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关系
❖ 1.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包含
❖ 从审美教育角度看,审美教育中除艺术教育还包括自然美 育和社会美育.但由于艺术是所有美的形态中做精彩、最辉煌、 最动人心魄的感性形式,所以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
❖ 2.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促进
❖
一方面,个体在艺术教育中所获得的艺术审美经验迁移
❖
.
❖ (二)实现阶段
❖ 审美欣赏的实现阶段就是审美感受阶段.包括感知、想象、 理解、情感多种因素的交错融合.这一阶段是审美心理的关键.
❖ 审美感知审美器官即“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有音乐 感的耳朵”对审美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声音张力等要素 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能 够揭示事物的表现性(或审美属性)的特殊的感知.P338
❖ 审美欣赏的前提是审美态度,审美态度的具体形式和关键 环节是审美注意.所谓审美注意是指审美态度碰到具体对象的 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或结构上面. P 337
❖
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通常包括美的基本要素和形式美的
基本规律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线条、色彩、肌理、声音运动
等要素,后者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重复与变化、节奏与韵律、
多样与统一等方面. P 354
❖
审美注意与科学研究中对具体对象的注意不同,它并不
直接联结也不很快过度到逻辑思考概念意义,而是更为长久地
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或结构本身,并从而发展其他心理功能如情
感、想象等的渗入活动. P 337
❖ 审美态度经过审美注意就完成了欣赏的准备阶段,进入了 欣赏的实现阶段. P 337
❖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种感知是对整体形象的完形知觉或
超完形知觉,是内在情感模式与外在形式结构的契合.它包含
了想象、理解、情感等因素在内. P338
.
❖
审wenku.baidu.com感知是审美理解的第一步,那么,审美想象则帮助欣
赏主体实现审美理解.因为,在审美欣赏中,审美理解不是靠概
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而是靠想象来进行.正因为审美想
❖ 加登纳认为,个体的视知绝经历了一个从定向知觉到偏向 知觉到完形知觉再到超完形知觉和符号知觉的发展过程.其中, 定向知觉和偏向知觉是动物和人类的新生儿所具有的知觉能 力,而完形知觉、超完形知觉和符号知觉则是人类自幼儿时期 开始所特有的.完形知觉是指那种能够把对象加以组织的能力 即一种在内在需要的驱动下极力将不完美形式改变为完美形 式的能力.超完形知觉是一种能看到以某种方式所呈现的主导 图象或完形之外的能力.这种对对象的完形和超完形知觉是通 过创作者内心主观的简化原则来进行的.P342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 学前儿童审美欣赏心理过程 ❖ 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过程 ❖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实施
.
❖ 艺术教育可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类. 专业艺术教育包括高等艺术教育、中等艺术教育等 专业艺术教育,美术、音乐、戏剧、电影等专业艺术 教育.普通艺术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中的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P348
象包含了主观情感的心绪、意境、典型,自由而丰满,审美欣
赏才有了不确定性、多义性. P339
❖ 审美理解是在审美感知之后对欣赏对象所作的进一步的 审视和欣赏.最高级的理解是渗透在感知想象情感诸因素中并 与它们融为一体的,对融合在形式中的意味即“象外之旨”的 领悟. P339
❖ 审美情感是区别于科学活动与道德活动的一个最为显著 的特点.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审美对象所具有的情感表现 性,这种情感表现性并不是对象客体自身所具有的,而是当审 美主体的某种内在的情感模式与外在的形式结构达到“同形 同构”或“异质同构”时产生的.另一种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 过程中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愉悦,也即 美感.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第一层目标,促进学前儿童对美的
❖ 审美欣赏中的审美情感与感知、想象、理解是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并起着彼此促进的作用,他们共同构成完整的审美 心理的实现过程.P339-340
.
❖ (三)效应阶段 ❖ 审美欣赏心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效应阶段,
其结果是主体审美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欲望(爱 好)的产生;二是间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的提 高.
.
❖ 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过程 ❖ (一)审美知觉阶段 ❖ (二)审美反思阶段 ❖ (三)审美表达阶段 ❖ 审美创造的主体对外物的知觉和体验等,必须通
过某种形式语言才能形成最终结果.能将自己的知觉 和体验用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是艺术家与普通 人的区别所在.P345-346
.
❖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p346-350 ❖ (一)审美教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主的教育,
❖ 普通艺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艺 术修养.专业艺术教育更多强调艺术创作能力和制作 技巧的培养.但无论是专业艺术教育还是普通艺术教 育,其艺术修养的获得人格素质的提高都是首要目的.
❖ 余秋雨认为,“艺术修养是一种在审美范畴里感 悟生命的能力.”→审美欣赏力
.
❖ 学前儿童审美欣赏心理过程
❖ (一)准备阶段
其目的在于通过种种审美活动的熏陶和影响 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健全其审美心理结构,最 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 (二)审美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
.
❖ 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文学为手段和内容的 教育.艺术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1)艺术知识, 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2)艺术欣 赏,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3)艺 术创作,包括创作作品的构思能力和表达技能.
到自然美育和社会美育中,有助于他们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形
态与结构、特征的感受和识别,提高其审美能力.
❖ 另一方面,个体在审美教育中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并进 行有意义的构思,使其所创作的作品更加生动、丰富而有个性.
❖
.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目标与内容P350-351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各种审 美教育媒介,有目的地提高他们对审美对象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培养他们审美心理结构,最终达到个体人格的完善.
