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管一体化 将理念转变成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训、管一体化将理念转变成行为

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蒋守成

有人认为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和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成正比例,以为老师有了理论就会实践,听了报告就会行动,看了专著就会实施,其实不然,我们认为“教学理念讲得再好,不等于就自然拥有课堂教学的智慧。”因为教师的教学智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践的积累,一是理论学习的积累,而这两方面的积累并不是做简单的“加法”,需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获得,其进程是渐进的,甚至是十分缓慢的,如何提升理念转化成行为的效率,这就需要校本研训的引导和推动。我校提出了“校本研训要为解决学校的问题服务,校本研训要为落实学科教学规律服务”的观点,采取研、训、管一体化的策略,将先进的理念不断的转化成行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其中的管就是将校本研训的成果通过行政的手段抓落实,抓反馈、评价和调整,使校本研训形成一个系统。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简要汇报:

一、进行常规性研训,提高教师整体素养,形成合理的工作流程,使学校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研训:一个人成功85%靠态度和习惯,15%靠智慧我们依据学校的自身特点,依据学校发展的要求,倡导教师养成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坚持每天要做到“十问”:

一问校园内外,我和学生老师互致问候了没有?

二问交通工具,我摆放到指定地点没有?

三问走进办公室,我整理好内务了没有?

四问走进教室前,我认真备好课了没有?

五问上课前,我清点了学生人数没有?

六问教育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人格没有?

七问教师学生中途离校、登记了没有?

八问作业设计、布置、批改,我执行规范了没有?

九问对特殊学生,我关注了没有?

十问学生到校离校时间,我执行了没有?

特别是新到我们学校的老师,本学期分配和交流的老师有11位,我们除了培训之外教科室专门给每位安排了同年级、同学科的师傅,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我们学校的日常工作规范,最短的时间里能胜任中心小学的工作要求,同时在教学管理上也是学习共同体,上学期我们评出了五对优秀师徒。。

好的常规是依据好的理念制定的,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优化,通过培训让教师知道为什么,怎样做。

我们对教学常规进行研训我们结合学校教学常规和教学管理要求,以及不同阶段教师的教学需求,我们对教学常规进行培训,如何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考试、辅导学生、课外活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下午就是教科室安排的学科专题培训和教导处安排的学科常规培训。例如:教师进入课堂的常规要求(比如上课不能带手机进课堂、实行候课制度、本子全批全改等)。

这里我将在上学期的一次调研中发现的一个问题,让我深思。上学期某年级一个班的英语成绩不很理想,而这个班在上学期成绩良好,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们就找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在几个为什么后我们发现了问题的根本。谈话内容概括如下:

师:这次你们班英语成绩不理想是什么原因?

生:我们不太喜欢英语老师来上课。

师:你们不喜欢她?是什么原因?请具体说说

生:老师总是拖课,她占了我们课间休息的时间。

师:每次都这样吗?

生:很少不拖课。她几乎每次来上课就发火,几分钟过了才上课,有时要过十几分钟才上课。

师:老师为什么每次来上课都要发火呢,是不是你们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好?

生:我们班上英语课纪律不好,铃声响后还讲话,而且还讲个不停,老师就发火了。

师:上课铃响前老师到班上没有?

生:基本没有。

于是我就找这位老师谈心,当谈到班级纪律时,她显得很无奈,我不失时机地向她建议到:不妨这样,课前认真备好课,每节课提前五分钟到班候课,做好课前准备,同时学生也做好课前准备,用良好的心情迎接每一节课。她这样做了,我也跟踪了解了几天,她说学生纪律好了,学生说她拖课的次数也少了……

想不到造成该班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居然是老师没有候课,所以说我们教学常规流程科学了,结果才会理想;流程变了,效果也就发生了改变。

我们还根据各学科组特点,挖掘学科组的研训力量,在教科室指导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帮助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把握。通过研训管,优化了工作流程、使学校日常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二、进行课堂教学研训,给“理论与实践”一次次转化,提升运用学科教学规律的水平。

1、理念转化成实践。在美国,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这样的研究结果,当人们学习时他们大约记住阅读的10%,听到的20%,看见的30%,说的70%,做的90%,也就是这样三句话到的听到的就忘掉了,看见的就记住了,做了的就忘不了了。也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益,需要加大力度,压缩学生听的时间,让学生多说、多写、多交流,在表演、辅导他人方面多下功夫,落实在课堂上要我们减少讲和听,增加说和做,就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种教学理论如何转化成实践,我们先在数学发展性阅读课题组进行试点,研究确定了每节课至少要有15分钟独立作业的时间,要有10分钟发言相互交流的时间,每节课要有8位学生板演的机会,另外通过作业成果展示,数学故事比赛,争金夺银比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说做享受成果的乐趣。我们在研究中提出了如何让学生的发言更有效,如何让学生进行展示,如何有效进行反馈,如何预习,什么时候老师讲解最有效?等10大难题,这些问题通过实践的解决后将推广到我们数学学科组。

这个理念同样运用在我们教师的研训上,提出让我们教师将好的理念做出来,做的好的经验成果讲出来,出台了教师学术成果讲座展示办法,主讲老师在开学两周内自主申报讲座主题(题目)、讲座时间、讲座范围,在正式讲座两周前将讲稿送到教科室预审。这种校本培训的形式得到了优秀教师的积极响应,给老师时间去做去说去展示,提升了他们工作的目标性和主动性。

2、给实践找理论依据

我校的普通语文老师徐爱琴老师的所教的班每学期都比其他班高出一大截,什么原因呢,陈校长和她交流然后对她所在班级进行座谈听课等调研,发现他们班和其他班显著的区别就是学生读书读的多,每天中午回家都有读课外书的习惯,原来根本是大量阅读提高了他们班的语文教学质量。恰好我们加入了李希贵主任的“新学校行动计划”他们对语文大量阅读有了长时间的研究,形成了三分之一时间教教材,三分之二的时间搞拓展的教学流程,提出了课外阅读课内读的操作策略,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于是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去山东潍坊进行观摩交流,启动了我们学校的新学校新经典行动,五年级全年级进入,其余每个年级都有实验班级,研究小组在陈校长和徐丽主任带领下每周二活动一次,在研究中不断推进。

校本研训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问题,才能被一线教师所接受和欢迎,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教科研是最重要的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