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死与崇祯皇帝

袁崇焕之死与崇祯皇帝
袁崇焕之死与崇祯皇帝

袁崇焕之死

摘要: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中国古代忠君爱国的思想被进一步强化,到了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的兴起,更加使皇权加强。出现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箴言,导致很多愚忠和臣子冤死,袁崇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着重分析了袁崇焕之死的原因,以袁崇焕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君与臣的关系中,分析袁崇焕之死,得出一些结论。

关键词:君与臣,政治斗争,明朝灭亡。

袁崇焕,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他这样的性格与当时那个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打击袁崇焕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袁崇焕的死具有一种悲壮之美,让人十分痛心。历史学家评论袁崇焕时,总是着眼于他的历史功绩和他对当时及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他在明清两个朝代覆灭与兴起之际所起的作用。然而,相比于袁崇焕的功绩,袁崇焕的性格更加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政治情况

在明末那段不幸的日子中,任何人都是不幸的,每一个君主在临死之时都感到了失败的屈辱:崇祯、努尔哈赤、皇太极等。忠臣与奸臣的命运往往没有什么区别,最终的结局都是惨死,有时奸臣还能得到善终。愤怒不平的知识分子、领不到粮饷的士卒、生命朝夕不保的流寇、饥饿流离的老百姓、以及有巨大才能与勇气的英雄人物:杨涟、熊延弼、孙承宗、李自成、袁崇焕。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遭受着苦难。在山东的大饥荒中,丈夫吃了妻子的尸体,母亲吃了儿子的尸体。那都是小人物的悲剧,他们心中的悲痛,一点也不会比英雄人物轻。不过小人物选择了默默忍受,而英雄们则选择了努力抗争。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后人们想起他们还会有惋惜和同情。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最开始被分配到福建邵武去做知县。他经历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崇祯)四代皇帝,前有张居正改革,当时有魏忠贤专擅朝政。由于魏忠贤的宦官当政,搞得明朝的朝廷内部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忠臣逐渐被排挤和杀害,整个朝代的文官几乎没有多少忠良。边疆的军事也是一塌糊涂,粮饷经常拖欠,还有朝廷内部官员贪污军饷,导致士兵怨恨非常之深。而当时,明朝遇见的敌人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得军事天才努尔哈赤。但是袁崇焕却打赢了努尔哈赤,而且重伤了他,使努尔哈赤病逝。由此可见袁崇焕的军事才能非比寻常。

二:袁崇焕的性格与成长经历

(一)首战胜利,获得信任与权力

袁崇焕为人慷慨,富于胆识,喜欢和人谈论军事,遇到年老退伍的军官士卒,总向他们询问边关的事物,年少时就有志于办理边疆事务。他中了进士之后,来到北京报告职务,对辽东军事发表了一些见解,被御史侯恂推荐,然后一步一步高升,当到了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贞的大军在广宁覆没,明朝惊慌失措,清军势如破竹,直逼北京。袁崇焕孤身一人出关考察,向朝廷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可以守住山海关。朝廷相信了他的言论,排遣他去守山海关。袁崇焕到达宁远之后,克服了一系列困难,与将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将城墙筑得又高又厚,这是袁崇焕一生功绩的基础。袁崇焕因为在军中立功,被孙承宗提拔,

委以重任。然而由于宦官魏忠贤的陷害,孙承宗的位置被一个无能的人替代,但是,袁崇焕与自己的手下坚守在城门上。最后终于通过自己的军事才能和计谋击退了努尔哈赤的军队,努尔哈赤也不久病逝。从此清军对他很敬畏。通过这一次战斗,袁崇焕赢得了朝廷的信任,赐尚方宝剑,在军中地位非常之高。

(二)主张议和,被人唾骂,遭到怀疑

当时,皇太极刚刚继位,政权很不稳定,军队大量扩充,军需补给难以供应,又遇上重大自然灾害,所以需要一段时间休整。此时,袁崇焕也发现朝廷的军粮总是拖欠,难以供应,于是想要修复锦州,然后屯田耕种,但是筑城要花费很久的时间。当时双方都期望有一段休战时间,于是决定议和。袁崇焕一面在前线与皇太极书信议和,一面想办法让朝廷的人答应议和。当时在明王朝内部,大家都非常讨厌议和,因为一谈到议和,就会立刻想起南宋与金国的议和,人人都怕做秦桧,把愿意议和的人当成大汉奸。袁崇焕当时从实际情况出发,觉得应该议和,但是群臣反对,遭到很多人的弹劾。其实,明朝的军队与满军差距太大,如果同意议和,能为明朝军队的发展争取很多的时间,说不定明王朝就不会这么快的灭亡了。而且,满军议和的条件也并没有十分苛刻,只是想要与明朝平等,也没有要求进贡。明明知道主张议和会被群臣唾骂,会被百姓唾骂,但是袁崇焕想到明王朝的社稷安危,自己就算被大家骂,被百姓所不理解又能怎样呢?时间会证明自己决策的正确性。袁崇焕有一句诗:心苦后人知,当真是英雄寂寞,无人理解啊!他明知道不能得到当时的谅解,只盼望自己这番苦心为后人所知,我感觉到了他英雄性格中巨大的悲壮美,深刻地凄怆意。

(三)宁锦大捷,辞官归隐

议和失败后,皇太极立即决定进攻锦州,运用自己的军事才能,抵挡住了清军的一波又一波进攻,终于又一次打败了皇太极,取得了胜利。而在此战役之后,袁崇焕却只官升一级,奉承魏忠贤的官员却有数百人升官,理由是策划有功,并且魏忠贤还安排人去弹劾袁崇焕,导致袁崇焕心灰意冷,决定辞官归隐,而当时他还只有40多岁。

(四)崇祯继位,委以重任

熹宗死后,由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崇祯皇帝对魏忠贤等人进行大批清洗,被魏忠贤罢官的人也再次启用。崇祯四年,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成为抗清总司令。袁崇焕第一次与崇祯见面,崇祯皇帝对他非常尊敬,向他询问边关事物的解决方案,他给出一系列措施,并且说,可以在五年之内平定满清。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他想宽慰崇祯的话。他们第一次见面,袁崇焕就犯了一个大错误,为以后他被崇祯杀死埋下伏笔。袁崇焕提出目前明军较弱,清军较强,所以不能在城外打野战,只能坚守城池,拖延时间,为明朝的发展赢得时间。这是一场持久战,但是袁崇焕担心两件事:一是皇帝和朝中大臣对他不信任,二是敌人挑拨离间,散布谣言。因此在上任之初,他声明在先:军中稀奇古怪事物之多,不可能事事都查明白,希望皇帝能不要在意细节。崇祯听了之后,再加勉励,赐他蟒袍、玉带和银币。崇祯第一次见袁崇焕对他言听计从后,但不幸的是,袁崇焕担心的事,在后面都发生了,他还被处以极刑。(五)请发军饷事件和杀毛文龙,引起崇祯不满

袁崇焕还没到任,宁远已经发生了兵变,原因是欠饷4个月,袁崇焕好不容易处理好这件事之后,就向朝廷要军饷。而崇祯皇帝发现国库空虚,底下官员贪污众多,袁崇焕请求崇祯把自己的私家库房里的钱发给士兵,而崇祯皇帝确认为是袁崇焕贪污,而且还认为,如果一个将军爱兵如子,就算士兵没有饭吃,他也

