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 第七章 第2节中药内源性有害成分监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采收与加工对药材内源有害成分的影响。
药用植物经过采收与加工是药材形成的开始,在药材形成过程中, 药材内源性有害成分也会产生变化,如不同采收期对药用植物次生代 谢产物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为了确保药材质量,通常不同药用植物 都有特定采收期,如茅苍术中总挥发油和β-桉叶醇含量均以二年生高, 次生代谢成分含量并非与生长年限成正比;而一年中以5月份和10-11 月份的含量高,因此,规范采收期,稳定顶药材内源性成分,也是有 效监控药材内源性有害成分的手段之一。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内源 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如乌头中的乌头碱在乌头蒸制过程中发生变 化,当加热达到100ºC时,乌头碱除去1分子乙酸,生产乌头次碱,随 着温度升高,当加压达到160-170 ºC时,再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续水解生成乌头原碱, 因此,加工也影响药材内源有害成分的变化,而且不同的加工方法, 药材内源有害成分的变化也不同,监控药材内源有害成分,必须规范
1、生态环境对药材内源性有害成分形成的影响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次生代谢成分 =基因型+环境,显然,对于某种基源清楚的药用植物,其基因型是 稳定的,环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基因型的多样性导致酶种类的多 样性,影响次生代谢成分生物合成的多样性,如同种药材,不同产地 (即不同的生态环境)表现不同的次生代谢成分的差异,如近来有人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一叶萩中一叶萩碱的旋光性及其含量,发现东北地 区、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产的一叶萩碱皆为左旋性,北京多 为右旋性。左旋一叶萩碱以辽宁千山产的含量较高,右旋者北京和兴 隆产的较高。总的来说,各地一叶萩含的右旋一叶萩碱较左旋一叶萩 为高。但阐明地道药材形成的规律性,仍然需要深入的研究,特别是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因此,从生态环境监控药用植物内源有 害成分的形成,尚从生态环境如何对基因型影响加以监控。
3、栽培技术对药材内源性有害成分的影响
栽培药用植物,目的是通过模仿或改善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在 药材的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谋求提高药材产量。然而,药材质量 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成分的含量和组成有关,而次生代谢成分又与药 用植物生长环境变化有关,为了能达到药材质量的稳定,规范药用植 物栽培技术是关键。由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调控次生代谢成 分合成的基因是否表达以及如何表达,受到栽培技术的影响,如光照 影响次生代谢成分的合成。有人研究不同光强下伊贝母中生物碱的含 量,发现在80%的相对光强下,生物碱含量最高而全光照或过度遮荫, 含量均降低,因此,适度遮荫有利于伊贝母中生物碱的积累。另外, 绞股蓝总皂苷含量相对照度也在65%左右时最高,低于50%或高于 85%总皂苷均呈降低趋势,因此,规范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是稳定药材 质量的保证,也是监控药材内源性有害成分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药材中内源性有害成分的监控
自1993年比利时的Van-herweghem等发现9名妇女采用含有中药 成分的减肥处方后,出现快速进展的间质纤维化肾炎以来,不完全统 计,迄今为止,仅中药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研究的公开报道, 国内有345篇、国外96篇。而由马兜铃酸引发的对中医药的信誉和国 际化、现代化进程受到负面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并将此类药材冠名 “中草药肾病”。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比利时、英国、美国、 加拿大、西班牙、奥地利、埃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我国香 港等已经先后限制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进口。因此,加强药材有害成 分的监控,提高药材的安全性,对促进中药国际化、现代化都有重要 意义。
一、药用植物栽培过程和药材形成过程的有 害成分监控
药材所含有的有害成分大多数来自药用植物生长发育 过程中所形成的次生代谢产物,因此,为了避免药材的有 害成分对人体的危害,首先应该在有害成分形成时予以监 控。国家对中药材生产实施质量管理规范,从药用植物生 长的生态环境、种质、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包装贮藏 与运输、质量标准建立等方面监控药材的质量,确保所生 产的药材质量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目的。
2、种质对药材内源性有害成分形成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种质是影响药材内源有害成分形成的 关键。由于药用植物长期栽培,导致种质退化,或出现不 同的栽培品种,种质的退化或不同栽培品种的出现,使药 材质量控制复杂化,究其根源在于次生代谢成分含量和组 成的不稳定,同样也使药材内源性有害成分不可控,如甘 肃岷县当归(紫色)为0.46%,(白色)0.28%,因此,开展药 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避免种质退化,稳定次生代谢成分 的形成,才能有效监控药材内源有害成分。
6、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对监控药材内源性有 害成分的重要性
药材内源性次生代谢成分在治疗剂量下,表现为有效 成分;在超剂量或使用不当下,表现为内源性有害成分, 因此,药材内在次生代谢成分,并非是含量越高越好;近 年来,随着对药材质量的不断深入研究和中医治疗疾病多 靶点理论的出现,利用药材内源性次生代谢成分多样性控 制药材质量标准成为建立药材质量标准的新方法,诞生了 应用药材的化学成分多样性,构建指纹图谱的质量标准, 得到国内外医药学界的认同,对有效监控药材内源性有害
药材的加工方法,确保药材质量的稳定。
5、包装、贮藏和运输对药材内源有害成分的 影响
对药材内源有害成分影响研究较多的是不同的贮藏方法。在药材 贮藏过程中,由于贮藏环境影响了药材次生代谢成分的变化,如对于 含有苷的成分,由于药用植物有某种苷,就有水解该苷的酶存在,因 此,在药用植物采收后,应当迅速加工,否则在堆放过程中,苷发生 水解,可能产生危害性更强的成分,如毛地黄中的毛花洋地黄苷在酶 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相应毒性更强的次生毒苷或苷元;即便是经过加工 后的药材,在贮藏过程中,药材内源性有害成分也发生变化,如黄芩 中的黄芩苷在黄芩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黄芩素,由于后者具有游离的 三邻酚羟基,易被氧化,生成绿色物质。因此,药材的规范贮藏条件, 可以稳定药材内源性成分,避免内源性有害成分的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