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2)。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15)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16)。

4、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22)。

5、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22)。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诗歌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正处于青春萌动时期,“爱情”在他们心中因朦胧而好奇而神秘。

如何把一个年代久远的,我们先民的爱情故事诠释给青春期的孩子们,而不是一般地简单地让孩子们又受到一次“早恋”的启迪?

如何深深地理解“淑女”“君子”的内涵,借助诗歌的魅力引导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正确对待爱情,而实现先贤圣达“风天下”的愿望,把当下的语文教育落到实处?

这正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回避,亦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说教材:

《诗经》又名《诗三百》,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纂而成。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诗经》多是四言诗,隔句押韵,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中国诗歌发展始终有着重大的影响。

《诗经·关雎》位于《诗经》篇首。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诗经》,但做出具体评价的只有《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毛诗序》则认为《关雎》“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诗经·关雎》被多个版本的初中的语文教材选用。依据《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