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能力培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都会失去灵魂。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
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接近数学。让学生知道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2.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3.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索、发现、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在教学
中,我主要在读、议、思等几个方面给以指导。
教会学生“读”,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材料的直观判断力,这种判断包括对数学材料的深层次的隐含的内部关系的实质和重点,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在预习和课外自学中尤为重要。
鼓励学生“议”,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没有把握的结论、疑问,就积极引导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对于学生在“议”中出现的问题、错误、老师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引导学生勤“思”,思考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思考: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
三、鼓励学习创新,让学生学有创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
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积极地探索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大胆探索解题思路,勇敢地提出新解法。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注意点
以“自主探索”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要反复强调“做”比“知道”更重要。教学不宜采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应“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经历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比如,运算概念的建立,只有在获得丰富的经验后,抽象的运算式才对学生有意义,这就需要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探索过程。其中需要利用情景、操作工具、图片、图表、符号等去探索小数、分数、百分数、有理数、实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教学不应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以便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
活,增加趣味性,对学生有吸引力,要给学生探索和创造的空间。教学要直观的多一点,动手实验的多一点,并着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当然,教无定法,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找出更好的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边阳中学 5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