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设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869c2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1.png)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 观察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以参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利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柱分离的方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出来,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叶(最好选择深绿色的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浸泡,使叶绿体释放出色素。
注意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光照。
2. 将浸泡片刻半小时,使叶绿体彻底释放色素。
3. 将叶绿体悬液过滤,收集含有色素的过滤液。
4. 取一支色谱柱,填充色谱吸附剂(如硅胶),再用无色溶剂(如正己烷)预洗一次。
5. 将收集到的含色素液体加入色谱柱中,用无色溶剂洗脱,收集不同色素的洗脱液。
6.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可观察到叶绿素 a 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 b 在450-55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类胡萝卜素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以推测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吸收波长和参与的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同时,该实验也展示了提取和分离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基本实验技巧和原理。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c13b1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6c.png)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质器,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叶绿体包括一系列色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叶绿素。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以便进一步分析其
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
1. 从新鲜的叶子中剪下片段,用无菌蒸馏水洗涤。
2. 用离心机将叶片离心,离心速度为1000 rpm,时间为5分钟。
3. 将上清液取出并过滤,过滤剂为细孔过滤纸。
5. 将上清液取出,并用1ml无菌蒸馏水洗涤叶绿体色素。
7. 取出上清液,将其光度值调至0.4-0.6。
(400nm处)
8. 将上述上清液转入紫外吸收仪中,观察叶绿素的吸收曲线。
实验结果:
实验得出的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吸收最强的波长为680nm和430nm。
这对应着叶绿
体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
实验得到的叶绿体色素移液后,需要经过离心的过程,这样可去除混杂物质,获得更
为纯净的叶绿素。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色素。
叶绿素是植物所特有的,它起
到了光合作用的关键作用。
实验中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可以为进一步的分析叶绿素的结构
和功能提供帮助。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0c94834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a.png)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一、实验目的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1.提取色素:2.制备滤纸条: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4.观察: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讨论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一、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ab803f3968011ca30091ad.png)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2. 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方法的学习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相关理化性质。
3. 为进一步研究各叶绿体色素性质、功能等奠定基础。
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包括绿色的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均以色素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于类囊体膜上。
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由于提取液中不同色素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所以可借助分配层析方法将其分离。
实验仪器与药品1. 绿色植物如菠菜等的叶片。
2. 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滴管、康维皿、圆形滤纸(直径11cm)。
3. 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展层剂。
展层剂按石油醚:丙酮:苯10:2:1的比例配制(V/V)。
实验步骤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1)取菠菜或其它新鲜植物叶片4~5片(4g左右),将其洗净、擦干并去掉中脉,剪碎后置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95%乙醇2~3 ml及少许石英砂、碳酸钙研磨至匀浆,再加95%乙醇5ml,然后以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
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1)取圆形定性滤纸一张(直径应小于康维皿直径)于其中心扎一圆形小孔(直径约3mm),另取长方形滤纸条一张(5cm×1.5cm),用滴管吸取乙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沿滤纸条的长度方向涂抹,注意涂抹色素扩散宽度应限制在0.5cm以内,风干后再重复操作数次。
然后沿长度方向将滤纸条卷成纸捻,使涂抹过叶绿体色素溶液的一侧恰在纸捻的一端。
(2)将纸捻带有色素的一端插入圆形滤纸的小孔中,使与滤纸刚刚平齐(勿突出)。
(3)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中加入适量的展层剂,把带有纸捻的圆形滤纸平放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上,使纸捻下端浸入展层剂中,迅速盖好培养皿。
