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871—1890年德意志的大陆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1871——1890年德意志的大陆政策
姓名:邵张彬学号:2104051710 专业:历史系2010级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后由于国际背景的限制,在外交上实行大陆政策,该政策以欧洲大陆为出发点,以压制孤立法国为目标,构建以柏林为中心的同盟,从周边对法国进行战略包围。在其执行的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德国霸权和地位,保证了欧洲大陆的和平,由于大陆政策自身的局限性及德意志领导人的更迭导致大陆政策在1890年被废止,并没有长久地维护德国的利益。
关键词:德意志大陆政策俾斯麦
正文:
1871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威廉一世即位为帝国皇帝。俾斯麦继续担任宰相直至1890年辞职。因此,在1871——1890年间德意志帝国的对外政策具有一致性、连贯性和稳定性。期间,如何处理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与英、法、俄、奥等大国的关系,如何运用外交手段来使德国利益最大化,便成了德国外交的核心目标。目前,学界对于日本的大陆政策以及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研究很多,论著见诸于不同的学术期刊和杂志。而忽视了德意志的大陆政策。笔者试图从德意志的外交政策上探究德意志崛起的历史轨迹。探究在1871—1890期间德意志的外交阶段特征,德意志如何用外交手段维护并扩大国家利益的。
在此期间,德意志的外交政策可概括为:大陆政策,即着眼于欧洲大陆,一切以欧洲大陆为基本出发点的政策。德意志的所有外交活动以及军事行动都以此为中心展开。1888年新皇帝威廉二世登基,1890年俾斯麦辞职。大陆政策被对外扩张、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世界政策”所取代。
一大陆政策的内容和背景
1大陆政策的内容是,在保持欧洲大陆的和平环境下维持德国的霸主地位,其基本内容有三点:一孤立法国,极力压制法国,防止法国复仇;二拉拢法国的潜在盟友,这后一种办法,既不触怒国际社会,又能保持德国的安全,防止法国复仇,
因而成为俾斯麦时期德国的基本外交路线①
;建立以柏林为中心的德、奥、俄同盟
和德、意、奥同盟;三在殖民地扩张问题上持谨慎态度,尽量不与英国的海上霸权发生冲突,在对外事务中争取英国的合作。从俾斯麦外交的基本内容可知,孤立法国是其大陆政策的基本点,只有保持法国的孤立才能维持德国的霸权。
国际背景:
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第二帝国瓦解,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两省,向普鲁士支付巨额赔款。巨大的损失削弱了法国,法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让位于新崛起的德意志。法国一心想报一箭之仇,全民同仇敌忾,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时刻想恢复昔日的霸权,收复失地,削弱德国。法德矛盾也成为此期间的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而德国的目标就是极力压制并孤立法国,使其永远不得翻身。只要法国孤立无援,它仅凭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根本无法挑战德国。而当时德意志刚刚统一,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巩固成果,消除分离主义。英国一贯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决不允许德国过分削弱法国而变得更加强大。俄罗斯则不愿意在其西侧的邻居过分强大而威胁自己的地位。奥匈帝国由于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失败而退出德意志,国力极大的削弱,对新崛起的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敌意并未消除。因此,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俾斯麦再次对法国进行军事打击。
二德意志构建大陆同盟体系的努力:
1在外交上,俾斯麦致力于构建德俄奥为核心的大陆同盟体系。1873年六月,奥俄两国皇帝签署兴布隆协约,规定有第三国侵略危险时,双方相互协商。10
月,德皇访问维也纳,加入了该协定。至此,德、奥、俄“三皇同盟”形成。三皇同盟加强了三国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确保了德国在和法国发生冲突时,奥匈、俄
