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文化看客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饮食文化看客家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族人,吃苦耐劳、热情大方、名扬海内外。自东汉末年以来,客家人在不断南下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文化。说起“客家”,人们都为其独特的民风民俗所吸引,作为汉民族大家庭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支系,客家的饮食文化也颇具特色。
客家饮食文化是中原汉人迁徙南方定居下来后,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和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的风俗习惯,吸取了土著居民长期形成的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新的饮食理念和烹制技法,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饮食文化。饮食是一种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客家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客家美食可说是客家文化的代表項目,客家文化重建运动的过程中,也把客家美食当成客家文化的中心价值之一,每一个客家运动的场合,都会有几项特定的客家美食。早期有粑,近期则是擂茶,这两个兼具美味与现场表演双重效益的饮食文化,或多或少鼓舞了更多人参与了客家文化。
客家人的烹饪技艺和饮食习惯,客家菜可以概括为“咸、烧、肥、香、熟、陈”。客家菜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客家人早期多数是聚居在山高水冷的地区,食物宜热,所以大多是煎炒,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烧、香、熟”的特点。因为是居住在山区,出门爬山,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需要较多的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量,这就使客家人在饮食上形成“咸、肥”的特点。客家人是一个迁移的民系,长期的迁移流离以及聚居地的经济发展落后,生活十分艰苦,这样,客家人在平时就十分注意腌制一些食品,如咸菜、菜干、罗卜干之类的食物,以备不须,这样就形成客家人菜肴上的“咸、熟、陈”的特点格外突出。
另一方面,客家人既传承祖居地的文化,又有吸收迁移所经地的诸多文化,
更善于与聚居地的土著文化相融合,这就形成客家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饮食上
也是这样。客家人的日常食物,既有吴越地区的酸甜菜肴,也有巴蜀湖广地区的
辛辣,更有闽粤地区的酱腌味菜。又由于客家人平日粗茶淡饭但又十分好客,崇
尚祭祖及重视节令,因人、因事、因时而有不同的吃法和不同的饮食习俗,致使
客家的饮食文化更呈多姿多彩之态。
干腌腊制品在客家饮食文化中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客家多处山区,交通不便,人们不能经常买到新鲜的肉类食品,于是他们就把多余的肉食腌制起来,保存在自己家里,随时取用。二是经过腌制的食品,味道浓厚,适合客家人的口味。不过到了现在,干腌腊制品的这些历史作用已经不复存在,它们成了客家著名的风味食品,是客家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客家出名的干腌腊制品包括有梅菜、卤凤爪、卤鸭爪、卤鸡肾、腊肉等,这些食品美味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烹饪生产的劳动对象是烹饪原料,所属地区的烹饪原料直接影响菜肴朝某一方向发展。闺粤赣客家地区绝大部分为典型的南方山区,山区所产的山珍、河鲜、蔬果野菜和畜禽自然就成了客家菜的主要成分。客家名菜如赣南的小炒鱼、酿豆
腐、粤东的东江盐煽鸡、梅菜扣肉,闽南的涮九品、香菇焖猪肉等等都是客家人利用上述原料制作而成。
客家人的饮食习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既保留一定的中原风味,又受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大量用料皆为平常的家禽蔬菜,但烹饪却非常独特,贵在能将平常的食物做出美味佳肴。可以说,经济、实惠、淳厚是客家菜的主要特点。比如客家人最喜爱的“酿豆腐”,据说是南下的客家移民不忘北方祖先“包饺子”的习俗而创造的一道菜,用料无非是平常的豆腐、猪肉,但烹饪却很有讲究,首先豆腐要嫩,肉馅要放点咸鱼,以避猪肉臊,煮时先煎后煮,吃时佐以辣椒酱。
客家人喜欢吃鸡,认为吃鸡对身体有大补。“娘酒鸡”就是梅州妇女坐月子的必备补食。两斤左右嫩鸡,切块,加老酒、炒姜一起煮沸,味道香甜。吃后口颊留香。同样用鸡做的还有“盐焗鸡”,皮脆肉香,许多外地来客食后意犹未尽,回去时纷纷带上几只,供家人品尝。“狗肉滚三滚,神仙企(站)不稳”,狗肉也是客家美食之一。客家地区狗肉店多,吃狗肉的人也多,到处香满街头,顾客盈门。狗肉一般用粉煮,如果出艾的时候,加艾煮,味道更是好极了。还有就是客家鱼丸,香甜可口,已堂而皇之上了国宴,名扬中外。此外还有红焖肉、香芋扣肉、梅菜扣肉等等,这些都是客家地区常见而独特的美食。
客家还有一道菜叫“龙须菜”,其实就是当地人所叫的“番薯叶”。这“番薯叶”既可以作为猪的饲料,也可做出可口的家常菜。传说有一个故事,乾隆皇帝当年南巡来到梅县,爬山越岭,又饥又渴,当地老大爷热情款待,为他炒菜做饭。乾隆从未吃过番薯叶,觉得清爽香甜,美味无比,乃大加赞赏,问此菜何名?其属下怕叫“番薯叶”太粗俗,灵机一动,说是“龙须菜”。乾隆一听,果然龙颜大悦。从此,“龙须菜”就一直流传至今。
由于各地的风俗不同,也影响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客家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是传统的中原文化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因此客家饮食文化既受传统中原风俗习惯的影响,又受迁移过程中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客家民系受中原环境影响最大的是农业文明。传统的客家地区首重耕作,不重商业贸易,客家人都把农业耕作当作是生存的根本。另外,客家人很讲究吃饭的礼仪,这也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筵席中繁文缛节尤多,无论是座位的安排,菜肴摆放的位置,还是席间挟菜敬酒都极讲究规矩,处处体现出别万等级、明人伦、昭穆有序的伦理思想。客家饮食礼仪处处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