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崇拜与人性异化--论莫言小说《蛙》的生育制度文化

合集下载

莫言《蛙》的生命追思——从文学作品中看我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进程

莫言《蛙》的生命追思——从文学作品中看我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进程

莫言《蛙》的生命追思——从文学作品中看我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进程1 莫言的小说《蛙》与计划生育政策莫言的小说《蛙》以中国20世纪60年代波澜壮阔的乡村计划生育为时代背景,讲述乡村妇科医生的跌宕人生,展示出生动鲜明、亦正亦邪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

中国计划生育的推行与敏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相链接,使之成为了一种全民的运动,带有摧残人权的性质,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便是姑姑对耿秀莲的不依不饶、王仁美对侄儿媳妇的穷追猛打,其结局是两个孕妇与胎儿双亡的一幕而告终,显露出姑姑内心阴暗的心理和不可遏制的犯罪意识,这些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者以“合法”的旗号恣意践踏人权,释放出内心的邪恶意识。

在这些“血淋淋”的事件之中,人们内心对于传宗接代的基本要求被打压,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悲剧色彩,流露出普通民众被遮蔽的苦难与悲凉,对此,我们难以用简单的道德价值观去评判小说中的人物,是中国民族、国家面临的特殊困境及惨痛经历,对于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的制定是由中国特定国情所决定的,小说并没有简单地褒贬计划生育,而是通过计划生育的历史细节的挖掘,实现对生命的追思和对历史的反省。

2 莫言小说《蛙》的文体结构及生命意识2.1《蛙》的文体结构莫言的小说《蛙》是采用了书信、小说、戏剧融为一体的文体结构,并以语言的朴素、简洁、内敛为特征,让人在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之中,感悟到生命中坚韧的力量与本质。

前四个部分由书信组成,讲述了不同的故事,最后一个部分为完结的话剧本,从多个维度,实现对小说人物形象及特征的描述和展现。

在书信这种古老而传统的交流方式下,莫言用它引出中国敏感而神圣的一个领域——计划生育,他的笔触并没有直指计划生育政策,而是将其置于小说的历史背景之中,强调和突显出时代背景下人性的光辉、脆弱和较量。

他并不以再现历史为写作目的,不触碰敏感的政治底线,而是在特殊的大背景下,关注人性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想法,揭开人心深处不愿回顾的往事。

在小说最后的话剧部分,进入到了高潮。

莫言《蛙》生命意识的建构策略

莫言《蛙》生命意识的建构策略

莫⾔《蛙》⽣命意识的建构策略
莫⾔《蛙》⽣命意识的建构策略
朱妍,陈少锋
【摘要】《蛙》书写了姑姑和⾼密乡村民在计划⽣育政策下的殊异姿态,彰显出原始的⽣殖崇拜⽂化。

⽂本阐述了姑姑在计划⽣育政策中扮演的政治⾓⾊和伦理⾓⾊,姑姑在坚守国家意志的同时,内⼼依然透露着⼈性的光辉和对⽣命的敬畏。

随着时代使命的终结,姑姑的⽣命意识逐渐复苏,她以供奉泥塑娃娃的⽅式来实施⽣命的救赎。

⾼密乡村民以抗拒的姿态抵制国家的主流意识,⾮理性话语背后渗透出⽣命意识的张扬。

在现代⽂明社会⾥,⼈类应树⽴健康的⽣命意识,寄予⽣命本体更多的⼈⽂关怀和⼈⽂保护。

【期刊名称】潍坊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15)004
【总页数】4
【关键词】《蛙》;⽣命意识;⽣殖崇拜;⽣命救赎
莫⾔的《蛙》以姑姑和⾼密乡的⼈物命运为线索,勾画出现代化进程中理性政治与⽣命伦理的⽭盾。

在国家主流意志与原始⽣殖观念发⽣碰撞时,⾼密乡村民表现出的是对⽣殖崇拜的尊奉,流露出的是对⽣命的敬畏。

《蛙》书写了⾼密乡村民和姑姑在计划⽣育政策下的殊异姿态,彰显出强烈的⽣命意识。

《蛙》中⾼密乡村民的⽣命意识源于我国原始的⽣殖崇拜⽂化。

《系辞传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构精,万物化⽣。

”[1]天地、万物、男⼥之⽣皆是阴阳结合的结果。

《孟⼦·离娄上》⽈:“不孝有三,⽆后为⼤。

”[2]孟⼦的话体现出⽣殖繁衍的重⼤意义,⾎脉传承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根本所在。

在古代⽣产⼒低下、医疗⽔平不发达的境况下,⼈类⽆法控制外界环境对⾃⾝的。

论莫言的小说《蛙》

论莫言的小说《蛙》

论莫言的小说《蛙》摘要《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长篇小说。

《蛙》的文字很平实,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用讲故事的口气,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毫不留情地剖析了现代人的卑微的灵魂。

作者从“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将家族记忆、个体生命经验和想象虚构熔铸一体,表现了个体人格、人性、情感、生命、灵魂在奇特语境(比如严苛的政治文化禁忌,比如国家意志与民间伦理的矛盾)下的畸变和冲突。

