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测量与表征
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
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纳米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电子、医药、环保等。
然而,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也成为了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技术。
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是一种基于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原理的表征技术。
SEM能够通过高能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得到高清晰度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信息。
这种技术在纳米材料表征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纳米材料形貌的观察和尺寸的测量等。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M是另一种基于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原理的表征技术。
TEM能够通过高能电子束透射样品,得到高分辨率的内部结构信息。
在纳米材料表征中,TEM可以用于纳米结构和晶体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等。
3. X射线衍射(XRD)XRD是一种基于X射线与样品相互作用原理的表征技术。
XRD可以通过对样品中晶体结构的衍射图案进行分析,得到样品的晶体结构信息。
在纳米材料表征中,XRD可以用于纳米晶体的尺寸、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等性质的研究。
4. 热重分析(TGA)TGA是一种基于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表征技术。
通过对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热稳定性等信息。
在纳米材料表征中,TGA可以用于纳米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过程等性质的研究。
综上所述,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是纳米材料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问题。
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是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技术,可以用于纳米材料形貌、结构、尺寸、晶体结构、热稳定性等性质的研究。
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逐渐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应用潜力使得其表征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纳米材料的表征涉及到其形貌、尺寸、结构、成分以及物理和化学特性等方面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方法。
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是一种基于电子束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表征技术。
通过SEM可以获得纳米材料的形貌和表面特征。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从而使我们能够观察到纳米级别的细节。
同时,SEM还可以通过能谱分析技术(EDX)获得纳米材料的元素成分信息。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通过纳米材料薄片进行投射和散射的方法来观察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的技术。
相比于SEM,TEM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节。
利用TEM还可以确定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和晶面取向等信息。
3. X射线衍射(XRD)XRD是一种利用X射线与晶体相互作用的分析技术,对于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成分分析十分重要。
通过测量样品散射的X射线的特征衍射图案,可以推断出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和相对晶体的定向度。
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FTIR是一种用来分析纳米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技术。
它基于红外辐射与材料吸收光谱的原理,通过测量纳米材料吸收不同波长的红外光线的强度变化,从而得到样品的化学信息。
利用FTIR还可以检测纳米材料中的官能团和键的类型。
5. 激光粒度仪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常用的用于测量纳米材料粒径分布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光散射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颗粒的尺寸分布。
激光粒度仪不仅可以提供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还可以分析其尺寸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对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可供选择,如原子力显微镜(AFM)、拉曼光谱、热重分析(TGA)等。
选择适合的表征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所要分析的属性来确定。
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方法技巧
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方法技巧纳米材料是一种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能。
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方法对于研究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合成和表征方法技巧。
一、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通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使反应物溶解在溶剂中,并逐渐形成纳米颗粒。
该方法具有反应温度和时间可控、纳米颗粒尺寸可调的优点。
在合成纳米材料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溶剂是关键。
通常选择的溶剂应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相对较低的相对极性,具有适当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溶剂有乙二醇、正庚烷、N,N-二甲基甲酰胺等。
在溶剂热法中,合成剂和溶剂必须在密封容器中加热。
在合成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反应需求,可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如水浴加热、电子源加热或高压反应釜。
二、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溶胶的凝胶化过程得到纳米材料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先制备溶胶,然后使其凝胶化。
凝胶形成后,通过干燥、热处理等方法,可以得到纳米颗粒。