展层剂将借助毛细管作用顺纸捻扩散至圆形滤纸上,使叶绿体色素在固定相(滤纸中吸附有水分的纤维素)和流动相(展层剂)间反复分配,从而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分离结果为滤纸上可见到各种色素的同心圆环。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276e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4.png)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组成;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3.学习使用色谱技术进行色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绿叶中主要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2.色素的提取可采用溶剂浸提法,利用极性溶剂可溶解色素并使其析出;
3.色素的分离可采用色谱技术,利用相互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三、实验步骤:
1.将新鲜的绿叶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酒精,用搅拌棒搅拌植物材料,使其溶解均匀;
2.将混合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3.将收集的过滤液分成两部分,分别用超离心机分离沉淀和上清液;
4.取上清液,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四、实验结果:
1.在溶剂浸提法下,绿叶中的色素溶解于酒精中,并分为沉淀和上清
液两部分;
2.通过超离心机的处理,将色素沉淀进行分离;
3.使用色谱技术后,可得到单一的色素组分,通过比色计测定其最大
吸收波长。
五、实验讨论:
1.色素的提取效果可能受到植物材料浸提时间和酒精浓度的影响;
2.色素的相互溶解度差异是进行色谱分离的关键;
3.使用色谱技术可对色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可靠。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溶剂浸提法和色谱技术,成功提取和分离了绿叶中的色素。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植物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组成,并学习了色素的
提取和分离方法。
同时,通过色谱技术的应用,我们还能对色素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这些实验技巧和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植物色素具有重
要意义。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c71e346d3c1ec5da50e2704a.png)
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
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有机溶剂,酒精、汽油、苯、石油醚等)中,所以用丙酮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实验程序1)称取5g绿色叶片并剪碎提取色素2)加入少量sio2、caco3和5ml丙酮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1)将干燥的滤纸剪成6cm长,1cm宽的纸条,剪去一端两角(使层析液同时到达滤液细线)制滤纸条2)在距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1)用毛细管吸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滤液划线2)干燥后重复划2-3次1)向烧杯中倒入3ml层析液(以层析液不没及滤液细线为准)纸上层析(2)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3)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如下图)最宽:叶绿素a;最窄:叶绿素b;相邻色素带最近:叶绿素a和叶绿素b;相邻色素带最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实验关键1.选材时应注意选择鲜嫩、色浓绿、无浆汁的叶片。
如菠菜叶、棉花叶、洋槐叶等。
2.画滤液细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重复画线时必须等上次画线干燥衙再进行,重复2-3次。
3.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注意事项1.因丙酮和层析液都是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的有机溶剂,所以研磨要快,收集的滤液要用棉塞塞住,层析时要加盖,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
2.在研磨时要加少许二氧化硅,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有利于色素的提取;加少许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3.分离色素时,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这是因为色素易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色素带不清晰,影响实验效果。
【同类题库】.下列哪一种液体不能作为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液?(c)a.丙酮溶液b.酒精溶液c.水溶液 d.汽油.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d)a.叶绿素a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将菠菜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30%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重复吸收几次,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d)a.前者发质壁分离,后者也发生质壁分离b.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破裂c.前者发质壁分离,后者质壁分离复原 d.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皱缩.如果没有丙酮和菠菜叶,要保证分离后色素带清晰,可以用来替代的最佳实验材料是(a)a.酒精和麦苗 b.酒精和大白菜 c.蒸馏水和大白菜d.蒸馏水和麦苗.用韭菜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不能用作提取剂的是(a)a.水 b.丙酮 c.酒精 d.ccl4.为了提取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在研磨绿叶时加入少许碳酸钙,其作用是(b)a.调节ph,加速色素溶解 b.调节ph,防止叶绿素被破坏c.使绿叶研磨充分 d.有利于四种色素的分开.在研磨绿叶时,下列哪种物质不需要加入(b)a.丙酮b.层析液 c.碳酸钙 d.二氧化硅.(多选)某学生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收集到的滤液呈淡绿色,其原因可能是(ac)a.叶片较老较黄 b.加入的二氧化硅多了些c.研磨不充分d.漏斗基部塞的脱脂棉多了些.做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正确装置是图中(d).在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c)a.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实验结果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d.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某人做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实验时,使用的是圆形滤纸,装置如下图。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4773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47733](https://img.taocdn.com/s3/m/f42fce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0.png)
极 细 光 束
黑暗中
光照下
