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4章路线交叉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 立体交叉设置条件
(2) 城市道路 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 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的现状交通量超过4000pcu
/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较难采取有效的 平面交叉口改善措施等,可设置立体交叉。
4.2 立体交叉匝道与匝道端部设计
7.00+a(6.00+a)
1.00
3.50+a
2.50(1.50)
0.75
0.50
(0.50)
0.50
0.75
(0.50)
2.50(1.50)
0.75
0.50
(0.50)
14.00+a+b(11.50+ a+b)
3.50+b
2.00(1.50)
3.50+a
0.50
0.50
1.00 (0.50)
2.50(1.50)
环形立体交叉
(3)按立体交叉的平面几何形状分类
叶式立体交叉
(3)按立体交叉的平面几何形状分类
(a)
(b)
菱形立体交叉
4.2 立体交叉设置条件
(1) 公路
高等级公路间相互交叉,以及高等级公路同交通繁 忙的一般公路相交处。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同通往大城市,重要政治、经 济中心,重点工矿区的公路相交处;同通往重要港 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的公路相交处;同通往 重要交通源的支线起点相交处。
4.1.1 立体交叉的基本类型
(3)按立体交叉的平面几何形状分类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喇叭形立体交叉 环形立体交叉 叶式立体交叉 菱形立体交又
(3)按立体交叉的平面几何形状分类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3)按立体交叉的平面几何形状分类
(a)
(b)
喇叭形立体交叉
(3)按立体交叉的平面几何形状分类
匝道设计速度(km/h) 回旋线参数 A(m)
80
60
50
40
35
30
140
70
50
35
30
20
④ 加宽
单向单车道匝道
圆曲线半径(m) 加宽值(m)
15~<21
2.75
21~<23
2.50
23~<25
2.25
25~<27
2.00
27~<29
1.75
29~<32
1.50
32~<36
1.25
36~<42
220 280
280 以上
30