不会叛变,所以认为袁崇焕带兵不力。再加上周延儒的污蔑,崇祯皇帝开始不信任袁崇焕。在崇祯二年,袁崇焕未经军部和刑部允许,擅自用尚方宝剑,以政变的方式,杀死了东江镇的总兵毛文龙,更是引起了崇祯皇帝杀他之心,只不过当时袁崇焕手握重兵,正值用人之际,所以崇祯没有动手。

(六)皇太极的反间计,崇祯错杀袁崇焕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领大军,躲开袁崇焕的防区,从龙井关、大安口一带攻破长城守卫,进犯北京城。袁崇焕得到京师危急的消息后,马上带兵千里飞驰回京支援。为了除掉袁崇焕,皇太极采用了范文程的计策,离间崇祯和袁崇焕。他们伪造了袁崇焕与皇太极书信,并让人冒充袁崇焕的使者,向皇太极邀功,还故意让俘获的太监听见,然后故意放回这个太监。崇祯本来就已经对袁崇焕产生怀疑,此时在经太监这么一说,更是对袁崇焕是汉奸深信不疑。同时,后进的军队在作战的时候,也用了计策。他们用袁崇焕部下用过的箭矢射伤满桂。满桂回城后军医为他拔出身上所中箭矢,发现上面刻有袁崇焕所部之记号。满桂原本也与袁崇焕有点过节,如今发现袁崇焕竟然在联手对付外敌的时候暗算自己,因此勃然大怒,便以箭矢和身上伤口为证,进宫找崇祯告了御状。两下里一对,崇祯帝果然中了计。认为是袁崇焕与后金勾结,引兵入关的。于是马上将袁崇焕逮捕下狱。等到清军退兵以后,马上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处以极刑。

总结:评价袁崇焕

在评价袁崇焕时,史学家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不该杀,他是明末抗清的名将,如果崇祯皇帝没有错杀袁崇焕,说不定历史就要改写。其中的代表是阎崇年,他将袁崇焕比作岳飞,对袁崇焕评价非常之高。也有人认为他该杀,是通敌卖国。我认为:袁崇焕是明末的爱国名将,他有超凡卓绝的军事才能,他有为国为民的伟大抱负,他有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但是,他性格之中的嫉恶如仇,冲动和君臣之道不足,使他不能很好地与皇帝和官员相处。他不懂君臣之间的谋略,不能够防止奸臣对他的污蔑。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罪于袁崇焕,应该当时的社会政治本来就很混乱,能在官场如鱼得水的人又有多少呢?也有可能是因为袁崇焕不屑于像小人一样阿谀奉承,不愿卑躬屈膝,但是,为了国家的社稷,为了民生,又有何不可呢?就算被当代人骂,只要后人明白就行了。

参考文献:

1阎崇年:《袁崇焕传》、《正说清朝十二帝》

2袁崇焕因何而死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3084123.html,/question/535486578.html

3袁崇焕之死背后的疑云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3084123.html,/aboutchina/zhuanti/zg365/2009-09/22/content_1856768 6.htm

参考视频:

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

百家讲坛:《崇祯那些年》

袁崇焕:明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袁崇焕:明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在刚愎自用、心胸狭窄、急火攻心的崇祯皇帝手下做事,明哲保身的老政客尚难以苟全生命,更何况是意气用事的一介书生? 明代历史上有两大冤狱,一是英宗正统年间组织北京保卫战的于谦,他以谋反之罪被处死,二是崇祯时抗击后金有功的大将袁崇焕,他以通敌卖国被处以“磔”刑。两人蒙冤受屈,令人生怜。不同的是,于谦尚算幸运,他死后不久就得以平反昭雪,袁崇焕却因在蒙冤后不久明王朝就灭亡了,致使冤情被隐瞒达百余年之久。 一介书生投笔从戎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祖籍广东东莞桑园客家人,幼年时便到广西梧州藤县的莲塘村生活,入当地籍。袁崇焕早年走的是一条读书入仕的道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十五岁的他考中进士,被授予于福建邵武县知县,从此步入官场。 袁崇焕生活的年代,大明王朝已进入它的垂垂暮年,万历皇帝勤于搜刮,怠于政事,加剧了官场的腐败。各级官员因循拖遢,贪污纳贿,欺压百姓,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市民暴动、军兵哗变、民族矛盾尖锐等问题日显突出。1616年,地处东北的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公开与明朝为敌,开始了统一东北、称雄天下的努力。次年,神宗抽调了大批精兵强将,派出精兵十余万前去镇压,却在萨尔浒一战中大败而归。辽东战事顿时成为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 袁崇焕虽是一介儒生,却并非腐儒。萨尔浒之战爆发时,袁崇焕正在北京参加会试,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势,他与许多有识之士一样,希望能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尽管他在中进士后就远赴福建任职,但一腔热血已经在内心沸腾。身居东南一隅,“为人慷慨,负胆略”的袁崇焕兵书不离左右,了解军事制度,研究用兵伐谋之道。执政之余,他设法向曾经在辽东驻扎、戍守过的退役将卒打听、讨论东北的形势,熟悉前线军情。时刻准备投身疆场的袁崇焕不久就等来了机会。 1622年,在知县任上已满三年的袁崇焕到北京接受 “朝觐”考核,类似今天的述职报告。当时,辽东的战局一天比一天紧张,努尔哈赤在攻陷沈阳和辽阳两座重镇后,又兵临广宁卫城(今辽宁北宁)下。袁崇焕再次表达了到前线杀敌立功的愿望,而朝廷也希望在这次基层官员的考察中选择有识之士参与辽东的战守。时任都察院御史的侯恂听说袁崇焕有些军事才能,就推荐他到兵部工作,考虑到他是一介书生,就安排他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一职。 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六品,负责兵部文书的管理、军用

《明末风云》的观后感范文

《明末风云》的观后感范文 最近我看了《明末风云》这部片子,突然对这段早已熟知的 历史有了些新的认识,也对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有了些新的认识。不禁使我对他有了几分同情,几分怜悯。其实明朝自太祖朱元璋立国以来,到崇祯即位,历经三百余年,早已是千疮百孔,朝不保夕了,内忧外患,江河日下了。仅凭崇祯一人之力,也绝不可能扭转乾坤,崇祯曾说过“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确有推卸责任之嫌,但细细想来,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他的错误决定没人劝说阻止,他的正确想法也无人理解支持。在位的这十七年,他是日日提心吊胆,如同坐在火山口上,其中的艰辛无助也恐怕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旁人是难以体会到的。明朝的灭亡,崇祯皇帝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闯王李自成呢?不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吗?要我说,他们都是历史的罪人,而且都是千古罪人,因为他们俩,让天下百姓陷入了更大的水深火热中,是他们俩把大好的江山白白地拱手送给了满清王朝,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崇祯皇帝即位那年年仅十七岁,年青的他相信也有着中兴大明的愿望,也希望自己能够 有一番大的作为。这点从他忍辱负重地消灭魏忠贤等祸国殃民、 迫害忠良的阉党可以得到最充分的说明。只可惜天不遂 人愿,他虽有中兴大明之心,却也是无力回天。