❖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关系
❖ 1.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包含
❖ 从审美教育角度看,审美教育中除艺术教育还包括自然美 育和社会美育.但由于艺术是所有美的形态中做精彩、最辉煌、 最动人心魄的感性形式,所以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
❖ 2.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促进
❖
一方面,个体在艺术教育中所获得的艺术审美经验迁移
❖
.
❖ (二)实现阶段
❖ 审美欣赏的实现阶段就是审美感受阶段.包括感知、想象、 理解、情感多种因素的交错融合.这一阶段是审美心理的关键.
❖ 审美感知审美器官即“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有音乐 感的耳朵”对审美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声音张力等要素 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能 够揭示事物的表现性(或审美属性)的特殊的感知.P338
❖ 审美欣赏的前提是审美态度,审美态度的具体形式和关键 环节是审美注意.所谓审美注意是指审美态度碰到具体对象的 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或结构上面. P 337
❖
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通常包括美的基本要素和形式美的
基本规律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线条、色彩、肌理、声音运动
等要素,后者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重复与变化、节奏与韵律、
多样与统一等方面. P 354
❖
审美注意与科学研究中对具体对象的注意不同,它并不
直接联结也不很快过度到逻辑思考概念意义,而是更为长久地
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或结构本身,并从而发展其他心理功能如情
感、想象等的渗入活动. P 337
❖ 审美态度经过审美注意就完成了欣赏的准备阶段,进入了 欣赏的实现阶段. P 337
❖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种感知是对整体形象的完形知觉或
超完形知觉,是内在情感模式与外在形式结构的契合.它包含
了想象、理解、情感等因素在内. P338
.
❖
审wenku.baidu.com感知是审美理解的第一步,那么,审美想象则帮助欣
赏主体实现审美理解.因为,在审美欣赏中,审美理解不是靠概
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而是靠想象来进行.正因为审美想
❖ 加登纳认为,个体的视知绝经历了一个从定向知觉到偏向 知觉到完形知觉再到超完形知觉和符号知觉的发展过程.其中, 定向知觉和偏向知觉是动物和人类的新生儿所具有的知觉能 力,而完形知觉、超完形知觉和符号知觉则是人类自幼儿时期 开始所特有的.完形知觉是指那种能够把对象加以组织的能力 即一种在内在需要的驱动下极力将不完美形式改变为完美形 式的能力.超完形知觉是一种能看到以某种方式所呈现的主导 图象或完形之外的能力.这种对对象的完形和超完形知觉是通 过创作者内心主观的简化原则来进行的.P342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 学前儿童审美欣赏心理过程 ❖ 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过程 ❖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实施
.
❖ 艺术教育可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类. 专业艺术教育包括高等艺术教育、中等艺术教育等 专业艺术教育,美术、音乐、戏剧、电影等专业艺术 教育.普通艺术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中的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P348
象包含了主观情感的心绪、意境、典型,自由而丰满,审美欣
赏才有了不确定性、多义性. P339
❖ 审美理解是在审美感知之后对欣赏对象所作的进一步的 审视和欣赏.最高级的理解是渗透在感知想象情感诸因素中并 与它们融为一体的,对融合在形式中的意味即“象外之旨”的 领悟. P339
❖ 审美情感是区别于科学活动与道德活动的一个最为显著 的特点.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审美对象所具有的情感表现 性,这种情感表现性并不是对象客体自身所具有的,而是当审 美主体的某种内在的情感模式与外在的形式结构达到“同形 同构”或“异质同构”时产生的.另一种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 过程中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愉悦,也即 美感.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第一层目标,促进学前儿童对美的
❖ 审美欣赏中的审美情感与感知、想象、理解是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并起着彼此促进的作用,他们共同构成完整的审美 心理的实现过程.P339-340
.
❖ (三)效应阶段 ❖ 审美欣赏心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效应阶段,
其结果是主体审美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欲望(爱 好)的产生;二是间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的提 高.
.
❖ 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过程 ❖ (一)审美知觉阶段 ❖ (二)审美反思阶段 ❖ (三)审美表达阶段 ❖ 审美创造的主体对外物的知觉和体验等,必须通
过某种形式语言才能形成最终结果.能将自己的知觉 和体验用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是艺术家与普通 人的区别所在.P345-346
.
❖ 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p346-350 ❖ (一)审美教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主的教育,
❖ 普通艺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艺 术修养.专业艺术教育更多强调艺术创作能力和制作 技巧的培养.但无论是专业艺术教育还是普通艺术教 育,其艺术修养的获得人格素质的提高都是首要目的.
❖ 余秋雨认为,“艺术修养是一种在审美范畴里感 悟生命的能力.”→审美欣赏力
.
❖ 学前儿童审美欣赏心理过程
❖ (一)准备阶段
其目的在于通过种种审美活动的熏陶和影响 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健全其审美心理结构,最 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 (二)审美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
.
❖ 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文学为手段和内容的 教育.艺术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1)艺术知识, 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2)艺术欣 赏,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3)艺 术创作,包括创作作品的构思能力和表达技能.
到自然美育和社会美育中,有助于他们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形
态与结构、特征的感受和识别,提高其审美能力.
❖ 另一方面,个体在审美教育中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并进 行有意义的构思,使其所创作的作品更加生动、丰富而有个性.
❖
.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目标与内容P350-351
❖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各种审 美教育媒介,有目的地提高他们对审美对象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培养他们审美心理结构,最终达到个体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