关键词:莫言蛙姑姑反思书信体Abstract"Frog" is novel that Mo Yan brewing for more than ten years,.Also his pen IV contains three drafts, he devote himself to creating the novel.The text of the "frog" is very plain.And he wrote four long letters and a drama to the Japanese writer Sugitani.This novel use a Storytelling tone to tell us the Life experiences about Aunt - a rural obstetricians. It use a lot of Vivid and moving details to show six decades of ups and downs reproductive history in Rural China, analyzes the humble soul of modern man. Mo Yan was standing on human or humanized angle to write" human ",and combine family memories with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to express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human nature, emotion, life, soul in the unique context (such as harsh political cultural taboos, such as the will of the state and Folk Ethics paradox) distortion under and conflicts.Key words: Mo Yan Frog Aunt self-examination Epistolary目录一.绪论二.书信体叙事特点三.对“姑姑”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四.剖析作品的现实意义五.结论参考文献一.绪论在《蛙》这部小说中,莫言用带有魔幻主义的写作手法,以繁复诡秘的家族传奇、天马行空的叙事链索立足“民间”的叙事姿态、模糊含混的价值立场还有戏谑混合反讽的话语修辞,给我们展示了一部说不清是非对错的计划生育史。

《蛙》之读感:生命的赞歌与伦理的沉思

《蛙》之读感:生命的赞歌与伦理的沉思

《蛙》之读感:生命的赞歌与伦理的沉思在莫言先生的笔下,《蛙》不仅是一部描绘中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下,人们生活变迁与情感纠葛的小说,更是一次对生命本质、伦理道德以及人性光辉的深刻探讨。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丰富的人物群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既感受到了震撼与共鸣,也引发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悟。

《蛙》的故事围绕着乡村妇产科医生姑姑万心的一生展开,她既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定执行者,也是无数新生命降临的接引者。

在小说中,姑姑的角色充满了矛盾与挣扎,她既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让无数未出世的生命在母腹中夭折;又是一个充满母爱的“天使”,无数次从死神手中夺回产妇和新生的生命。

这种身份的双重性,让姑姑的形象更加立体,也让读者在同情与愤怒、敬佩与无奈之间徘徊。

书中,莫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命诞生的喜悦与逝去的哀伤,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伴随着家庭的欢呼与希望,而每一个被迫终止的生命则成了家庭永远的痛。

这种悲喜交织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在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的也不得不思考: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平衡政策与人性的关系?《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计划生育的小说,它更深刻地触及了伦理道德的底线。

在政策的压力下,人们被迫做出种种违背人性的选择,无论是姑姑的无奈与挣扎,还是那些因超生而被迫放弃孩子的家庭,他们的痛苦与牺牲都让人心痛不已。

小说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揭示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伦理困境。

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严格执行又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人们生育的自由和权利,造成了许多家庭的悲剧。

这种矛盾与冲突,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政策的合理性与人性的价值。

尽管《蛙》中充满了悲剧与苦难,但莫言并没有让读者在绝望中沉沦。

相反,他通过塑造一系列具有人性光辉的人物形象,传递了温暖与希望。

无论是姑姑在晚年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深刻反省与忏悔,还是那些超生家庭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都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坚韧。

论莫言《蛙》的批判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论莫言《蛙》的批判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人 ,这 是 当时 社 会 环境 下 人 们 的普 遍 想 法 。
展示 。那个 已经有三个女 儿、妻子耿秀 莲又再 次怀孕的东
蝌 蚪 的 第 一 次 思 想 转 变 是 王 仁 美 的 去 世 , 为 了 自 己 在 风村 张拳 ,在 张金牙带着 民兵将他按倒 在地后 , “ 张拳蹲
‘ 我张拳 ,三代单 三 部 队里 的职务 ,为了所谓的前程 ,他 “ 亲手 ”将王仁美 娘 在地 上,双手抱着 头 ,呜 呜地哭着说 :
小说 中的 “ 我 ” , 学 名 万 足 ,乳 名 小 跑 , 笔 名 蝌 蚪 ,
既 是 这 五封 长 信 的作 者 , 同 时 也 是信 中 的 叙 述 者 和 话 剧 的 钱 ,道 了 歉 。先 生 , 我 们 回 家 后 抱 头 痛 哭 , 决 定 回 东 北 乡 这 里 是 我 们 的 故 土 , 没 有 人 敢 欺 负 我 剧 中人 。 从 给 杉 谷 义 人 先 生 的信 中 可 以知 道 , 蝌 蚪 是 一 个 居 住 ” ,他 认 为 “ 知识分 子,他 “ 想 写 一 部 以姑 姑 的 一 生 为 素 材 的 话 剧 ” , 作 家 的 目标 勇 猛 奋 进 ” Ⅲ。
论莫 言 蛙 的批 判 主题及 共现 实意 义
。侯 本塔
摘 要 :不 同于通常所说 的忏悔与救赎主题 ,本 文认为小说 蛙 以人物塑造 为核 心,在忏悔与救赎 的背后蕴含 着的是对制度的批判 、对人 性的批判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批判 ,是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人性扭 曲的 书写。这同时
是要写 出计 划生育 的整个过程 。莫 言将计划生 育作为故事 协 。较 为 明 显 的 是 和 小 狮 子 的 结 婚 , “ 我 想 ,人 生 一 世 ,
发 生 的 背 景 , 以人 物 塑造 为 核 心 ,产 生 了蝌 蚪 、 姑 姑 、 陈 许 多事 , 都 是 命 中 注 定 的 ,逆 水 撑 船 不 如 顺 水 推 舟 ” , 这 鼻 、陈 眉 等 一 大 批 鲜 活 的 人 物 形 象 。 这 里 ,笔 者 试 图从 蝌 和第 一次与王仁美 结婚时 的 “ 要 !我 盯着 她的腿说 ”,有 蚪 和姑 姑 的 形 象 分 析入 手 ,期望 有 所 新 的 发现 。

