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
苏轼诗词赏析:《定风波》【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苏轼于“乌台诗案”幸免于难后被贬黄州时所作。
词前有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这里所云“沙湖”在黄州东南30里。
那一天苏轼在去沙湖路上遇雨,本来是带着雨具的,但途中以为不需要就让人带走了。
不料后来竟下起雨来,同行的人一下子就被雨给打乱了:我的衣服要湿了,我的鞋子要脏了!心里先紧张起来。
但苏轼觉得,不管紧张还是不紧张,雨始终都要打到身上来,又何必为这件事情而狼狈呢?所以他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这就是苏东坡之所以为苏东坡了——他有一种达观的、超然的思想:狂风骤雨不会久长,紧张和狼狈也于事无补。
“已而遂晴”,果然没多久,就雨过天晴了。
苏轼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非常潇洒。
“穿”和“打”都是力量很强烈的字眼,雨点儿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使得我们以为它马上就要打到身上来了。
可是苏东坡说不要理会它,这体现了一个词人的哲思。
在这第一句里,“穿”和“打”两个字把打击的力量写得那么强,但是“莫听”两个字把它们全都否定了。
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儒家最起码的修养。
当然,陶渊明所说的“而无车马喧”还只是喧哗的声音。
而苏东坡所说的则是马上就要加到你身上来的强烈打击。
这里面有象征含义,象征他一生经过的那么多的迫害。
但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打击,但是麻木迟钝地站在那里挨打就不对了。
所以苏东坡接着就说“何妨吟啸且徐行”。
“何妨”写得多么潇洒!我选择的路我仍然要走下去,而且我过去怎么走现在还怎么走。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① 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 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③ 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 已而:不久。
⑤ 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 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评点】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全词翻译赏析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全词翻译赏析《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全词翻译赏析《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言】《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注释】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翻译】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苏轼《定风波》诗词赏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鉴赏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缺乏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照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异,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一首以风雨为题材,通过日常小事表达人生哲理和作者精神追求的佳作。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有人带着雨具先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咏长啸从容而行。
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2、注释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吟咏长啸。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三、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23《定风波》(苏轼)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赏析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1. 起承转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唐代诗人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表达了诗人在意气风发、志得意满之时对社会风雨飘摇的感慨与忧虑。
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与社会变革的对比,展现了他对当时政治乱局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心忡忡。
通过深入赏析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对时局的深刻反思,以及他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怀。
2. 诗意风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词中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心境。
清风徐来,竹林中的叶子因风而哗哗作响,而诗人却心平气和,高歌自赏,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
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也折射出对当时政治乱局的忧虑与反思。
3. 社会风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句描绘了当时政局的风云变幻和社会动荡。
苏轼以自然景色与况且对比,表现了对乱世动荡的深刻敏感。
落寞的树木和滔滔不息的长江,与诗人孤独颠簸的人生遭遇相映成趣,表达了对乱世不安的愤怒和无奈。
4. 个人感悟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苏轼通过自然物象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当时乱局的忧虑与悲凉。
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堕入消极情绪之中,而是通过超然的心态,坚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国家兴盛的追求。
这种乐观的心态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正是诗人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表现,也给我们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勉励。
总结回顾通过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深度赏析,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苏轼优美的词艺,更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风雨的深刻关怀和对理想的坚守。
诗人在词中通过超然的自然描摹,对乱世的点滴反思,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气贯长虹、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形象。
这种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和借鉴的。
相信通过对这首传世名篇的深入理解和领悟,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为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奋斗更添一份深刻的启示。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不要倾听雨点穿过树林,和冲击树叶的声音,无妨一面歌唱呼啸,一面散步慢行。
一根竹杖,一双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呢?在这烟雨迷漫里,只愿做个穿着簑衣,戴着笠帽的渔夫,度过一生。
有些寒冷的春风,把酒意吹醒了,山头的落日却来迎接我,回想一路走来时的寒风骤雨,虽然历经了无数的风波打击,管它的,回家吧! 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翻译二】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
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
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
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
不妨去欣赏它。
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
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
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人们又要说。
真是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
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
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
“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其“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句尤为著名,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带您领略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与韵味。