从这部片子我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攘外必先安内”?试想没有闯王李自成的出现,大明也不会这么快就完了,哪怕是苟延残喘,也还能支持上几年吧。如果李自成真的是以天下百姓为重,就绝不可能也不应该在外患尚存的时候揭竿而起,试图推翻明朝,至少应与朝廷携手退敌之后再来一争雌雄,争夺天下。对于袁崇焕之死,崇祯当然有责任,而且绝对是主要责任。他没有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没有做到对袁崇焕至始至终的绝对信任,我相信,也明白崇祯心里其实是不想杀袁崇焕的,也不相信他会通敌叛国,只不过是碍于一个皇帝的权威,碍于放不下皇家的脸面,他不愿意亲口承认是自己错了,冤枉了好人、忠臣,就如同曹阿满一般,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新三国中诸葛亮的话“曹阿满知错改错不认错”。我宁可相信如果当时有这么个人能够给崇祯找个台阶下,让他能够不伤脸面的话,说不定袁崇焕就可以死里逃生,逃过这一劫,只可惜这个人始终没有出现,不 免让人倍感遗憾。不过后人说此举是“崇祯自毁长城”可能就有些言过其实了。就算崇祯皇帝没有杀害袁崇焕,袁崇焕也挽救不了大明的灭亡。因为我始终认为袁崇焕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而不是神。即便他是神,也不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改变历史。因为历史绝不是仅仅凭人力所能够改变丝毫的。

十大冤臣

在崇祯时代担任政府高级官员,尤其是那种独当一面的高级官员,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崇祯朝非正常死亡的高级官员,远远多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代,如熊廷弼、王化贞、杨镐,他们要么死于当权者制造的冤狱,要么死于崇祯的一纸诏书,要么死于事败后的畏罪自杀。但是,与一代名将袁崇焕之死—凌迟而死相比,他们的死已经算得上非常体面、非常人性化了。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北京城一派肃杀,凌迟袁崇焕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多次遭受后金军队骚扰的北京吏民无不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袁崇焕这个引狼入室的汉奸终于要遭到应有的惩罚了——袁崇焕是以勾结后金、阴谋叛逆的罪名被捕的。 《明季北略》中记载了袁崇焕受凌迟的细节:袁崇焕被凌迟到“皮肉已尽”时,还没有断气,“心肺之间叫声不绝”,“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另一说广西藤县,可能因为生得黑瘦矮小,崇祯曾亲切地称他“袁蛮子”。像明朝的大多数官员一样,袁崇焕也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他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同年被授福建邵武知县。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发表七大恨宣布与明朝誓不两立,它像一座城市的地标,乃晚明的标志性事件:对袁崇焕来讲,意味着这位固执自负的南方人,即便身处远离辽东数千公里外的福建做地方官,却依然在处理钱粮与诉讼之余对辽东边事无限关注。《明史》称袁崇焕“为人慷慨富胆略,好谈兵……以边才自许”。后由于御史侯恂的举荐,知县袁崇焕被破格提拔为兵部职方主事。 史书中记载了两件关于袁崇焕的轶事:其一,天启二年,刚被提拔为兵部职方主事不久,恰好遇到广宁战役中明军大败,朝廷商议派人守卫山海关。袁崇焕得知此事后,单骑前往山海关明察暗访,由于没给兵部首长请假,部里竟然不知道这位主事去了哪里,家里人当然也不知道。过了段时间,袁主事回来向首长表示:给我军马钱粮,我足以守卫此关。其二,努尔哈赤去世时,身为宁远前线最高指挥官的袁崇焕不经朝廷授权,就自作主张派人前往吊唁,虽然究其实质,乃是想借吊唁之机刺探敌情,但后金毕竟是大明多年来的强硬敌对者,没有朝廷命令而擅自与之互通往来,乃大忌。 由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出,袁崇焕是一个优秀的实干家,一个行动主义者。富于理想和激情,却往往为了理想而置游戏规则于不顾;作为体制内的高级官员,他喜欢独行专断,机杼自出,凭借他的才华和一腔报国激情,他也的确干出了一番成效。但他不明白一个事实:他是个刚愎自用的人,而恰好他的主子崇祯也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两个刚愎自用的人成为上下级,当外在形势紧张之时,他们或许可能有合作蜜月,但互相猜忌一定会随着时日的流逝而潜滋暗长,而这种潜滋暗长的猜忌注定有一天会酿出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悲剧。 崇祯元年(1628年)四月,崇祯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跋涉,袁崇焕从家乡来到了熟悉的北京城,崇祯立即在平台召见。然而,此次平台召问,再次暴露了袁崇焕的性格弱点,他不假思索的豪言壮语,成为日后遭受极刑的诱因之一。崇祯礼貌地和袁崇焕略事寒暄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问袁崇焕:“建部(后金)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袁崇焕回答:“所有方略已另写奏本。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于万里之外,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全辽可复。”

明末名人

No.01孙承宗 宁锦防线,许多后金军听到这个名字都会不寒而栗。它的缔造者,朱常洛、朱由校的老师,培养袁崇焕的人——孙承宗。 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杰出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天启五年(1625)夏,孙承宗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关锦防线。他还培养人才,袁崇焕、祖大寿、吴襄、满贵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崇祯十一年(1638),后金兵围攻高阳,孙承宗英勇就义。 孙承宗厉害还是袁崇焕厉害? 东陵大盗孙殿英真是明末的孙承宗的后代? 孙承宗每中榜眼的那几年,靠什么谋生??? 谁有孙承宗的资料 孙承宗《渔家》的译文 No.02袁崇焕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 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宁前道袁崇焕,带领满贵、祖大寿坚守孤城。他们没有国家支持,没有丰厚的奖赏,没有获得的头衔(至少当时没有)。他们留下了努尔哈赤先生的老命。宁远大捷。 几年后,皇太极来领部队共打锦州,赵率教继续打炮,迫使后金军攻击宁远。关宁铁骑和赵率教两面夹击,后金军伤亡惨重。宁锦大捷。 1630年,袁崇焕被凌迟杀死,死因众说纷纭。见问题。 袁崇焕是忠臣吗 袁崇焕是谁

袁崇焕是冤死的吗 袁崇焕为什么而死? 读到了袁崇焕之死心理好难过! No.03杨嗣昌 杨嗣昌(1588-1641),字文弱。 在父亲杨鹤把十万崇祯的私房钱挥之一去,杨嗣昌想代替父亲顶罪,虽然未果,但铸成了让崇祯信任的基础。 崇祯十年,他就任兵部尚书,制定了一个“十面埋伏”的计划,虽然当时没人相信,但几年后面对被抓住的高迎祥,只剩18人的李自成,还有束手就擒的张献忠,皇帝对他信任有嘉。 崇祯十四年,杨嗣昌在追击张献忠时,重病而亡,时年53岁。 明末追剿农民军的杨嗣昌,是自杀吗? 杨嗣昌墓址究竟何在? 明朝的内阁大臣杨世昌是怎么死的 崇祯帝为什么在国家无法负担起两线战争的时候,不愿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杨嗣昌——忠臣还是奸臣