在凝胶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溶胶剂有水、醇类、酸、氨等。
通过调节溶胶剂的性质和浓度,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溶胶凝胶法中的凝胶化过程对于纳米颗粒的形成至关重要。
凝胶化一般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交联实现,如水解反应、凝胶离子交换等。
三、X射线衍射(XRD)表征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方法,可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晶性和晶格参数。
通过测量材料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角度和强度,可以推断出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
X射线衍射实验通常使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
在实验过程中,需调整X射线的入射角度和测量角度,使得出射光束和检测器的位置最佳。
同时,需选取合适的X射线波长和强度,以提高衍射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通过对X射线衍射谱的分析,可以得到纳米材料的结晶度、晶粒尺寸、晶面方位和晶格畸变等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四、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方法,可提供纳米级别的材料结构、形貌和晶体结构等信息。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方法纳米材料,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能源领域、生物医学以及纳米电子等领域。
而在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制备与表征方法则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一、纳米材料制备方法1.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制备纳米材料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热蒸发、热分解、化学反应等手段,在高温高压下使原料气体发生气相反应,从而得到所需的纳米材料。
例如,热蒸发法可以用于制备纳米金属颗粒,而化学气相沉积法则适用于制备碳纳米管等。
2.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通过溶解、加热、反应等步骤来实现纳米材料的制备。
例如,溶剂热法可以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纳米线等。
3.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溶胶液快速凝胶,然后通过热处理使其形成纳米颗粒或均一的纳米结构。
溶胶凝胶法可用于制备纳米氧化物、纳米薄膜等。
二、纳米材料表征方法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是一种常用的表征纳米材料形貌的方法。
通过扫描电子束在样品表面的反射或透射,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图像。
同时,SEM还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获取纳米颗粒的尺寸、形貌等信息。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M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常用于研究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缺陷等性质。
通过透射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纳米材料的高分辨率成像图像,以及晶格的衍射图样。
3. 原子力显微镜(AFM):AFM是一种能够在原子尺度下进行表征的技术。
通过扫描探针在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力,可以获取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质等信息。
AFM广泛用于研究纳米颗粒、纳米膜、纳米生物材料等。
4. X射线衍射(XRD):XRD是一种分析材料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的方法。
通过射入样品的X射线,利用样品晶体的衍射现象,可以获得材料的晶体结构信息、晶粒大小、晶格常数等。
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STM的优点
它有原子量级的极高分辨率(横向可达0.1nm,纵向可达 0.01nm),即能直接观察到单原子层表面的局部结构 。 比如表 面缺陷、表面吸附体的形态和位置等. STM能够给出表面的三维图像 STM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包括真空、大气、低温,甚至 样品可浸在水中或电解液中,所以适用于研究环境因素对样品表 面的影响. 可研究纳米薄膜的分子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AFM
AFM的主要应用
纳米材料的 形貌测定 生物材料研 究 黏弹性材料 的表面加工
X射线衍射法(XRD)
XRD是鉴定物质晶相的有效手段。 利用XRD谱图可以推断出纳米材料的结晶度和 层状结构的有序度。 利用XRD图结合Debye-scherrer公式,又衍射 峰的半高宽计算对应晶面方向上的平均粒径 D=Rλ/βcosθ
பைடு நூலகம்
D为粒子直径,R为Scherrer常数(0.89), λ为入射X光波长 (0.15406 nm),θ为衍射角(°),β为衍射峰的半高峰 宽(rad)。
XRD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物相结构的分析 介孔材料的分析 纳米薄膜的厚度以及界面结构的测定.
SEM的主要功能
三维形貌的观察和分析
观察分析纳米材料的形貌 直接观察大样品的原始表面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扫描隧道显微 镜工作原理示 意图
STM针尖
STM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
测量单分子、单个纳米颗粒、单根纳米线和纳米管 等的电学、力学以及化学特性.
对表面进行纳米加工,构建新一代的纳米电子器件.
磁原子力显微镜或者专用的仪器纳米材料表征手段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主要功能研究纳米材料的结晶情况观察纳米材料的形貌分散情况评估纳米粒子的粒径
纳米材料化学反应中的表征及其机理研究
纳米材料化学反应中的表征及其机理研究近年来,纳米材料化学反应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这种反应采用纳米级别的材料作为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中的一系列机理,生成新型的纳米材料。
但是,这些纳米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备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
因此,在纳米材料化学反应中,通过表征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性质以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一、表征纳米材料的常用方法1.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y)电子显微镜是表征纳米材料的重要工具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高能的电子束来照射样品表面,从而观察样品表面的形貌和结构。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精确地观测到纳米材料的大小、形状、晶体结构等特征,从而确定其纳米级别的性质。
2.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射线衍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物质晶体结构的工具。
