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基本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通过问题情景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对学生来说,问题情景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对教师来说,问题情景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是进行物理过程教学的关键。
一、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目标
1.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强化其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学会参与。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让学生发现新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自我,个性和潜能得到发挥。
3.提高物理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的能力,进行物理教学改革。
二、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原则
1.要从学生、教材出发,掌握创设提问的难度
课堂创设提问情景,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其次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
2.从学生学习兴趣性出发,创设兴趣性问题情景。
为了在课堂教堂中推进素质教育,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而更重要的是“会学”物理,更应强调学生主动性学习,这样就要求教师具有设计问题情景的能力。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处在主体地位,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当然,学生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在问题情境设置和学法指导两个方面。
如:在学习力的等效替代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让两名身强体壮男生紧紧的拉住绳子的两端,而让一名弱小的女生,轻拉绳子的中央,就可以拉动两名男生,这样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想要问个为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
1.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最佳问题情景。
利用PHOTOSHOP、AUTHORWARE、FLASH等软件制作课件。
(1)帮助学生探索那些平常不易接触到的地方的,如月球表面、高温高压区域等等。
(2)向学生呈现那些难于观察和测量的事物的研究,如分子、原子结构等。
(3)为学生再现那些已不复存在的景象。
(4)将抽象的、深奥的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5)创设让学生与虚拟的任务进行交流的研究,如与牛顿、伽利略探讨物理问题等。
2.改进物理实验仪器,为学生创设最佳的问题情景。
(1)充分利用好物理实验仪器,使各个仪器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对一些陈旧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仪器进行改进,以适应为学生创设物理问题情景研究。
3、问题情景在激趣中创设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奥秘的强烈愿望,如讲授“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可这样引入新课:先演示“铁球碰鼻”的实验,即取一个铁球作为摆球,用绳把它悬挂起来,把铁球移动到高于平衡位置,从贴近教师鼻子处,由静止放开小球,当铁球荡过去又荡回来,十分靠近老师的鼻子,却不会碰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铁球荡回来时,碰不到老师鼻子?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多数同学感到所提问题与日常生活经验相悖,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这种提问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4、问题情景在猜想中创设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因此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物理教学中除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外,还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猜想因素,适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且培养对猜想进行验证的科学态度。如讲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这时有的吹,有的扇,有的在手臂上涂水,有的加热,忙得不可开交。当他们的猜想得到实验验证时,学生表现得异常兴奋。这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接受知识,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猜想带来的乐趣。
5、问题情景在矛盾中创设
如牛顿第一定律是较抽象的物理规律,教师可先通过演示实验提出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a、把小车轮朝上放在桌面上,用手推小车使其运动,停止用力时,小车就静止,按照人们的生活经验提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b、把小车翻过来,轮子朝下,向前一推,手离开了小车,小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又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至此,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创设了问题情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探究上面提出的问题。四、在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策略
1.围绕教学,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景。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新课开始时,围绕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创设些有价值且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绚丽多彩的想象内容,对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目标在学习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矛盾时形成乐于独立思考的愿望;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心理,为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等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围绕重点,设计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情景。
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一些符合教学实际,且具有一定探索空间的问题,让学生在有方向、有条理、有理有据地氛围中进行探索,必定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并能在探索中发现,获取和巩固知识。
3.围绕难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物理教学的关键是突破难点。难点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
4.围绕实践活动,设计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问题情景。
没有想象活动,就不可能有创造。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在教学中要善于架起知识原型和创造之间的桥梁,问题情景就是一种很好的桥梁,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