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
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
24
C18O2
O2
CO2
18O2
(一)
HH22OO
(二)
HH221188OO
绿藻
绿藻
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25
美国卡尔文
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藻 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 CO2中的C的去向,称为卡 尔文循环。
H2O
O2
水在光 下分解
[H]
光能
叶绿体中 的色素
ATP
酶
2C3
多种酶参 加催化
CO2 固定
C5
ADP+Pi
还原
(CH2O)
光反应过程
暗反应过程
29
原料和产物的对应关系:
C (CH2O) H
O
O2
能量的转移途径:
CO2 H2O CO2 H2O
光能
ATP中活跃 的化学能
碳的转移途径:
(CH2O)中稳定 的化学能
所以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
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解度 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 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4
➢ 方法与步骤:称
取5g左右的鲜叶,剪碎, 放入研钵中。加少许的 石英砂(充分研磨)和 碳酸钙 (防止研磨中色 素被破坏)与10ml无水乙 醇。在研钵中快速研磨。 将研磨液进行过滤。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
太阳光中有能量,我 们制造出太阳能电池板 可以捕获其中的能量并 转化为电能。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acf4b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e.png)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引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器,其中主要存在着叶绿素等色素,它们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以及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提取叶绿体色素,进行色素的分离、理化性质的研究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材料与方法:材料:菠菜叶片、研钵、磨杵、丙酮、乙醇、石油醚、叶绿素提取液、测色皿、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方法:1.取适量菠菜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丙酮,用磨杵捣碎成糊状。
2.将捣碎的菠菜糊状物转移到玻璃漏斗中,用石油醚冲洗3次,使叶绿体附着物进一步析出。
3.将漏斗中的上清液收集,并加入适量乙醇,振摇混合,使叶绿素慢慢析出。
4.将释放出的叶绿体颗粒通过离心机离心沉淀10分钟,收集沉淀。
5.取收集到的叶绿体沉淀,加入适量叶绿素提取液,用乳钙酸钠解离剂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6.将其中一部分叶绿体溶液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7.将其余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方法,我们成功地提取并分离出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
加入石油醚可以去除一部分杂质,使叶绿体进一步纯化。
加入乙醇可以使叶绿素从叶绿体中溶出。
通过离心沉淀,我们收集到了叶绿体的沉淀物。
叶绿体的提取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呈现蓝色或紫色,这是由于高锰酸钾通过氧化反应将一些具有现菌酮结构的物质氧化为合成叶绿素的前体物质所引起的。
这种反应也证实了叶绿体的存在。
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后呈现蓝绿色,这是由于浓硫酸通过剥离叶绿体周围的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将叶绿素分子释放出来,产生颜色变化。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是通过与乳钙酸钠解离剂反应来进行的。
乳钙酸钠解离剂能够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叶绿素-乳钙酸钠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通过光密度的测定,可以根据比色法来测量叶绿素的含量。
绿叶色素的分离实验报告(3篇)
![绿叶色素的分离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55834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b.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掌握层析法分离不同色素的原理和操作。
3. 了解不同色素在叶绿体中的分布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
这些色素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因此可以通过有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在层析过程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从而在滤纸上形成不同的色素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绿色叶片、无水乙醇、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定性滤纸、研钵、烧杯、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酒精灯、烘箱、显微镜、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取新鲜的绿色叶片,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研钵中。
(2)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充分研磨。
(3)向研钵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继续研磨,使色素充分溶解。
(4)将研磨好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
2. 制备滤纸条:(1)取一张定性滤纸,剪去两角,使滤纸条呈三角形。
(2)将滤纸条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层析液,使滤纸条充分湿润。
(3)将滤纸条取出,在通风处吹干。
3. 画滤液细线:(1)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线。
(2)待滤液线干燥后,重复画2-3次,以增加色素量。
4. 色素分离:(1)将干燥后的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放入有少许层析液的层析瓶中。
(2)盖上培养皿,使层析瓶密封。
(3)待层析液上升到滤纸条上端后,取下培养皿,观察色素分离情况。
5. 观察与记录实验结果:(1)观察滤纸条上出现的色素带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2)记录实验结果,分析不同色素的分布和特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滤纸条上出现的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高中色素提取实验报告(3篇)
![高中色素提取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77bfe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b.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中含有多种色素,其中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这些色素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或无水乙醇。
