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发展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一、心理发展

概念: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

特征:阶段性连续性、定向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不平衡性的表现: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不同、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止时间不同、不同系统到达成熟的时间不同、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同

二、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素质(生物前提物质基础)、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三、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一方面教育必须以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一方面教育又对心理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几个重点名词:

1学习准备:是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合性。

2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提出。

3几个关键期:2岁是口头语言、2-3岁是计数能力、4岁是形状知觉、4-5是书面语言

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简答、论述)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强调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对环境的适应,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二)认知发展阶段论。他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的思维都有其特点。(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对教学的启示:第一按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第二以略高于学生现有思维水平进行教学。第三保持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重视社会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作用。第五重视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

几个重点名词:

1图式:指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

2同化: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3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通过改变认知结构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4几个认知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分化、形成客体永久性、延迟模仿、解决问题能力发展

前运算阶段(2-7岁):早期信号功能、自我中心性、不可逆运算(不守恒)、泛灵论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去中心化、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趋于成熟

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简答、论述)

(一)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区分了低级和高级两种心理机能,认为人的思维是借助于语言不断内化的结果。(二)强调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三)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四)强调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提倡通过支架式教学,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教育意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即“良好的教育必须走在发展前面”

几个重要的概念:

1内化:个体将外在的事物或他人的心智运作转变成自己内在的表征

2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3支架式教学: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掌握“无论…还是…都…”这一句型的使用。教师基于对学生的学习起点(亦即实际发展水平)的分析,首先呈现这样的句子:白天,他认真学习。晚上,他认真学习。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认真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把两个句子用“无论…还是…都…”组合成一个句子,并把关键的环节给学生指出来。如:白天,他认真学习。晚上,他认真学习。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认真学习。

等学生澄清了其中的关系后,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呈现如下内容:

春天,西藏的天气很晴朗。夏天,西藏的天气很晴朗。无论是是,都。等学生顺利完成这一环节后,再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教师呈现:

在中国的北方,有各种各样的鸟。在中国的南方,有各种各样的鸟。,。

第四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呈现:星期一,我们上课。,。,。教学的再下一个环节是教师呈现如下形式的内容:

,。,。,。

几个重要观点:

1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内化说。语言在内化中起重要作用,内化是促使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认知发展遵循“社会语言-自我语言-内部语言”的路线。

2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感觉、动作)、高级心理机能(思维、个性)3两种心理机能的转化:随意机能增强、抽象概括机能提高、心理机能之间组成心理结构、心理活动个性化

4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5支架式教学的运用:分割教学内容以便于掌握、示范要掌握的技能、提供有提示的练习

六、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简答、论述)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和健全的人格。这八个阶段是: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

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等。

教育意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重要概念:

1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2每个阶段的年龄分期及任务:

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培养信任感

自主感对羞耻感(2-3):培养自主性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培养主动性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培养勤奋感(小学)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培养自我同一性(中学阶段)

七、学生的个别差异(简答)

从心理角度看,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差异和性格差异,认知差异又表现在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认知能力差异(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发展水平、表现早晚、群体差异,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具体型与抽象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性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等。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运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总之,是为了因材施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