论抗金英雄袁崇焕之死

论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于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皇帝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磔刑……” 这是百度百科中对袁崇焕的生平概括,这段话的大部分内容是正确的,但是最后关于袁崇焕死去的原因描述却是有些不妥。 至于哪里不妥,我们从魏忠贤余党弹劾袁崇焕的三个罪名着手:首先,“擅杀岛帅”中的“岛帅”在这里指的是明末驻毛岛总兵毛文龙。袁崇焕生性放荡不羁,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可毛文龙却处处与他对着干,激怒了袁崇焕,于是被他用尚方宝剑直接斩于军营之中。杀人偿命是从古至今雷打不动的至理,若是在平时,袁督师必死无疑,但在当时崇祯皇帝所知道的名将也只有他了,抵抗后金的重任必须交给他,再加上当时努尔哈赤、皇太极经常来边关骚扰,所以靠这一点崇祯皇帝是不可能杀死袁崇焕的;然后,“与清廷议和”也是不太可能成立的,因为袁督师完全没有理由为后金卖命,直白的说就是后金没钱贿赂袁崇焕。后金军队为什么要来攻打明朝?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生产力,只能靠抢明朝的东西过活,在那时,后金除了牛羊,什么都缺,哪里还有东西贿赂袁崇焕?按照袁督师的性子,是很难做出这种没报酬还为人家卖命的事的;最后,“市米资敌”更是子虚乌有的罪名,我们先解释一下“市米资敌”的意思,“市”指交易,“资”指帮助了敌人,意思就是“卖军粮给敌人帮助敌人攻打明朝”这完全是扯淡,在当时,私卖军粮绝对是要杀头的,袁督师杀个人崇祯可能还能忍受,但要是卖了军粮,崇祯就绝对不会放过袁崇焕,这一点袁崇焕是明白的,就算他再不可一世也不敢惹怒了顶头上司。所以阉党余孽的这个罪名所指的米其实是内地百姓自家田里中出的米,并不是政府下发的军粮,但为了击败袁崇焕,阉党余孽自然是不择手段将这条“罪状”用作了弹劾他的理由。由此可见,以上三条罪证都不成立。至于后面说的皇太极使用反间计那更是扯淡,他的反间计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把明军俘虏绑在一个帐篷外,帐篷内是几个后金军领导假装讨论如何与袁崇焕会面攻打京城最后平分大明江山且故意被俘虏听见,再把俘虏放回去,俘虏将这件事情上报后袁崇焕就死定了。可以说,这个办法看上去天衣无缝,但是别忘了,崇祯皇帝可是个只凭只身一人就干掉了魏忠贤和阉党势力的恐怖政治家,这种雕虫小技会难得倒他?所以,袁崇焕的死与这些事情统统没有关系。 其实促使崇祯杀掉袁崇焕的真正罪名是:“谋反”,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内阁成员温体仁、周延儒弹劾了袁崇焕和当时的内阁大学士钱龙锡,指出袁崇焕曾贿赂了钱龙锡几万两白银。其实在明末,受贿实际上已经不算太大的事,满朝的文武百官,多少都有赚过外快,毕竟拖家带口的也不容易(明朝官员的俸禄极少)。但事情坏就坏在,行贿的是袁崇焕,而受贿的是钱龙锡。一个是边帅,一个是近臣,按照明朝的规定,边帅勾结近臣,必死无疑。于是袁崇焕就这么死了,因为一场权利的争斗,他成了牺牲品。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从来就没有想要背叛过自己的国家,因为他一直在用生命守护着这个国家,倾尽心力,呕心沥血。他或许不可一世、狂傲不羁,不讨人喜欢,但他却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袁崇焕死前在行邢台上最后说出的遗言 王炘儒201202

《皇帝的新装》窦桂梅的执教实录

传说,着名语文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上课,美丽生动,充满想象,没有终点。想看看吗 她带领团队探索多年并获得大奖的“主题教学”,体现在课堂中到底什么样 今天,小编为您献上窦桂梅老师的经典课例《皇帝的新装》,这是她在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召开的“窦桂梅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上的现场原生态课视频。 从这里,您可以看到,她从学科本位走向了课程整合,能够站在教育的高度看待学科教学,课堂关注的不再是教学方法,而是体现了课程观与儿童观——要回到教育本身,培养完整的人。 还等什么,戳屏观看吧! 课堂实录: 在这里种下价值判断的种子 (一)预学:带着问题与准备来到课堂 课始,请各小组结合“预学单”讨论“初读后最大的收获和疑问”,之后进行组间交流。学生从情节、顺序、人物、语言等角度谈了“收获”。“疑问”主要有: 1.为什么大家不敢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而小孩敢? 2.皇帝知道自己没穿衣服,为什么还要继续走完游行大典? 3.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皇帝的衣服,但他们却说看到了,并且还说它有多么美丽。4.课文第一段写皇帝特别喜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关键词:诚实、天真;好面子、虚伪等。 (二)共学:多方整合中合作释疑 1.聚焦“新装”,整合学生质疑 2.聚焦人物,学科间整合 3.聚焦现实,课内外整合 (三)延学:带着更高的期望与疑问走出课堂 教师出示延学单,鼓励学生继续编排课本剧、中英文对读《皇帝的新装》、延伸阅读《爱你本来的样子》、《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等,并提出新的疑问。 课例解读: 我们究竟怎样培养完整的人 我们的教育究竟怎样培养完整的人我们该怎样深度探索基于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构建与实施这是清华附小在整合思维下对教育的思考。就语文学科而言,通过语文学习,拥有怎样的语文素养,同时拥有怎样的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自然、对待社会的态度与行为让我们先从解读教材、选择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谈起。 (一)关于“主题” 对这篇经典童话,学生理解不尽相同,但大多停留在诚实、勇敢、天真这个层面。我们发现,名家解读不少,名师授课者也很多,可落脚点似乎停留在“情节”层面或对人物的单一评价上。 这几年,我们学校在构建“1+x课程”中,一直在强调“回到教育本身”。皇帝、大臣、百姓怕被别人认为“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救药”,于是为了面子、虚荣、权力,最终迷失。只有一个小孩子没有任何欲望,这跟称不称职没有关系,跟愚蠢不愚蠢没有关系,只跟他看“什么就说什么”的这件事情有关。也就是说,小男孩看到了事情的本身。而这恰恰是哲学上“回到事情本身”的一个命题。这篇童话揭示的不正是这样一个主题吗? 带着这份激动,我们请教了哲学教授,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事情本身”指事物的本 真、本来的面目,更是指每个人真正的自我。“回到事情本身”意味

宁远之战:一个人的战争

宁远之战:一个人的战争 摄影、撰文/立山 北京南城广渠门内,一方小小的墓园隐身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显得冷清而又怪异。这里埋葬的是一个名叫袁崇焕的人,他出生于1584年,死于1630年。袁崇焕短暂一生所贯穿的四十七个年头,正值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的末季。那是一个大厦将倾、呼唤英雄的时代,他从遥远的福建来到帝国的首都,登上了一生事业的巅峰。但这个时代送给他的不仅有权势、荣誉和施展抱负的大舞台,还有不可预测的种种危险。最后,他死在了这里。明人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如此描述袁崇焕之死:“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袁崇焕死于“磔”刑,一种将肢体分裂的残酷刑罚。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之所以对袁崇焕施以如此酷刑,理由列了一大堆,但核心罪名只有一个:通敌。敌即后金,明帝国晚期最危险的敌人。在朱由检看来,正是袁崇焕的阴谋,导致后金军队长驱直入,直抵北京城下,差点把自己提前变成亡国之君。袁崇焕果真通敌卖国么?几百年来,此一

问题争议不断,围绕着对袁崇焕的评价,形成截然相反的两个集团。一方认为他死得冤枉,另一方则说其万死不赦。直至今日,各色人等依然为此争吵不已,甚至不惜大骂出口。纷纷扰攘之下,要想解开其中疑惑,须从山海关外的一座小城宁远说起。(宁远之晨)进京与出关袁崇焕能和宁远联系 在一起,多少要拜莫测命运的安排。因为他原本在福建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任知县,芝麻大的官,而且离京师万里之遥,似乎根本没有机会和辽东抗后金前线的宁远发生关系。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622年,即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 登基的第二年,袁崇焕到北京接受朝廷的政绩考核。他的成绩不错,而且大概还对当时紧张万分的辽东战局提出了不少建议,因此受到御史侯恂的青睐,遂奏请皇帝破格擢升袁崇焕为兵部职方主事。侯恂即明代著名才子侯方域之父,东林党人。1622年前后,明朝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第 一件事:宦官魏忠贤得势。1620年10月底,朱由校即位仅仅一个月,就把魏忠贤从一个无足轻重的职位提拔至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系明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其职权原本不过是掌管宫廷礼仪,但经过多年的发展,至17世纪初,它的 权力已经得到巨大提升,堪比宰相。魏忠贤这一番凌空跳跃,使他在此后近八年的岁月中权势熏天,深刻影响了明朝的政治形势。袁崇焕当然也无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一影响的冲击。第二件事:明朝军队在辽东遭遇到了后金军队的第三次重创。