其原理是利用X射线束通过样品时,X射线与晶体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X射线发生衍射现象。
通过测量衍射图案,或者称为探测样品对X射线反射的结构,可以确定样品中晶体的类型、晶格常数、晶粒大小、晶体缺陷等。
3.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红外光谱是在不破坏样品的条件下,利用红外光与样品相互作用,通过测定不同波数下样品吸收红外光的量来描述样品化学成分及其分子结构。
纳米材料通常有较大的表面积,因此相比通常的材料更容易被分散,表面分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红外光谱可以对反应物的表面分子结构变化、吸附情况等作出精确的表征。
二、纳米材料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纳米材料化学反应的机理对其反应产物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纳米材料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方法包括多种追踪反应过程的技术,如原位光谱学、电子显微学、质谱分析和热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
1. 原位光谱学原位光谱学是一种实验室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工具。
原位光谱学技术通过对反应物或产物在反应过程中的吸收或发射光谱进行实时监测,研究反应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转化的速率、产物的种类和结构以及反应的机理。
纳米粒子的表征和测试方法简介
纳米粒子的表征和测试方法简介纳米科技已经成为当今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纳米粒子作为纳米材料的基本单位,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应用潜力,包括在医药领域的药物传输、生物传感器、催化剂等。
为了实现这些应用,对纳米粒子进行准确的表征和测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纳米粒子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纳米粒子的表征涉及到对其形貌、尺寸、形态、化学组成、表面结构以及表面电荷等方面的研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纳米粒子表征方法: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M是一种能够观察纳米尺度物体的重要工具。
使用TEM可以直接观察到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结构,例如颗粒的形状、分散性和聚集度等信息。
此外,TEM还可以通过选区电子衍射技术来研究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
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是一种通过扫描样品表面的电子束来获取样品形貌和结构信息的技术。
相比于TEM,SEM可以提供更高的表面分辨率,并且适用于大尺寸样品。
使用SEM观察纳米粒子可以提供有关纳米粒子的尺寸、形貌和分布的信息。
3. 粒径分析仪:粒径分析仪是一种常用于纳米粒子的尺寸测量的仪器。
常见的粒径分析方法包括动态光散射(DLS)和激光粒度仪。
DLS适用于测量纳米颗粒的动态尺寸分布,而激光粒度仪则可用于测量纳米颗粒的静态尺寸和形状。
4. 纳米粒子表面分析:纳米粒子的表面特性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纳米粒子表面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有关纳米粒子表面化学组成、官能团和表面电荷的信息。
在纳米粒子的测试中,除了表征方法外,还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以评估其在特定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纳米粒子测试方法:1. 生物相容性测试:对于医药领域中的纳米粒子应用,生物相容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生物相容性测试包括对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溶解性、抗原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第六章 纳米材料检测及表征技术
2. 透射电子显微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ry, 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大约为o.1nm 左右,可用于研究纳米材料的结晶情况, 观察纳米粒子的形貌、分散情况及测量和 评估纳米粒子的粒径。许多有关纳米材料 的研究,都采用TEM作为表征手段之一。 用TEM可以得到原子级的形貌图像。
1.2. 粒度分析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 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法 • 激光衍射法、激光散射法、光子相干光谱
法、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法、基于布朗运 动的粒度测量法和质谱法
其中激光散射法和光子相干光谱法由于具有速度快、测量范 围广、数据可靠、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在线测量 等测量而被广泛应用。
其测量颗粒最小粒径可以达到20nm和1nm。
5.纳米材料表面与界面分析
5.1 纳米材料表面与界面分析方法
分析对象: • 纳米薄膜材料 • 特别是固体材料
(元素化学态分析、元素三维分布分析以 及微区分析)
• 常用分析方法: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俄歇电子能谱(AES) 静态二次离子质谱(SIMS) 离子散射谱(ISS)
50% 40% 8%
纳米材料有以下性质。 4.1.1. 小尺寸效应 当纳米微粒尺寸与光波的波长、传导电子的德布罗意
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穿透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时,晶体周期性 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声、光、力、电、热、磁、内压、化学活性等与普通 粒子相比均有很大变化,这就是纳米粒子的小尺寸效应(也称体积效应)。
4.1.2. 表面与界面效应 纳米粒子由于尺寸小、表面积大、表面能高、位 于表面的原子处于严重的缺位状态,因此其活性极高,很不稳定,遇到其它 原子时很快结合,这种活性就是表面效应。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方法详解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方法详解纳米材料是指具有至少一维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材料。
由于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材料。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 物理法物理法是指利用物理原理和方法制备纳米材料。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磁控溅射、蒸发凝聚、惰性气氛法等。
磁控溅射是将靶材置于真空室中,然后通过气体离子轰击靶材表面,使靶材原子冲击脱离并堆积在基底上,从而获得纳米薄膜。
蒸发凝聚是将材料加热到显著高于其熔点的温度,使其蒸发并在冷凝器上再凝结为纳米颗粒。
惰性气氛法是在惰性气氛中利用高温反应或氧化物还原反应生成纳米材料。
2. 化学法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和溶液合成方法制备纳米材料,常见的化学法包括溶胶-凝胶法、聚合物溶胶法等。
溶胶-凝胶法是将溶胶(纳米颗粒的前体)悬浮在溶液中,通过控制温度、浓度和pH值等条件使其凝胶形成纳米材料。
聚合物溶胶法是将聚合物与金属盐或金属前体形成配合物,然后通过控制溶液组成和pH值等条件制备纳米材料。
3. 生物法生物法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分子和生物反应合成纳米材料。
常见的生物法有生物还原法、生物矿化法等。