《蛙》中的生育观念变化你如何看

《蛙》中的生育观念变化你如何看

《蛙》中的生育观念变化你如何看《<蛙>中的生育观念变化你如何看》莫言的《蛙》以乡村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围绕计划生育这一时代背景,深刻地展现了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个体思想的转变,更是整个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集体反思。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多子多福的观念深入人心。

孩子被视为家庭的劳动力和未来的保障,家族的繁荣昌盛往往与人口的兴旺紧密相连。

人们认为,子女众多不仅能够在农忙时节分担劳动压力,还能在年老时提供赡养和照顾。

这种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农业生产依赖人力,家庭需要足够的劳动力来耕种土地、维持生计。

而且,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养儿防老成为了人们普遍的心理诉求。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给人们的生育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蛙》中,姑姑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定执行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她的工作让她陷入了亲情与职责的两难境地,也让我们看到了政策推行的艰难和人们思想转变的不易。

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发点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这一政策在实施初期,遭到了许多人的抵制和不理解。

人们难以割舍传统的生育观念,认为限制生育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的人口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短缺、教育医疗压力增大、就业困难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国家的整体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从单纯追求子女数量的多,逐渐转变为注重子女质量的优。

家长们开始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健康和成长环境,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这种观念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望。

同时,女性在生育观念的转变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往往被视为生育的工具,自身的意愿和需求得不到尊重。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开始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选择权。

莫言《蛙》里的计划生育侧影

莫言《蛙》里的计划生育侧影

我们自己受到的对待是否人道由于我们无能为力而不再成为问题,而不能有别人幸免于这样的不幸反而成了重点所在。

生育满足的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

计划生育并非《蛙》的主题,书中的计划生育,远不及我们在现实中耳闻目睹的那么令人震撼。

不过,书中和计划生育有关的主要情节,却正好描摹出了这项国家强制支持下的基本国策常被人忽视的一面:占这个国家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先是被公权力列入强制的名单,辗转沟壑乃至远走他乡以捍卫生育自由,又被宣传机器和智识阶层不约而同地贴上“愚昧”的标签。

他们无力抗争,他们不掌握话语权,无力辩白,因此是失语者,是无言者。

国家说“人多力量大”的时候,他们相应号召;国家说“必须控制人口”的时候,他们有口难言,无可如何。

了老年我们可能会想,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听话呢,我不要那个党籍、不要当那个军官又能怎么样呢?我为什么不能让孤单的孩子有一个伴?这个东西肯定是触及到了人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

我们实际上在很多时候非常懦弱,像小说中的蝌蚪,他的妻子怀孕怀到了六个月,这时候严格地说是不能再做引产,再过几个月,孩子就要生出来了。

蝌蚪这个人物为了个人的所谓前途,而把自己的妻子推上了手术床。

结果让他的妻子和妻子腹中的胎儿一起死掉了。

他这样做是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国家、为了集体的荣誉。

用冠冕堂皇的理由遮掩下的内心深处的私欲,这其实不仅仅是触及了我一个人的内心的痛苦,也触及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许许多多人的内心深处的痛苦。

一个是故事可能重复,一个是语言重复,还有一个是结构重复,最可怕的是思想重复。

然而,就是这无言者的群体,还得一如既往的负担起自己的生老病死——这是高明的权力和高傲的智识阶层不愿劳神思及的——还得戴着“当家作主”的帽子,还得被惮于还他们生育自主的智识阶层指望着成为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的推力。

我希望读者看了《蛙》这部小说后,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认识到生育--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最基本的权利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也曾经是这么样的艰难曲折。

《蛙》的思想主题及现实意义

《蛙》的思想主题及现实意义

《蛙》的思想主题及现实意义摘要:在《蛙》这部著作里,莫言以他特有的笔调,娓娓叙述了高密东北乡六十年来所发生的关于计划生育的种种现象。

《蛙》通过对主人公乡村医生姑姑所经历的生活历程进行延伸描写,把笔调触及到了关于计划生育的方方面面,对人性幽暗的一面进行了强烈的鞭打。

关键词:《蛙》;医生姑姑;计划生育《蛙》是莫言的代表作,是其创作的第十一部长篇小说,莫言在写《蛙》之前,已经在头脑里酝酿了十几年,然后以四年的时间写成了这部著作。

作品完成后,莫言仍然不忘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呈现给读者一个令人感触很深的故事。

《蛙》这部作品,把一个巨大的生活场面铺设在中国六十年来农村生育史这样的背景之下。

小说以新颖独特的结构、书信体、元小说叙事,以及话剧三者进行巧妙结合,使小说表现的艺术空间极具张力。

小说对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几年的乡村女医生的姑姑的人生经历进行描写。

可以说,在高密东北乡,姑姑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是当地的一个名人,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作为一名乡村女医生,姑姑接生了许多婴儿,而与此同时,她又强制性地使很多孕妇流产,甚至造成了“一尸两命”悲剧的发生。

姑姑一边坚持着为高密东北乡的村民救死扶伤,一边带领着自己的队伍严格执行计划生育。

小说对姑姑的生动形象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把姑姑在执行计划生育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复杂现象进行了叙述,把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尴尬、矛盾、纠结以及卑微的精神世界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进一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软弱、虚伪的精神面貌进行讽刺、挖苦,对人物丰富而又复杂的灵魂进行剖析。