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明史本传》),一说字自如(《黄尊素说略》),广东东莞人,祖籍广西梧州。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广东东莞石碣镇水南乡,年十四随祖袁世祥,父袁子鹏迁至广西藤县(一说出生于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明末著名军事家、文学家、抗清(后金)名将、民族英雄。先后取得了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广渠门之战等胜利。己巳之变,后金实施反间计,最后被崇祯帝以通敌谋叛等罪名磔杀。《剑桥中国明代史》称:‘他(崇祯)相信了谣言,于1630年9月22日在北京杀了他最有才能的将领袁崇焕。’”——据百度百科 袁崇焕曾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他还有狱中诗作传世:

入狱 北阙勤王日,南冠就絷时。果然尊狱吏,悔不早舆尸。 执法人难恕,招犹我自知。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 袁崇焕之死非但是明代一起最大冤案,是袁崇焕的个人悲剧,更还由此导致大明江山亡国之惨的悲剧。所以还可以说是那个曾想励精图治、重整大明昔日雄风的亡国之君——崇祯帝也即是朱由检同志的最大悲剧! 有网作对袁崇焕之死的论述虽因了情绪化宣泄而有失 之偏颇,但却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镜鉴作用。是以择录如下: “悲剧是喜剧的另一面。两股政治势力相争的最终结局必然是一方的悲剧而另一方的喜剧。如果袁崇焕之死是大明王朝的悲剧的话,那么他的敌对一方大清的庆功宴上皇太极最兴奋而又不愿提起的事情,应该是这个曾令他最为头疼的对手终于死在了他的反间计下。中国历史上不缺少的就是这种悲喜剧。”

《皇帝的新装》窦桂梅的执教实录

传说,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上课,美丽生动,充满想象,没有终点。想看看吗? 她带领团队探索多年并获得大奖的“主题教学”,体现在课堂中到底什么样? 今天,小编为您献上窦桂梅老师的经典课例《皇帝的新装》,这是她在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召开的“窦桂梅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上的现场原生态课视频。 从这里,您可以看到,她从学科本位走向了课程整合,能够站在教育的高度看待学科教学,课堂关注的不再是教学方法,而是体现了课程观与儿童观——要回到教育本身,培养完整的人。 还等什么,戳屏观看吧! 课堂实录: 在这里种下价值判断的种子 (一)预学:带着问题与准备来到课堂 课始,请各小组结合“预学单”讨论“初读后最大的收获和疑问”,之后进行组间交流。学生从情节、顺序、人物、语言等角度谈了“收获”。“疑问”主要有:

1.为什么大家不敢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而小孩敢? 2.皇帝知道自己没穿衣服,为什么还要继续走完游行大典? 3.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皇帝的衣服,但他们却说看到了,并且还说它有多么美丽。4.课文第一段写皇帝特别喜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关键词:诚实、天真;好面子、虚伪等。 (二)共学:多方整合中合作释疑 1.聚焦“新装”,整合学生质疑 2.聚焦人物,学科间整合 3.聚焦现实,课内外整合 (三)延学:带着更高的期望与疑问走出课堂 教师出示延学单,鼓励学生继续编排课本剧、中英文对读《皇帝的新装》、延伸阅读《爱你本来的样子》、《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等,并提出新的疑问。 课例解读: 我们究竟怎样培养完整的人 我们的教育究竟怎样培养完整的人?我们该怎样深度探索基于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1+X 课程”构建与实施?这是清华附小在整合思维下对教育的思考。就语文学科而言,通过语文学习,拥有怎样的语文素养,同时拥有怎样的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自然、对待社会的态度与行为?让我们先从解读教材、选择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谈起。 (一)关于“主题” 对这篇经典童话,学生理解不尽相同,但大多停留在诚实、勇敢、天真这个层面。我们发现,名家解读不少,名师授课者也很多,可落脚点似乎停留在“情节”层面或对人物的单一评价上。

袁崇焕之死因

袁崇焕之死因 大家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碧血剑》或者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里面的男主人公袁承志都很熟悉吧,在小说里他是袁崇焕的儿子,袁崇焕被崇祯帝处以极刑,袁承志为报父仇,想尽一切办法欲杀崇祯,还为此与崇祯的第九个女儿长平公主演绎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当然,历史上的袁崇焕是没有儿子的,袁承志只是金庸小说虚构的一个人物。但历史上的袁崇焕确实是被崇祯帝被处以磔刑(也就是凌迟处死)而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袁崇焕被杀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第一,后金的反间计。皇太极和袁崇焕有着解不开的仇恨,宁远之战,在袁崇焕的顽抵御下,努尔哈赤吃了败仗,打破了后金军长胜的神话,努尔哈赤抑郁而终,他的儿子皇太极自然很是气愤;宁锦之战,皇太极又打败了,之后的几次战役也都以失败而告终,而这都因为袁崇焕以及他重新构筑的关宁锦防线。军事上打不赢,皇太极就在政治上设法来除掉袁崇焕,他用了一条反间毒计,利用俘虏来的明朝太监杨春、王成德设了一个圈套。皇太极指示后金的两个将领高渐中和鲍承先在一天晚上回营时坐在这两个太监卧室的隔壁,故作耳语,秘密谈话,他们在谈话中明示袁崇焕已与皇太极有密约,攻取北京很快就会成功。两个太监就假装睡觉,其实是在窃听。不久,后金就故意放了这两个太监,他们回去之后就将所听之事奏报崇祯帝。那么崇祯帝之所以会相信,除了与他生性多疑有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加强皇权,因为袁崇焕有造反的能力与可能(能力是没有什么疑

问的,至于可能性在下面会讲到)。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特点,注重的是一统政治的安定,因而有时候就不必特别计较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少数人,正是维持政局安定的方法。 第二,阉党余孽的构陷。崇祯即位之后,清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起用了一大批东林党,阉党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但是阉党余孽并不甘心,他们伺机而动,图谋报复东林党,制造了钱龙锡案。钱龙锡是东林党党魁,而袁崇焕虽不是东林党人,但他与孙承宗、钱龙锡、钱谦益等东林党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以温体仁、周延儒为主要代表的阉党势力趁袁崇焕下狱之机攻击东林党(在这里说一下,温体仁和周延儒二人在明史里被列入了奸臣传),他们诬陷钱龙锡是袁崇焕通敌的挑唆者并接受袁崇焕的贿赂,内臣与边将互通这是历来君主绝对不能容忍的。这些构陷这就加深了崇祯帝对袁崇焕的猜忌。 第三,自身行为不妥。在崇祯元年平台奏对时,袁崇焕对崇祯帝表态说五年全辽可复,而在明朝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实际上五年是难以办到的。后来有一个叫许誉卿的给事中问袁崇焕五年如何平辽,袁崇焕说“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这就有欺君的嫌疑。在处理毛文龙的问题上,袁崇焕设计斩杀毛文龙,是先斩后奏的,事先并没有奏报崇祯并得到其同意。这种擅杀守边大将的行为难免给崇祯留下一个独断专行的印象。努尔哈赤死了之后,在没有通知朝廷的情况下袁崇焕还写信给皇太极吊谒,并在后来与皇太极互通书信,且不说这些信的内容与目的如何,这种行为就会给人留下口实。这些都是袁崇焕自身的一些所作所为不妥当,也是导致其死的一个原因。

