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大学德育生活化是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本文从理论根基上寻找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是使其合法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将探究二者之间本然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2
随着人类理性的发达和科学事业的进步,从教育内部的各个方面以至各级各类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现象。“德育不仅成为了知识的教育,而且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追求科学化,从而使德育在失去生活底蕴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文性。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德育也未能幸免。脱离大学生实际、脱离大学生生活的德育,无法真正地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有效地解疑答惑,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形成了远离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的模式。因此,大学生德育实现生活化的德育发展的重要路径,而寻找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是使其合法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生活与道德的本然一致的关系
从一般意义上讲,德育作为道德哲学的自然延伸和在实践中的运用,生活和道德的关系也就决定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德育回归生活或者说生活德育的理念,从根本上源于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的本体性关联,即生活对道德来说所具有的基础性、本体性地位。没有道德人就无法生活,或者说没有道德的生活也就不再是人的生活。《孟子·公孙丑上》有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没有道德,人将不复存在,何谈生活?有学者认为“道是人的存在方式,德是存在方式之目的性”。日常生活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根据地,具有道德性毋庸置疑。非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用理性的规则代替了道德的作用,人们面对的往往是冷冰冰的规则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道德似乎没有了多少生存空间。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正如杜威所言:“道德同存在的事实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性活作为道德的“基础事实”是和道德一体的,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为僵死的条文和抽象的原则。“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与生活‘同呼吸、共命运’,没有生活,也就无所谓道德。”从德育对象来看,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己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日常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熏染,使他们已经形成了某些道德观念,这些观念并非都正确合理,有的甚至和我们的德育目标相抵触,德性状况也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生活背景使他们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的表现大相径庭。德育不能无视这些经验,既要引导大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感悟出新的知识经验,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握学生已有的德性水平,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和反思,让学生知道自己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从而发挥德育的主体功能。
二、生活化是德育价值的体现
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工业文明以来,变化迅速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强化了德育保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工具性价值,反而淡化了其满足自身创造升华和人类素质发展需要的主体性价值。本来主体性价值是德育这项人类特殊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其工具性价值只是它的功能性体现。现在主体性价值被淡化和忽视,就会把德育作为被动的、任人摆布的客体,逐渐脱离了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德育脱离了生活也就是脱离了人,这种教育愈是“成功”便愈是带来对人的肢解和异化,使教育最终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无法践履应有的使命。因此,以生活为基础不仅是对德育的“正本清源”、合乎逻辑和现实的选择,同时也表明并真正实现了我们德育中所主张的人本化的价值追求。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两个主要方面,对人的素质教育也就包括思想道德和知识文化教育。这便决定了德育要“以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我们不能由此而将德育的作用范围只理解为单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事实上,它在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都承担着核心作用。人的“素质”是人本身具备的自然品质,是作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多方面品质的综合表现。素质教育因而成为一种深层次人格发展性的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美育等各种教育的高度融合。而实现这一融合,尤其是将这一融合的效果落实到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中,只能通过生活化的德育。不通过这种教育,就不能将人的德与才、知与识、理与情、智与能等各个方面协调和统一起来,而统一和协调的过程就是德育生活化的过程。德育通过加强生活理想和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为个人才能的发挥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进行思维方式、方法的引导,使人增长辩识与主见,可以保证人的自我发展;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情商在人的事业成功中超过了智商的作用已是人所共识。
三、生活化是德育实现的重要路径
知性育德在德性培育实践中并没有给人们期望的德育效果,促使人们在反省知性育德的同时,在方法上又选择了生活育德。当然,当下的回归不是德性培养方式的简单回归,而是不断超越、不断深入。首先,它来自于亲身生活的道德认识和体验,因而是真实、深刻而全面的,比任何一种知识传授都要丰富得多、鲜活得多。因为,个体无时不在生活之中,它能够直接触动道德主体的心灵,激发道德主体的情感,滋润道德主体的身心。第二,生活教育是自然而然的,和人自成一体,并非像其他教育方式那样从外面对人施加影响,所以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人通过生活而受到教育,教育就成了生长的过程。和人的生长过程合二为一的教育必然就更容易对个体的道德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发挥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第三,任何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最终都必须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无论侧重于认知的道德教学、重在实践的典型教育活动、还是现代西方德育理论中开发出来的种种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模式(像价值澄清、关心模式、体谅模式、人本主义模式等等),这些方法和模式要想最终发挥作用,对个体道德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并把教育的成果固定下来,使之成为个体德性的稳定组成部分,就必须化为个体的日常生活实践。不化为生活,就无法实现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化为生活,个体的道德就没有一以贯之的特性,就是容易消失和变化。所以,最终要通过生活才能使其他德育方式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否则,道德教育就只能流于形式,实效性很难提高。
在人类历史上,有多少圣贤之士、千古传颂之人绝非是仅靠在书中苦读道德条目、埋头于对道德的思考才成为有道德的人,而是在生活中,对道德的实际践履、体验和感悟中塑造了自己的品德,是生活教育锤炼了他们高尚的人格。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品德高尚并赢得世人赞誉,在更大的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伦理学命题以及对美德的孜孜不倦的思考,而是缘于他对美德的终身实践;在我国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多少高风亮节、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同样也不是仅靠学校中的道德训练和对道德知识的教授就可以造就的,而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感染了他们、浸润着他们,从而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激情,推动着他们去为正义的事业而奋斗……
总之,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它时时、处处都在发挥着它的教育性功能。裴斯泰洛齐曾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基本的原则,即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