对于《蛙》这部作品,莫言把计划生育作为小说的一个精神背景来描写,进一步引起国民对于生命与灵魂的思考。

一、人情伦理与国家意志的冲突中国作为古老的农耕民族,历来非常注重家族观念,自古道“上事宗庙,下继后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家族长老多讲究多子多福,希望子孙绵延,香火不断,枝繁叶茂。

随着这种家族观念的传播与扩大,生育繁衍就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更关乎着家族的荣辱与兴衰。

《蛙》的读后感

《蛙》的读后感

《蛙》的读后感
《蛙》这部作品出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之手,是一部深刻而引人深思的长篇小说。

它以一位乡村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为轴心,围绕计划生育政策展开叙述,生动地揭示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挣扎。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阅读这部作品后,我感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姑姑,这位乡村医生,曾是人们眼中的送子观音,却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被迫承担了“刽子手”的角色。

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既有着医生的职责,又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深思。

这种情感的冲突,让我目睹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与坚守。

小说中对计划生育的描绘,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政策与人性的激烈碰撞。

那些为了生育不惜一切的家庭,他们的执着和渴望让人感到心酸;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残酷和冷漠,也引人深思。

这不禁让我思考,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如何在追求集体利益的同时,更加关注个体的尊严和权利。

此外,《蛙》对人性的描绘也极为细腻。

无论是姑姑内心的挣扎,还是其他人物在面对生育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自私、贪婪与善良,都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

在极端情境下,人们的选择往往能揭示出最真实的自我,而这些选择背后所隐藏的动机和情感,正是人性复杂性的体现。

莫言先生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一沉重话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蛙》,我不仅了解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还对人性、生命和社会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部作品启示我,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尊重每一个生命,并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和谐的社会。

《蛙》之读感:生命之歌,人性之舞

《蛙》之读感:生命之歌,人性之舞

《蛙》之读感:生命之歌,人性之舞在阅读莫言先生的长篇小说《蛙》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计划生育政策如火如荼的年代,目睹了人间百态,体验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这部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变迁,也引发了我对生命、人性和责任的深刻思考。

“蛙”在中文里,不仅是水生动物,还因其“呱呱”的叫声,常被用来象征婴儿出生的啼哭,寓意着生命的开始与希望。

莫言以此命名,不仅是对小说主题的高度概括,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不息和人性的复杂多面。

故事围绕着一位乡村妇产科医生——姑姑的一生展开。

姑姑从一个满怀爱心、医术高超的接生婆,转变为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基层干部,这一身份的转变,让她在救人与限生的矛盾中挣扎,也让她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道德拷问。

小说中,姑姑的形象鲜活而立体,她的每一次抉择,都仿佛在告诉我们:在时代的大潮中,每个人都是渺小而无奈的,但每个人的选择,又都深深地影响着自己和他人。

阅读《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

在我的家乡,也有这样一位老医生,他同样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期间扮演了重要角色。

那时的我,还不懂其中的复杂与艰辛,只是偶尔听大人们谈起他的故事,心中充满了敬畏和不解。

如今,当我再次回顾那段历史,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不易和无奈。

他们,也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者。

《蛙》不仅是一部关于计划生育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人性和责任的作品。

它让我意识到,生命的诞生与消逝,都是那么的神圣而不可侵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也应该承担起对生命的责任。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姑姑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和痛苦,但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职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蛙》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社会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自由的重要。

论莫言的小说《蛙》

论莫言的小说《蛙》

论莫言的小说《蛙》摘要《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长篇小说。

《蛙》的文字很平实,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用讲故事的口气,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毫不留情地剖析了现代人的卑微的灵魂。

作者从“站在人类或人性的角度去写“人”,将家族记忆、个体生命经验和想象虚构熔铸一体,表现了个体人格、人性、情感、生命、灵魂在奇特语境(比如严苛的政治文化禁忌,比如国家意志与民间伦理的矛盾)下的畸变和冲突。

关键词:莫言蛙姑姑反思书信体Abstract"Frog" is novel that Mo Yan brewing for more than ten years,.Also his pen IV contains three drafts, he devote himself to creating the novel.The text of the "frog" is very plain.And he wrote four long letters and a drama to the Japanese writer Sugitani.This novel use a Storytelling tone to tell us the Life experiences about Aunt - a rural obstetricians. It use a lot of Vivid and moving details to show six decades of ups and downs reproductive history in Rural China, analyzes the humble soul of modern man. Mo Yan was standing on human or humanized angle to write" human ",and combine family memories with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to express th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human nature, emotion, life, soul in the unique context (such as harsh political cultural taboos, such as the will of the state and Folk Ethics paradox) distortion under and conflicts.Key words: Mo Yan Frog Aunt self-examination Epistolary目录一.绪论二.书信体叙事特点三.对“姑姑”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四.剖析作品的现实意义五.结论参考文献一.绪论在《蛙》这部小说中,莫言用带有魔幻主义的写作手法,以繁复诡秘的家族传奇、天马行空的叙事链索立足“民间”的叙事姿态、模糊含混的价值立场还有戏谑混合反讽的话语修辞,给我们展示了一部说不清是非对错的计划生育史。

莫言《蛙》读后感——有关生育问题(5篇范文)

莫言《蛙》读后感——有关生育问题(5篇范文)