《定风波》全诗如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意境赏析苏轼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人置身于林间,耳边传来阵阵穿林打叶的声音,但他却选择不去聆听,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寓意着诗人超然物外,不受外物干扰的境界。
二、哲理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诗人以竹杖芒鞋代步,却自信地认为其轻便胜过骑马。
这里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心态。
同时,诗人提到“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即使一生都在烟雨中奔波,也依然可以悠然自得。
三、情感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春风吹醒了诗人的酒意,带来一丝寒意。
然而,在这寒冷之中,山头的斜阳却给人以温暖。
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定信念。
四、艺术手法赏析苏轼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
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回首”寓意着回顾过去,而“归去”则代表着回到现实。
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展现出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无论是风雨还是晴朗,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无需过于在意。
总结:《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林间景色、表达人生哲理、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句,更是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不要听那穿越林间的风声,不要听那击打树叶的雨声,我要一路吟唱、信步徐行。
手执竹杖、脚穿草鞋,比骑着高头大马还轻松。
风风雨雨又有什么可怕,我这一生,一向是披领蓑衣,任凭它雨打烟笼。
料峭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刚觉得有些寒冷,雨后的斜阳却透过山峰,将我恭首相迎。
回首再寻那萧瑟的风声雨声:消隐了——也没有风雨也没有晴。
【赏析】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贬谪黄州已然两年,从“心衰面改瘦峥嵘,相见惟应识旧声”的痛苦心境中也已逐渐解脱了,他要买田以终老于黄州:“吾无求于世矣,所须二顷稻田以充饘粥耳”(《书买田事》)。
这年三月七日,苏轼到黄州30里外的沙湖去买田,归来途中遇雨,时雨具已先被拿走,同行之人举步艰难、十分狼狈、而苏东坡却坦然信步、吟啸徐行,并作了这首著名的《定风波》词。
西方的哲学家、美学家把山水草木看作是向人们发出信息的“象征的森林”,认为在可见的事物与不可见的精神之间有彼此契合的关系。
苏东坡此作,颇有一点儿象征主义的味道。
它表面上是写这次雨中、雨后的感受,实际上却处处是人生态度哲理性的象征。
从词序所述情况来看,东坡此次所遇之雨,来势不小,然而,词人一起首就以十分藐视的笔调叙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场席天卷地的风雨,被词人“穿林打叶”四字轻轻带过,更兼以“莫听”、“何妨”分别引领,更给人以意态潇洒、悠然信步之感。
——这是在沙湖道中的漫步,也是坎坷的人生旅程中的漫游。
这种象征意味在以下几句中,进一步得到深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手拄竹杖,脚穿草鞋,这自然是沙湖道中遇雨的苏轼形象,同时,它也是惨遭诗案恶运流放黄州一隅的自画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注释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英译Calming the WavesSu ShiListen not to the rain beating against the trees.Why don't you slowly walk and chant at ease?Better than a saddle I like sandals and cane.I'd fain,In a straw cloak, spend my life in mist and rain.Drunken, I am sobered by the vernal wind shrillAnd rather chill.In front, I see the slanting sun atop the hill;Turning my head, I see the dreary beaten track.Let me go back!Impervious to rain or shine, I'll have my own will.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苏轼的定风波表达了什么情感
苏轼的定风波表达了什么情感定风波表达了作者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说明作者超凡脱俗、旷达不羁,且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定风波》一般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苏轼的定风波表达了什么情感苏轼《定风波》体现了诗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苏轼的定风波原文及翻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苏轼《定风波》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上阕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阕由雨中情怀的抒发转入对雨后放晴的描述。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及赏析
【导语】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凡的成就,就⼀种⽂体⾃⾝的发展⽽⾔,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苏⽂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了全⾯的改⾰,提⾼了词的⽂学地位,使词从⾳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种独⽴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向。
苏轼对词的变⾰,基于他诗词⼀体的词学观念和“⾃成⼀家”的创作主张。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七⽇,沙湖道中遇⾬。
⾬具先去,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头斜照却相迎。
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风⾬也⽆晴。
译⽂三⽉七⽇,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拿着⾬具的仆⼈先前离开了,同⾏的⼈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会⼉天晴了,就做了这⾸词。
不⽤注意那穿林打叶的⾬声,不妨⼀边吟咏长啸着,⼀边悠然地⾏⾛。
⽵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蓑⾐任凭风吹⾬打,照样过我的⼀⽣。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眼⾛过来遇到风⾬的地⽅,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所谓风⾬,也⽆所谓天晴。
注释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过了⼀会⼉。
穿林打叶声:指⼤⾬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
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
⼀蓑烟⾬任平⽣:披着蓑⾐在风⾬⾥过⼀辈⼦也处之泰然。
⼀蓑(suō):蓑⾐,⽤棕制成的⾬披。
料峭:微寒的样⼦。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才。
萧瑟:风⾬吹打树叶声。
也⽆风⾬也⽆晴:意谓既不怕⾬,也不喜晴。
创作背景 这⾸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与朋友春⽇出游,风⾬忽⾄,朋友深感狼狈,词⼈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若,缓步⽽⾏。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先来说说这开头的“莫听穿林打叶声”吧。
你想啊,那树林里的雨啊,噼里啪啦地打在树叶上,就像有人在敲鼓似的。
但是苏轼说“莫听”,这就很厉害啦。
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那些烦心事,那些不好听的话,就像这雨打树叶的声音一样,要是老听着,心里得多烦呀。
也许苏轼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他可不想被这些外界的干扰影响自己的心情呢。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旁边的同学一直在叽叽喳喳地说话,那声音就像一群小麻雀在我耳边吵个不停。
我一开始可心烦了,就像有小虫子在心里爬一样。
但是后来我就想,我不能被他们影响啊,就像苏轼的“莫听”一样,然后我就集中精力做题啦。
“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一句我觉得苏轼特别潇洒。
一边吟诗,一边慢慢地走,根本就不在乎那大雨。
这就好像我们走在路上,突然下大雨了,别人都慌慌张张地跑,他却慢悠悠地走,还吟诗呢!这得有多淡定啊。
我有时候就做不到,一遇到点事就慌得不行。
比如说上次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我刚起跑的时候不小心被人撞了一下,我当时就懵了,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哪还能像苏轼这样淡定啊。
“竹杖芒鞋轻胜马”,这竹杖和芒鞋怎么会比马还轻便呢?我想啊,可能是因为苏轼心里自在,他觉得自己这种简单的装备,没有那些骑马的人的束缚。
骑马虽然看起来威风,但是也有很多麻烦事儿,得照顾马啊什么的。
而他呢,就靠着自己的竹杖和芒鞋,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就像我们现在,有时候坐豪车出行,但是还得担心堵车啊,找停车位啊。