生物还原法是利用微生物、酶或植物等生物体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纳米材料。
生物矿化法是利用生物体或生物分子作为催化剂,在无机物晶体表面上沉积金属纳米颗粒。
二、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是用来观察纳米材料形貌和晶体结构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透射电子束穿透样品,产生透射电镜像,并从中获得样品纳米颗粒的尺寸、形状和分布情况以及晶体结构信息。
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可用于观察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拓扑结构。
它通过聚焦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形成二次电子、反射电子和荧光X射线等信号,并通过探测二次电子图像来获得样品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纳米结构的表征和物理分析
纳米结构的表征和物理分析纳米材料的制备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熟性,但是如何对纳米结构进行表征和物理分析却成为了当前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纳米结构表征手段和物理分析方法,希望对纳米研究领域的同行们有所启示。
一、透射电镜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是一种常见的纳米结构表征手段,它能够直接观察样品内部的微观结构。
这种技术是通过电子学原理实现的,将一束电子束通过样品,其中由于电子的波长非常短,能够穿透纳米材料并被屏幕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具有高分辨率、宽视野、高辐射稳定性等特点,常被用于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分布规律的表征。
在SEM中,电子束被聚焦成一个非常小的点,它会在样品表面扫描,并逆反射回来。
通过对反射电子的探测,可以获得样品表面形貌信息。
三、X射线衍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分析手段,它基于光学原理,通过探测样品对X射线的反射或散射来研究纳米材料的晶格结构、晶粒大小、物相组成等。
XRD仪器通常将X射线束定向照射样品,在样品的晶格周期性排布的规律下,经过反射后,能够在检测器上形成一系列强度特异的衍射峰,这些衍射峰可以反映出样品的晶体结构。
四、原子力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是一种常见的纳米结构表征手段,它基于原子力的测量,可以获取材料表面的自然形貌、粗糙度、分子结构、磁性质等信息。
AFM通过在样品表面扫描一个非常尖锐的“探针”,通过测量探针表面受到的原子力变化,可以得到样品表面的形貌和微观结构。
五、拉曼光谱拉曼光谱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分析手段,它通过分析样品对激光激发后的散射光,来研究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结构特征、化学键特征等。
纳米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高分子纳米微球研究
沉降法粒度分析
沉降法的原理是基于颗粒在悬浮体系时,颗粒本 身重力(或所受离心力)、所受浮力和黏滞阻力三 者平衡,并且黏滞力服从斯托克斯定律
(F=6πrηv)来实施测定的,此时颗粒在悬浮体
• STM通常被认为是测量表面原子结构的工具,具 有直接测量原子间距的分辨率。 STM还可以操纵 单个原子和分子
STM像
原子操纵
原子力显微镜AFM
• 原子力显微镜(AFM), 或者扫描力显微镜 (SFM)
• 跟所有的扫描探针显 微镜一样,AFM使用 一个极细的探针在样 品表面进行光栅扫描, 探针是位于一悬臂的 末端顶部,该悬臂可 对针尖和样品间的作 用力作出反应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 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 适合对纳米材料中痕量金属杂质离子进行定量测 定,检测限低 ,10-10-10-14 g/cm3
• 测量准确度很高 ,1%(3-5%) • 选择性好 ,不需要进行分离检测 • 分析元素范围广 ,70多种 • 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
• 其特点是样品使用量少,不仅可以获得样品的形 貌,颗粒大小,分布以还可以获得特定区域的元 素组成及物相结构信息
高分辨TEM
• HRTEM是观察材料微观结构的方法。不仅 可以获得晶包排列的信息,还可以确定晶 胞中原子的位置。
• 200KV的TEM点分辨率为0.2nm,1000KV 的TEM点分辨率为0.1nm。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
• ICP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根据处于激发 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 进行分析的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纳米材料是指具有纳米尺度(即1-100纳米)的物质,在这一尺度下,材料的特性和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电子器件、催化剂、能量存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利用溶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溶解和溶质的极化作用,使得溶质逐渐析出形成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尺寸均匀,形状可控,适用于金属、氧化物等材料的制备。
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水介质来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在水热条件下,溶质分子会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溶胶,然后通过溶胶中的聚集和转化,形成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和分散性,适用于金属、氧化物等材料的制备。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气体相反应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
在高温下,将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在表面上反应和聚集形成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材料纯度高,晶格结构完整,适用于金属、合金等材料的制备。
二、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表征纳米材料形貌和表面形貌的技术。
它通过扫描样品表面,利用来自样品表面的次级电子、逆散射电子等信号来形成图像。
通过SEM可以观察纳米材料的形态、尺寸和分布情况。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样品的原子尺度结构和晶体缺陷等细微特征。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获取纳米材料的晶格结构、晶体形貌和晶界等信息。
3. 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表征纳米材料晶体结构的技术。
通过照射样品,并测量样品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情况,可以得到样品的衍射图谱。
通过分析衍射图谱,可以确定纳米材料的晶格参数和晶体结构。
4. 红外光谱(IR)红外光谱可以表征纳米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化学键的信息。
纳米材料在红外光的激发下,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从而产生红外吸收谱。
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纳米材料的表征及其催化效果评价方式纳米材料的表征主要目的是确定纳米材料的一些物理化学特性如形貌、尺寸、粒径、等电点、化学组成、晶型结构、禁带宽度和吸光特性等。