莫言《蛙》读后感——有关生育问题(5篇范文)第一篇:莫言《蛙》读后感——有关生育问题临界于控制人口与尊重生育权之间——关于莫言《蛙》的思索第一部分:《蛙》的读后感阅读完了莫言的《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为对党忠贞不二的姑姑、为一辈子不能生育的小狮子、为那些为了生孩子而不惜搭上性命的女人们:王仁美、王胆、陈拳的老婆,更为了那些还没有出世就被杀死在母亲子宫里的小生命。

关于生命的话题,从来都不会轻松,正如莫言自己写在封面上的那句话一样: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反省历史之痛,呈现对生命的敬重与悲悯。

本人不才,双学位的攻读方向正是中文,所以我且从文学与政治学的两个视角来谈一谈我读完这部作品之后的一些感受。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蛙》的立意无疑是宏大的,它讨论的是中国最独有也是最私密的一个话题,这种对于现实问题的关照,体现出了莫言作为一个文人应有的品格和抱负。

其实我这样说并非是矫揉造作,也并非是趁着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热乎劲儿也顺便给他带个高帽,其实早在我当年读了他的《丰乳肥臀》之后,便觉得这个作家不一般,只是没有想到这个不一般,竟然是成为了我国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当然那时的他还没有写《蛙》呢!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蛙》,此文之名就值得一番探究。

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山海经》、《淮南子》等一些中国上古神话的古籍,当中对于蛙这类动物有着不少记载,蛙在很多部族里都是受到供奉的图腾标志,而这种崇拜归根到底就是源于人类对于生殖繁衍这种原始的自然神力的感恩。

女娲造人中的“娲”与“蛙”相似,娃娃中的“娃”与“蛙”同音,因而蛙自然而然的与生殖繁衍存在着某种潜在的关联。

所以《蛙》这部文学作品的题目中,就暗示了它所要谈及和揭示的主题。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且不说它受到了多少外国力量以“人权”为理由的抨击,单就本土推行来讲,都是阻力重重、血泪交加。

而《蛙》中的主角,蝌蚪的姑姑,作为一名坚决贯彻党的政策的先锋党员,正是这个政策推行下的牺牲品。

读书心得——莫言《蛙》生命意识的建构策略

读书心得——莫言《蛙》生命意识的建构策略

读书心得——莫言《蛙》生命意识的建构策略莫言的《蛙》以计划生育政策为背景,勾画出现代化进程中理性政治与生命伦理的矛盾。

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原始的生殖观念发生碰撞时,文本凸显了国民的生殖崇拜体征,从民间立场言说了原生态化的生命意识。

《易传》中“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中国传统生命意识的体现。

天地以生物为本,生命的创造与繁衍是宇宙最崇高的品德。

《系辞传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天地、万物、男女之事皆是阴阳结合的结果。

血脉承递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生命动力,生命的伦理价值把生育推到无可置疑的神圣地位。

《蛙》中高密乡村民的生命意识源于我国原始的生殖崇拜文化。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医疗水平不高的境况下,人类无法有效地抵御外界环境对自身的伤害,需要尽可能多地繁衍子嗣来维持和发展群种,因此产生了对生殖的崇拜和追求。

生殖崇拜作为生命意识的显性表征,维系着家庭的利益诉求和民族的良性运转。

在社会养老体系尚未健全的背景下,家庭依然承担着养老的重负,子嗣的繁衍为家族的赡养储备了人力资源。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人口是国家的必备要素,国家需要人口来维持正常的运转。

正如费孝通所讲的:“社会完整是个人健全生活的条件,而社会的完整必须要人口的稳定;稳定有赖于新陈代谢,因之引起种族绵延的需要。

”[3]民族国家的有形建构依赖于生命的有序承递,生命的承递负载着民间的生殖信仰,因此《蛙》彰显了生命意识的本体化言说。

《蛙》通过姑姑和高密乡村民在计划生育前后的行为映射出人类内在的生殖崇拜理念,书写了人类的生命意识。

“蛙”作为文化图腾,因其多子的特征深受远古人类的膜拜,文本中“蛙”的意象体现了鲜明的生殖崇拜观念[4]。

高密乡村民把“蛙”奉为神灵加以膜拜,祈求多子多福,渴望生命绵延不息。

姑姑在河边洗手,看到成群的蝌蚪游过,意识到人类和蝌蚪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给“我”取名蝌蚪。

小狮子去牛蛙公司上班,不但不厌恶青蛙,还得出了蛙和人是同一祖先的结论。

痛楚而倔强的生命意识——评莫言的《蛙》do

痛楚而倔强的生命意识——评莫言的《蛙》do

痛楚而倔强的生命意识——评莫言的《蛙》新世纪以来,莫言、余华、阎连科、方方的小说新篇,是当下创作取得实绩的重要标志。

作为当今文坛之重镇,莫言等人路数各异、异彩纷呈的创作,可谓资源甚为丰饶,突破之势远未停止。

而年轻学子对新鲜出炉的文本,加以及时关注并展开细致探讨,其认知与判断虽不免稚嫩,却也不乏敏锐之处。

从文学传播与评论的角度来看,这显然也可带来一些有益价值和现实意义。

阅读、研究新世纪新作品,几位学子正可以之为方式,去共同见证社会文化的演变,感受大千世界的情感悸动。

曹培紧扣莫言小说《蛙》所表现的“生命意识”,辨析了题材的独特与经验的沉痛,阐扬了莫言笔下的生命礼赞;王萌则从形式分析入手,力挺饱受争议的文本《第七天》,强调了余华在“虚幻”与“现实”间的叙述突破;何霞对方方《惟妙惟肖的爱情》所作的解读,文辞从容,分析特别,着力于爱情、历史层面,审视了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生态与心态;黄姝所写《〈炸裂志〉:“神实主义”下的乡村“炸裂”寓言》,对阎连科的寓言化志书写作进行阅读解码,透视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精神实相;张昱娟的《〈平原〉中的历史错位和人性错位》,则对毕飞宇的文本展开细读,剖析了“文革”中的双重错位及作者的内在关怀。

