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经济政策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统治阶级抑制土地兼并
目的: 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巩固统治 措施:实行均田制(北魏隋唐)
“鱼鳞图册”按人丁和田亩纳税(明朝)
结果:不能真正阻止兼并 (原因?)
1.时间: (1)开始实行: 北魏 (2)发展完善: 隋唐前期 (3)瓦 解: 唐中后期 2.土地来源: 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3.受田者的封建义务: 北魏——交纳租税、服兵役和徭役 隋唐——交纳租税、推迟服役年龄,甚至可以纳绢代役 4.性质: 封建的土地国有制 5.作用: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土 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 动时间;使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6.瓦解原因: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 买卖的频繁,加之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
③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井田制趋于瓦解 ④各国的税制改革 ——直接原因
3.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1)春秋时期垦荒私有、化公为私 2)鲁国初税亩:前594年 实际承认了土 地私有的合法性
3)战国各国改革, 正式承认土地私有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几种形式
以私有制 为主体的 地主土地私有制 多种土地 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土地兼并
1、土地兼并 含义: 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方式: 抵押、买卖、赏赐、强占 根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私 有,准许买卖
实质: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影响: 贫富分化→激化矛盾→危害统治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 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 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 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明 朝 的 “ 鱼 鳞 图 册 ”
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土地制度?如何认 识土地制度的变革与调整?
B
(一)从重商到抑商
商周:鼓励商业 战国:抑商政策出台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演变:
1、重农抑商政策:
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治国理 财思想,是由战国商鞅首倡,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重农抑商政策实施原因:
1).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能提供生存的基本保障,稳定 的赋税收入,保证政府财政来源
C
3.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 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 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
4.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 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 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
土地层层分封;奴隶和庶民集 1)、概念: 体耕种;耕地十分规整,成方 块状,形同井字的土地制度.
2)、性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实质: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4)、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了 许多私田,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贡赋; —— 根本原因 ②周王室衰微,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1).内容: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2).原因:
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
2、奴隶社会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经》
井田制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
2).重农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便于加强控制,有利社会
稳定 3).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富商 大贾操纵市场物价,危害封建统治 4).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小农经济);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3、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演变(实施):
1).战国时期开始实行,特别是商鞅首倡“重本轻末”的 治国理财思想,以后历朝统治者沿袭。 2).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包括: 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 者加重征税等。 3).各朝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贱商令)。 4).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5).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
主要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有制) (2)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实质上属于 国王私有,这样的土地制度称为井田制(国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有土地国有制、 地主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而封建土地国有制度中的 典型土地制度是屯田制和均田制 认识: (1)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而 土地制度的调整又促进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2)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 反作用 (3)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意味着社会的转型
B
5.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 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 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 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 A.土地兼并 •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 C.国家授田 • D.土地私有
D
6.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D.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1.皇粮国税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 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废止农业税, 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农业税收开始于
( )
• A.井田制 • B.分封制 • C.租庸调制 • D.初税亩
D
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 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 •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 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