30 以下
30 40 40 60 60 80 80 110 110 150 150 220 220 以上
超高 (%) 9~10
8~9 7~8 6~7 5~6 4~5
4 3 2
(1) 超高设置的一般要求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下表所列数值时,可不设超高, 保持正常路拱形式。
(2) 匝道竖曲线设计
一般匝道的纵断面呈S形,上端有—个凸形竖曲线, 下端有一凹形竖曲线,中间是一段切线坡道。
竖曲线应满足行车缓冲舒适和视距的需要,凹形竖 曲线应考虑前灯照射距离。
当相邻两个纵坡的代数差较小时,应增大竖曲线半 径以满足竖曲线最小长度的要求。
当同向竖曲线间有短直线时,应加大竖曲线半径, 合并成一个竖曲线或组成复合竖曲线,尤其在凹型 竖曲线情况下。
0.75 0.50 (0.50)
8.50+a 7.00+a
0.75
0.50 0.75 (0.50)
4.2.5 匝道的超高设计
(1) 超高设置的一般要求 匝道上的圆曲线应根据规定要求设置必要的超高。 收费站附近的超高值应小于匝道设计速度所对应
的值; 相反,接近分流、合流处就应大一些。
匝道设计速度 (km/h)
700
450
350
300
一般值 100
70
60
40
35
30
竖曲线最小长度
极限值 70
50
40
35
30
25
4.2.3 匝道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匝道线形应具有均匀性和连续性,能自然地诱导驾 驶员的视线。
在陡坡段或变坡点处不宜设置小半径平曲线。 小半径平曲线与小半径竖曲线不宜相互重叠。 缓和曲线不宜与小半径竖曲线重叠。 凹形竖曲线底部也不宜设置平曲线起点或反向曲线
35
30
⑤ 停车视距
分流点之前主线上的视距应大于1.25倍主线停车视距,有 条件时,宜满足下表所列识别视距的要求。
主线设计速度(km/h) 识 别 视 距(m)
识别视距
120 350~460
100 290~380
80 230~300
60 170~240
40 130~180
4.2.2 匝道纵断面线形设计
90 120
120 160
160 200
200 240
240 310
310 410
410 590
590 以上
50 以下
50 70
70 90
90 130
130 160
160 210
210 280
280 400
400 以上
35
40 以下
40 50
50 60
60 90
90 110
110 140
140 220
保持正常路ຫໍສະໝຸດ Baidu的圆曲线半径(m)
匝道设计速度(km/h)
80
60
50
40
35
30
1.5
2500
1500
1000
600
500
350
路拱坡度(%)
2.0
3500
2000
1300
800
650
500
(2) 超高过渡段
有缓和曲线时,超高过渡在回旋线的全长或部分 范围内进行。
没有缓和曲线时,可将所需过渡段长度的1/3~1/2 插人圆曲线,其余设置在直线上。
4.2.1 匝道平面线形 道路线形设计原理完全适用于匝道。 匝道平面线形要素仍然是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 一般而言,匝道的平面线形比道路路线平面线形要
复杂。 此外,匝道在平面位置和高程上都受到较严格的限
制。
(1) 技术标准的采用
① 设计速度
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设计速度
① 设计速度
城市道路匝道设计速度
(1) 基本要求 匝道及其同主线相连接的部位,其纵断面线形应尽可能
地连续,避免线形的突变。 匝道应尽可能采用较缓纵坡以保证行驶的舒适与安全。 匝道及其端部纵坡变化处应采用较大半径的竖曲线以保
证足够的停车视距。 合流、分流点及其附近的竖曲线,除应满足停车视距的
要求外,还应能看见前方道路的路况。
1.00
42~<48
0.75
48~<58
0.50
58~<72
0.25
≥72
0
单向双车道或对向双车道匝道
圆曲线半径(m) 加宽值(m)
15~<21
3.75
21~<22
3.25
22~<23
3.00
23~<24
2.75
24~<25
2.50
25~<26
2.25
26~<27
2.00
27~<29
1.75
29~<31
1.50
31~<33
1.25
33~<36
1.00
36~<39
0.75
39~<43
0.50
43~<47
0.25
≥47
0
⑤ 停车视距
匝道全长范围内均应满足大于下表所列停车视距数 值,积雪地区应大于括号内的值。
匝道停车视距
匝道设计速度(km/h)
80
60
50
40
35
30
视 距(m)
110(135) 75(100) 65(70) 45(45)
2.50(1.50)
0.75
0.50
(0.50)
14.00+a+b(11.50+ a+b)
3.50+b
2.00(1.50)
3.50+a
0.50
0.50
1.00 (0.50)
2.50(1.50)
0.50
0.75
(0.50)
4.3.4 匝道横断面设计
硬路肩的宽度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单车道匝道右侧应设硬路肩,其宽度包括路缘带在内为2.5m,特殊困难 处可减小为1.5m;左侧硬路肩的宽度为1.0m。
两圆曲线径相连接时,可将过渡段的各半分别布 置于两圆曲线。
4.2.6 匝道端部设计
匝道端部是以下三部分的总称: ✓ 渐变段 ✓ 变速车道 ✓ 匝道端点 按照车流是从主线驶出还是驶入正线,匝道端部
可分出口和入口两种。 但相对匝道而言,出口却是供车流进入匝道的,
而入口则是供车流从匝道驶出并驶入主线的。
%; 驶入匝道与加速车道连接处的设计速度应保证车辆驶至加速车
道末端的速度能达到主线设计速度的70%。
② 平曲线最小半径
公路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
匝道设计速度(km/h)
80
60
50
40
35
30
圆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280
150
100
60
40
30
(m)
极限值 230
120
80
45
35
25
选用匝道平曲线最小半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应根据匝道设计速度选用标准中所规定的一般值 ;
当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方可采用极限 值。
② 平曲线最小半径
城市道路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
匝道设计速度(km/h) 60 50 45 40 35 30 25 20 超高 iy=6%的最小半径(m) 120 80 65 50 40 30 20 15 超高 iy=4%的最小半径(m) 130 90 75 60 45 35 25 20 超高 iy=2%的最小半径(m) 145 100 80 65 50 40 30 20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m) 180 125 100 80 60 45 35 30
第4章 路线交叉设计
内容提要 立体交叉的基本类型及设置条件 立体交叉匝道设计与匝道端部设计 道路与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4.1 立体交叉的基本类型及设置条件
4.1.1 立体交叉的基本类型
(1)按交通功能分类
分离式立体交叉
(a)
互通式立体交叉
(b)
(c)
(d)
(e)
4.1.1 立体交叉的基本类型
0.50
0.75
(0.50)
4.3.4 匝道横断面设计
硬路肩的宽度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双车道匝道上,当交通量较小时,可不设硬路肩而保留路缘带。
匝道的车道、硬路肩宽度与主线不同时,应在匝道范围内设置渐变率为 1/20~1/30的过渡段,在与主线合流或分流处其宽度应同主线的车道和硬 路肩宽度一致。
0.75
圆曲线 半径 (m)
80
280 以下
280 330
330 380
380 450
450 540
540 670
670 870
870 1240
1240 以上
匝道圆曲线超高
60
50
40
140 以下
140 180
180 220
220 270
270 330
330 420
420 560
560 800
800 以上
90 以下
(2) 匝道竖曲线设计
匝道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及长度
匝道设计速度(km/h)
85
60
50
40
35
30