(傅华,博士,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无论是《红高粱》在“种”的退化的忧思中赞颂生命,还是《丰乳肥臀》对于伟大的母爱与旺盛的生命力的礼赞,抑或《檀香刑》在人性的反思与拷问中逼视生命的幽暗,莫言的创作大多未离开过两个基点:一是植根于精神根据地的故乡,二是对生命的思考。

获得众多殊荣的《蛙》,赓续了这一风格化的背景与主题,以他的文学国度高密东北乡为切入点,选取了计划生育这一在中国延续至今、影响深远,且引起众多非议甚至指责的生育制度,来再度叩问生命。

在作品中,莫言以他内敛、隐性的狂欢化语言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老百姓,在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历史洪流里所经历的痛楚和做出的牺牲。

莫言《蛙》论文

莫言《蛙》论文

目录目录 (1)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4)一、 (5)二、 (5)三、 (7)四、 (8)注释 (9)参考文献 (10)后记 (11)1摘要《蛙》主要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将近60年的计划生育史,这是一段触及国人灵魂伤痛的历史,个人和时代的命运相互纠缠,造成了一个个难言的伤痛。

本文主要分析作品中姑姑的悲剧形象。

本论文分别从落后的社会生育观念,混乱的社会环境,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姑姑个人盲从的性格等四个方面层层剖析姑姑悲剧命运的成因。

关键词:《蛙》计划生育悲剧2Abstract"frog" is Mo Yan in 2009 completed a full-length nonfiction. This work won the eighth Mao Dun literature Chinese home on 2012, won the Mo Yan Nobel writer, also made an important and direct contribution. Mo Yan once said: the contemporary writers to write the soul of man, write the confession, write the most painful soul place. As he said, "the frog" mainly to write a planned parenthood history nearly 60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ese, this is a touch of pain the soul of the nation history, age and individual fate entangled with each other, resulting in a tone of unutterable pain.Keywords: "frog" family planning aunt tragedy3前言莫言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赢得那些准贵族的欢心,也没有必要像鬃狗一样欢群吠叫。

莫言小说的生命悲剧意识——以小说《蛙》为例

莫言小说的生命悲剧意识——以小说《蛙》为例

为孕妇接生,赋予新生儿以生命,同时又亲手毁掉无数婴儿的
五、总结
生命。姑姑如同生命之门的把守者,她决定谁将进入人世,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蛙》这部小说体现出浓厚的生
应该被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与死对姑姑来说可谓泾渭分 命悲剧意识,生之虚无、荒诞、残酷和人性的脆弱、无助、绝
明,天壤有别,但是另一方面,生与死对姑姑来说又是模糊的, 望都被深深的烙印在《蛙》的字里行间,而特别难能可贵的是,
特、西西弗斯、苔丝等等,这些形象连同尼采、叔本华、萨特 识的表现和抒发,完全是从现实中来的,并且通过介入现实的
等人的论述,构成了西方文学中的生命悲剧的谱系。
方式,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
中国文学中也不乏关于生命悲剧意识的叙写。庄子认为,
《蛙》中写道:“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看到一个携带着
人生于世间,总是处于“有待”的状态。所谓有待,即是被各 自己基因的生命诞生,他的诞生,是你的生命的延续。”在这
历投胎转世,总是和生命世界中的人物相互纠缠。《蛙》的生命 出来展开的,生育与繁衍是生
参考文献:
命的开始,却常常伴随着死亡,“我”的妻子王仁美因为分娩时
[1] 莫言 . 莫言作品系列:蛙 [M].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王胆生育女婴,自己却因为羊水破裂而
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无非是生 界大大扩展了,对于作者来说,生命悲剧不光是涵盖人类,而
命的激扬与寂灭。而将生命看做是一出悲剧的观念,在中外文 是整个宇宙万物,在作者这里,生命的意义已经大大扩展了。
学中都不乏其例。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区分了古希腊文化
四、《蛙》的生命悲剧意识与批判视野
中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尼采认为:“人生诚然是痛苦的,但

论莫言

论莫言

论莫言《蛙》中的生命哲学与生命自觉李荣博莫言的《蛙》因其“计划生育”题材与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契合而广为时人关注、褒扬。

评论者亦多在独特题材营构的历史场域中论述涉及的诸如历史与现实、启蒙与反思、个人与国家、罪感与救赎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再由此旁涉文本的形式创新、人物塑造、主题设置。

不过,这类重大而敏感、易引人过度关注的题材往往会遮蔽文本的主题,侧重社会历史维度的读解和评论很可能会导致对文本形而上意味探求的漠视。

其实,在历史和现实夹缝中屈伸夭矫的生命强力,在蛙鸣中蓬勃而出的生命欢唱,在被压抑与被贬损困境中顽强继续的生命过程,应该是比独特题材开启出的历史场域更根本更深层的东西。

