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语“中庸之道”的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极高明而道中庸”,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不是平庸之道呢?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却有另一番含义呢。
中庸之道之所以被奉为“极高明”,说明不是一般的高明,那它高明在哪里呢?原来中庸之道是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办法,坚持中道,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这并非是说不讲原则,而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涵养,在传统的“四书五经”里,专门有一部讲中庸的经典《中庸》。
其中有一段话孔子的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孔子这句话很有意味,他认为聪明人和愚蠢人都偏离了中庸之道,生活中多数人追求聪明,聪明有什么不好吗?孔子认
为太过了,太过了当然不好,那么,愚蠢呢?愚蠢当然也是不好的,可是,生活中有人往往走向反面,认为聪明不好,就故意装得愚钝起来,甚至故意愚钝起来,还认为那是大智若愚,其实,聪明和愚钝都没有体味中庸之道的内涵。
还有啊,就是贤能与不贤,这两者都违背了中庸原则,有些人确实是贤能的,但是呢,什么事都做,什么话都说,似乎别人都不懂似的,这类人确实比一般人高明一些,但是往往做过了头。
生活中有一些道理,如果强调得过了头,就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如何对待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仅仅懂得道理是没用的,但是必须明白“做出来”这个道理,才能够更好地去做啊,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够主动地去做,有意识地去做,不能够只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
仅仅强调“知”,或仅仅强调“行”,都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做到知行合一。
再比如,有些人认为想学好佛,就要出家,要出世,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认为修行离不开生活,必须在生活中修行,必须入世,担当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大隐隐于市,这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两方面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固执于任何一个方面,都违背了中庸之道,都并非是极高明的,极高明的做法是,根据不
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或出世,或入世,而不是讨论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
再比如,如何对待烦恼问题,有人尽力驱除烦恼,认为烦恼不利于静心,有人反过来,认为烦恼不是坏事,修行的人还要借助于烦恼,烦恼即菩提,于是乎,甚至有些人开始追求“烦恼”了,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躲避烦恼,是逃避现实,是“弃缘”行为,追求“烦恼”,是一种“攀缘”行为,都是违背中庸之道的,正确的做法是随缘,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坦荡荡,这样心情就平静了。动静问题。运动与休息都是很重要的,张弛有度,禅定也不是一潭死水,静中有动,运动并不是心浮气躁,而是动中有静,以静制动,动中禅,就是在运动中达到禅定与静心的目的。
劝人问题。面对一个极其痛苦的人,劝了不对,不劝也不对,一切都要根据时机,根据不同场合,巧妙地规劝或者奉劝。高境界与低境界。高境界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高境界用不对了地方,就还不如低境界。
好境界与坏境界。不管是好境界还是坏境界,都应区别对待,都要以中庸之道对待之。
这颇有些类似“中道精神”:不要懦怯与鲁莽,要勇敢;不要自傲与自卑,要自信;不要吝啬与挥霍,要节俭;不要滑稽与粗俗,要机智;不要羞涩与无耻,要谦虚;不要损人与
损己,要公正;不要过敏与无耻,要知羞耻,不要柔弱与蛮横,要坚强;不要愚钝与狡猾,要明智。
一些“中道”品质如下:
过度
中道
不及
纵欲
节制
禁欲
鲁莽
勇敢
胆小
狡猾明智愚钝损人公正损己自傲自重自卑
无耻羞耻过敏浪费大方吝啬愤怒温和麻木
自夸
信实
自贬
蛮横
坚强
柔弱
注: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作“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中庸》书前部分阐明中庸之道,后大部分则论述治国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名言来自《中庸》,意思是圣人之道,虽然高明远大,但实践起来却不离乎百姓日用,也就是“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2章)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3章)
冯友兰先生著有《中国哲学之精神》,认为我国的哲学以“极高明而道中庸”为最高境界,书中叙述了其发展之历程,而以宋明理学的形成,为这一哲学追求的结果。并且认为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还是必须循着理学的路子下去才好。
梁漱溟认为,西方哲学偏重于向外求,印度哲学偏重于向内求,唯有中国哲学,不内不外,不偏不倚,极高明而道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