一般值 4500
2000
1600
900
700
500
竖曲线

极限值 3000
1400
800
450
350
250
最小半
凹 径(m)
一般值 3000
1500
1400
900
700
400

极限值 2000
1000
相交道路的设计速度
道路的设计
(km/h)
速度(km/h)
80
60
50
40
120
60~40 50~40
- -
80
50~40 45~35 40~30

60
- 40~30 35~25 30~20
50
- - 30~20 30~20
40
- - - 25~20
① 设计速度
选用匝道设计速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右转弯匝道宜采用规定值的上限或中间值; 内环匝道宜采用下限; 定向连接匝道宜采用上限或接近上限值; 接近收费站或一般公路的匝道末段,设计速度可酌情降低; 驶出匝道分流端的设计速度不得小于主线设计速度的50%~60
(1) 出入口设计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出、入口,一般情况下应设在主线行车 道的右侧,出口位置应明显易于识别。
出口处匝道的分流点应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并使曲率变 化适应行驶速度的变化。
出口接下坡匝道时,应保证驾驶者能够看清平曲线的起点 和方向。
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以利于重型车辆加速,并在 匝道汇入主线之前保持一段互相通视的路段。
(2) 按交通流线相互关系分类 完全立交型立体交叉 交织型立体交叉 不完全立交型立体交叉
(2) 按交通流线相互关系分类
4
A 2
4
A 2
4
A 2
(a) D
(b) D
完全立交型立体交叉
(c) D
(2) 按交通流线相互关系分类
交织型立体交叉
(2) 按交通流线相互关系分类
(a)
(b)
不完全立交型立体交叉
(1) 出入口设计
100m 主线
确保通视区域
60m
(2) 分流鼻端设计
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需给误行车辆提供返回余地时,行车道边缘应加宽 一定偏置值和楔形(也称鼻端)。当主线硬路肩宽度能满足停车宽度要求 时,偏置宽度可采用该硬路肩宽度。
的拐点。
4.2.4 匝道横断面设计
匝道横断面组成:车行道、硬路肩、路缘带、土路肩。 车行道一般为单向单车道,个别为单向双车道,车道宽度3.5m 。 当两条对向匝道并列时,匝道之间应设置中间带。 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和两侧路缘带组成,中央分隔带的宽度为1.0m,
设置刚性护栏时可为0.5m ;路缘带宽度0.5m 。
平曲线最小半径(m) 100 85 75 65 60 50 40 35
③ 回旋线参数
匝道及其端部凡曲率变化较大处均应设置缓和曲线, 其形式采用回旋线,参数一般以A<1.5R为宜。
反向曲线间的两个回旋线,其参数宜相等,不相等 时,其比值应小于1.5。
回旋线的长度应同时满足超高过渡的需要。
匝道回旋线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