小说文本对“生命”主题的彰显,理应成为评论和研究关注的焦点。

一、“蛙”的生命隐喻“蛙”意象无疑是具有极强隐喻性的,对这一意象的解读也就成为对主题探寻的必要环节。

文本将一系列与蛙相关的意象镶嵌在巨大的张力场中,使“蛙”与形而下的“娃”暨形而上的“生命”构成映射关系。

在“蛙-娃-生命”的隐喻链条中,“蛙”是最表层的象征符号,其作用是唤起和同构;而生命是其隐喻的终点;其中间的“娃”作为历史社会场域中问题纠结之点是最具有戏剧性的,也是最好的透视视角,所以,小说围绕“娃”与计划生育而写,在历史场景和生活事件的流转中、在人事变幻中,透视并呈现深隐的终极价值诉求——生命。

作为表层的隐喻符号,“蛙”意象起着路标式的指引作用,强烈地唤起读者对“喻底”的探求欲。

小说以“蛙”命名、叙述者叫“蝌蚪”、蝌蚪写的剧本名字也叫《蛙》。

这些“有意味的形式”都是唤起读者阅读期待的巧妙设置。

在叙事展开过程中又有了对“蛙”隐喻意义的进一步丰富及言语提示。

比如在第四部第六节中小狮子说的话:“蛙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人跟蛙是同一祖先”,“ 蝌蚪和人的精子形状相当,人的卵子与蛙的卵子也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你看没看过三个月内的婴儿标本?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与变态期的蛙类几乎是一模一样啊。