袁崇焕之死与崇祯皇帝

袁崇焕之死 摘要: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中国古代忠君爱国的思想被进一步强化,到了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的兴起,更加使皇权加强。出现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箴言,导致很多愚忠和臣子冤死,袁崇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着重分析了袁崇焕之死的原因,以袁崇焕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君与臣的关系中,分析袁崇焕之死,得出一些结论。 关键词:君与臣,政治斗争,明朝灭亡。 袁崇焕,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他这样的性格与当时那个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打击袁崇焕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袁崇焕的死具有一种悲壮之美,让人十分痛心。历史学家评论袁崇焕时,总是着眼于他的历史功绩和他对当时及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他在明清两个朝代覆灭与兴起之际所起的作用。然而,相比于袁崇焕的功绩,袁崇焕的性格更加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政治情况 在明末那段不幸的日子中,任何人都是不幸的,每一个君主在临死之时都感到了失败的屈辱:崇祯、努尔哈赤、皇太极等。忠臣与奸臣的命运往往没有什么区别,最终的结局都是惨死,有时奸臣还能得到善终。愤怒不平的知识分子、领不到粮饷的士卒、生命朝夕不保的流寇、饥饿流离的老百姓、以及有巨大才能与勇气的英雄人物:杨涟、熊延弼、孙承宗、李自成、袁崇焕。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遭受着苦难。在山东的大饥荒中,丈夫吃了妻子的尸体,母亲吃了儿子的尸体。那都是小人物的悲剧,他们心中的悲痛,一点也不会比英雄人物轻。不过小人物选择了默默忍受,而英雄们则选择了努力抗争。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后人们想起他们还会有惋惜和同情。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最开始被分配到福建邵武去做知县。他经历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崇祯)四代皇帝,前有张居正改革,当时有魏忠贤专擅朝政。由于魏忠贤的宦官当政,搞得明朝的朝廷内部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忠臣逐渐被排挤和杀害,整个朝代的文官几乎没有多少忠良。边疆的军事也是一塌糊涂,粮饷经常拖欠,还有朝廷内部官员贪污军饷,导致士兵怨恨非常之深。而当时,明朝遇见的敌人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得军事天才努尔哈赤。但是袁崇焕却打赢了努尔哈赤,而且重伤了他,使努尔哈赤病逝。由此可见袁崇焕的军事才能非比寻常。 二:袁崇焕的性格与成长经历 (一)首战胜利,获得信任与权力 袁崇焕为人慷慨,富于胆识,喜欢和人谈论军事,遇到年老退伍的军官士卒,总向他们询问边关的事物,年少时就有志于办理边疆事务。他中了进士之后,来到北京报告职务,对辽东军事发表了一些见解,被御史侯恂推荐,然后一步一步高升,当到了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贞的大军在广宁覆没,明朝惊慌失措,清军势如破竹,直逼北京。袁崇焕孤身一人出关考察,向朝廷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可以守住山海关。朝廷相信了他的言论,排遣他去守山海关。袁崇焕到达宁远之后,克服了一系列困难,与将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将城墙筑得又高又厚,这是袁崇焕一生功绩的基础。袁崇焕因为在军中立功,被孙承宗提拔,

小狐先生讲袁崇焕上

小狐先生讲袁崇焕上 炮镇马蹄宁远下, 孤城刀晕掩黄沙。 旌旗风中宁前道, 碧血丹心在云霞。 这首诗,道的是大明帝国备受争议的名将袁崇焕。有人说,他是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导致汉人最后一个王朝覆灭的罪魁祸首。那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一生,有那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又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东莞,广东的GDP重镇,男人的天堂。不过四百年前的东莞,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地方很难出人才。袁崇焕就是东莞人,由于袁家经商属于富裕家庭,所以袁崇焕有机会接受很好的教育,很小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这种情况在两广那种地方属于佼佼者,但放到全国就不一定了。于是两广的佼佼者袁崇焕考了很多次才考中进士,而且还是排名很靠后的那种,此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 很多在地方上牛的不行的高考状元,到了清华北大,才发现自己太平凡啦,于是不少人开始意志消沉。此时的袁崇焕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虽然进士都是牛叉人物,都属于帝国的顶尖人才,但是他的名次实在是太靠后了。所以虽然可以当官了,但袁崇焕当官的地方离京城比较远,在今天的福建一带。这段时间,袁崇焕一边兢兢业业的当县太爷,一边开始培养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行军打仗。在大多数男人的骨子里都有过驰骋疆场的梦想,但如果想真正的成为一个合格的将领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袁崇焕比较实在,一方面通过读书学习相关的军事理论,另一方面经常积极向很多退伍老兵请教军事。由于老兵都亲自参加过战斗,所以在和老兵的交谈过程中,袁崇焕真正了解到真实的战场是什么样子,胳膊怎么被砍的,肠子怎么出来的,哪个打得好,哪个打得臭,搁现在,袁崇焕搞的就是战地纪实。在这样的日子中,袁崇焕逐渐掌握了行军打仗的要领。这里需要说一下袁崇焕的性格,一方面他坚韧肯学习不向困难低头,所以可以从平庸一步步走向出人头地,另一方面,袁崇焕又是个骄傲到骨子里但很粗心的人,这些性格因素中粗心这一条很要命。这里先给大家一个铺垫,任何时候在做事说话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几个方面,

千古奇冤袁崇焕之死

千古奇冤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被处死后明朝百姓争相抢食其肉。下面整理了千古奇冤袁崇焕之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袁崇焕之死简介面对后金兵的屡屡入侵,袁崇焕临危受命赴辽东抗敌,自古文弱书生带兵出征并不罕见,但“雏凤初鸣”、谋勇兼备的袁崇焕居然数次击败咄咄逼人的常胜、后金杰出领袖努尔哈赤,一改明军屡战屡败之颓势,也算奇人奇事。 宁远一战,袁崇焕率军以弱胜强,大败八旗劲旅并击伤努尔哈赤,因功官授巡抚一职。随后袁崇焕率得胜之师在宁远、锦州和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的八旗精兵浴血苦战,明军取得了史上有名的“宁锦大捷”。这一战,让清军好久恢复不了战力,据说努尔哈赤也因此仗的惨败被气得旧伤复发、急火攻心而亡。宁锦大捷后,明清之间的战略态势互换,八旗劲旅的马蹄很难再踏入关内一步,士气大振的明军转守为攻,形势一片大好。 有明一代,荒诞无能的皇帝不少,被冤杀的忠臣良将更是“多如恒河沙数”。明朝的17个皇帝中,有30多年不上朝、不见朝臣的嘉靖帝;有沉溺于于木匠活不能自拔而不理朝政明熹宗;有天天在“豹房”淫乐荒废政事明武宗;有作了蒙古瓦剌军俘虏的明英宗;有疑似因宫廷阴谋被红丸毒死的明光宗。

