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
▲提问:1.肝性脑病的分期,饮食护理?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第十一节急性胰腺炎
评估病人
【病例】病人,男,36岁,大量饮酒后左中上腹部持续性钝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吐出食物和胆汁,呕吐后腹痛不减轻。无腹泻。检查:T36℃,P80次/分,R18次/分,Bp100/70mmHg,左中上腹压痛。血清淀粉酶900 U/L(Somogyi单位)。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
【启发思考】急性胰腺炎是不是主要是细菌感染所致?为什么查血清淀粉酶?
概念:急性胰腺炎
―――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由胰腺的解剖图启发思考:胰腺为什么会发生自身消化?在什么情况下自身消化?――导出病因。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胆道疾病为我国AP最常见的病因,其中胆石症更为常见。
▲结合解剖图分析机制:据统计约2/3人群中胆总管和胰管共同汇合于乏特氏壶腹,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水肿、痉挛等病变使壶腹部发生梗阻,加之胆囊收缩,胆管内压力升高,胆汁通过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导致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胰腺炎。此外胆石、胆道感染等疾病尚可造成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激活胰腺消化酶诱发AP。
2.胰管梗塞因蛔虫、结石、水肿、肿瘤或痉挛等原因可使胰管阻塞,胰液排泄受阻,当暴饮暴食胰液分泌过多时,胰腺内压力增高,致使胰泡破裂,胰酶原进入间质,被组织液激活引起本病。
3.十二指肠乳头邻近部病变导致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及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致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引起胰腺炎。
4.酗酒和暴饮暴食是西方国家的主要病因。
▲分析机制:乙醇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同时乙醇兴奋迷走神经,使胃泌素,胰泌素和胆囊收缩分泌,这三种激素均促使胰腺外分泌旺盛,由于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压力增高并郁积,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
5.手术与损伤胃、胆道等腹腔手术,腹部钝伤挤压胰实质,或逆行胰胆管造影注射造影剂过多或压力过高时,也可引起胰腺炎。
6.其他高钙血症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可诱发AP。药物中如可使胰液的分泌及粘稠度增加。某些传染性疾病如可伴有胰腺炎。
(二)机制
(三)分型
1.轻症急性胰腺炎(水肿型):多见,预后好。
2.重症急性胰腺炎(出血坏死型):少见,但很危险。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出现最早、最常见,为本病的主要症状。
突然发作,常于饱餐和饮酒后1~2h发病,疼痛为持续性,有阵发性加剧,呈纯痛、刀割样痛或绞痛,常位于上腹或左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仰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屈位时减轻。轻症AP腹痛轻,3~5天内缓解,重症AP时间延长。当有腹膜炎时,疼痛弥漫全腹。
(2)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发热。轻症AP的发热在3~5天内可自退;重症AP呈高热或持续不退,多表示胰腺或腹腔有继发感染。
(3)恶心、呕吐与腹胀:起病时有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当日所进食物。重症AP呕吐剧烈,可吐出胆汁或咖啡渣样液,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同时伴有腹胀,伴麻痹性肠梗阻时腹胀尤为显著。
▲提问:频繁的恶心呕吐可导致?――脱水,电介质酸碱平衡紊乱。
(4)黄疸:较少见,于发病后第2~3天可出现轻度黄疸,数天后即消退,此系胰头部水肿压迫胆总管引起,亦可因并发胆管结石或感染所致。
(5)休克:见于重症AP,是最严重的表现。
▲分析休克的原因:呕吐使大量的消化液丧失,麻痹性肠梗阻时大量消化液积于肠腔、腹腔及胰腺后间隙造成低血容量,血管通透性增加,周围血管扩张等,大量的渗血、出血可使循环血容量更为不足。此外胰腺还可能分泌一种抑制心肌的多肽亦与休克有关。
2.体征
(1)轻症AP病人:体征较轻,可有腹胀及上腹部压痛。
(2)重症AP病人:
上腹压痛显著,肌紧张及反跳痛;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
血性或紫褐色腹水、胸水,淀粉酶浓度显著增高。
肋腹皮肤呈灰紫斑(Grey-Turner征)或脐周皮肤青紫(Cullen征)。
低血钙,可引起手足抽搐。
3.并发症见于重症AP病人。
(1)局部并发症:脓肿、假性囊肿。
(2)全身并发症:ARDS、心衰、肾衰、败血症、DIC、消化道出血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血象多有白细胞增多。
2.血、尿淀粉酶:
血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6~12开始升高,48h达高峰,一般超过500U/L(Somogyi单位),48~72h后下降,3~5天内恢复正常。
尿淀粉酶在发病12h后开始升高,一般超过1000U/L(Somogyi单位),维持时间较长,连续增高时间可达1~2周。
3.血脂肪酶由于脂肪酶检测技术的进步,已发现AP早期就有脂肪酶水平的升高,而且与淀粉酶水平的升高呈平行状态,在诊断AP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100%。
4.血钙 AP时血钙明显下降,提示胰腺有广泛的脂肪坏死,预后不良。
5.影像学检查 B超、CT腹部扫描、X线腹部平片检查可观察有无肠麻痹,并有助于排除其他急腹症。
(二)诊断要点
相关病史+临床表现+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
制定计划
四、治疗要点
(一)轻症AP治疗
1.抑制胰腺分泌、降低胰管内压、减少胰液外渗。
(1)禁食及胃肠减压: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食物及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可刺激胰腺分泌,故本病需禁食、胃肠减压至少1~3天,至腹痛消失,发热消退,白细胞及淀粉酶基本正常后拔去胃管,再观察1~2天后恢复进食。
(2)应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
1)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间接抑制胰腺分泌。常用雷尼替丁等。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八肽:抑制促胰液素,减少胰腺分泌。
2.抑制胰酶活性,减少胰酶合成仅适应于AP早期,加贝酯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合成胰酶抑制剂,抑肽酶能抑制肠肽酶。
3.镇痛常用杜冷丁等药,但不用吗啡,因使Oddi括约肌痉挛。
4.抗生素对于胆源性AP常规使用抗生素。
(二)重症AP治疗
1.禁食时间长重症AP绝对禁食7~10天,病情缓解则考虑实施肠内营养。
2.应用抗生素。
3.生长抑素和胰酶抑制剂减少胰液的分泌并抑制胰酶的活性。
奥曲肽,加贝酯
4.抗休克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应及时补足血容量,积极补充体液及电解质(钾、镁、钠、钙离子)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常用胶体液(鲜血、血浆、白蛋白)和晶体液(平衡液等),用量需根据病人的血压、心率、神志、尿量等指标综合考虑。
5.镇痛同轻症AP。
6.糖皮质激素一般不用,除非出现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