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高考吗?显然不是。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这一环节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需要拓展呢?对于日常语文教学又该如何实现有效拓展呢?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立足课本,选准拓展的“有效点”。

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应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往往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在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拓展得好,往往可以事半而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首先要选准拓展的“点”,要立足课本,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以至于活学活用。如教学《香菱学诗》一文时,就可以结合文中所讲的写诗的方法进行应用拓展:

1、给自己的教室撰写一副对联。

2、给自己的宿舍撰写一副对联。

3、针对香菱学诗这件事撰写一副对联。由于拓展的内容与所学内容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学生会很感兴趣,学起来自然轻松愉快。

二、结合学情,注重拓展的“达成度”。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

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我们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拓展的内容和题材也应适当体现出多样化,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胃口”,借此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学习热情。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做秀,导致课堂达成度低。

如学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我就及时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样做?从烛之武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品质?当今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如何爱国?问题从烛之武入手,引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思考,同时也便于他们回答。

再如教学“语言表达与应用”专题中的“简明、连贯、得体”这一知识板块后,我就在课堂上安排了这样一个应用拓展的内容:1、请你以一个青岛人的身份写两份欢迎词,表达对参加奥帆赛的运动员、裁判员和外地游客的欢迎。

2、请你代替青岛市长夏耕专写一份奥帆赛开幕式上的发言稿,表达青岛人民对全体参与奥帆赛的各位来宾的欢迎。

3、你认为作为青岛奥帆赛志愿者,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由于供同学们选择的空间很大,同学们的答案异彩纷呈,甚至有的同学写了好几个答案。

三、找准抓手,把握好拓展的形式。

拓展延伸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链接,有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但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忘了语文姓什么?本想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很容易上成如何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课;本想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形象体验文本的情感,也很容易上成音乐欣赏课。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同样,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总之,日常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是一个灵活机动的教学环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可机械死板地照搬某种模式。要把学生的“学”当成一个标杆,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断修正和衡量自己的教学设计,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