被冤杀的忠臣良将更是多不胜数;明朝以杀功臣始,以杀功臣终,一批批忠臣良将给大明带来希望,刻薄寡恩的大明却给一批批忠臣带来绝望!明初朱元璋大杀功臣不说,明后期的于谦、熊延弼、袁崇焕等人的悲剧更是让人扼腕长叹。其中袁崇焕的悲催遭遇,更是让听者“挥泪顿作倾盆雨”的万古奇冤。 “江山也要伟人扶”,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可在“家国不分”的封建“人治”时代,皇帝一人的好恶决定着朝臣的命运。大多数君王远贤臣、亲佞臣;恶君子,亲小人。小人钻营有术,常可博得帝王亲睐。而作为“国之柱石”的忠良们却忠勇有余、媚上乏术,不光受白眼、排斥,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也有史籍记载说他是广西藤县人。万历进士,颇有胆识谋略,喜谈兵。来揭秘吧从他早年所写的一些诗句中可见此人的文韬武略和不凡抱负: 策杖只因图雪耻, 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友如相问, 恨我边尘尚未收。 袁崇焕立下的奇功却成为别人加官进爵的捷径,三军浴血奋战的成果不过染红了别人头上的的“顶戴花翎”。以魏忠贤为首的权阉在不断在昏聩的明熹宗面前攻击袁崇焕,袁遭熹宗冷遇和猜忌。被削夺兵权、心灰意冷的袁崇焕甚至生出来遁入空门之意。 中国历史上,类似袁崇焕这样赤胆忠心的忠正良臣灿若晨星,但

关于袁崇焕

关于袁崇焕 关于袁崇焕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英雄?叛徒?特别是他的死因争议更大。他是一个军事家,但逊于韩信,比韩信死的更惨。 我在阎崇年的明亡清兴60年中,感受到了袁崇焕的赤胆忠心、守边决心和辉煌业绩,崇祯皇帝杀了他,就是自毁长城。 在钱文忠讲的《三字经》中,领略了一个军事家的风采。但总觉得有一个谜未解,就是袁崇焕的死。说袁崇焕死于皇太极的离间计,故事还比较完整的,也可信得了不得。但我心头的谜却总萦绕不去。就连钱教授说崇祯的特点是多疑,又能快刀斩乱麻。一般多疑的人多犹豫、难决断。但崇祯的特点是既多疑,又能当机立断,但钱教授还是有疑问,为什么,半年后才处死袁崇焕?还是那么的惨。 看了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我明白,袁崇焕之死是他自身、党争和权力的斗争必然结果。 袁崇焕有许多缺陷,因为他可以是一个军事家或者是军事达人,但他是一个政治上的白痴,官场上的另类,另得使很多人痛恨,甚至连皇上都不爱的主。他不该擅自做主,杀那么多他不该杀的人,包括毛文龙,更不该以5年复辽来忽悠皇上。虽然他在军事上“凭坚城、用大炮、清奸细”屡

败清军,是皇太极的克星,但就是这一优势,又在北京保卫战中,成了他终结生命的直接原因所在(在北京保卫战中,他跟在皇太极后跑了半月不直接打,只有他的老师孙承宗知道,袁崇焕在寻找战机,想凭坚城、用大炮,但北京城是皇帝的,岂容他凭。正因如此百姓愤怒、皇帝不满和怀疑)。 他的死不是因为叛国,我们不信,崇祯也不信,当年明月归于了战术的失误,是北京官民失望、误解,权力的你死我活的争斗把袁崇焕卷入了千刀万剐的凌迟的地步。 至于以后的自毁长城的大力宣传,在于政治目的,抬高袁崇焕,打击崇祯而已。

清代亲王

清代亲王 清代亲王等级 和硕亲王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外藩中只有蒙古“汗”一级的领主才可以获得这个爵位。 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多罗郡王 多罗郡王,简称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皇子、宗室子、外藩得封之,和硕亲王世袭者,承嗣者封多罗郡王。满语“多罗”,其义为礼、道、理。将其放在爵位前面,有“礼的、道的”意思。所以,多罗郡王,简称礼郡王或理郡王。 多罗贝勒 多罗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即金代“勃极烈”的异译。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全称为多罗贝勒。清初,天命年间置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崇德元年(1636),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多罗贝勒为三等爵,位次多罗郡王而高于固山贝子。亦用以封蒙古贵族。

固山贝子 固山贝子,简称贝子,清爵名。原为满语“贝勒”的复数,有王或诸侯之意。清建国后,成为宗室爵位名。崇德(顺治)元年(1636)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固山贝子为宗室封爵第四级,低于多罗贝勒,而高于奉恩镇国公。 奉恩镇国公 奉恩镇国公,清爵名。宗室封爵第五级,在固山贝子下,奉恩辅国公上。 奉恩辅国公 奉恩辅国公清爵名。宗室封爵第六级,在奉恩镇国公下,不入八分镇国公上。 不入八分镇国公 不入八分镇国公是清朝爵位,与入八分镇国公(或者称为奉恩镇国公,简称镇国公)不同,在入八分镇国公以下,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上,为第七等爵。 不入八分辅国公 不入八分辅国公是清朝爵位,与入八分辅国公(或者称为奉恩辅国公,简称辅国公)不同,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以下,镇国将军以上,

近三十年袁崇焕研究综述

《明清史研究》期末考查论文

近三十年袁崇焕研究综述 【摘要】“袁崇焕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政治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影响,因而史学界和文艺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其研究、探讨和演绎。本文试就近三十年对袁崇焕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并做简单探析,以从中找到值得品鉴之处。 【关键词】袁崇焕研究学术 一、袁崇焕其人 袁崇焕(7457—7539),字元素,号自如。有明一代最后的“长城”之称。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和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其城防理论和战略战术被广泛用于明、清军事上。他赤心报国、坚持真理、清廉为官、爱国为民的事迹留芳百世。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年间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还京后自请守辽。筑宁远等城,多次打退后金军的进攻。授辽东巡抚。崇祯初年,被任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崇祯二年,后金军进围北京,他星夜弛援,后金设反间计,谓与袁有密约。崇祯帝下令捕之,磔于市。 二、近三十年史学界对袁崇焕的研究 在过去近三十年来,袁崇焕的研究在海内外有长足的进展,这一方面是学术风气日趋活跃,研究袁崇焕的课题拓宽范围,其涵盖面包括总论、传记、政治、军事、经济、党争、斩毛、议和、死因、诗文、籍贯、家系、品格、个性、科技、对外关系、民族关系、人际关系、文物古迹等领域;另方面也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阎崇年教授的积极推动,有密切的关系。 1、研究专著 1975年,金庸作长达六、七万字的《袁崇焕评传》。此书为金庸小说《碧血剑》的附录,1994年由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作者以史实为依据,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详述一个历史人物的景况,并从分析人物性格入手,将袁崇焕和崇祯皇帝的性格冲突视为大明悲剧产生的一大重要因素,这是金庸先生研究得出的、并被前人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的观点很有见地,尤其是先生以一股新文化气息的文笔、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历史见解,把袁崇焕与崇祯皇帝的品性和冲突表述得栩栩如生。 1984年,《袁崇焕资料集录》(上、下),阎崇年、俞三乐编,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编篡者在前人留存文献的基础上,以与袁崇焕有关的文书等文献为线索,着重对明清史料进行广泛的收集,从而大大地方便了研究者对文献检索的需要。该书搜罗到与袁崇焕相关的文献资料42。7万字,并依内容分为10集。其一为从《明实录》、天