利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并通过层析法分离不同色素,可观察到不同颜色的色素带,从而确定叶绿体中存在的色素种类。
三、实验材料1. 新鲜绿色叶片(如菠菜叶)2. 无水乙醇3. 层析液(由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4. 二氧化硅5. 碳酸钙6. 研钵7. 玻璃棒8. 定性滤纸9. 毛细吸管10. 试管11. 烧杯12. 移液管13. 天平四、实验步骤1. 提取色素(1)称取5g新鲜绿色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加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用玻璃棒充分研磨。
(3)向研钵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继续研磨,使叶片中的色素充分溶解。
(4)将研磨液倒入试管中,用移液管吸取上层清液。
2. 制备滤纸条(1)将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
(2)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此端距顶端1cm处用铅笔划一条细横线。
3. 层析分离(1)将烧杯中加入少量层析液,使层析液浸没滤纸条底端。
(2)将滤纸条插入烧杯中,使滤液细线位于液面之上。
(3)观察色素分离情况,记录不同色素带的位置和颜色。
4. 观察记录(1)记录不同色素带的位置和颜色,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叶绿体中存在的色素种类及其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
2.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四种不同的色素带,证明叶绿体中存在四种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这些色素在光合作用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如胡萝卜素吸收光能,叶黄素保护叶绿素免受光损伤,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则参与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d170d8360cba1aa811daa8.png)
生物学导论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理化性质一、提取与分离1、实验目的学习应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方法。
2、实验原理提取:叶绿体色素为有机酯类化合物,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常用有机溶剂提取。
如酒精、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等。
分离:薄层层析法是将吸附剂均匀的涂抹在玻璃板上形成一薄层,将此吸附剂薄层作为固定相,把待测分离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下端,然后用一定量的溶剂作流动相,将薄层板的下端浸入到展开剂中。
流动相通过毛细管作用由下而上逐渐浸润薄层板,并带动样品在板上也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成分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间发生连续不断的吸附、脱吸附、再吸附……的过程。
由于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能力大小不同,吸附能力强的物质相对移动慢一些,儿媳妇能力弱的物质相对移动快一些,从而使各组分有不同移动速度而彼此分开。
3、实验材料与试剂(1)新鲜的菠菜叶;(2)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碳酸钙粉末、展开剂(3)钵体、漏斗、三角瓶、剪刀、点样本、毛细管、层析缸、硅胶预制板、滤纸。
4、实验步骤(1)色素提取液的制备取叶4~5片新鲜叶片,洗净,擦干叶表面,去中脉剪碎,放入钵体中。
加入少量碳酸钙,加2~3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研磨至糊状,再加入10ml乙醇,上清液过滤,残渣再用10ml乙醇冲洗过滤。
(2)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取硅胶预制板一个,用点样毛细管取上述提取液,平行于硅胶板的短边,距下边缘1cm处用毛细管划线,风干,重复操作3~4次;在干燥的层析缸中加入适量展开剂,高度0.5cm,将硅胶预制板带有色素一端放入,使其下端浸入展开剂中;当色素较好分离,展开剂前沿接近硅胶预制板的上端边缘时,取出,画线。
Rf=斑点中心到原点距离/溶剂前沿到原点距离5、实验结果与分析从上至下为胡萝卜素(橙色):Rf=6.95/7.35=0.946叶绿素a(蓝绿色):Rf=5.35/7.35=0.728叶绿素b(黄绿色):Rf=4.95/7.35=0.673叶黄素(黄色):Rf=4.10/7.350.558可知,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极性依次增大,与硅胶吸附能力依次增强。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37df96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d.png)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掌握色素的分离技术,并了解不同色素对叶绿体的作用。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其中,叶绿素是其最主要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太阳能的作用。
叶绿体中还包含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它们具有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的能力。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主要利用其不同的亲水性和亲油性,通过不同的溶剂将其提取出来,并进行分离、纯化。
其中,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可以提取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亲油性色素,而酸性溶液可以提取出卟啉类、铁类等亲水性色素。
实验步骤1.取适量菠菜叶,去掉梗部,用清水反复洗净,去除表面的灰尘。
2.将菠菜叶放入离心管中,加入约5毫升丙酮,使用手持式超声波仪器超声处理10分钟。
3.将超声处理后的菠菜混合物离心10分钟,待叶绿体沉淀下来。
4.取叶绿体沉淀,加入少量乙酸乙酯,经超声震荡3分钟。
5.将混合物离心10分钟,分离出上层的色素提取液,放置在离心管中。
6.加入冷水,将提取液分层,即可分离出不同色素。
7.将分离好的色素涂于色谱纸上,将色谱纸浸泡至溶液面之下,待上端溶液移动至色素液的1/2处时,取出晾干,即可得到不同色素的分离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其中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在色谱纸上的分离结果如下:色素名称相对迁移率叶绿素0.48氧化型叶绿素0.39类胡萝卜素0.92实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溶剂成功地提取了叶绿体中的色素,也尝试了不同溶剂对色素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作用。
通过色谱纸的分离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各色素的迁移情况,进一步了解到不同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特点和性质。