纳米材料催化效果评价方式主要是在光照(紫外、可见光、红外光或者太阳光)条件下纳米材料对一些污染物质(甲基橙、罗丹明B、亚甲基蓝和Cr6+等)的降解或者对一些物质的转化(用于选择性的合成过程)。
评价指标为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物质的转化效率以及反应的一级动力学常数k的大小。
1 、结构表征XRD,ED,FT-IR, Raman,DLS2 、成份分析AAS,ICP-AES,XPS,EDS3 、形貌表征TEM,SEM,AFM4 、性质表征-光、电、磁、热、力等UV-Vis,PL,Photocurrent1. TEMTEM为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为0.1~0.2nm,放大倍数为几万~百万倍,用于观察超微结构,即小于0.2微米、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清的结构。
TEM是一种对纳米材料形貌、粒径和尺寸进行表征的常规仪器,一般纳米材料的文献中都会用到。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a Shimadzu SSX-550 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ystem, and a JEOL JEM-2010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1].一般情况下,TEM还会装配High-Resolution TEM(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EDX(能量弥散X射线谱)和SAED(选区电子衍射)。
High-Resolution TEM用于观察纳米材料的晶面参数,推断出纳米材料的晶型;EDX一般用于分析样品里面含有的元素,以及元素所占的比率;SAED用于实现晶体样品的形貌特征与晶体学性质的原位分析。
2. SEMSEM 表示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获取被测样品本身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如形貌、组成、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等等。
纳米材料的表征和分析方法分享
纳米材料的表征和分析方法分享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材料,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质,广泛应用于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纳米材料的性质和优良特性,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表征和分析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和分析方法。
一、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可以获得材料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
通过SEM可以观察纳米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表面形貌的变化,进而得出材料的结构特征和表面形貌。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表征技术,可用于观察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和颗粒形态。
通过TEM,可以实时观察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和晶体结构,并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导电性、光学性质等。
3. 原子力显微镜(AFM):AFM可以直接观察纳米尺度下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力学性质。
通过扫描探针与样品表面的相互作用,AFM可以获得纳米尺度下的三维表面拓扑图像,同时还可以测量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
4. 粒度分析:粒度分析是用于确定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和平均粒径的方法。
常见的粒度分析技术包括激光粒度仪、动态光散射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通过散射光的特性来推断颗粒的大小,并计算出粒径分布图和平均粒径。
二、纳米材料的分析方法1. X射线衍射(XRD):XRD是一种常用的纳米材料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确定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和晶体缺陷。
通过分析材料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模式,可以得出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从而获得材料的结晶性质。
2. 红外光谱(IR):红外光谱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情况的分析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在红外波段的吸收谱线,可以得知材料的化学成分、功能基团和化学键的状态,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纳米材料的化学性质和功能。
3.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纳米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动力学性质。
通过测量材料中原子核的共振信号,NMR可以得到关于材料分子的信息,包括分子结构、化学位移等,从而为纳米材料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纳米材料实验中的表征方法
纳米材料实验中的表征方法近年来,由于纳米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性质和结构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
纳米材料的尺寸小于100纳米,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质,但其特殊性也给人们在实验中的表征带来了许多挑战。
为了获得关于纳米材料的详细信息,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高级表征方法,从而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表征方法。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研究的高分辨率显微镜。
通过将电子束传输到纳米材料上,并以高分辨率对透射电子图像进行记录,TEM可以提供有关纳米材料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的详细信息。
此外,通过选择不同的探测器,可以获得纳米材料的成分和化学结构。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TEM不同,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获得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信息。
电子束会扫描纳米材料的表面,并通过检测出射的次级电子或后向散射电子来创建图像。
SEM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图像,从而使科学家们能够观察纳米材料的起伏、孔洞和晶粒的分布。
三、原子力显微镜(AFM)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基于力学测量的表面分析技术。
它利用纳米尺度的探针,在纳米材料表面扫描并对表面的力进行测量。
AFM可以提供纳米材料的三维形貌和材料性质的信息,如硬度、摩擦力和粘附力。
由于其高分辨率和多功能性,AFM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四、拉曼光谱拉曼光谱是一种利用激光照射纳米材料并测量其散射光谱的无损分析技术。
通过观察分子或晶体的特征散射光,拉曼光谱提供了关于纳米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化学键的信息。