冤死于“以战谋和”的袁崇焕

冤死于“以战谋和”的袁崇焕 发表时间:2019-10-28T08:34:50.173Z 来源:《新疆教育》2019年7月作者:雷生友 [导读] [搞要]袁崇焕是明朝文武双全,足智多谋的战将。 沅陵县二中雷生友 [搞要]袁崇焕是明朝文武双全,足智多谋的战将。是明朝的顶梁柱,文能定国,武能安邦的中流砥柱。笔者运用求异思维深入探究,认为袁崇焕死于“以战谋和”之策略。袁崇焕之死,是皇权专制的牺牲品。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悲剧,令人深思 [关键词]主战;谋和;皇权;求异 关于袁崇焕之死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大明王朝的顶梁柱袁崇焕,是死于“以战谋和”。袁崇焕的战略指导思想与崇祯帝的战略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了。崇焕是一员足智多谋,胸怀天下,高瞻远瞩的帅才。其文韬武略,在崇祯时代,无人能出其右。宁远大捷,足见崇焕智识非凡,胆略过人。崇焕以不足二万人的兵力,以少胜多,击溃了努尔哈赤的后金军十三万之众。是役,努尔哈赤重伤毙命。他临死前哀怨,不无忧虑地对心腹亲信说,袁崇焕不除,我后金断无来日。 宁锦大捷,可以说袁崇焕的军事生涯已达到颠峰。崇祯帝喜得心花怒放,加封崇焕为太子太保,赐蟒袍玉带。此时的崇焕位高权重,满朝文武既羡慕又不无妒忌。崇焕有点把持不住自己了,渐露傲气。没有我袁崇焕拼死效力,那有你崇祯帝在京城稳坐龙椅。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谦受益,满招损。我想袁崇焕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功高震主,崇祯帝同样有此感受。崇祯帝的确是一个很有抱负和远大理想的君主。他比明朝任何一个君主还要勤勉、节俭,戒奢。他专心致志于振兴大明王朝,建立盖世之功,成为中兴之主。他还算是开明的君主,破格用人,授予大权。可崇祯帝骨子里的疑心病很重,皇帝中心,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皇权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对于手握重兵,权势过重的封疆大吏和武将悍夫,一百个不放心。但大明王朝时至今日,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正是用人的时候,不得不重用武将悍夫。 崇祯帝受命于危难之际,面对病入膏盲的王朝,他心急如焚,急于事功。后金日益坐大,侵扰大明王朝,攻城略地,劫掠财物,杀人放火,得寸进尺,意欲夺取大明王朝的江山。这还得了,我堂堂大明,岂容蛮夷作乱。于是,崇祯登基,大刀阔爷,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整饬吏治,起用能人,励精图治。王朝气象更新。袁崇焕得遇良主,有用武之地。崇焕见崇祯帝对辽东之事如此上心,又对自己如此器重,感激万分。当崇祯帝满怀希望,推心置腹,问袁崇焕,辽东之事何日能彻底解决。袁崇焕实在无法拒绝崇祯帝殷切期望。袁崇焕立下誓言,五年可解决辽东之事。不过,袁崇焕还算清醒,皇上面前,臣无戏言啊!有道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袁崇焕郑重其事地提出了几个条件。其一,户部要给我足够的军饷,不得拖欠。其二,工部必须及时供给器械,而且保证质量。其三,吏部用我所用之人,不得以次充好。其五,兵部为我调兵选将。其六,朝中如有奸人陷害我,皇上应明察秋毫,保证我人身安全。其七,后金如果使用离间计,离间我君臣关系,皇上明鉴,坚定地信任臣。 崇祯一一答应了袁崇焕的条件,并赐崇焕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任命袁崇焕为辽东最高统帅,节制三军。足见崇祯帝十分看重袁崇焕,也很信任袁崇焕。崇祯帝认为制服关外的满人,惟用武力,以暴制暴。战战和和,打打停停,绝非长久之计。崇祯帝在思想上并不赞成议和。议和,是养虎为患。必须乘后金实力还不够强大时,集中军力,一劳永逸地解决辽东问题。袁崇焕从明朝国情出发,认为以现有的国力是不可能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后金的实力不可小觑,蒙古贵族是明朝的死敌,满蒙结盟,强强联手,力量就很强了。所以,“以战谋和”战略思想是上策。 正是在“以战谋和”战略思想指导下,袁崇焕在议和问题上,表现为积极主动,并私自修书与皇太极议和。皇太极经过深思熟虑后,与袁崇焕议和停战。议和是国家大事,必须经过朝议,由皇帝定夺。袁崇焕只是辽东主帅,根本无权决定议和大事。崇祯帝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如此下去,这江山只怕要改朝换代了。袁崇焕,你胆子天大,眼里还有我这个皇帝吗。我万般地赏识你,重用你,你却有异志。崇祯帝这时对袁崇焕起了杀心。实事求是地讲,袁崇焕私自与皇太极议和,是大错特错,犯了天条。这次议和虽事出有因,但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小。皇太极乘机征服了朝鲜,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得到了粮源。更可怕的是,皇太极以此为契机,实施了反间计。 其实,皇太极使反间计,崇祯帝不是看不破,而是要籍此下刀子,名正言顺解决袁崇焕。 袁崇焕嫉恶如仇,爱兵爱民。深受辽东将士爱戴和拥护,辽东民众视袁崇焕为救世主。在辽东,皇上圣旨还不如袁崇焕的帅令灵通。当时,有这种说法,辽东兵只听帅令,不闻圣旨。有人密告朝廷,崇祯帝将信将疑。1629年,袁崇焕擅杀大将毛文龙,崇祯帝不悦,疑心加重。辽东主战场是宁远、锦州。毛文龙防守东江镇,实际上是坚守敌后战场,抗击后金军。杀了毛文龙,亲者痛,仇者快。后金受益。毛文龙虽有过错甚至有罪,但罪不当诛。即使要杀,也要上报朝廷。 1630年10月,皇太极绕过宁远,从大安口出关直逼京师,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京师危在旦夕。袁崇焕作为蓟辽地区总司令,居然,让后金军打到了京城,确实难辞其咎。尽管袁崇焕亲率一彪人马狂奔赶至京城,拼死杀退后金兵,但京师危险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崇祯帝将袁崇焕逮捕下狱。魏忠贤余孽王永光、高捷、袁弘勋之流,乘机陷害袁崇焕。京城风传袁崇焕是汉奸,卖国叛主。百姓不明真相,也大骂袁崇焕。 袁崇焕被下狱后,崇祯帝命令袁崇焕写信给部下,速速赴京师勤王。袁的得力部下祖大寿事先得到圣旨,令他带兵速速勤王。祖大寿犹豫不决。后得袁崇焕之信,才出师勤王。但途中得知袁崇焕已下了狱,调转马头回辽东。辽东其他将官在得知主帅袁崇焕已下狱,气愤异常,皆打道回去了。气得崇祯帝暴跳如雷,几乎昏厥过去。“皇权何在,敌臣贼子,背叛国家。杀!杀!”崇祯帝咬牙切齿,声嘶力竭。 一代名将,铮铮忠臣,国之栋梁袁崇焕,被志大才疏的崇祯帝凌迟处死。 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家产也被抄没。其实,就没有什么家产。据《明季北略》载:“是时,百姓怨恨争噉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所谓活剐者也……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噉之。食时必骂一声,须叟崇焕肉悉卖尽。”可怜可悲,可歌可泣的忠良能臣袁崇焕惨遭千刀万剐,死不瞑目啊。 十四年后,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城,走投无路,残杀忠良的崇祯帝在煤山一棵树上上吊自尽了。“朕错杀你了,我的爱卿崇焕呐!”崇祯帝死前幡然醒悟了。自毁长城报应呵。这是崇祯帝一生最后的哀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