实验总结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叶绿体和其中色素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4adee9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7.png)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1. 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2. 了解叶绿体色素的成分和结构特点;3. 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独特细胞器,因为其含有叶绿素而呈现绿色。
叶绿体是光合能量的主要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叶绿体中含有多种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其中,叶绿素是最重要的色素,其分子结构由一个类胡萝卜素环(porphyrin环)和一个酰基侧链(phytyl侧链)组成。
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吸收光线,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提供生物体所需的营养。
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通过酒精沉淀的方法进行提取和分离。
酒精沉淀方法是根据不同色素在不同酒精浓度下的溶解度差异来进行色素分离的。
在实验操作中,首先要将植物组织用液氮或手动研磨方法研磨成细碎的粉末,然后将其置于离心管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酒精,并放置在温水浴中摇匀,使颜料完全溶解。
接着,将混合液离心,待沉淀出现后将上层液体倒出,待沉淀干燥后即可得到色素提取物。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
首先准备好新鲜的菠菜叶片、冰醋酸和95%酒精;2. 研磨植物组织。
将菠菜叶片用液氮或手动研磨器研磨成细碎的粉末;3. 加入酸性试剂。
将研磨后的菠菜叶片粉末加入1ml冰醋酸,使其均匀分散;4. 加入酒精。
向组织粉末中缓慢加入5ml 95%酒精,搅拌均匀;5. 离心。
将混合液置于离心管中,进行离心30分钟;6. 取上层液体。
取离心后上层液体,避免沉淀、残渣的干扰;7. 干燥。
将取出的上层液体放置在冷暗处自然晾干;8. 分析。
对干燥后得到的叶绿体色素进行观察和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分析本次实验使用了经典的酒精沉淀法对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和分离。
酒精沉淀法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提取方法,但是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比如酒精的浓度需要控制好,否则会影响色素的分离效果。
叶绿体中的色素具有不同的波长吸收谱,通过对其吸收谱的分析,可以确定叶绿体中各种色素的相对量和种类组成。
高中实验叶绿体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高中实验叶绿体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d3da12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e.png)
六观察实验结果
练习册P28 实验4 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要求:
➢实验两人一组;每人分别制作一份滤纸条写上 学号;并将各自结果黏贴在实验报告上
➢叶绿体色素纸层析顺序自下而上标注在结果 处
➢完成课本P68分析讨论1 2
色素提取液呈淡绿色的原因分析;
三准备滤纸条
滤纸顶部写上学号
四点样
玻璃毛细管
用玻璃毛细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划 横线均匀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要求:细而直 避免色素在扩散时重叠;从而不会影 响不同色素带的观察
要求:重复2—3次 保证滤线上色素的含量
五分离色素:
小烧杯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滤液 细线
层析液
叶绿素b
插滤纸条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目的: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一提取色素:
原理:叶绿体色素不溶于水但能溶解在有机溶剂 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提取色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
绿
类胡萝卜素
体 中
பைடு நூலகம்
叶黄素黄色
的
色 素
叶绿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迅速 充分 一提取色素的步骤方法:
1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2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 小 3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由于接触了层析液等有毒化学药品;做 完实验后一定要用肥皂将手洗干净
1 研磨 材料:5g去除主叶脉的绿色菠菜鲜叶
石英砂——使研磨充分
药品 碳酸钙 ——防止色素被破坏
无水乙醇分23次加入 ——溶解色素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dccf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d.png)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组成和结构。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中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通过吸收太阳光能量进行光合作用。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使用酒精提取法。
酒精可以溶解叶绿体膜,使色素溶解到酒精中。
然后,使用色谱技术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材料:1. 鲜叶样品2. 酒精3. 氯仿4. 丙酮实验步骤:1. 将鲜叶样品切碎并置于研钵中。
2. 加入足够量的酒精,用研钵研磨混合,直到叶碎细胞完全破裂。
3. 使用滤纸过滤混合物,得到澄清的叶绿体提取物。
4. 将叶绿体提取物转移到试管中,加入少量氯仿。
5.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到叶绿体提取物分为两个层次:上层为酒精层,下层为氯仿层。
6. 使用滴管将上层的酒精取出,置于干燥的容器中保存。
7. 将下层的氯仿层转移至另一个试管中。
8. 加入适量的丙酮,轻轻摇匀,观察色素在丙酮中溶解。
9. 使用滤纸过滤丙酮溶液,得到单一色素溶液。
实验结果:从叶绿体提取物中分离出不同类型的色素,如叶绿素a、叶绿素b等。
通过色素的溶解性质和色谱技术,可以将这些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了解了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和结构。
同时,也掌握了使用色谱技术进行色素分离的基本步骤。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叶绿体的功能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报告(3篇)
![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58b34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35.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叶绿体中主要色素的种类、特性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 掌握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为两大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而类胡萝卜素则吸收其他波长的光能。