此外,拉曼光谱还可以用于研究纳米材料表面的分子吸附、相变和化学反应。
五、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结晶学技术,可用于研究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
通过照射纳米材料样品,并测量散射X射线的角度和强度,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和晶体粒径等信息。
XRD广泛用于纳米材料的质量控制、相变研究和纳米晶体生长等方面。
纳米颗粒表征实验方法与技巧
纳米颗粒表征实验方法与技巧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颗粒表征成为了研究和应用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纳米颗粒表征是指对纳米颗粒的大小、形状、结构、表面性质以及其他相关属性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估的过程。
有效的纳米颗粒表征实验方法与技巧对于研究和应用纳米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纳米颗粒表征实验方法与技巧。
一、粒径分析纳米颗粒的粒径分析是纳米颗粒表征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
粒径分布对于纳米颗粒的物理性质和应用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目前常用的纳米颗粒粒径分析方法包括动态光散射(DLS)、静态光散射(SLS)、透射电镜(TEM)以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
动态光散射(DLS)是一种非侵入性、实时测量纳米颗粒粒径的技术。
它通过测量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受到的热运动引起的散射光强变化来确定颗粒的粒径大小。
静态光散射(SLS)则是在透射光或反射光下,测量散射光强与颗粒直径的关系,并借助距离和散射角度关系的模型计算颗粒的粒径。
透射电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则通过电子束的照射,利用电子的衍射现象和投影成像原理来观察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形貌,并进行粒径测量。
这些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高分辨率的显微图像和准确的纳米颗粒粒径。
二、表面性质分析纳米颗粒表面性质对其在多种领域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
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可以通过高分辨电子能谱(HREEL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分析。
高分辨电子能谱(HREELS)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子在表面与振动分子之间的能量损失来分析表面结构和反应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反应和表面态的变化。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则通过测量材料的光电子发射谱来分析样本的表面成分。
这种分析方法对于研究纳米颗粒的表面元素和元素化合物的组成非常有用。
红外光谱则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波段的吸收和散射来分析纳米颗粒的表面化学键和官能团。
红外光谱可以提供有关纳米颗粒表面上化学键和官能团类型的信息。
纳米材料的表面与界面表征
纳米材料的表面与界面表征
纳米材料的表面与界面表征是指对纳米材料表面和界面的结构、形貌、化学成分、电子结构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揭示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应用潜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表面与界面表征方法:
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EM能够对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揭示纳米颗粒、纳米薄膜等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情况。
2.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M可以对纳米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晶体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同时通过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纳米晶体的晶格结构。
3.原子力显微镜(AFM):AFM可以对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原子级别的成像,同时可以进行力谱分析、表面电荷测量等。
4.X射线衍射(XRD):XRD可以分析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尺寸和晶格畸变等,通过研究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了解纳米材料的晶体性质。
5.拉曼光谱:拉曼光谱可以通过分析纳米材料的振动和晶格模式来确定其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晶格缺陷等。
6.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PS可以分析纳米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化学键状态和原子组成,提供表面化学信息。
7.扫描隧道显微镜(STM):STM可以对纳米材料的表面电子结构和电荷分布进行原子级别的成像,提供纳米尺度的电子信息。
8.表面等离子共振光谱(SPR):SPR可以分析纳米材料表面的电荷转移、吸附物种和吸附态,了解其表面化学性质。
通过以上表征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了解纳米材料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电子结构等重要特征,为纳米材料的性能优化和应用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纳米材料的一般表征方法
纳米材料的一般表征方法纳米材料的表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形貌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成份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结构表征: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动态光散射(DLS)、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X射线衍射(XRD);性质表征-光、电、磁、热、力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光致发光(PL)。
1、形貌表征:(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立体角散射,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进而可以用来呈现纳米材料形貌的一种表征方式。
TEM还可以配备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Resolution TEM),可以用于观察纳米材料的晶格参数,进而推断其晶型。
而有的纳米材料由于结构的特殊性,需要使用冷冻电镜(Cryo-TEM)来对其形貌结构进行观察表征。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利用聚焦的很窄的高能电子束来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来激发各种物理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放大、再成像以达到对样品微观形貌表征的目的。