①沈劼. 从俾斯麦到威廉二世——德意志第二帝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
.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罗斯两国的中立,不会援助法国,初步孤立了法国。1875年法德两国由于法国大力扩军备战而发生战争危机,俾斯麦威胁对法国进行战争时,而法国看到了德俄英奥之间的矛盾,向英俄寻求援助,这是德俄奥三皇同盟的脆弱性开始体现:英国奉行大陆均势政策支持法国,甚至不惜与德国开战;俄国则不愿意法国被打垮。此时俾斯麦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三皇同盟并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2 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多方讨好,一方面支持俄罗斯对黑海海滨的领土要求,一方面支持奥匈帝国在波黑驻军,结果,俄罗斯被迫吐出了对土耳其作战胜利后的一些果实,此举加深了德、俄之间的矛盾,而法国为了打破本国在欧洲大陆的孤立状态也开始拉拢俄国,法俄两国开始接近。俾斯麦认为,最理想的是德国始终能在欧洲五强中的三个强国的那一边。他明智的变通一贯奉行的现实政治,不得不主动构建联盟,以延迟甚至化解柏林会议后诡谲多变的情势中所隐现的列强
结盟所围堵德国的危险①
。此时的俾斯麦领导下的德意志帝国仍未放弃孤立法国的努
力:1879年德意志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规定:两国中任何一方受到俄国或者法国进攻,另一方即全力援助。此项条约明显针对俄法。俾斯麦为了扩大对法国的战略包围,极力拉拢意大利,为此,他一方面怂恿法国进攻突尼斯,另一方面对意大利夺取突尼斯的要求表示支持。结果1881年法国抢先占领突尼斯,意大利与法国的矛盾加剧。此时,俾斯麦又对意大利政府加以鼓动和劝说,终于使意大利于1882年加入了德奥同盟,同盟国集团形成。德意志的“大陆政策”获得了重要的成功,法国已被孤立。俾斯麦为了避免在开战时两面受敌,继续拉拢俄国。1881年德、俄两国签订《再保险条约》,减轻了俄法接近对德国的压力。1
以上所有的外交活动,可以看出有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压制孤立法国。在德意志推行外交政策的过程中,没有与欧洲大国发生战争,只是以其强大的国力和军力作为对外政策的支撑和保障。重在建立压制法国、孤立法国的包围圈,对法国的敌人
①承庆昌.评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1期1991年1月.
和潜在盟友都进行拉拢,并且对未来的战争提前规划,防止德国与法国作战时陷入两面作战的局面。
三结论
大陆政策的作用:
一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孤立了法国,确保了欧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由于俾斯麦的努力,拉拢俄、奥、意等国家,同时继续对法国进行战争遏制,使得法国彻底被孤立。这样就使得法国在单独的情况下无法对德复仇。在压制法国的基础上保证了欧洲和平,可以说是一种冷和平。他的外交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将一切战争因素扼杀在襁褓中。这种冷和平以法国的屈辱和德国的过分强大为代价,同时由于欧洲大陆均势的影响使得德法两国在此期间没有发生战争冲突。
二增强了德国实力,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德国的影响。由于德奥俄三皇同盟的建立及德国在柏林会议上的作为,以及德国在奥、俄争夺巴尔干问题上的调解,这些都提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使得柏林成为欧洲外交的重要中心,德意志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空前增大。
大陆政策的局限性:
一加深了法德矛盾,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一战后的法国极力削弱打击德国,二战初期希特勒法西斯占领法国,逼迫法国实行屈辱的签字,这些后果的根源就是大陆政策。德意志过分的压制打击法国,使得法国必然竭尽全力来复仇。这在客观上是欧洲和平的威胁,法德矛盾的激化也是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和俄国、意大利建立的同盟不稳固,不能保证在战时其它盟国肯为德国出力。一战开始后,意大利见风使舵投入协约国一方,这虽然主要是意大利根据本国的国家利益而出发,但是,也反映出德意联盟的脆弱。如果德意联盟像德奥联盟那样,意大利就不可能临阵背叛。而针对俄国的外交政策,只是暂时稳住了俄国,但是并没有把俄国真正的稳固在德奥俄同盟上。俄国不久加入协约国集团便是德国外交的一个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