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作者:孙显云刘兵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

摘要: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地应用他汀类药物来治疗高血脂症,有很多临床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仅可以降低患者体内血脂水平,还具有抑制炎症、抑制血栓形成、稳定动脉粥样斑块、调节血管平滑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等一系列非降脂类的药物治疗作用,本文主要是对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就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还原酶抑制剂,最早在临床上是作为降脂药物使用,但是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能够降低血清中的低密度胆固醇水平以外还能够显著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抑制炎症、抑制血栓形成、稳定动脉粥样斑块、调节血管平滑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功能等一系列非降脂类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

1.1、治疗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一直以来都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作用,最近几年,我国心脑血管患者的数量逐年上升,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也呈现上升趋势,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同时高血压也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在20%以上。陈文兰等[1]根据高血压水平将83名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以及瑞舒伐他汀组,每个月随访一次,发现瑞舒伐他汀组经过治疗后血压下降比常规治疗组更加的显著(P < 0.05),这样便可以认为在改善患者血压和患者左心室肥厚方面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更加的显著。还有学者[2]采用辛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并且对比采用贝那普利治疗组的疗效,发现在治疗6个月以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血脂有所下降,血压稳定,总的有效率为98.5%,而贝那普利组总的有效率仅仅是83.33%,结果可以认为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效果更加的显著。

1.2、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濮艳姑等[3]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结果发现对硬斑块和软斑块他汀类药物均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有学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80名高血压病患者,通过与单使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经过12个月的治疗,联合用药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样就证实了可以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动脉粥样硬化,他汀类药物可阻断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

1.3、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在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基础之上,因为多种原因导致斑块不稳定,这主要包括斑块局部炎症、血管内皮功能低下、凝血系统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等,进而导致斑块产生裂隙或者破裂,引起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在管腔内形成血栓,冠状动脉血管远端出现急性缺血。

不稳定型心绞痛标志着患者的冠心病由慢性期转为急性期,由原来的稳定状态变为了不稳定状态。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很容易发展为心源性猝死或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的表现是变化快、病情重,所以在抢救时应该有效、及时、迅速。有学者[4]通过研究表明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辛伐他汀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以及缺血性胸痛事件的发生。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不仅仅可以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粥样斑块的稳定性,而且对于那些胆固醇水平没有明显增高的冠心病患者也能够显著地减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所以,在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早期就应该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死亡率。

1.4、治疗心力衰竭

有学者[5]研究表明,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临床症状,增加LVEF,显著减少LVES。他汀类药物还可以稳定斑块来降低心力衰竭事件以及冠脉事件的发生,所以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心力衰竭。而经过常规治疗后,患者的血清BNP水平有所下降,LVEF有所增加,而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后更为显著,这样就证实了可以采用辛伐他汀降低心肌间的纤维化,用来治疗心力衰竭。

2、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任何药物在临床使用时都会存在不良反应以及潜在毒性,他汀类药物也不例外。一般副作用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便秘、腹泻)以及头昏、皮疹等,但症状往往较轻,大多能耐受,很少需停药,若停药,不良反应均能消失。肌肉毒性是他汀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肌无力、肌酸痛等等。此外他汀类药物还能够引发磷酸肌酸激酶升高,导致肌损伤,发生的概率是5%左右。这种肌毒性持续恶化则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D),继而导致急性肾衰竭,在治疗的过程中若发现肌毒性,应该立即停止用药,通常情况下停止用药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他汀类药物单独用药时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概率较低,但是高剂量或与贝特类、烟酸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联合使用时概率较大。此外横纹肌溶解症多在高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等人群中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文兰,王家奎,宋孚家. 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J]. 药物与临床,2010.7(12):91-92.

[2]:赵然尊,龙仙萍,刘志江,等. 不同剂量的阿托伐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 和MMP-9 水平的影响[J]. 临床内科杂志,2011,28(11):740-741.

[3]:濮艳姑,胡家庭. 培朵普利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改变和临床疗效[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10):754-757.

[4]:李俊民,郑彩霞,吕伟. 辛伐他汀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12):928-929.

[5]:〕冯胜民,史美甫.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临床研究进展.中国药业,2001,10(12):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