SEM也广泛用于纳米材料形貌的表征分析。
(3)原子力显微镜(AFM)可以在大气和液体环境下对样品进行纳米区域的物理性质进行探测(包括形貌),以高倍率观察样品表面,而不需要进行其他制样处理,可用于几乎所有样品(对表面光洁度有一定要求),就可以得到样品表面的三维形貌图象。
2、成份分析:(1)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为化学研究提供分子结构和原子价态方面的信息,纳米材料通过XPS分析其原子价态,这些信息往往与其自身性能密切相关。
(2)ICP-AES主要用来测定岩石、矿物、金属等样品中数十种元素的含量。
(3)AAS可以用来测定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技术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技术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度(10^-9米)的特征尺寸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其制备和表征技术是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基础,对于开展纳米材料研究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制备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磁控溅射、激光烧结、气相沉积等技术。
化学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溶液法、气凝胶法等技术。
生物法则是利用生物体内特定的生物合成机制来制备纳米材料。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1. 物理法物理法是利用物理性质来制备纳米材料,其中磁控溅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法制备技术。
磁控溅射通常通过将目标材料置于真空室中,通过施加高能离子束使得目标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从表面脱离并沉积在衬底上,形成纳米颗粒。
激光烧结则是利用激光束瞬间加热物质,使其熔化并迅速冷却,生成纳米结构。
气相沉积则是通过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下将气态前驱体沉积在衬底上生成纳米薄膜或纳米颗粒。
2. 化学法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纳米材料,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法制备技术。
溶胶凝胶法通过在溶胶(溶解的物质)中逐渐加入凝胶剂,使得溶胶逐渐转化为凝胶,然后通过热处理使凝胶退火,生成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
溶液法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生成纳米材料,例如还原法、沉淀法等。
气凝胶法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流体来制备纳米材料的技术,通过使溶剂超过其临界温度和压力,将材料溶液变为气体,然后通过加压或降压使气体迅速凝结为凝胶。
3.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生物体的特定机制来制备纳米材料,其中生物合成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法制备技术。
生物合成法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他生物体合成纳米颗粒,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或添加适当的前驱物质,使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部形成。
二、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纳米材料的表征是指对其尺寸、形态、结构和性质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
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技术1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纳米材料的表征主要包括: 1化学成分; 2纳米粒子的粒径、形貌、分散状况以及物相和晶体结构; 3纳米粒子的表面分析。
1.1化学成分表征化学成分是决定纳米粒子及其制品性能的最基本因素。
常用的仪器分析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化学成分的特征谱线,如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法可对纳米材料的整体及微区的化学组成进行测定。
而且还可以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配合,使之既能利用探测从样品上发出的特征X射线来进行元素分析,又可以利用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信号等观察样品的形貌图像。
即可以根据扫描图像边观察边分析成分,把样品的形貌和所对应微区的成分有机的联系起来,进一步揭示图像的本质。
此外,还可以采用原子l发射光谱AES、原子吸收光谱AAS对纳米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可分析纳米材料的表一面化学组成、原子价态、表面形貌、表面微细结构状态及表面能态分布等。
1.2纳米徽粒的衰面分析(1)扫描探针显徽技术SPM扫描探针显徽技术SPM以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 ,原子力显徽镜AFM、扫描力显微镜SFM 、弹道电子发射显徽镜BEEM、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等新型系列扫描探针显徽镜为主要实验技术,利用探针与样品的不同相互作用,在纳米级乃至原子级的水平上研究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的几何结构及与电子行为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
(2)谱分析法①紫外一可见光谱由于(金属粒子内部)电子气(等离子体)共振激发或由于带间吸收,它们在紫外——可见光区具有吸收谱带。
不同的元素离子具有其特征吸收谱。
因此,通过紫外一可见光光谱,特别是与Mie理论的计算结果相配合时,能够获得关于粒子颗粒度、结构等方面的许多重要信息。
此技术简单方便,是表征液相金属纳米粒子最常用的技术。
另外,紫外一可见光谱可观察能级结构的变化,通过吸收峰位置变化可以考察能级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透射电子显微镜发展的另一个表现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目前200KV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好于0.2nm,1000KV透 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达到0.1nm。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提高取决于电磁透镜的制造水平 不断提高,球差系数逐渐下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加速电 压不断提高,从80KV、100KV、120KV、200KV、300KV直到 1000KV以上;为了获得高亮度且相干性好的照明源,电子 枪由早期的发夹式钨灯丝,发展到LaB6单晶灯丝,现在又 开发出场发射电子枪。
导致观察到的粉体的粒子分布范围并不代表整体粉体 的粒径范围。
电镜观察法测量得到的是颗粒度而不是晶粒度.
电子显微镜下的蚊子
3、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原子力显微镜 AFM)
• 用电子代替光,这或许是一个反常规的主 意。但是还有更令人吃惊的。
• 1983年,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两位科 学家Gerd Binnig和HeinrichRohrer发明了 所谓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这种显 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激进,它完全失去了 传统显微镜的概念。
靠性和直观性.