这两种色素均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因此,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并利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可以观察到不同色素的特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绿色叶片、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紫外灯、天平、酒精灯、电炉、通风橱。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新鲜绿色叶片,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
2. 提取色素:- 向研钵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用研杵充分研磨,使叶片充分破碎。
- 将研磨液倒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碳酸钙和二氧化硅,搅拌均匀。
- 将烧杯置于电炉上加热,用酒精灯辅助加热,使研磨液沸腾,不断搅拌,直至溶液颜色变深。
- 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用漏斗和纱布过滤,收集滤液。
3. 制备滤纸条:- 将定性滤纸剪成长条,用铅笔在滤纸条的一端画一条直线。
- 将滤纸条一端插入装有少量层析液的烧杯中,使滤纸条的下端浸入层析液中,但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 色素分离:- 将滤纸条轻轻取出,放在通风处晾干。
-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线。
- 将滤纸条放入装有少量层析液的层析瓶中,盖上盖子,静置一段时间,观察色素分离情况。
5. 观察与记录:-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的色素带,记录其颜色、位置和宽窄。
- 比较不同色素的特性,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滤纸条上观察到4条明显的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实验报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实验报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333b3fc581b6bd97e19eaca.png)
植物叶片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一:植物叶片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原理(1)提取色素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属于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溶剂,故可用等有机溶剂来提取。
绝大多数色素见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2)法分离色素的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不同。
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慢。
实验材料和器材实验步骤1、称量植物材料:用天平秤取植物材料(两人一组,每组一种植物材料)。
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
2、提取色素:用药匙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用移液枪吸取5ml无水乙醇,快速研磨。
加入如下试剂的作用:SiO2:___________;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或丙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细线:在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
在距离这一端1cm 处,折一条横线。
用尺子沾取少量滤液,在滤纸条上沿折横线,压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在背面划线。
每种材料,制备两个滤纸条。
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分别轻轻插入到水层析液和石油醚丙酮的层析液中,盖上盖子。
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影响扩散结果。
同心圆装置:用纸捻快速吸取滤液,放入同心圆装置中。
层析液为石油醚丙酮的层析液。
5、分析层析结果色色颜色。
实验二:色素的含量测定实验原理:用混合提取液(丙酮:乙醇:蒸馏水=::1)浸提法测定。
实验步骤1、浸提色素。
分别称取菠菜叶、油菜叶、月季红色叶、月季绿色叶、银杏黄色叶、爬山虎红色叶,加入10ml提取液,放入37度恒温箱中浸提24小时。
2、读值。
分光光度计分别在波长440nm、645nm和663nm 处测定并记录光密度值,通过OD值计算叶绿素含量。
3计算。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叶绿素浓度:叶绿素a(Ca,mg·L-1)=×A663–×A645。
叶绿素分离提取实验报告(3篇)
![叶绿素分离提取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29754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3.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从植物材料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
2. 了解柱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叶绿素分离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对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掌握叶绿素理化性质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片中。
叶绿素具有多种类型,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在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
在提取过程中,叶绿素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丙酮或乙醇。
通过柱色谱技术,可以根据叶绿素与其他色素在极性和溶解度上的差异,实现叶绿素的分离。
实验中使用的柱色谱技术,主要是利用固定相(如硅胶)对不同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差异,以及流动相(如不同极性的溶剂)对物质的推动作用,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柱中按一定顺序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研钵、漏斗、三角瓶、色谱柱、毛细管、烘箱、天平等。
2. 试剂:新鲜植物叶片、丙酮、硅胶、无水乙醇、氨水、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取新鲜植物叶片,剪碎后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丙酮,研磨充分,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
2. 过滤:将研磨后的溶液通过滤纸过滤,去除固体杂质。
3. 柱色谱准备:将硅胶装入色谱柱中,用无水乙醇淋洗,直至流出液无色。
4. 上样:将过滤后的叶绿素溶液缓慢加入色谱柱中,使其均匀分布。
5. 洗脱: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如无水乙醇、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依次洗脱,收集流出液。
6. 检测与鉴定:通过比色法或紫外-可见光谱法检测收集到的流出液中的叶绿素含量,并观察其颜色变化,鉴定叶绿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绿素提取:通过研磨和丙酮溶解,成功提取出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2. 柱色谱分离:在色谱柱中,叶绿素与其他色素分离良好,分别形成不同的色带。