生命的异化——论莫言长篇小说《蛙》

生命的异化——论莫言长篇小说《蛙》

生命的异化——论莫言长篇小说《蛙》
刘国亚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莫言在《蛙》中选择了“计划生育”这个中心词,通过讲述作为妇产科医生的姑姑的一生,来反思乡土中国的生育史,进而揭示出生命是怎样遭受遏制和异化的.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刘国亚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莫言长篇小说《蛙》在世界各国的译介传播与评论 [J], 王艳
2.“双重思想光束”映照下的人类性——评莫言长篇小说《蛙》 [J], 李莉芸
3.生命崇拜与人性异化--论莫言小说《蛙》的生育制度文化 [J], 袁媛媛
4.一部关于现代生育伦理问题的深思之作--论莫言长篇小说《蛙》 [J], 孙正军
5.如何写“人”,怎样“自救”——再论莫言长篇小说《蛙》 [J], 孙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 生 育 制 度 的功 能是 在维 持社 会 结 构 的 完 整 。每 种 形 式 的社 会 结 构 在 容 量 上 多 少是 有 一 定 的 ; 因之 , 在 一 固 定 的 社 会结构 中, 人 H也 常 常 是 不 能 有 太 大 的 变 动 。若 是 社 会 结 构不变 , 而 人 口增 加 , 社 会 上 各 种 活动 也 必 然不 能 有 最 大 的 效 率 。… … 为 了社 会 结 构 的完 整 , 人I = I 不宜减少 ; 为 了社 会 的效 率 , 人 口也 不 宜 增 加 。 ” [ 4 ] 计 划 生 育 政 策 是 从 大 局 出发 , 理 性 的思 考 下 进 行 的 。正 如 姑 姑 所 带 领 的计 划 生 育 宣传 队 所宣传的那样 , “ 计 划 生 育 是 国家 大 事 , 人 口不 控 制 , 粮 食 不 够吃 , 衣 服不 够 穿 , 教育搞不好 , 人 口质 量 难 提 高 , 国家 难 富 强。 ” _ 5 这种理性的因果关 系 , 遇 到 了 中 国 多 子 多 孙 的 传 统 观念 , 必 然 形 成 错 综 复 杂 的 问题 。 姑 姑 作 为 医 术 高 明 的妇 产 科 医 生 , 她 顺 利 地 迎 接 了 无 数 的新 生 婴儿 ; 同时 她 又 是 控 制 生 育 的 这 场 没 有 硝 烟 的 战 争 中 的“ 操控者” 与 坚定 执行 者 。姑 姑 曾 说 过 , 生 是 党 的人 , 死 是 党 的 鬼 。她 会 焚 香 沐 浴 为 计 划 内 生 育 的 人 接 生 , 更 不 会 放 过 一 个 超 计 划 怀 孕 的 人 。姑 姑 在 降 低 人 口 出 生 率 , 减 少 人 口数 量 等 方 面 做 出 了 许 多 贡 献 。在 万 足 的 叙 述 中 , 姑 姑 崇 信 着 控 制 人 口的理 论 。但 是 正 因 为 她 的 “ 忠诚 ” 与“ 执 着” , 她 才 做 出 了许 多 极 端 的事 情 , 促 使 种 种 悲 剧 的发 生 。 姑 姑 忽 视 了个 体 生 命 的 本 身 , 丧 失 了对 生命 的尊 重 。
她 在 与 耿 秀 莲 周 旋 的时 候 , 调侃地说 : “ 你看看 , 她 凫 的多 好 啊, 她 把 当 年 游 击 队 员 对 付 日本 鬼 子 的 办 法 都 用 上 了 啊! - E 6 3 姑 姑 太 信 任 了耿 秀 莲 的游 泳 技 术 , 一 个 孕 妇 在 这 样
在 这 个 世 界 上 继 续 不 断 的有 该 种 生 物 存 在 , 生 物 个 体 都 有 定 的 寿命 , 不管是朝 菌 , 惠姑 ; 或 是冥灵 , 彭祖 , 寿命 的 长 短尽 可 以 相 差 很 大 , 但是 它们 总有 一 死 , 那 是 一 定 的 。 因 之, 种族要在这个世界上绵续下去 , 不 能不 继 续 不 断 地有 新 个 体 产 生 出来 代 替 旧 个 体 的 位 置 , 犹 如 接 力 赛 跑 一 般 。这 样, 所以种族绵续不能 不靠生殖机 能 。 ” r 3 ] 这 本 就 是 人 类 的 本能 , 而且推行早婚多育是历来朝代的通例 。 《 蛙》 中对 生 殖 崇 拜 的 “ 高密东北 乡” , 在 二 十 世 纪 五 六 十年代时 , 国家 的政策 与 民间传 统观 念都 是鼓 励生 育 的。 1 9 5 3年 到 1 9 5 7 年, 国家 生 产 发 展 , 经 济繁 荣 , 高 密 东 北 乡 那地方也是连年丰收 , 风调 雨顺 , 人们的生活衣食无忧 , “ 妇 女们争先恐后地怀 孕、 生产 。 ” 1 9 6 2年 , 高 密 东 北 乡 的 地 瓜 获 得 了大 丰 收 人 们 不 再 挨 饿 , 所 以, 便 迎 来 了建 国以 后 的 第 个生育高峰期 , 这 时 出生 的 孩 子 被 称 为 “ 地瓜小 孩” 。乡 民 们感 激 着 新 社 会 , 同时也在 暗下决心 , 一定 要多 生孩子 , 报 答 国 家 的 恩情 。在 这 一 时 期 , 姑 姑 成 为 了 人 们 心 目 中 的 “ 活菩萨” 、 “ 送子娘娘” , 成为 整个 乡里 响当 当的重要人 物 。 姑 姑 打 破 了“ 老 婆娘” 们野 蛮 、 蒙昧 的接生 术 , 推 行 新 法 接 生, 挽 救 了很 多 产 妇 和 新 生 婴 儿 的 生 命 , 成 为了高密东北乡 最 权 威 的妇 产 科 医生 。
论 莫 言小说《 蛙》 的生育 制度 文 化
袁 媛 媛
西宁 8 1 0 0 0 7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青 海 民族 大学 ,青 海
[ 摘 要 ] 从 人 类 对 生殖 的 崇拜 、 理, kS , 则 下 的人 性 书 写 和 市 场 经 济 下 的 人 性 纠 缠 三 个 角度 对 《 蛙》 中 所体
2 0 1 4年第 4期 ( 总第1 4 6 期)
牡 丹 江教 育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M UDANJ I ANG COL LEGE OF E DUCAT1 0N
N O.4。2 O1 4
Se r i a l No. 1 46
生 命 崇 拜 与 人 性 异 化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9 — 2 3 2 3 ( 2 0 1 4 ) 0 4 — 0 0 0 5 — 0 2
二、 理 性 原 则 下 的人 性 书 写 1 9 5 6 年底 , 人 口急 剧 增 长 。费 孝 通 在 《 生育制 度》 中 说
生 殖 崇 拜 视 角 下 的生 命 书 写 莫言的这部作品以“ 蛙” 作为书 名 , 乍 一 看 来 似 乎 与 书 的内容没有 任何 关 系 , 但是, 思 考 整部 作 品 , 都 是 围 绕 着 “ 蛙” 进 行 逐 步 展 开 的 。 自古 以 来 , 中 国人 非 常 衷 爱 繁 殖 能 力 强 的事 物 , 蛙是一种善于繁殖 、 多子 多育 的动 物 , 因此 , 在 民间 , 很显然地 成 为一种 生殖 崇拜 图腾 。在《 蛙》 中写 到 , “ 饥饿年代 , 吃 青 蛙 的人 甚 多 。我 们 家 族 对 吃 青 蛙 的人 非 常 反 感 。我 相 信 我 们 家 族 的人 宁愿 饿 死 也 不 会 吃 青 蛙 。 ” 口 可 见 蛙 的地 位 有 多 重 要 。 “ 蛙” 又与“ 娃” 同音 , “ 高密东 北乡” 的人 们 把 “ 蛙” 作 为 生 殖 崇 拜 图腾 , 原 因 也 在 于 此 。我 国 自古 以来 的 传 统 文 化 中, 种族 绵续 的 观 念在 民 间 已经 根深 蒂 固 , 传 宗 接 代 是 每 一 个 家 族 延 续 下 去 的 基 础 。马 林 诺 夫 斯 基 说 过 , “ 家 庭 不 是 生 物团体的单位 , 婚 姻 不 是 单 纯 的两 性 结 合 , 亲 子 关 系 亦 绝 不 是 单 纯 的 生 物 关 系 生 殖 作 用 在 人 类 社 会 中已 成 为 一 种 文 化体系。 ” _ 2 ] 而 费 孝 通对 种 族 绵续 作 了 定 义 , “ 种 族 绵 续 是 指
现 的 生 育制 度 文 化 以 时 间 的顺 序 进 行 阐 述 。揭 示 了人 类 生 命 的异 化 与 扭 曲 , 并 由 此 引发 人 们 对 人 类 生存 的 思
考。
[ 关键词] 《 蛙》 ; 生 育制 度 文化 ; 人 性 异 化 [ 中 图分 类 号 ] I 2 0 7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