实验过程: ➢ 首先将纳米粉制成的悬浮液滴在带有碳膜的电镜用
Cu网上,待悬浮液中的载液(例如乙醇)挥发后。 ➢ 放入电镜样品台,尽量多拍摄有代表性的电镜像,
然后由这些照片来测量粒径。
5.1.1透射卟电啉铁镜核观壳察催化法剂
电镜照片 仪器照片
透射电镜的结构
• 透射电镜的外观照片。 • 通常透射电镜由电子光学
透射电镜观察法注意的问题
测得的颗粒粒径是团聚体的粒径。 在制备超微粒子的电镜观察样品时,首先需用超声
波分散法,使超微粉分散在载液中,有时候很难使它 们全部分散成一次颗粒,特别是纳米粒子很难分散, 结果在样品 Cu网上往往存在一些团聚体,在观察时容 易把团聚体误认为是一次颗粒。
测量结果缺乏统计性 这是因为电镜观察用的粉体是极少的,这就有可能
由于电子的速度可以加到很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
达到纳米级(10-9m)。很多在可见光下看不见的物体— —例如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现出了原形。
透射电镜能精确 读出0.1nm的原 子,因而能判别 出纳米材料
用透射电镜可观察纳米粒子平均直径或粒径的分布. 是一种颗粒度观察测定的绝对方法,因而具有可
粒.团聚体内含有相互连接的气孔网络.团聚体可分为硬团聚体和软团 聚体两种.团聚体的形成过程使体系能量下降. ④ 二次颗粒:是指人为制造的粉料团聚粒子;例如制备陶瓷的工艺过程中 所指的“造粒”就是制造二次颗粒.
纳米粒子一般指一次颗粒. 结构可以是晶态、非晶态和准晶.可以是单相、多相结构,或多晶结
构. 只有一次颗粒为单晶时,微粒的粒径才与晶粒尺寸(晶粒度)相同.
眼睛的延续……………
看得更远、更细!
1、显微镜发展基本概况
• 光学显微镜 • 电子显微镜 • 扫描探针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产生光学放大 效应的显微镜
• 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复合式显微镜得 到了充分的完善,例如人们发明了能够消除 色差(当不同波长的光线通过透镜的时候, 它们折射的方向略有不同,这导致了成像质 量的下降)和其他光学误差的透镜组。与19 世纪的显微镜相比,现在我们使用的普通光 学显微镜基本上没有什么改进。原因很简单: 光学显微镜已经达到了分辨率的极限。
•
• 如果仅仅在纸上画图,你自然能够“制造”出任 意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但是光的波动性将毁掉你 完美的发明。即使消除掉透镜形状的缺陷,任何 光学仪器仍然无法完美的成像。
• 光在通过显微镜的时候要发生衍射——简单的说, 物体上的一个点在成像的时候不会是一个点,而 是一个衍射光斑。如果两个衍射光斑靠得太近, 你就没法把它们分辨开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再 高也无济于事了。对于使用可见光作为光源的显 微镜,它的分辨率极限是0.2微米。任何小于0.2微 米的结构都没法识别出来。
很显然,你不能直接“看到”原子。因为原子与宏 观物质不同,它不是光滑的、滴溜乱转的削球, 更不是达·芬奇绘画时候所用的模型。扫描隧道显 微镜依靠所谓的“隧道效应”工作。如果舍弃复 杂的公式和术语,这个工作原理其实很容易理解。
隧道扫描显微镜没有镜头,它使用一根探针。探针 和物体之间加上电压。如果探针距离物体表面很 近——大约在纳米级的距离上——隧道效应就会 起作用。电子会穿过物体与探针之间的空隙,形 成一股微弱的电流。如果探针与物体的距离发生 变化,这股电流也会相应的改变。这样,通过测 量电流我们就能知道物体表面的形状,分辨率可 以达到单个原子的级别。
第九章 纳米测量与表征
第一节 纳米测量技术 第二节 纳米材料的表征 第三节纳米测量技术的展望
纳米材料的粒度分析:几个基本概念
(1)关于颗粒及颗粒度的概念 ① 晶粒:是指单晶颗粒,即颗粒内为单相,无晶界. ② 一次颗粒:是指含有低气孔率的一种独立的粒子,颗粒内部可以有界面,
例如相界、晶界等. ③ 团聚体:是由一次颗粒通过表面力或固体桥键作用形成的更大的颗
几个基本概念
(2)颗粒尺寸的定义 对球形颗粒来说,颗粒尺寸(粒径)即指其直径. 对不规则颗粒,尺寸的定义为等当直径,如体积等当直
径,投影面积直径等等.
第一节 纳米测量技术
• 一、电子显微镜技术 • STM技术 • AFM技术 • 二、衍射技术 • 三、谱学技术 • 四、热分析技术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人们就一直为探索微观 世界的奥秘而不懈的努力。
1、电子显微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途径之一就是设法减小光的波
长,或者,用电子束来代替光。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
论,运动的电子具有波动性,而且速度越快,它的“波长”
就越短。如果能把电子的速度加到足够高,并且汇聚它,
就有可能用来放大物体。
• 1931年,德国工程师Max Knoll和Ernst Ruska制造 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952年, 英国工程师Charles Oatley制造出了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 镜(SEM)。电子显微镜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