3. 叶绿素鉴定:通过比色法或紫外-可见光谱法检测,确定收集到的流出液中含有叶绿素。
4. 叶绿素含量测定:通过计算收集到的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得出叶绿素含量。
实验报告设计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设计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fd050327af1ffc4ffe47ac8c.png)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标1、知识方面(1)探究叶绿体中含有几种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2)了解纸层析法的原理。
2、能力方面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二、实验原理1、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故可用丙酮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2、色素分离的原理: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慢。
三、实验准备实验材料:新鲜的绿叶(如新鲜菠菜叶片)。
实验仪器及用具:定性滤纸,研钵,玻璃滤斗,脱脂棉,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试管,试管架,滴管,培养皿,三角瓶,烧杯试验试剂:无水乙醇(或丙酮),层析液(CCl4),石英砂(SiO2)和碳酸钙(CaCO3)四、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1)取菠菜新鲜叶片5g,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加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用预先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滤纸剪成长10 cm、宽1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并在距离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画二三次。
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3 mL层析液到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上烧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标
1、知识方面
(1)探究叶绿体中含有几种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2)了解纸层析法的原理。
2、能力方面
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
1、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故可用丙酮和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2、色素分离的原理: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大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慢。
三、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新鲜的绿叶(如新鲜菠菜叶片)。
实验仪器及用具:定性滤纸,研钵,玻璃滤斗,脱脂棉,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试管,试管架,滴管,培养皿,三角瓶,烧杯
试验试剂:无水乙醇(或丙酮),层析液(CCl4),石英砂(SiO2)和碳酸钙(CaCO3)
四、实验步骤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菠菜新鲜叶片5g,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加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
用预先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滤纸剪成长10 cm、宽 1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并在距离这一端 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画二三次。
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将3 mL层析液到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上烧坏。
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与记录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
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五、结果分析
1、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如下图:
2、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化合物,不溶于水,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可以将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溶解,从而提取色素。
经过提取、过滤得到的色素滤液为绿色,叶绿体色素见光易分解,应将色素滤液避光保存。
3、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这四种色素。
六、注意事项
1、各种试剂用途总结:
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石英砂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
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2、提取色素
(1)注意选材:应选择新鲜、浓绿、柔软的叶片(色素含量多)。
(2)研磨要充分、迅速,用纸盖住研钵口,试管口要加塞。
叶绿素不稳定,已被细胞中的叶绿素酶水解,迅速研磨可以尽量使叶绿素不被水解;充分研磨可以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便于提取较多的色素。
(3)丙酮等有机溶剂的用量不宜过多,过多会影响色素的浓度,过少则不易过滤。
(4)用尼龙布过滤,不能使用滤纸。
(滤纸会吸附色素)
3、滤纸条
(1)干燥,有利于色素扩散。
(2)双手尽量不接触纸面,以免手上的油脂或其他脏物污染滤纸。
(3)剪角:边缘扩散快,剪角可使边加长,保证色素水平扩散。
(4)滤纸条的高度要尽量高出烧杯,高出部分直角弯折,最好将其固定在培养皿盖上。
4、画滤液细线(细、直、齐;干燥后再重复画线,否则细线过粗,色素不易分开;重复:增加色素量,使实验效果明显)
5、分离色素
(1)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否则色素将溶解在层析液中。
(2)滤纸条尖端向下,斜靠壁。
(贴壁会影响层析)
(3)加盖。
(层析液易挥发,且有毒)
6、色素的位置和功能
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及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的作用。
Mg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
七、结论
八、思考讨论 1、为什么要选取新鲜的颜色较深的叶片做实验材料?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有哪些?
3、“没有光不能合成叶绿素”与“避光保存叶绿体色素滤液”是否矛盾?为什么?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叶绿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类胡萝卜素 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吸收蓝紫光
叶绿体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