反而是那些骑着自行车或者走路的人,自由自在的,多好啊。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哇,这一句简直太霸气了。
谁会害怕呢?就这么一件蓑衣,在烟雨中度过一生也没啥大不了的。
这让我想起那些超级英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害怕。
可是我呢,我就很胆小。
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听到一点奇怪的声音,我就会吓得躲在被子里,心想是不是有什么怪物来了。
跟苏轼比起来,我可差远了。
不过我觉得苏轼也不是真的不怕,他可能也是在给自己打气呢。
定风波 苏轼 赏析
定风波苏轼赏析《定风波·苏轼赏析》苏轼的《定风波》那可真是一首绝妙的词啊。
咱们就来好好品一品。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你看啊,这雨下得那是噼里啪啦地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声响可大了。
一般人遇到这情况啊,早就慌慌张张地找地方躲雨了。
可苏轼呢?他就像个超脱的大侠一样,根本就不在乎这雨。
他说“莫听”,就好像在跟雨说:“哼,你下你的,我走我的,我才不被你影响呢。
”还“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还吟诗长啸,这是何等的潇洒自在啊。
这就好比在生活里,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就被困难吓住了,就像那些一看到雨就乱跑的人。
可是要是我们能像苏轼一样,把困难当作耳边风,该干嘛干嘛,那得多酷啊?“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还觉得比骑马都轻快。
这要是换做别人啊,可能觉得骑马多威风,穿着草鞋多寒酸。
可苏轼不这么想。
他这是从心底里的一种豁达。
他觉得这些外在的东西都不重要。
“谁怕?”这两个字就特别有力量,就好像在跟所有的担忧和恐惧叫板。
“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把自己的一生就交给这风风雨雨了,就像一个老渔夫,披着蓑衣,不管是多大的风浪,都能坦然面对。
我们在生活里是不是也常常被一些身外之物所累呢?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却失去了内心的平静。
苏轼就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告诉我们内心的强大比什么都重要。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春风吹来,有点冷,把他的酒意都吹醒了。
刚觉得冷呢,嘿,这山头的斜阳就出来迎接他了。
这就像生活啊,有时候给我们一点小挫折,让我们感觉有点难受,可是马上又会给我们一点小惊喜。
就像你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正懊恼呢,一抬头发现路边有朵特别美的花。
苏轼在这里写出了人生的这种起起落落,他看这些就特别通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那些风雨之路,然后就洒脱地走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可太妙了。
这就好像在说,那些曾经经历的困难和顺利啊,在他眼里都没什么区别了。
定风波苏轼赏析阅读
定风波苏轼赏析阅读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
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
下面是分享的定风波苏轼赏析,供大家参考!定风波苏轼赏析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公元1082年,即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此词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颇值得玩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
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
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
他,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
现代作家林语堂对他极其崇拜,并写出了《苏轼传》,说“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仍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相当大的认同。
在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苏轼的作品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的抚慰;它们亦如晨钟暮鼓,时时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心,要以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
他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正是这样的代表作品。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三年前(1079),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地押往京城,惊魂不定的东坡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
在牢中,在严刑逼供下,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表示出对新法(王安石的变法)的不同意见,有时针砭新法的流弊。
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
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
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
才华横溢的苏
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
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
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
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
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
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
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
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
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
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
“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
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
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
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
“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
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
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
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
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
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
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
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
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
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
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
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
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
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
“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
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
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
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
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
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
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
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
才有了世界万象。
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
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
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
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
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
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
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