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 《人杰图》,绘有自 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 骚的江西历代名人。 这些人虽然时代不同, 服饰不同,地位不同, 职业不同,素质不同, 性格不同,但是和谐 统一在同一的画面之 中。
第二层
正厅两侧,设有贵宾接待室和小会议室,进入西厅门
楣上,横挂“俊采星驰”金匾, 与《人杰图》浑然一体。 西厅陈列了自新阁落成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 泽民、李鹏等游览滕王阁的照片。
生 本 戴 丽 班
1305
滕王阁简介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中
国古代建筑艺术独特风格 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
象征着中国五千年积淀的
文化、艺术和传统。
赣 江 东 岸
位 于 江 西 省 南 昌 市 西 北 部 沿 江 路
滕 王 阁 是 南 方 唯 一 一 座 皇 家 建 筑 ,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
徽四年(公元653 年),为唐高祖李 渊之子李元婴任洪 州都督时所创建。
第三层 《临川梦》
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规格都是1.5米× 4.5米。
东为“江山入座” , 西为“水天空霁”, 南为“栋宿浦云”,北为 “朝来爽气”,中厅屏壁有2.8米× 5.5米的丙烯壁画《临川梦》
此层主要体现“地灵”的主题。正厅的墙壁上,是丙烯 壁现《地灵图》,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观 精华。画面从南往北依次是大庚岭梅关、戈阳圭峰、 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 石钟山等。
秋 水 共 长 天 一 色
落 霞 与 孤 鹜 齐 飞
第一层
汉白玉浮雕《时来凤送滕王阁》
浮雕主体部分,王 勃昂首立于船头, 周围波翻浪涌,表 现王勃藉神力日趋 七百里赶赴洪都的 英姿,画面右部为 王勃被风浪所阻, 幸得中源水君相助 的情景,左部为王 勃赴滕阁胜会,挥 毫作序的场景。
西江第一楼
“滕王阁”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婴迁
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
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
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
观年间曾被封于山东省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
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
南洪都(今南昌),又筑豪阁仍冠名“滕王阁”。
展示了砖雕,木雕窗板以 及明末、清和民国时期的 与滕王阁相关的文物
滕王阁夜景
历史大事件
清阁频频遭灾
自清世祖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至宣统元年(公元
1909年)的260年间,兴废频繁达十三次之多。其中毁于 火灾七次,遭兵燹两次,自然损坏而倾圮四次。每次重修 均不如唐、宋、元、明四代,建筑规模均低下,采用一些 民间的作法。晚清之阁有照片可考。
滕王阁建筑
主体建筑
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
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
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
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
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
阁楼建筑
青 瓦 红 飞 柱 檐 走 壁
怒吼的雄狮昂首甩尾
一楼西厅是阁中最大厅堂,西梁枋正中挂有白栋材
同志书“西江第一楼”金匾。此厅陈放了一座滕王阁
铜制模型,又叫“阁中阁”。它是按2比25的比例制
作。台座乃是采用桂林白矾石打制,“阁中阁”由江
西铜工艺品厂铸造。厅内丹柱上悬挂有多副出自
名家手笔的楹联。
第二层
正厅——《人杰图》
正厅是23.90×2.55米
长:7丈4尺(23.014米) 高:4丈2尺(13.062米)
历史大事件
元阁的修建
建于城墙之上,其修建可考者,有元世至元三十 一年(公元1294年)及元顺帝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 两次。
建筑形式:似宋阁,据元代绘画考证,较宋阁高
大,长阔略逊。
阔:约9丈(28米)
长:8丈8尺(27.034米)
第五层
回廊四绕的明层。 正东为“东引瓯越”、 南为“南溟迥深”, 西为“西控蛮荆”, 北为“北辰高远”。
中厅正中屏壁黄铜板制 作的王勃的《滕王阁序》 碑
第六层
“九重天”
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 其东、西重檐之间,高 悬着2米×5米的苏东坡 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 块。
由台座之下的底层算起,
这一层实为第九层,故 大厅题匾“九重天”。
高:4丈4尺(13.517米)
滕王阁序
建筑特色:木结构,歇山重檐,黑瓦木柱,无彩绘。
有牌坊式的入阁正门,颇似南方寺观。共二层,尺寸不详。
历史大事件
明阁兴废七次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兴废达七次,建筑规模均低于前朝。据记载,嘉
靖六年(公元1527年)所建较雄伟。建筑形式继承了
宋、元之风。据明代绘画考证,屋顶有所变化,为盔 顶式。
建筑特色:共二层 阔:7丈4尺(23.014米)