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精神上的乌托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精神上的乌托邦

——读《理想国》有感

作者:黄公子

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柏拉图名言乌托邦,柏拉图式的理想国,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幅美丽的精神图画。理想国如同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一把火烧掉了,幻灭了,化成一场雨,给予贫瘠的精神土地以甘霖。

柏拉图式的精神世界,我也一直在追寻中,读他的《理想国》,感触良多,以浅陋的笔墨,去谈谈我的看法,追寻精神的乌托邦。

柏拉图,是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嫡传弟子,也是把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发扬光大并加以改造的最杰出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年从师于苏格拉底,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深受其师的思想和人品的影响,并且由于苏格拉底之死,让他对雅典城邦民主制深为反感和仇恨,之后,他愤而离开雅典,周游各地,曾三次来到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王国,尝试用哲学的思想去改造当地的统治者,建立一个理想国,然而,他到处碰壁,还差点沦为了被拍卖的奴隶,可是他没有放弃,依然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作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一生立著无数,而《理想国》无疑是其中最能表现出他政治思想的作品。通过描写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与辩论,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的城邦。而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来源。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柏拉图还在这本震古烁今的书里谈及了道德问题、教育问题、专政问题、民主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文艺问题、宗教问题以及男女参军、男女参政、男女平权等等问题,涉面之广、言论之深,无不让人拍掌叫好。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是分科性的,那么柏拉图的学说便是综合性的。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中,以站在城中高处能将全国尽收眼底,国人彼此面识为度。《理想国》一书开篇交代了这场辩论发生的地点:比雷埃夫斯港,大海与雅典城之间。这个位置显然是柏拉图故意交代给读者的,将关于“政治”“正义”的讨论设置在远离尘嚣的城外,显现出他的用心。哲人是超脱于世俗的,不沾染城中邪气的,只有置身“城外”,才能够以“局外人”的视角洞悉城邦生活的基础,审视“正义”和“善”本身,因为没有城邦是绝对正义的。辩论的热点是一直都是正义哲学的问题。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和“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也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并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是着眼于城邦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并且国家是由个人组成的,它不过是放大了的个人,而个人的本性即灵魂是由三个部分组成,这就是理性、意志和欲望。灵魂的三个部分各有其德行,理性是灵魂最优秀的部分,它的德行是“智慧”;意志是根据理性的命令来发动行为

的部分,它的德行是“勇敢”;欲望是灵魂中最低劣的部分,它的德行是“节制”。当灵魂的三个部分都恪守自己的德行时,整个灵魂也达到了自然和谐,从而实现最高的德行——“正义”。为了以之相适应,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三种德性,在《国家篇》中,柏拉图甚至试图用神话来说明这三个阶级分别是神用金、银和铜铁做成的,他借用腓尼基人的故事,提出著名的五等人论,把世人分成五等:金银铜铁锡,高低依次,这是世界的顺序。一等人可以做国家领袖,二等人可以做大臣,辅佐统治者,三等人可做商人,四等人为农民和匠人,五等人为奴隶。柏拉图所奉行的“正义”是一种各行其是,各安其职的社会状态。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理想国中等级森严、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必须在国家里面执行一种属于他的天性的职务”,不得相互干扰和随意僭越,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中,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在一个正义的城邦里,哲学王应该成为统治者,因为哲学王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而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我想,如果一个人真的具备这些品质,的确纵是玛摩斯也无法挑剔了。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当这三个社会阶级恪守其职,一个遵循“正义”原则的“理想国”就应运而生了。

当柏拉图的理想国——正义的城邦建立完,他终于可以提出自己思想的核心了:“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地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利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柏拉图的“哲学王”的理想在今天已经被人们当做是一种空想的乌托邦而抛弃了,甚至他自己也把“理想国”当成是不可实现的乌托邦来看待。但是,他按照严格的理性精神去探索人类最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做法,一直被人称颂和效仿。

虽然本文着重于“正义之邦”,但是《理想国》中论述的快乐与痛苦的观点是我比较喜欢和追求的。文章里说:“我们通常认为的相对痛苦来说的快乐,或者相对快乐来说的痛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或者痛苦,而只是它们的中间状态,只是我们经历真正的痛苦或者快乐过后,误把中间状态当成了痛苦或快乐的反面,这其实只是一种假象。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痛苦的停止看成快乐,快乐的停止看成痛苦。”痛苦与快乐之间的转化或是界定,并不只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痛苦或者是快乐,而是一种相对的,相依赖而存在,并相互转化。柏拉图的精神世界,快乐与痛苦只是一种假象,我们寻觅中,方可放下尘世的束缚的枷锁,去寻找那个纯净的理念世界。

“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结尾这样说道。柏拉图的《理想国》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似乎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在《理想国》中,虽然有些思想是空想,有失偏颇,但是追求真理的路上,谁能保证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都是很理想的?我们大学生学习哲学不只是为了学习古代哲人们的经典思想或是意志理念,而是学会分析的方法和正确认识事物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哲学修养,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构建柏拉图式的乌托邦,拥有一个理想,去追求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下一场淋漓尽致的诗雨,让我在自己的乌托邦里盛开,不求芳香百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