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童年期的心理发展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
发
作业更感兴趣。
展
心 第二,儿童的学习兴趣最初是不分化的,在教育的影响
理
下,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 趣。
学
第三,对有关具体的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 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第四,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一定的作用, 而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逐渐降低。
发 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展
心 1.心理发展迅速,尤其是智力和思维能力。
理
2.心理发展协调。协调性是其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wk.baidu.com
3.心理发展开放。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能将 内心活动表露出来,“闭锁性”不明显,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4.心理发展可塑。
一、学习的一般特点
▪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 (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主要症状:
▪ 1、注意涣散、注意力有缺陷。
包括:①课堂上经常不听老师讲课;
②注意容易分散; ③很难集中精力做功课或从事有组织活动; ④难以坚持完成某一种游戏或事情; ⑤做事往往有始无终。
▪ 2、行为冲动。
包括:①经常未经思考即行动; ②过多、过频繁的变换活动内容和方式; ③难于引导、控制、调节其活动; ④需要过多的监督; ⑤时常在教室中吵闹甚至喊叫。
小学儿童的学习能力是在教师的影响下逐渐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应注意:
发 展
1.使学习变成儿童的独立活动
心
& 向儿童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 & 教会儿童掌握完成任务的学习方法
理
学
2.使儿童学会进行智力活动
(五)学习习惯的发展
①学习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养成自觉遵守学 校和班级教学规则、组织纪律的习惯
②培养学习本身的良好习惯:仔细、认真负 责、一丝不苟
二、注意的发展
(一)注意有意性的发展
▪ 有意注意随年龄增长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不 断提高,由初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发展为后期 的有意注意占主导。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 注意的范围(广度)、稳定性 、分配、转移 均明显增长。
(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第五,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是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 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四)学习能力的发展
发
展
心 决定儿童能否在学校中成功地进行学习的因素, 主要有两个方面:
理
学
一是儿童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 和学习兴趣在内;
另一个是儿童学习能力方面,即顺利进行学习所必需的 技能技巧。
展
心 理 学
儿童对作业的态度的发展:
(1) 不能经常以负责的态度对待作业; (2) 能按一定时间来准备功课,完成作业,能随时停止别的
活动,而立刻开始完成作业; (3) 能按一定顺序来完成作业; (4) 能按教师的指示集中精力地、细心地完成作业。
4.对评分的态度
发 展 心 理 学
低年级儿童,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了解分数的客观 意义,但常常是不准确的。
心
⊙从中年级开始,儿童才真正看到比较有组织
理 学
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意识到要以优良的成绩和行为 取得班集体的肯定的评价,意识到学习是班集体的共 同的事业,不再事事依赖教师。
班集体对个人学习态度有直接影响。
3.对作业的态度
发 对作业的正确态度的形成要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工作质量。
⊙低年级儿童对教师的态度特点是对自己的教师有一种 特殊的尊敬和依恋的心情。
⊙中年级以上的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无 条件地信任教师,崇拜教师,而是带有选择性地评价教师对 自己的爱。
⊙高年级学生对教师的爱的体验更加复杂。
2. 对班集体的态度
发
⊙初入学的儿童相互间的关系还不是集体关系。
展 同学间的关系常常受一些偶然因素决定的。
三、学习活动的发展 特点
发
展
心
理 学
(一)学习动机的发展 (二)学习态度的发展 (三)学习兴趣的发展
(四)学习能力的发展
(五)学习习惯的发展
(一)学习动机的发展
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包括学 习意图、学习欲望(求知欲)、学习兴趣等需要成分。
童年期儿童的主要学习动机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类: 一类是远景的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 一类是直接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
度的形成和发展上,儿童对教师、对班集体、对作业 和对评分等的态度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发
小学时期是学习态度初步形成的时期。学习态
展 度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一 定的经验而获得的。较被动、常受外部因素影响
心
1.对教师的态度
理
2.对班集体的态度 3.对作业的态度
学
4.对评分的态度
1. 对教师的态度
▪ 3、多动、活动过多
包括:①到处乱走,或过分的攀爬; ②不能静坐学习或学习时坐立不安; ③睡眠时在床上过多的翻动; ④终日忙碌不停,似乎被发动机驱使着。
第六章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童年期儿童的一般特征
发
展
第二节 童年期的主要活动——学习
心
第三节 言语的发展
理
第四节 认知的发展
学 第五节 童年儿童个性 和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童年期儿童的一般特征
童年期是指儿童从6、7岁到11、12岁的时期, 这个时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或小学期, 也是儿 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从这个时 候起, 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 统的学习,学习逐渐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一般特征: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2、掌握书面言语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共同趋势:由近景性动机向远景性动机、由实用性动机向 社会性动机过渡,其中正确的近景性的低水平 学习动机占主动地位。
①初期常是被动的,受外界具体因素的影响 ②逐渐和社会意义相联系:物质奖励 → 精神奖励 ③高年级,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学习动机,才会逐渐和
行动结合起来
(二)学习态度的发展
小学时期是学习态度初步形成的时期。在学习态
教师应注意:
(1)结合作业的质量使儿童对分数有真正的理解和体验; (2)使儿童理解只有努力才会得到好的分数,并进一步知道
如何努力学习; (3)使儿童理解分数不是教师随便给的,学生不是为分数
学习。 (4)使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三)学习兴趣的发展
第一,最初对学习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